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研究有何進展?這些最新研究不容錯過!

2021-01-11 生物谷

心臟病是心臟疾病的總稱,是一類常見的循環系統疾病。它是人類最大的健康殺手,全世界約1/3的人口死亡是心臟病導致。小編在此為大家總結了近期關於心臟病的研究進展,以饗讀者。

【1】Sci Rep:新款軟體能夠降低心臟病的發生機率

DOI: 10.1038/s41598-018-38263-2

根據最近一項研究,採用創新的測量器官電活動的新軟體,能夠更容易發現潛在的致命心臟狀況,並可能導致預防和治療的改善。心臟的泵送能力由電活動控制,觸發心肌細胞收縮和放鬆。在某些心臟疾病如心律失常中,器官的電活動受到影響。研究人員可以使用光學和電極映射記錄和分析心臟的電學行為,但缺乏適當的軟體限制了這些技術的廣泛使用。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伯明罕大學的計算機和心血管專家與英國,荷蘭和澳大利亞的同行合作開發了ElectroMap--一種用於處理,分析和繪製複雜心臟數據的新型開源軟體。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伯明罕大學計算機科學高級講師兼項目總監Kashif Rajpoot博士評論說:「這是一個經過有效驗證的開源靈活工具,用於處理和使用我們開發的新型數據分析策略,該軟體將提供對心臟病的更深入了解,特別是支持潛在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機制。」

【2】Nature:重磅!揭示偉哥通過抑制蛋白激酶G治療心臟病機制

DOI:10.1038/s41586-019-0895-y

當正常的細胞在體內生長、進行分裂或執行任何其他任務時,它們會對大量的內部傳感器做出反應,這些傳感器測量營養物和能量供應,並根據環境線索告知細胞外面發生了什麼。一種稱為mTOR的蛋白從這些信號中接收信息,然後指示細胞採取行動。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根據來自細胞和小鼠的數據,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長期尋求的內置分子開關,它的行為很像汽車剎車---減慢mTOR的作用---而且阻止過度勞累的心臟擴大。他們的發現對操作這種分子開關來治療心臟病---這項研究的重點關注對象---、糖尿病、腎病、肺病、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產生潛在的影響。相關研究結果於2019年1月30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KG1-modified TSC2 regulates mTORC1 activity to counter adverse cardiac stress」。


圖片來源:Nature

研究人員發現開啟蛋白激酶G會阻斷mTORC1,隨後他們弄清楚了這是如何發生的。答案在於mTORC1的一種稱為tuberin(他們稱之為TCS2)的關鍵調節因子,它就像一個「天線」,接收觸發或阻止細胞生長和調節代謝的生化信號。

通過在心肌和結締組織細胞中使用基因工程工具,這些研究人員讓TCS2蛋白發生突變,突變發生的位置正是蛋白激酶G讓TCS2發生磷酸化的地方。這些突變讓細胞以兩種方式中的一種作出表現:一種類型的突變一直「調高」TCS2的影響,即調高突變,而另一種類型的突變基本上一直「調低」了它的影響,即調低突變。 在TCS2發生調低突變的細胞中,這些細胞在靜息時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但是,當這些研究人員用促進這些細胞生長的激素處理它們時,mTORC1受到超活化,這些細胞比具有正常TCS2的細胞增大更多。當他們研究TCS2發生調高突變的細胞時,他們發現當加入相同的激素時,這些細胞沒有發生變化。Kass說,這些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保持TCS2「被調低」就像是將制動踏板上的腳抬起,從而引發mTORC1超活化,而在TCS2「被調高」的細胞中,制動器被踩得更猛,mTORC1在刺激性激素的作用下仍然未保持有活性。

【3】PLoS Biol:懷孕期間會影響胎兒未來的心臟病發生風險

DOI:org/10.1371/journal.pbio.2006552

由劍橋大學的一個小組於1月22日在開放獲取期刊PLOS Biology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懷孕期間的風險也會影響新生兒在以後的生活中提高患心臟病的風險,這表明我們的心臟病患病風險甚至可能在出生之前就已經被標記。

