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父親的精子 發生基因突變概率更高?

2020-12-08 人民政協網

研究人員警告說,男性推遲做父親的時間越長,他的精子就越有可能 「突變」。他們稱,大齡父親孕育出的孩子出現自閉症或精神分裂症等障礙的風險較高。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精子質量會變差。

由於基因突變導致睪丸幹細胞分化異常,因而隨著男性年齡增長,他們的精子出現突變體的數量就會增加,《新科學家》雜誌報導。有些研究甚至將大齡父親和阿爾茨海默氏症、雙相情感障礙(以前被稱為躁狂抑鬱症)、心臟病和癌症聯繫在一起。現在,科學家們警告說,男性在40在歲時生育,將潛在的疾病遺傳給後代的概率,與在20歲時生育的男性相比會翻倍,這表明男性體內也同樣存在生理鍾。

很多知名度高的男性已經成高齡父親了,其中包括史蒂夫·馬丁67歲當父親,大衛53歲而德斯·奧康納在72歲時生下了第五個孩子。幾十年來,科學家們推測了大齡父親與先天缺陷之間的聯繫。但直到最近,發表在著名的《自然》期刊上的一項開創性的研究,無疑證明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會將更多的基因突變遺傳給他們的孩子。

研究人員對78名冰島父母和他們的孩子的DNA進行測序後發現,父親的年齡和孩子DNA中出現與孤獨症譜系障礙和精神分裂症相關的基因突變的數量之間存在直接關聯。母親的年齡沒有影響這一風險——事實上,研究小組發現,孩子發生突變的97%的DNA是來父方的基因。

「一直以來社會都只關注母親的年齡,」 遺傳研究公司「遺傳學解碼」的凱裡·史蒂芬森博士說道,他是這一研究的負責人。「但似乎精神分裂症和孤獨症這類疾病的風險是受到父親的年齡的影響,而不是母親的年齡。史蒂芬森博士的報告表明,顯然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兒童數量猛增,可能至少有部分是由於父親的年齡不斷增長引起的。

牛津大學臨床遺傳學家安德魯·威爾基教授發現大齡父親和阿佩爾綜合症之間的聯繫。阿佩爾綜合症是一種罕見的骨骼疾病,可能會導致孩子的頭變小,並且人們認為這也會影響其他的疾病。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急需解決,因為隨著生育年齡的增加,這些與年齡相關的影響也可能會增加。」 威爾基教授說道。

人們認為,就像一個人的記憶和皮膚彈性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惡化,男性精子的質量似乎也是如此。至關重要的是,女性有一套與生俱來的完整的卵子,與女性不同,男性一生都在不斷排出新的精子。每隔16天,睪丸細胞就會分裂,並且每個細胞的DNA就會複製,用於製造新的精子。

人體可以進行高準確度的複製,但不可避免地有時也會出錯。一些精子DNA可能會出現錯誤——這就是所謂的基因突變。當男性上了年紀時,複製過程變得疲乏而低效,並且他們的精子含有更多的突變。如果突變的精子最後被用用來形成胎兒,那麼胎兒在發育過程中就更有可能出現問題,威爾基教授說道。

這是一個關於機會的遊戲。也許這種突變並不發生在一個關鍵的地方。但有時這種機會遊戲就是會違背你的意志,突變的基因將導你的孩子生一些特定的病。所以如果突變的基因控制了大腦的發育,它可以導致自閉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出現。並如果發生突變時的基因影響了某種類型的癌症的風險,它會增加孩子將來出現這種癌症的機率。

艾倫·佩西博士說,國家權威的男性生育能力機構表示,是時候對推遲成為爸爸的人群敲響這種危險的警鐘了。「我能理解有些夫妻這麼做的原因,但從生物學來說這是有害的。我的建議是,男性應該儘可能年輕生育——不要等到50歲才來生。這將對孩子的健康產生無可比擬的影響。(實習編譯:葉秀金 審校:邱天華)

