因胎盤變化,高齡產婦的男性後代患心臟病機率更高

2020-12-01 澎湃新聞

因胎盤變化,高齡產婦的男性後代患心臟病機率更高

2019-12-12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項於實驗鼠身上進行的研究發現,高齡產婦的男性後代在其晚年的時候患上心臟病的風險會更高。

因為胎盤發生了變化,從而導致其男性後代健康狀況不佳的可能性更大。在高齡產婦中,男性和女性的胎兒體積都不會長得太大,但在胎盤發育和功能上卻存在著性別差異。而這些差異則進一步增加了男性胎兒在他們晚年時患上心臟問題與高血壓的可能性。

在人類中,35歲以上的女性會被認為是高齡產婦。因此,該研究則著眼於與人類年齡相當的高齡雌鼠。在高齡產婦中,女性胎兒的胎盤有表現出正向的結構和功能的改變,這在最大限度上支持了胎兒的生長和發育。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會提供比年輕孕婦的胎盤更有力的支持。但對男性胎兒而言,胎盤的變化則會限制其生長。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劍橋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Tina Napso表示:「這項新發現對胎盤發育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有助於醫護人員給人類孕婦提出相關建議,並制定有針對性的幹預措施,以幫助改善高齡產婦所生子女的健康狀況。」

高齡女性懷孕會增加母親和胎兒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包括先兆子癇——懷孕期間孕婦的血壓升高、妊娠糖尿病、胎死腹中、胎兒生長發育受限等。但到目前為止,對於隨著產婦年齡上升,胎盤所可能產生的變化,人們的認識還很有限。

研究人員之一、同樣來自劍橋的Amanda Sferruzzi Perri博士說道:「如今女性首次懷孕的平均年齡越來越高,了解母親年齡和嬰兒性別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於產婦和孩子未來的健康狀況來說非常重要。」

母親通過胎盤向胎兒輸送營養和氧氣,胎盤將信號因子傳遞到母體中,從而進一步支撐胎兒的發育。同時,胎盤還是胎兒抵禦毒素、細菌和母體激素的主要保護屏障。它在本質上是高度動態的,因此當母體環境變得不利於胎兒發育時,例如缺乏營養或氧氣、孕婦壓力過大,胎盤就會發生改變,以保護還在生長中的胎兒。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年輕(3-4個月大)和高齡大鼠(9.5-10個月大)的胎盤。高齡大鼠大約與35歲的人類對應。這是一種有用的模型,因為實驗鼠在生物學與生理學上,都與人類有許多相同的重要特徵。

該研究發現,母親年齡的增加降低了男性和女性胎兒的胎盤效率。它對男性胎兒胎盤的結構和功能的影響最明顯——胎盤支持胎兒生長的能力降低了。

Napso表示:「高齡妊娠對母體來說是一件代價高昂的事情,因為母體必須決定該怎麼和胎兒分享營養。因此,總的來說,比起年輕女性,高齡產婦的胎兒在懷孕期間出現無法充分發育的可能性就更高。現在我們知道了,年齡較大的產婦,其胎盤的生長和基因表達在某種程度上是取決於胎兒的性別:男性胎兒的胎盤發生的變化通常是有害的。」