這項新研究表明,妊娠期存在慢性缺氧異常情況的胎兒成年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指標。子宮內發育中的嬰兒的慢性缺氧現象是由胎盤內的問題引起的。由Dino Giussani教授領導的劍橋研究使用懷孕的綿羊來證明在懷孕期間用抗氧化劑維生素C進行母親治療可以保護成年後代免於患高血壓和心臟病。因此,這項工作不僅提供證據證明產後對後代心臟病的影響確實是可能的,而且還顯示了通過「將預防性藥物帶回子宮」來防止它的潛力。事實證明,維生素C是一種相對較弱的抗氧化劑,雖然劍橋研究提供了原理驗證,但未來的工作將側重於確定可在人體臨床實踐中更有效的替代抗氧化療法。

【4】Eur Heart J:睡眠不足會提高心臟病死亡風險

DOI: 10.1093/eurheartj/ehy838

研究表明,血液氧合不良是導致心臟相關死亡的一個很好的指標,這不僅僅歸因於睡眠呼吸暫停。因此,在睡眠時經歷長時間呼吸中斷的老年男性患心臟病的風險很高。由阿德萊德大學醫學院和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副教授Dominik Linz和副教授Mathias Baumert領導的研究小組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了解睡眠期間低氧飽和度的根本原因很重要,因為這可能有助於預防死亡,」作者說:「該研究首次表明,睡眠期間血液氧合不良可預測老年男性心臟相關死亡的可能性。該研究還表明,血液氧合減少不能歸因於單獨使用氧氣的偶發性下降。」 

一個健康的人通常在白天有95-100%的血氧飽和度。由於呼吸較淺,人的睡眠時血氧飽和度略低。低於90%則被認為是血氧含量較低。「這項研究表明,當男性在低氧飽和度低於90%的情況下進行12分鐘或更長時間的睡眠時,心臟相關死亡的風險增加了59%,」Baumert副教授說:「篩查和治療除睡眠呼吸障礙和肥胖之外的風險因素可能有助於減少夜間缺氧以及心臟病死亡風險。」

【5】Mol Cell:一氧化氮或會影響心臟病藥物的療效

DOI: 10.1016/j.molcel.2018.03.034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最常見的心臟病藥物或許會從體內循環的一氧化氮中獲得幫助,研究者表示,在改善心臟功能上,一氧化氮能夠幫助常用的心臟病藥物最大化其治療效益;然而一氧化氮的缺乏或許是引發心力衰竭的基礎,同時其還會使得藥物治療的效應趨向於有害的途徑以及副作用。

醫學博士Jonathan Stamler表示,我們研究發現,如果沒有一氧化氮,心臟中對藥物產生反應的主要受體並不會發揮作用,本文研究結果或能為我們在心力衰竭發生時替代一氧化氮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動力。文章中,研究人員重點對當前最常用的藥物靶點GPCRs(G蛋白偶聯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進行研究,該受體位於細胞表面,其幾乎是三分之一被FDA批准的藥物的作用靶點;當諸如β-受體阻滯藥等藥物吸附到GPCRs上時,其就會影響細胞內的蛋白質通路,其中一種激活G蛋白的通路就具有治療效益,而第二種通路則會激活抑制蛋白(arrestins)從而產生副作用,本文研究結果表明,一氧化氮能夠幫助確定被激活的合適通路。


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

機體中存在數百種GPCRs,本文研究發現或許能夠普遍應用;研究者表示,通過有效管理一氧化氮或能幫助現有各種類型的藥物以較小的副作用發揮作用,此外研究者還在機體的細胞系統中鑑別出了一種一氧化氮的主要功能,其很有可能會調節所有細胞類型和組織的GPCR信號,這或許直接關係到多種疾病及治療藥物所產生的預期反應。

【6】紅肉、腸道微生物以及心臟病之間的關係

新聞出處:Studies reveal role of red meat in gut bacteria, heart disease development

在最新的研究中,克利夫蘭診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紅肉與心臟病發生風險之間的關係,以及腸道細菌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在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的一項新的飲食幹預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與白肉或非肉類作為蛋白質來源的飲食相比,富含紅肉作為主要蛋白質來源的飲食顯著增加了循環TMAO水平。該研究表明,慢性紅肉消費增加了腸道微生物對TMAO的產生,並降低了腎臟排出它的效率。由紅肉飲食引起的增產和減少消除都有助於提高TMAO水平,這與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臟病併發症的發展有關。 據Hazen博士及其團隊最初的研究表明,血液中高水平的TMAO已被證明是預測未來心臟病發作,中風和死亡風險的有力工具,並隨後在世界各地複製。

