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多孩子身高70釐米 病因可能父親基因突變所致-廣西新聞網

2020-12-01 廣西新聞網

3歲多的孩子身高只有70釐米

倒查病因可能因為父親年紀大引發的基因突變

想生二孩 高齡爸爸最好做個體檢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陳佳嘉

核心提示

3歲多的他,身高還不到70釐米。經一系列檢查後,發現是孩子的某個基因突變導致的身高異常,而導致孩子基因突變的原因,有可能是由於孩子爸爸年紀較大的緣故。日前,在廣西多家醫院舉辦的「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宣傳活動中,記者了解到,近兩三年高齡爸爸與高齡媽媽備孕二孩的情況較為普遍,在生育孩子時高齡的父親身體狀況與高齡母親一樣,同樣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父親高齡生下的孩子

發生基因突變的概率明顯增高

日前,區婦幼保健院接診了一名孩子,3歲多了身高還不到70釐米。經過一系列的檢查,醫生發現該孩子某個基因出現突變,因而導致身高異常。接診的醫生介紹,孩子父親年齡較大,已經有50歲,而高齡爸爸的後代發生基因突變的概率會明顯增高。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的出生缺陷兒數量達80萬-120萬,大約每30秒就會誕生一個缺陷兒。除20%-30%經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獲得較滿意的生活質量外,約30%-50%在出生後死亡,約40%致殘。

「高齡爸爸也是近年來,我們關注的熱點,」自治區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田矛說,「之前我們更多地關注高齡媽媽,因為我們都知道高齡媽媽會帶來染色體異常,特別是21三體染色體異常,而發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增加。但是近年來很多的研究表明,高齡父親生下的孩子當中患孤獨症譜系症候群的機率比較高,此外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單親二倍體也是會導致嚴重畸形,以及單基因突變比較高。」

有媒體曾報導,男性年齡增大,對子代一些精神認知問題也會產生影響,例如40歲以上的男性所生子女,患兒童孤獨症的機率是35歲以下男性子代的5.75倍,其他的精神認知問題如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等也與父親的年齡有相應的關係。此外有研究表明,父親高齡,後代發生先天性唇顎裂、心室及房間隔缺損等問題的比例會升高。

田矛介紹,女性卵巢的發育在胚胎時期便開始,到孩子出生時,卵母細胞第一次減數分裂就已經完成,而每個月完成第二次減數分裂後排卵,也就是說女性一輩子的排卵數量是恆定的。而男性則不一樣,男性成年後精原細胞減數分裂,就能產生精子,所以男性減數分裂的時間會非常的長,一直可以到老年。但隨著年齡的增大,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中出現錯誤,概率也會越來越高。