相關焦點

  • 要孩子趁早:高齡男性精子有更多基因突變
    目前,科學家警告稱,男性不宜年齡過大生育孩子,很可能高齡男性的精子存在「基因突變」,孩子易患有孤獨症或者精神分裂症。越來越多的身體跡象表明,伴隨著男性年齡增大,將出現越來越多的基因突變,進而導致睪丸幹細胞出現反常。一些研究甚至認為,高齡男性生育的孩子以後容易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躁鬱症、心臟病和癌症。
  • 孩子97%基因突變來自父親
    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科學家證明,男性的生育年齡越大,遺傳突變基因給他們的子女的風險越大。一些研究甚至認為,高齡男性生育的孩子,以後容易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躁鬱症、心臟病和癌症。他們發現,高齡父母生下的子女,他們的DNA上存在著與孤獨症和精神分裂症等有關的基因突變,且97%的基因突變來自父親。而這個突變基因,與母親的年齡無關。「通常社會更關注母親的年齡問題,但研究表明子女出現精神分裂症和孤獨症與父親的生育年齡有直接關係,而不是母親。」 該項研究負責人解碼遺傳公司的凱裡·史蒂芬森博士說。
  • 四十歲後生娃風險挺大 高齡父親生下的孩子可能基因突變
    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科學家證明,男性的生育年齡越大,遺傳突變基因給他們的子女的風險越大。一些研究甚至認為,高齡男性生育的孩子,以後容易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躁鬱症、心臟病和癌症。  記者專門邀請同濟大學生命與技術學院首席科學家薛雷教授,為大家解讀「老」爹的基因,有何風險。
  • 3歲多孩子身高70釐米 病因可能父親基因突變所致-廣西新聞網
    經一系列檢查後,發現是孩子的某個基因突變導致的身高異常,而導致孩子基因突變的原因,有可能是由於孩子爸爸年紀較大的緣故。日前,在廣西多家醫院舉辦的「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宣傳活動中,記者了解到,近兩三年高齡爸爸與高齡媽媽備孕二孩的情況較為普遍,在生育孩子時高齡的父親身體狀況與高齡母親一樣,同樣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 《自然》刊文稱父親生育年齡大 孩子基因突變多
    英國《自然》雜誌22日刊載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父親的生育年齡與孩子非遺傳性基因突變存在關聯,父親生育年齡越大,孩子基因突變越多,罹患自閉症、神經分裂症等疾病風險越高。非遺傳性基因突變機率的升高,97.1%受父親生育年齡影響,2.9%受環境和隨機因素影響。法新社23日援引斯特凡松的話報導:「父親的年齡決定胚胎非遺傳性基因突變數量。」研究人員說,關鍵基因突變可能引起多種疾病,基因突變數量越多,患病風險越高。下一步研究可能揭示基因突變與基因性疾病的關係,特別是腦部疾病。
  • 10%自閉症源於基因突變 父親年齡越大子女發病率越高
    據美國媒體4月6日報導,醫學研究人員日前通過研究發現,兒童罹患自閉症的原因可能與缺陷基因產生自發性突變有關,而父親精子中存在缺陷基因的概率比母親卵子中存在類似基因的概率要高。同時,研究人員還指出,父親的生育年齡越大越容易導致此類突變的發生,從而增加子女罹患自閉症的可能性。
  • 想要二胎趕緊生 子女97%的基因突變來自爹
    科學家證明,男性的生育年齡越大,子女發生遺傳基因突變的風險就越大,以後容易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躁鬱症、心臟病和癌症。他們發現,高齡父母生下的子女,他們的DNA上存在著與孤獨症和精神分裂症等有關的基因突變,且97%的基因突變來自父親。而這個突變基因,與母親的年齡無關。「通常社會更關注母親的年齡問題,但研究表明子女出現精神分裂症和孤獨症與父親的生育年齡有直接關係,而不是母親。」 該項研究負責人解碼遺傳公司的凱裡·史蒂芬森博士說。
  • 精子不安分守己,偏要鬧基因突變
    >精子不安分守己,偏要鬧基因突變2009-06-30 10:19:26出處:太平洋親子論壇作者:佚名>  精子發生的遺傳性疾病可分兩大類,一類叫染色體非等倍體性,另一類叫基因突變。第二類還包括有三種情況,即調控精子發生的特異基因突變、調控性腺發育的基因突變和體細胞常染色體基因突變。  染色體非等倍體性是指細胞染色體數量異常、不平衡或染色體結構異常。無論是性染色體非等倍體性還是常染色體非等倍體性,均可導致生精障礙,引起男性不育症。
  • 基因突變可致精子畸形!滬科學家發現不育新病因
    上海科學家最近解開了其中一個謎團———中科院生化與細胞研究所劉默芳課題組與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施惠娟課題組合作,首次發現人類Piwi基因突變可導致男性不育。昨天凌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在人體製造精子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魚精蛋白緊緊壓縮、纏繞DNA,並將DNA裝進精子頭部。
  • 基因突變與精子發育存在因果關係
