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產婦染色體突變機會增

2020-11-28 千龍網

(Gettyimages供圖)

避免的辦法是做好孕前產前檢查,必要時還應做基因診斷

醫學指導/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學遺傳中心尹愛華主任、丁紅珂博士,廣州市婦兒中心內分泌代謝科主任劉麗教授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隨著高齡孕產婦的增多,罕見病及出生缺陷患兒的出生風險或增加,專家提醒說,避免的辦法是做好孕前產前檢查,必要時還應做基因診斷。

罕見病少年長獠牙怕見光

近來,隨著一條「吸血鬼少年,長獠牙怕見光」的帖子刷上各大新聞首頁,一個叫小海的男孩和他的家庭以及他們所患的罕見病就這樣走進了公眾視野。小海今年15歲,但是矮小的身材和稀疏的頭髮卻給了他一種與年齡遠不相稱的滄桑。全身的皮膚沒有毛孔,經常發燒,嘴裡只有兩顆「獠牙」,還怕見光,更讓他蒙上了「吸血鬼」稱號的陰影。可噩夢並沒有結束,不僅小海有這種惱人的罕見怪病,家族裡還有另外兩個男孩也得了同樣的病。

據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學遺傳中心專家介紹,小海患上了一種叫「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的罕見病。這是一種以皮膚及其附屬結構發育異常為主的遺傳性疾病,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一。據介紹,廣東省婦幼醫學遺傳中心已經診斷了5例外胚層發育不良的孩子,並通過產前基因診斷技術成功診斷了3位媽媽肚子裡的寶寶是否攜帶相同的基因突變。

千萬患者受罕見病折磨

據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學遺傳中心丁紅珂博士介紹,目前,罕見病尚無統一的定義(各國之間也存在標準差異),一般認為患病人數佔總人口的千分之0.65到千分之1之間的疾病或病變稱為罕見病;也就是說,一萬人裡只有6~10位患者,因為具體到每個病種的患病人數少,所以也被稱為「孤兒病」。但由於罕見病病種有近七千種(約佔人類疾病總數的10%),再加上我國人口基數大,因此總的發病人數還是相當可觀的。在我國,估計各類罕見病患者數量超千萬,他們中有逐漸失去行走能力直至癱瘓的漸凍人、皮膚脆到一碰即破的大皰性表皮鬆解症患者、輕微碰撞就會流血不止的血友病患者、害怕陽光的月亮孩子(白化病)、飽受骨折之痛的玻璃娃娃(成骨發育不全)……他們飽受各種不同罕見病的折磨。

八成患者因遺傳缺陷所致

「罕見病80%是由遺傳因素引起,75%發生在兒童身上,且涉及內分泌代謝等全身各系統,致死致殘率很高。」廣州市婦兒中心內分泌代謝科主任劉麗介紹,廣州市婦兒中心這些年來診斷出的罕見病就有100多種,多數患兒輾轉幾年才確診。絕大多數罕見病危害性大、致殘致死率高,且因藥物缺,治療難度很大。另一方面,罕見病患者社會關注低,在治療方面基本沒有配套的資金支持,不少病種治療費用昂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不在少數。

劉麗指出,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隨著高齡孕產婦的增多,罕見病及出生缺陷患兒的出生風險或增加。她解釋,高齡產婦的染色體突變會大大增多,一些染色體突變會遺傳給孩子,有的就可能表現出一些罕見的遺傳病徵。而且,產婦年齡越高,胎兒致畸、出現遺傳缺陷甚或致罕見病的可能性越高。

基因診斷指導生育 有助防罕見病

如何避免生下有遺傳缺陷甚至罕見病的寶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學遺傳中心主任尹愛華提醒,由於正常人群也或多或少地攜帶了某些基因的致病突變,雖然不發病,但極可能遺傳給子孫後代而發病,因此對於病情嚴重的、攜帶率相對較高的遺傳病,亟待開展相關的基因篩查工作。她介紹,我國遺傳病產前診斷已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在傳統的細胞遺傳基礎上,以「基因診斷」為特徵的產前診斷也日趨成熟,可以達到早診斷、早幹預的效果,為治療罕見病帶來新的希望。而診斷清楚遺傳病的致病基礎之後,有目的、有選擇地指導這類人群的再生育,將有助於儘可能地減少甚至阻止一些罕見病的發生。

除了產前基因診斷,針對新生兒的篩查也很重要。記者從廣州市衛計委獲悉,廣州從3月1日起對在助產機構出生的新生兒3種遺傳代謝性疾病(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苯丙酮尿症、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即俗稱「蠶豆病」)篩查和聽力篩查實行免費,同時對苯丙酮尿症患兒的治療所需藥物和特殊奶粉給予補助。