該研究包括113名參與者,他們按順序(按隨機順序)提供完整的膳食計劃,使用紅肉,白肉或非肉(主要是素食)蛋白質來源作為其每日卡路裡的25%。所有參與者在膳食計劃之間都有洗漱飲食。經過一個月的紅肉飲食,絕大多數研究參與者的血液和尿液中TMAO水平升高。平均而言,與白肉或非肉類飲食相比,紅肉飲食期間血液中的TMAO水平增加約3倍,一些患者顯示出超過10倍的增加。在尿液中觀察到類似的增加。然而,在患者停止紅肉飲食後,血液和尿液中的TMAO水平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消退。 該研究還揭示了一個意料之外的發現,即參與者的慢性飲食選擇通過改變腎臟排出化合物的有效性來影響腎功能。例如,當紅肉飲食減少TMAO排洩時,紅肉飲食增加了肉毒鹼和其他肉毒鹼衍生代謝物的排洩效率。

【7】JAGS:過量使用藥物會提高老年心臟病患者的發病風險

DOI: 10.1111/jgs.15654

在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查了老年人日常活動能力的限制是否與服用多種藥物治療心力衰竭有關。他們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研究人員檢查了2003-2014年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NHANES)的數據。他們研究了日常活動的限制是否與50歲及以上心衰患者服用的藥物數量有關。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研究中的人(大多數年齡在70歲左右)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貧血,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冠狀動脈疾病,既往心臟病發作,既往卒中,甲狀腺疾病,肝臟疾病,癌症,慢性腎病,透析,高膽固醇和關節炎。該研究中近25%的人在思考和做出決策(也稱為認知障礙)方面存在困難。在日常活動中也遇到問題的人中,認知困難更為常見。在該研究中,74%的參與者服用了五種或更多種藥物。與日常活動沒有遇到困難的人相比,那些日常活動有困難的人服用更多的藥物,更有可能服用超過五種藥物。

作者建議,在為心力衰竭患者開具藥物時,醫療保健提供者可能不會在進行常規日常活動時受到限制。這可能會不必要地使患有心力衰竭的老年人患上與其處方相關的有害副作用的風險更高。

【8】真的假的?生孩子或會增加母親患心臟病的風險

DOI:10.1089/jwh.2018.7161

有孩子會給你帶來壓力,而且擁有的孩子越多,你就必須管理更多的壓力,但這還並不是全部,孩子多不僅僅會增加壓力,最近還有研究表明,有孩子還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項研究來自社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研究(ARIC),研究人員對來自美國8000多名女性進行了長達30年的追蹤調查,他們發現,女性擁有的孩子越多,其後期患心臟病、中風和心力衰竭的風險就越高,相比只有一兩個孩子的女性而言,有5個甚至更多孩子的女性患上述疾病的可能性會增加26%。

有幾個理由或許能夠解釋為何有孩子與女性患心血管疾病有關,女性的身體會在孕期發生巨大驚人的變化,不僅僅體現在肚子變大上,孕婦的心臟在9個月後會增大12%,這有助於應對機體中50%的血流量的增加。這些巨大的變化反映了女性在孕期的巨大需求,雖然在孩子出生後一切均能夠恢復正常,但可能會對其健康帶來長期影響。不僅僅是懷孕會給女性機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任何有孩子的人可能都會告訴你,在照顧孩子、家庭生活和工作之外,女性幾乎沒有任何閒暇時間,那麼其又如何進行社交呢?女性在照顧自己、充足睡眠和放鬆的時間越少,其就越有可能尋求快速的解決辦法,比如拿起餅乾,喝一杯酒放鬆一下,諸如此類方式或許就會成為影響女性健康的因素之一。