早期有一項研究表明,高齡產婦的後代,年輕時心臟功能較差,血壓偏高,尤其是男性。這項新研究則進一步探究了其中的原因,以及其中的性別差異。

儘管還需要對人類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徹底驗證結果,但該研究表明,在向高齡孕婦提供建議時,需要考慮到胎兒性別的重要性。研究人員還希望在這些研究結果的基礎上,找到改善胎盤功能的方法,支持胎兒的生長發育。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medicalxpress,譯者狗格格,轉載須授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動物園 喝奶 高齡產婦 奶媽 母親 收養 餵奶 馬德堡 長尾-國際...
    據外媒19日報導,德國馬德堡動物園的一隻加納長尾猴寶寶因患先天性心臟病被高齡母親拋棄,生命堪憂。幸虧有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悉心照料,充當「奶媽」為其餵奶,小猴崽現在健康快樂,還穿著特製紙尿褲。  動物園介紹,猴寶寶的媽媽已經17歲了,屬於「高齡產婦」,因此奶水稀少。再加上猴寶寶有病,因此工作人員猜測這也是它為什麼拒絕撫養孩子的原因。
  • 35+高齡媽媽快看看要注意哪些問題!
    我們知道,生寶寶的最佳年齡為女性25—29歲、男性26—30歲。處於這個年齡段的男性和女性,身體都已完全發育成熟,激素分泌旺盛,生育能力處於最佳狀態,是最佳備孕年齡。
  • 高齡備孕二胎一般都需要檢查哪些內容?這些檢查千萬別錯過!
    隨著二胎政策的落地,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追生二胎,其中不乏高齡夫婦,然而高齡產婦備孕二胎,無論從胎兒還是孕婦角度,都要面臨更大的風險,因此做好孕前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那麼高齡備孕二胎一般都需要檢查哪些內容?今天艾貝貝高齡備孕中心小編就給各位準爸準媽具體來科普一下。
  • 孕期檢查能發現,尤其是高齡產婦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拼二寶,很多孕媽媽成為了高齡產婦,這也使得孩子出現腦發育不良、先天性心臟病等出生缺陷的風險更高。出生缺陷給國家和家庭都造成了巨大的陰影,那什麼是出生缺陷?怎樣才能預防出生缺陷呢?敲黑板劃重點!!!part 1 什麼是出生缺陷?
  • 高齡產婦染色體突變機會增
    (Gettyimages供圖)避免的辦法是做好孕前產前檢查,必要時還應做基因診斷醫學指導/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學遺傳中心尹愛華主任、丁紅珂博士,廣州市婦兒中心內分泌代謝科主任劉麗教授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隨著高齡孕產婦的增多
  • 多少歲算高齡產婦?孕期產檢次數和頻率需要增加嗎?
    如今女性生育年齡普遍增高,不少女性懷孕生子的時候被判定為「高齡產婦」,各種被提醒和「受優待」,那麼高齡產婦是多少歲呢?高齡懷孕從備孕期到孕期,再到分娩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高齡產婦是多少歲?「高齡產婦」的年齡定義為:分娩時孕媽媽的年齡達到或已超過35周歲,其中又分為高齡初產婦和高齡經產婦。高齡有何「特別之處」!
  • 高齡父親的精子 發生基因突變概率更高?
    研究人員警告說,男性推遲做父親的時間越長,他的精子就越有可能 「突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精子質量會變差。由於基因突變導致睪丸幹細胞分化異常,因而隨著男性年齡增長,他們的精子出現突變體的數量就會增加,《新科學家》雜誌報導。有些研究甚至將大齡父親和阿爾茨海默氏症、雙相情感障礙(以前被稱為躁狂抑鬱症)、心臟病和癌症聯繫在一起。
  • 大齡產婦生寶寶易患這幾種先天性遺傳病!
    同時寶寶患有先天性遺傳病的機率增加。 大齡產婦的寶寶容易患的遺傳病有哪些? 二十一三體症候群 這種病就是我們常說的先天愚鈍。它是一種常染色體變異的遺傳病。原因是減數分裂是出現了問題,沒有正常分裂,於是形成了異常卵子。
