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2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項於實驗鼠身上進行的研究發現,高齡產婦的男性後代在其晚年的時候患上心臟病的風險會更高。
因為胎盤發生了變化,從而導致其男性後代健康狀況不佳的可能性更大。在高齡產婦中,男性和女性的胎兒體積都不會長得太大,但在胎盤發育和功能上卻存在著性別差異。而這些差異則進一步增加了男性胎兒在他們晚年時患上心臟問題與高血壓的可能性。
在人類中,35歲以上的女性會被認為是高齡產婦。因此,該研究則著眼於與人類年齡相當的高齡雌鼠。在高齡產婦中,女性胎兒的胎盤有表現出正向的結構和功能的改變,這在最大限度上支持了胎兒的生長和發育。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會提供比年輕孕婦的胎盤更有力的支持。但對男性胎兒而言,胎盤的變化則會限制其生長。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劍橋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Tina Napso表示:「這項新發現對胎盤發育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有助於醫護人員給人類孕婦提出相關建議,並制定有針對性的幹預措施,以幫助改善高齡產婦所生子女的健康狀況。」
高齡女性懷孕會增加母親和胎兒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包括先兆子癇——懷孕期間孕婦的血壓升高、妊娠糖尿病、胎死腹中、胎兒生長發育受限等。但到目前為止,對於隨著產婦年齡上升,胎盤所可能產生的變化,人們的認識還很有限。
研究人員之一、同樣來自劍橋的Amanda Sferruzzi Perri博士說道:「如今女性首次懷孕的平均年齡越來越高,了解母親年齡和嬰兒性別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於產婦和孩子未來的健康狀況來說非常重要。」
母親通過胎盤向胎兒輸送營養和氧氣,胎盤將信號因子傳遞到母體中,從而進一步支撐胎兒的發育。同時,胎盤還是胎兒抵禦毒素、細菌和母體激素的主要保護屏障。它在本質上是高度動態的,因此當母體環境變得不利於胎兒發育時,例如缺乏營養或氧氣、孕婦壓力過大,胎盤就會發生改變,以保護還在生長中的胎兒。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年輕(3-4個月大)和高齡大鼠(9.5-10個月大)的胎盤。高齡大鼠大約與35歲的人類對應。這是一種有用的模型,因為實驗鼠在生物學與生理學上,都與人類有許多相同的重要特徵。
該研究發現,母親年齡的增加降低了男性和女性胎兒的胎盤效率。它對男性胎兒胎盤的結構和功能的影響最明顯——胎盤支持胎兒生長的能力降低了。
Napso表示:「高齡妊娠對母體來說是一件代價高昂的事情,因為母體必須決定該怎麼和胎兒分享營養。因此,總的來說,比起年輕女性,高齡產婦的胎兒在懷孕期間出現無法充分發育的可能性就更高。現在我們知道了,年齡較大的產婦,其胎盤的生長和基因表達在某種程度上是取決於胎兒的性別:男性胎兒的胎盤發生的變化通常是有害的。」
早期有一項研究表明,高齡產婦的後代,年輕時心臟功能較差,血壓偏高,尤其是男性。這項新研究則進一步探究了其中的原因,以及其中的性別差異。
儘管還需要對人類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徹底驗證結果,但該研究表明,在向高齡孕婦提供建議時,需要考慮到胎兒性別的重要性。研究人員還希望在這些研究結果的基礎上,找到改善胎盤功能的方法,支持胎兒的生長發育。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medicalxpress,譯者狗格格,轉載須授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