相關焦點

  • 3歲孩子有6歲身高 基因突變引發性早熟
    昨日記者從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獲悉,該院接診一名因為長得太快而被送來就診的兒童,他只有3歲但是身高116釐米,相當於6歲孩子的身高。  經醫院檢查,這名孩子被確診為「性早熟」,而且更令人詫異的是,他的性早熟不是因為飲食不當,而是「基因突變」,這十分特殊和罕見,在我國還屬於首次發現的病例。目前,經過一年的用藥控制,孩子的「性早熟」情況已經控制住了。
  • 這個基因突變會讓孩子矮4.4釐米!
    (健康時報記者 呂霖)遺傳,真的決定孩子身高嗎?北京時間5月14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的一篇重磅論文發現,有一種特殊基因,可能會拉低孩子身高4.4釐米!論文由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科學家們發表,他們鑑定出了一個與身高偏矮有關的特殊基因突變——FBN1基因,擁有該突變的一個拷貝,身高平均降低2.2釐米;如果從父母雙方各遺傳一個拷貝,身高平均會降低4.4釐米!
  • 孩子97%基因突變來自父親
    他們發現,高齡父母生下的子女,他們的DNA上存在著與孤獨症和精神分裂症等有關的基因突變,且97%的基因突變來自父親。而這個突變基因,與母親的年齡無關。「通常社會更關注母親的年齡問題,但研究表明子女出現精神分裂症和孤獨症與父親的生育年齡有直接關係,而不是母親。」 該項研究負責人解碼遺傳公司的凱裡·史蒂芬森博士說。
  • 《自然》刊文稱父親生育年齡大 孩子基因突變多
    英國《自然》雜誌22日刊載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父親的生育年齡與孩子非遺傳性基因突變存在關聯,父親生育年齡越大,孩子基因突變越多,罹患自閉症、神經分裂症等疾病風險越高。生育年齡相差16歲,孩子的基因突變率就提高一倍。比如,一名36歲男子所生孩子的非遺傳性突變基因是一名20歲男子所生孩子的兩倍。非遺傳性基因突變機率的升高,97.1%受父親生育年齡影響,2.9%受環境和隨機因素影響。法新社23日援引斯特凡松的話報導:「父親的年齡決定胚胎非遺傳性基因突變數量。」
  • 四十歲後生娃風險挺大 高齡父親生下的孩子可能基因突變
    子女97%基因突變來自父親  發表在《自然》上的這項研究,由解碼遺傳公司( Decode Genetics)主導,這是一家基因技術及生物製藥公司,1996年成立於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  研究人員對78位冰島父母及其子女進行DNA測序。
  • 最矮的基因突變找到了
    僅以遺傳因素而言,迄今就發現了不少基因與身高有關。然而美國科學家在2020年5月13日的《自然》雜誌上報告,他們發現了一個對決定身高具有巨大影響的基因突變。 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理工學院Broad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稱,他們確定了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決定身高的遺傳因素,一個先前未知的特定人群的基因突變——FBN1基因的E1297G變體。
  • 試管嬰兒雙胞胎基因突變,一個發育正常,一個6歲只有76釐米
    在2011年3月,她嫁給了同鄉的丈夫劉利。兩人日子過得雖然不富裕,但二人彼此相愛,過得也算美好幸福。令夫妻二人和雙方父母都遺憾的是,兩人結婚之後這麼久了,一直沒有孩子。朱女士和丈夫都很喜歡孩子,於是,夫妻倆人經過反覆的詢問,彼此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終於決定去做試管嬰兒。
  • 高齡父親的精子 發生基因突變概率更高?
    他們稱,大齡父親孕育出的孩子出現自閉症或精神分裂症等障礙的風險較高。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精子質量會變差。由於基因突變導致睪丸幹細胞分化異常,因而隨著男性年齡增長,他們的精子出現突變體的數量就會增加,《新科學家》雜誌報導。有些研究甚至將大齡父親和阿爾茨海默氏症、雙相情感障礙(以前被稱為躁狂抑鬱症)、心臟病和癌症聯繫在一起。
  • 孩子的基因,哪些來自於爸爸,哪些來自於媽媽?
    這可能是一件好事,孩子繼承了媽媽的大眼睛、爸爸的高鼻梁;但也有可能是一件壞事,孩子沒有繼承媽媽秀氣的小耳朵,反而和爸爸一樣一雙招風耳,卻又沒有繼承爸爸的「櫻桃小嘴」,反而和媽媽一樣一張「血盆大口」。上句只是舉一個例子,事實未必真的如此對應,但卻可以由此引申出一個問題:孩子的基因,哪些來自於爸爸,哪些來自於媽媽?
  • 男女近親結婚基因突變 致孩子患絕症(圖)
    由於父母近親結婚,導致基因突變,浩浩患上了罕見的「著色性幹皮病」和淋巴腫瘤,滿臉長滿了流血流膿的黑色異物,經成都、重慶多家醫院治療仍無好轉。如果再找不到有效治療的藥物,有醫生推斷浩浩的生命周期不到一年了。不幸:幼子突患疾病,多方求治無果李建國和陳慧明是屏山縣老君山下龍溪鄉的農民,14年前兩個年輕人在外出打工時走到一起,很快成立了家庭。
  • 一個基因突變,讓人變矮4釐米