相關焦點

  • 胎兒染色體檢查不是只針對唐氏症,也非高齡產婦專享
    長久以來,大家聽到染色體檢查,不少人以為就是檢查是否有唐氏症。事實上,唐氏症只是染色體疾病之一而已。拜科技日新月異之賜,如今所能掌握的染色體異常疾病,更甚於以往,特別是片段的微小缺失,通過羊水基因晶片也能在掌握之中。
  • 多少歲算高齡產婦?孕期產檢次數和頻率需要增加嗎?
    如今女性生育年齡普遍增高,不少女性懷孕生子的時候被判定為「高齡產婦」,各種被提醒和「受優待」,那麼高齡產婦是多少歲呢?高齡懷孕從備孕期到孕期,再到分娩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高齡產婦是多少歲?「高齡產婦」的年齡定義為:分娩時孕媽媽的年齡達到或已超過35周歲,其中又分為高齡初產婦和高齡經產婦。高齡有何「特別之處」!
  • 孕期檢查能發現,尤其是高齡產婦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拼二寶,很多孕媽媽成為了高齡產婦,這也使得孩子出現腦發育不良、先天性心臟病等出生缺陷的風險更高。出生缺陷給國家和家庭都造成了巨大的陰影,那什麼是出生缺陷?怎樣才能預防出生缺陷呢?敲黑板劃重點!!!part 1 什麼是出生缺陷?
  • 無創基因產前檢測之爭丨高齡產婦做產前檢測,生出來仍是唐氏兒
    2013年,單獨二孩政策開始實施,高齡產婦不斷增加,據北京市婦幼健康工作數據統計,2014年北京市唐氏症候群的發生率為1.09‰(1/913),比2013年發生率提高0.06‰。2011年,劉華平經手的2000個新生兒中出現了3例唐氏兒。
  • 因胎盤變化,高齡產婦的男性後代患心臟病機率更高
    在高齡產婦中,男性和女性的胎兒體積都不會長得太大,但在胎盤發育和功能上卻存在著性別差異。而這些差異則進一步增加了男性胎兒在他們晚年時患上心臟問題與高血壓的可能性。在人類中,35歲以上的女性會被認為是高齡產婦。因此,該研究則著眼於與人類年齡相當的高齡雌鼠。在高齡產婦中,女性胎兒的胎盤有表現出正向的結構和功能的改變,這在最大限度上支持了胎兒的生長和發育。
  • 《自然》刊文稱父親生育年齡大 孩子基因突變多
    研究人員排列、比對一家三口的基因序列,找出孩子基因序列中相對於父母基因序列的突變基因。研究人員發現,成年男子達到生育高峰年齡段後,生育年齡每推遲一年,孩子的非遺傳性突變基因就增加兩個。生育年齡相差16歲,孩子的基因突變率就提高一倍。比如,一名36歲男子所生孩子的非遺傳性突變基因是一名20歲男子所生孩子的兩倍。
  • 性染色體多個Y
    兩個月胎兒鑑定出  性染色體為XYY,專家稱:  性染色體多個Y  這樣的人較暴力  河南商報訊(記者 鄭筱倩)正常的男性性染色體是XY,但剛滿2個月的胎兒性染色體卻為XYY。  鄭州的孟女士已經快40歲,肚裡的寶寶已經2個多月。
  • 第三代試管嬰兒染色體篩查是5對好還是23對好
    試管篩查5對或23對是指檢查染色體,但是為什麼要查染色體你知道嗎?這是因為在不孕不孕症中,除了自身的疾病,比如子宮疾病,或者子宮內膜有問題等事情,不孕不育的染色體數目異常幾乎佔了最主導的因素。有數據證實,在超過37歲的女性中,近80%的胚胎存在染色體非整倍體的問題,超過42歲的女性中,這個概率超過90%。
  • 做第三代試管嬰兒染色體篩查5對還是查23對?
    做第三代試管嬰兒染色體篩查5對還是查23對?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中有一項是針對染色體異常篩查的,為什麼要查染色體?因為在高齡人群的不孕不孕症中,染色體異常幾乎佔了最主導的因素。所以染色體異常篩查是蠻有必要的。不過,做第三代試管嬰兒染色體篩查有5對和23對之分,到底選擇哪個呢?更多詳細內容請跟隨我們的醫生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 如果你們是這三種夫妻,趕緊帶著老公到醫院做染色體檢查
    如果你曾經出現過胎停育或者習慣性流產,醫生一般會建議媽媽做染色體檢查,而且夫妻雙方最好都要做,因為只有雙方的染色體正常了,才有可能生出來健康的寶寶。可能有些媽媽會說了,我並沒有這兩個毛病,就不用檢查了吧,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如果夫妻雙方有以下幾種情況,還是要進行檢查的。
  • 高齡女性做試管嬰兒容易失敗,有哪些改善的方法
    在生活中也碰到不少40多歲的高齡女性接受試管嬰兒治療,不僅懷孕率偏低,流產風險也比年輕產婦高很多。 那麼為什麼高齡女性做試管嬰兒就容易失敗?有哪些事項需要注意做好呢? 卵巢庫存不足,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卵泡少了,無論是自然懷孕還是助孕治療,成功懷孕的機會都下降了。