這些研究可能都會讓人們有推遲生育的想法,但有時候這或許也是一個好消息,擁有孩子或許並不會對機體健康完全有害,這可能有益於機體大腦和心臟的健康,而且還能幫助有效預防某些癌症的發生,不管是否母乳餵養,女性生育的孩子越多,其患卵巢癌和某些類型乳腺癌的可能性就會越小。所以,不要讓這項最新的研究耽誤你生孩子,懷孕和養育孩子的要求可能對機體心臟不好,但打破孕期機體激素的正常循環似乎對女性的生殖系統有好處;此外,有孩子也是一個讓你沉迷於自己所喜歡的兒童活動的很好的藉口,同時也能幫助我們解決一些非常棘手的問題,比如時間是什麼?等等問題。(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更多精彩盤點!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國際大咖「雲」上對話心衰治療,中藥研究最新進展備受關注
    心衰是各種心臟病的晚期階段,且患病率在逐步上升,也被稱為「心臟病最後的戰場」。即使是在歐洲發達國家,也有大約40%因心衰入院的患者可能在1年內再次入院或死亡。同時,心衰還擁有致殘率高、醫療花費高等特點,已經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社會問題。
  • 糖尿病相關研究進展
    microRNA能夠可靠地幫助預測心臟病的發作,本文研究結果是一項非常關鍵的進展,即研究者發現microRNA或能作為一種可靠的早期標誌物來幫助檢測糖尿病患者是否會發生心臟病。這些研究人員發現,服用NRTI的患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降低了30%以上。根據他們的分析,他們預測,在臨床試驗中,這些藥物有95%的機會將糖尿病風險降低29%。
  • SSA最新研究進展盤點
    下面我們對這些熱點研究逐一盤點,供大家參考。因此,本研究目的即為探索≤2cm NF-pNET SSA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者分析了41例NF-pNET病例,其中24例應用SSAs治療(SSA組),17例僅積極觀察監測(AS組)。經過中位45.2個月的隨訪,SSA組無疾病進展病例出現,並且6例(25%)達到部分緩解;AS組6例出現疾病進展,一例因疾病進展導致死亡。
  • 多孔碳酸鈣製備技術及最新研究進展
    (1)軟模板法  以軟模板法製備得到的多孔碳酸鈣主要有方狀形、球形等形貌,其結構表徵顯示,在這些不同形貌粒子中大多都存在蠕蟲洞結構,同時表面黏附有少量模板劑或其分解產物。採用軟模板法製備多孔碳酸鈣,其方法簡單,不需要特殊溶劑,製備條件溫和,但在結構可控性上較差,製備時影響因素較多,同時在煅燒除去模板劑時存在耗能嚴重的問題。
  • 非編碼RNA之microRNA最新研究進展
    因此,心臟病發作等事件可能是災難性的,比如導致大量細胞死亡和永久性功能下降。然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天普大學路易斯-卡茨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在嚴重的心臟病發作後,也有可能扭轉這種損傷並恢復心臟功能。這是首次證實一種非常小的稱為miR-294的RNA分子當被導入到心臟細胞中時,能夠重新激活心臟細胞增殖並改善遭受類似於人類心臟病發作的事件的小鼠的心臟功能。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基於此,小編針對近年來造血幹細胞研究取得的進展進行一番梳理,以饗讀者。1.Science:重大進展!他們希望繪製出具有持續自我更新能力的長效造血幹細胞的「休眠」狀態所涉及的細胞機制,相比之下,短效造血幹細胞具有更易被激活和隨時被激活的能力,因而可以迅速轉變為各種血細胞。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這兩種類型的造血幹細胞之間的三維染色質結構存在差異,這一點意義重大,這是因為染色質的排列或摺疊和成環方式影響著基因和基因組其他部分的表達和調控方式。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5期)
    基於此,小編針對近年來造血幹細胞研究取得的進展進行一番梳理,以饗讀者。1.eLife:神奇!在一項新的臨床研究中,為了比較非清髓性自體HSCT與DMT對疾病進展的影響,來自美國、瑞典、英國和巴西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隨機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登記號:NCT00273364)。結果發現,與DMT治療相比,非清髓性自體HSCT治療顯著延長了病情進展時間。
  • 西方政策創新擴散研究的最新進展
    原標題:楊代福:西方政策創新擴散研究的最新進展   [關鍵詞]政策創新擴散;深化拓展;最新進展;啟示   [中圖分類號]D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314(2016)01-0122-05   [收稿日期
  • 哈佛大學研究:雞蛋和心臟病沒關係,放心吃
    哈佛大學研究:雞蛋和心臟病沒關係雞蛋因為膽固醇含量高,在過去幾十年裡,雞蛋和心臟病的關係,一直是激烈爭論的話題。今天,我們的順序改變一下,我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最新研究,等會再來給大家扒那個抖音專家的研究。
  • 科學家解讀Hippo信號通路研究進展