    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從最矮的人群之一——秘魯人體內,找到了一個對身高影響深遠的基因變體。攜帶一個基因變體時,身高平均會下降2.2釐米;一對等位基因均突變時,對身高的影響更會疊加至4.4釐米。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已知的對身高影響最為顯著的基因。
  • 孩子的智商、身高、相貌,由誰的基因來決定?是父親,還是母親?
    孩子的性格、智商、身高、相貌等因素,基本都和遺傳有關,乃至於以後會生什麼病,也和父母的基因遺傳有關。但在這些因素中,哪一方面是由父親決定,哪一方面是由母親的基因決定,是很多父母並不知道的。就性別而言,孩子的性別受到父親的基因影響。母親只能提供X染色體,而父親或是提供X染色體,或是提供Y染色體,具有隨機性。
  • 那些罕見的基因突變病歷
    人類基因突變被看做是與生俱來的,並且會伴隨人的一生。有一些基因突變是很明顯的,剛看到他的時候也就發現了,可是有些基因突變是可以隱藏起來的。有一些基因突變會隨著人類的年齡增長而愈演愈烈,而有些是會導致人類死亡的。無腦無腦兒是神經管畸形的一種。
  • 2歲娃身高85釐米體重21斤,偏矮?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快收藏!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餵養上都會萬分小心,就怕孩子營養不好,但是左看右看孩子的體重和身高也沒什麼變化,老母親都著急上火了。最近,也有寶媽在後臺諮詢說:我家孩子2歲身高85釐米,體重21斤,正常嗎?今天,就和藍老師一起來看看你家娃的身高體重是否符合標準。
  • 這個基因突變會讓人變矮4釐米
    攜帶一個基因變體時,身高平均會下降2.2釐米;一對等位基因均突變時,對身高的影響更會疊加至4.4釐米。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已知的對身高影響最為顯著的基因。發現對身高影響最大的基因變體從幼年到青春期,人類的身高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 這個基因突變會讓人變矮4釐米
    基因是影響身高的主要因素,但這樣的影響出自多個基因複雜的共同作用,單個基因對身高的影響往往十分有限。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從最矮的人群之一——秘魯人體內,找到了一個對身高影響深遠的基因變體。攜帶一個基因變體時,身高平均會下降2.2釐米;一對等位基因均突變時,對身高的影響更會疊加至4.4釐米。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已知的對身高影響最為顯著的基因。
  • 土耳其17歲少女基因突變身高2.13米,打破世界吉尼斯,成為最高
    從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變是指基因在結構上發生鹼基對組成或排列順序的改變。基因雖然十分穩定,能在細胞分裂時精確地複製自己,但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基因也可以從原來的存在形式突然改變成另一種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個位點上,突然出現了一個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這個基因叫做突變基因。於是後代的表現中也就突然地出現祖先從未有的新性狀。
  • 要孩子趁早:高齡男性精子有更多基因突變
    目前,科學家警告稱,男性不宜年齡過大生育孩子,很可能高齡男性的精子存在「基因突變」,孩子易患有孤獨症或者精神分裂症。越來越多的身體跡象表明,伴隨著男性年齡增大,將出現越來越多的基因突變,進而導致睪丸幹細胞出現反常。一些研究甚至認為,高齡男性生育的孩子以後容易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躁鬱症、心臟病和癌症。
  • 這個基因突變會讓人變矮4釐米,或與環境有關
    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從最矮的人群之一——秘魯人體內,找到了一個對身高影響深遠的基因變體。攜帶一個基因變體時,身高平均會下降2.2釐米;一對等位基因均突變時,對身高的影響更會疊加至4.4釐米。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已知的對身高影響最為顯著的基因。發現對身高影響最大的基因變體從幼年到青春期,人類的身高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眾所周知,孩子的身高是「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孩子成年後的身高,70%來源於父母的身高遺傳,30%取決於後天的「打拼」。據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潘慧教授在《協和專家說長高》一書中明確指出:「只要孩子的骨骺線未閉合,通過調整飲食、作息等生活習慣,孩子就能比預期多長高10-20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