  • 高齡產婦不聽醫生意見堅持順產,被迫下產鉗,女兒如今仍「毀容」
    案例周女士是一個高齡產婦,去年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了一個「小可愛」,周女士從結婚就開始努力要娃都無果,但是她從來沒有放心,多年的求子生涯和努力終於換來了一個完美的結局。高齡產婦應該注意些什麼事項呢?因為高齡的準媽媽身體本來就已經非常的虛弱了,如果要是大補的話身體會吃不了反而會引起各種健康上的問題。如果高齡產婦在孕期中補得太多就會出現巨大兒,本來高齡產婦身體素質就不太好,如果孩子過大的話,很容易出現難產的情況,甚至是發生意外,所以高齡產婦在孕期中一定要飲食均衡。
  • 好不容易懷孕,卻遭遇胎停,醫生讓做染色體檢查,真的有意義嗎?
    一次胎停育具有偶發性,二次胎停育建議對胚體做染色體異常檢查。當然了,前提是你要有備孕需求。二次胎停之後為什麼要做染色體檢查呢?建議做染色體檢查的意義和目的,是找出發生胎停育的真正原因。■胚胎染色體異常:主要包括染色體三體(比如47,XN+16或者47,XN+21),或者出現3倍體4倍體,比如說62,XXNN和92XXNN等。如果是胚胎自身的問題,這個主要原因與基因突變有關,通常是指配子形成過程中減數分裂卻不分離導致的。
  • 高齡產婦有多難?
    因此我們就看見現已41歲的章子怡成為了一位高齡產婦。從懷孕到安胎到孕檢基本都是經常都不斷在上熱搜榜,看得出,網友對他們夫妻兩人的懷孕狀況也是十分的關注更好奇的。就在前不久,章子怡發了一張自己近期跟女兒在一塊的相片。她說,跟孩子一起的時光是最快樂的時光。從這句話裡頭也感悟到深深的母愛。看著相片裡頭的章子怡,穿了一身休閒衣服懷裡面抱住可愛的女兒,渾身都釋放出母爰的光環。
  • ...動物園 喝奶 高齡產婦 奶媽 母親 收養 餵奶 馬德堡 長尾-國際...
    據外媒19日報導,德國馬德堡動物園的一隻加納長尾猴寶寶因患先天性心臟病被高齡母親拋棄,生命堪憂。幸虧有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悉心照料,充當「奶媽」為其餵奶,小猴崽現在健康快樂,還穿著特製紙尿褲。  動物園介紹,猴寶寶的媽媽已經17歲了,屬於「高齡產婦」,因此奶水稀少。再加上猴寶寶有病,因此工作人員猜測這也是它為什麼拒絕撫養孩子的原因。
  • 大齡產婦生寶寶易患這幾種先天性遺傳病!
    由於大齡媽媽在備孕之時卵子數開始減少,而且產生的卵子質量不高,很可能有染色體問題,從而使發生流產和出生缺陷的風險增加。同時寶寶患有先天性遺傳病的機率增加。 大齡產婦的寶寶容易患的遺傳病有哪些? 二十一三體症候群 這種病就是我們常說的先天愚鈍。
  • 67歲高齡產婦,自然受孕剖腹產生下女嬰,網友:當爺的年紀當了爸
    從發現妻子懷孕開始,黃先生就開始擔心了起來,妻子屬於高齡孕婦,怕稍有不測就遇到危險。而兩個人在商量之後,決定生下這個孩子,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胎兒屬於自然受孕。  據悉,田女士以67歲的高齡自然備孕生下寶寶,屬於全球首例。  雖然說母女平安的消息讓人感到十分開心,但是由于田女士本身的年紀過大,再加上之前患有疾病,寶寶生下來並未足月,目前都被送進了ICU重症加強護理病房。
  • 專家:35歲以上孕婦容易生出染色體異常患兒
    本版採寫:新快報記者 黎秋玲 通訊員 粵衛信  專家稱尤其是35歲以上孕婦更容易生出 染色體異常患兒,建議雙方都儘早做全面體檢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二胎時代」來臨,大於35歲即高齡的孕婦在短期內勢必增多,高齡生育對母親和胎兒的風險明顯上升。高齡孕婦生子有何風險?
  • 寶貝守護星|高危產婦孕期產後不能「懶」 科學指導度過孕產期
    12月29日,四川省婦幼保健院母嬰健康中心主任、產科主任高巖,在採訪中表示高齡產婦是高危妊娠的重點人群,不管是孕期還是產褥期,都更容易出現一些併發症,在這兩個特殊時期都更應關注身體健康。高巖介紹,一般來說,高齡產婦是指分娩時年齡在35歲及以上的產婦,她們面臨的風險要比正常生育年齡產婦多。
  • 廈門超高齡產婦成功產子!都有哪些寶貴經驗...
    廈門超高齡產婦成功產子!都有哪些寶貴經驗,快聽聽她的自述》來源:廈門晚報健康周報(xmwbjkzb)人家生寶寶是順其自然,而對於琳芳(化名)來說,生寶寶卻是一場艱難的戰役。因為,她已經56歲。去年7月份,琳芳在廈門安寶醫院通過人工輔助技術懷上了寶寶,一個多月前,兒子在市婦幼保健院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