    由國際著名專業學術期刊Oncogne(《癌基因》)創刊人、原主編PremReddy教授主編,美國SAGE出版集團出版發行的專業學術月刊Genes and Cancer(《基因和癌症》)1月27日正式上網發行,引起科技界廣泛關注。
  • 兒童基因為何會突變?原來和父母有關
    近日,根據一項對超過15萬人的DNA進行的高精度研究,染色體的重組可以增加孩子的基因變異的可能性。這項研究的數據,有助於了解人類的基因突變率和測量人類的進化速度。卵細胞和精子細胞,每個細胞都含有23條染色體,每個生殖細胞中有一半的遺傳物質。
  • DNA鑑定中存在基因突變的原因
    每個人的基因有成千上萬,而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所以不會出現明顯的差異。但根據基因重組的原理及顯隱性的問題,也許像母親的會更多些。親子鑑定是因為小孩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受精卵是由他的父親和母親各自提供精子和卵子,結合而來的。親子鑑定是運用DNA雜交技術,當小孩DNA單鏈和父親或母親的DNA單鏈產生雜交帶時,並且在一定的比例以上,才能說明那小孩是他們的孩子。
  • 男性不育的遺傳學病因——不得不重視的基因突變
    輸精管的主要功能是把精子從附睪輸送到尿道。作者按:近年來由於環境及社會因素的變化,男性生殖健康問題日趨嚴重。不僅精子的數量在逐年減少,而且精子的質量也在逐年下降,由此帶來的男性不育症發生率逐年上升。PCD患者表現為復發性呼吸道感染,多數男性患者由於精子尾部功能缺陷導致不育。法國AminataToure教授研究團隊對1例PCD患者進行全外顯子測序,發現了DNAJB13基因的2個純合突變p.Met278Arg和p.Tyr24*。第一個突變導致蛋白不穩定,誘發蛋白酶體降解,導致DNAJB13蛋白在精子尾部消失。第二個突變導致剪切錯誤、蛋白功能破壞。
  • 研究發現男性晚育下一代高度近視概率高,根本原因在於基因突變
    近日,溫州醫科大學的科研團隊在研究早髮型兒童高度近視的病因時,發現兒童高度近視新生突變概率與患兒父母的生育年齡正相關。技術將突變基因BSG植入小鼠體內,並通過小鼠的健康變化發現該基因確實可致病。
  • 科學家發現男性精子鞭毛形態異常及男性不育相關基因突變
    精子缺陷是男性不育的直接原因,包括精子數量減少、能動性降低和形態異常。研究表明超過80%的男性不育是由精子能動性受損引起的,而精子形態對精子移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缺陷的精子形態涉及精子頭部、頸部、中段或尾部的多種表型。其中,精子鞭毛的多發形態異常(MMAF)包括捲曲、彎曲、不規則、短或/和缺失,以及超微結構缺陷。這些因素能導致精子形態異常和活力降低。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研究人員發現男性精子鞭毛多發形態異常相關基因突變,文章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 父親精子中蘊藏自閉症線索
    ,他們的精子DNA表現出不同的調控標記模式,可能會促成疾病的發展。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表觀遺傳學中心主任、分子醫學教授Andrew Feinberg 指出:「我們想知道,在一個人患上自閉症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 血型基因突變不過是小概率事件
    血型基因突變不過是小概率事件2017-08-29 06:50 來源: 科技日報 後經江蘇省血液中心研究室通過血清學血型複查和進一步基因檢測發現,這位準媽媽的ABO血型基因存在新的突變。由此,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並報導了ABO血型系統中由於新等位基因突變導致的新的A3亞型的等位基因,已被國際基因庫收錄並公布。血型沒好壞之分「說得通俗些,新聞中這位準媽媽的血型A3亞型是由於ABO血型基因的突變產生的,屬於A型血的一種。」
  • 高齡產婦染色體突變機會增
    、丁紅珂博士,廣州市婦兒中心內分泌代謝科主任劉麗教授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隨著高齡孕產婦的增多,罕見病及出生缺陷患兒的出生風險或增加,專家提醒說,避免的辦法是做好孕前產前檢查,必要時還應做基因診斷。據介紹,廣東省婦幼醫學遺傳中心已經診斷了5例外胚層發育不良的孩子,並通過產前基因診斷技術成功診斷了3位媽媽肚子裡的寶寶是否攜帶相同的基因突變。
  • 男人也有生殖生物鐘:科學家建議35歲前冷凍精子
    大家都知道高齡母親所面臨的生育困難和生育風險,但很少有人會去考慮高齡父親對孩子的影響。 新研究發現,其實男性也有生育年齡極限,高齡父親不僅生育能力會下降,而且所育的子女患先天性心臟病、自閉症、癲癇等併發症的風險也更高。
  • 外媒:研究稱父親基因決定孩子健康 可跨代傳承
    爆炸性發現「事實上,我們這項發現最重要的地方在於,父系遺傳的影響而導致的多數疾病都給公共衛生帶來了問題,並耗費了衛生部門的大量資金,而這些疾病與數百個父系基因息息相關。因此,了解自己所繼承的某種會參與到以上疾病發展的突變來自父親還是母親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已經知道了如果屬於父系遺傳,那麼在未來更容易產生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