  • 日媒:美國研究發現不吃早餐易患心臟病
    原標題:日媒:美國研究發現不吃早餐易患心臟病  據RecordJapan援引日媒消息報導,美國某科研小組22日發布的一篇論文指出,不吃早餐的男性患心臟病的機率更高。  據了解,該研究小組以2萬7000名45至82歲的男性為對象,並對對象人群1992年至2008年期間的健康狀況進行了追蹤調查。  結果顯示,不吃早餐的男性患突發性心臟病以及冠狀動脈心臟病等心臟疾病的機率比堅持吃早餐的男性高出了27%,研究還發現,男性中年輕人不吃早餐的比例更高,這類人多具有吸菸、全職工作、未婚、鍛鍊機會少、飲酒過多等傾向表現。
  • 67歲高齡產婦,自然受孕剖腹產生下女嬰,網友:當爺的年紀當了爸
    29 12:10:50 來源: 小聆媽媽 舉報   昨天上午,在山東棗莊,有一個68歲的男性當了爸爸
  • 男性也有「生育末班車」,超過以下年齡,生二胎就要慎重了
    對此,表姐很自責,覺得都怪自己年齡大了,明明屬於「高齡產婦」還非得生二胎。但是,醫生卻告訴她責任不在她,而在於表姐夫年紀大了,「小蝌蚪」質量差,所以胚胎質量不好才導致了流產。其實,說到生孩子,很多人都把焦點放在女性生育年齡上,把「高齡產婦」看作影響懷孕的主要因素,實際上男性也有「生育末班車」,「高齡產夫」同樣也要為孕育寶寶擔負責任。
  • 兒科醫生提醒:3類孕婦生出「唐氏兒」的機率大
    01高齡產婦很多夫妻年輕時忙於事業,覺得賺到錢了才能生寶寶,這樣能保證孩子能幸福的生活,也有很多晚婚的人自然是導致自身成為了高齡產婦。而根據科學研究證明,孕婦年齡大於35歲是引起唐氏兒的主要原因。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準媽媽們的身體各項機能都在退化,生殖細胞的質量也大大降低,導致生殖細胞中出現染色體異常的現象增多,在結合分裂時發生異變的機率增加,因此高齡產婦生出唐氏兒的概率比適齡孕婦要高出10倍。所以兒科醫生建議夫妻儘量選擇在適齡時生寶寶,最佳生育年齡大約在25-30歲之間。
  • 40歲高齡產婦等血救命
    趙玉新是一位40歲的高齡孕婦,懷孕已有35周加5天,目前在山東省立醫院住院。因為兇險性前置胎盤的原因,她只能通過剖腹產手術生下孩子。她被告知,手術中需要大量用血。趙玉新的血型是RH-O陰性血,但由於血量的儲備不夠,趙玉新遲遲沒有進行手術。
  • 「再不生娃, 小心成高危產婦」: 逼生套路暗含權力共謀?
    圍繞高齡初產婦的醫學解釋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對高齡初產婦身體狀況的描述,如卵巢退化、染色體異常、產道和會陰、盆骨的關節硬化等;另一類是對孕產過程中的母體和胎兒健康隱患的描述,如產婦可能發生的妊娠合併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症候群和妊娠期糖尿病,胎兒可能出現功能發育遲緩等。
  • 寶貝守護星|高危產婦孕期產後不能「懶」 科學指導度過孕產期
    12月29日,四川省婦幼保健院母嬰健康中心主任、產科主任高巖,在採訪中表示高齡產婦是高危妊娠的重點人群,不管是孕期還是產褥期,都更容易出現一些併發症,在這兩個特殊時期都更應關注身體健康。高巖介紹,一般來說,高齡產婦是指分娩時年齡在35歲及以上的產婦,她們面臨的風險要比正常生育年齡產婦多。
  • 醫生說:高齡產夫可影響後代健康
    大家都知道,高齡產婦會增加分娩的風險,同時對新生兒的健康也有不利影響。女人年齡大了,生孩子的風險就會增加,大家都勸女同胞,生孩子一定要趁早。然而,好像沒有人勸過男同胞生孩子也趁早,男人年齡對生育真的沒有影響?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上帝未免有點厚此薄彼了。
  • 高齡產婦不聽醫生意見堅持順產,被迫下產鉗,女兒如今仍「毀容」
    高齡產婦應該注意些什麼事項呢?一、準時去產檢對於高齡的準媽媽們來說,按時產檢絕對是最重要的,因為本身高齡產婦就已經錯過了最佳的生育年齡,身體的機能都不是處在最佳的狀態,所以出現各種意外的機率就會增大,為了保證胎兒的健康一定要按時去產檢,隨時了解孩子在子宮裡發育的情況,如果有什麼問題也能早幹預早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