    心臟病發作時,血液停止流進心臟中,由於缺氧,部分心肌會死亡。心肌不會再生;相反,死亡的心臟組織被由成纖維細胞組成的瘢痕組織替換,這種替換並不有利於心臟泵血。心臟在功能上減弱;大多遭受嚴重心臟病發作的病人會患上心力衰竭。【2】Nature:治療心臟病有戲!
  • 集成電路用納電子器件模型研究取得最新進展
    這是該研究組繼去年在該權威期刊的「先進模型和45納米模型挑戰」專輯(Special issue on advanced compact models and 45-nm modeling challenging上發表納米CMOS器件物理基本解和MOS器件量子效應模擬兩篇重要論文以來, 在微納電子和集成電路器件模型領域取得的又一最新進展。
  • 「神藥」二甲雙胍最新突破性研究進展
    基於這些重大發現,生物谷小編對神藥二甲雙胍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一番整理,以饗讀者。1. 廈門大學破解「神藥」二甲雙胍「降糖」之謎!來自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者Jolanta Weaver表示,通過在檢測管和患者機體中進行研究我們揭示了藥物二甲雙胍心臟保護效應背後的機制,這很有可能幫助我們開發治療糖尿病患者心臟疾病的新型藥物。這項研究中我們對40歲及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研究,觀察了如果攝入二甲雙胍,在過去三年裡這些個體機體血管中是否會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水平較低的狀況。
  • 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4期)
    2018年10月2日/生物谷BIOON/---近期,幹細胞研究取得重大的進展。基於此,小編梳理了一下生物谷最新報導的幹細胞方面的新聞,供大家閱讀。血管的生長和修復是治療心臟病和循環系統疾病(比如冠心病和外周動脈疾病)的主要目標,在這些疾病中,血管會受損。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血液中的幹細胞能夠產生內皮細胞,而且所產生的內皮細胞能夠添加到血管壁中,而且血液中這種獨特的幹細胞來源有助於血管在生長中的胚胎內形成。
  • AHA/ASA:2016年心臟病和腦卒中領域十大進展_心臟病_腦卒中_醫脈通
    自1996年以來,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卒中協會(AHA/ASA)每年都會評選心臟病和腦卒中領域年度十大進展。通過心血管成像,研究者觀察到在斑塊類型、大小以及破裂方式等方面,男性和女性存在差異。在這項研究中,儘管女性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高於男性,但男性的斑塊體積更大。對這些差異的進一步研究可以改善胸痛和心梗的治療。
  • ASCO2017:乳腺癌療法的最新研究進展
    2017年6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2017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年會上,來自多國的研究人員都發布了他們關於乳腺癌治療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情況,本文中小編帶你一同解讀乳腺癌治療的最新進展情況。
  • 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最新研究進展
    基於此,針對CAR-T 細胞療法取得的最新進展,小編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 1.Angew Chem:重大進展!為了與健康細胞和組織競爭葉酸,FOLR1在這些癌症中高度過度表達。這使得FOLR1成為基於小分子和抗體的診斷和治療試劑---包括CAR-T細胞和攜帶雙特異性抗體的化學編程T細胞---的一個有吸引力的靶點。靶向FOLR1的常規CAR-T細胞 也有報導,並已轉化為用於卵巢癌治療的I期臨床試驗。在之前的這些研究的基礎上,這些作者選擇探索FOLR1的葉酸結合位點作為cp-Fab/CAR-T的代表性靶點。
  • 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3期)
    基於此,小編針對近年來ips細胞研究取得的進展,小編進行一番梳理,以饗讀者。)的微型人類肝臟,其或有望幫助模擬人類肝臟疾病的進展及新型療法的開發。醫學博士Alejandro Soto-Gutierrez說道,這項研究中,我們在實驗室中首次利用幹細胞製造出了遺傳工程化的人類模擬肝臟組織(疾病狀態),這非常重要,因為其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誘發肝臟疾病及肝臟疾病進展的機制,同時還能幫助開發新型治療手段,目前開發的很多藥物儘管在小鼠身上有很少的療效,但在臨床試驗中常常是無效或者失敗的;比如,藥物白藜蘆醇,其就能在小鼠模型中發揮有效作用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Stem Cell Reviews and Reports》發布幹細胞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希臘醫學研究人員系統地檢索和回顧了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經MSCs與安慰劑幹預的隨機或非隨機臨床試驗,共納入了4項臨床研究
  • 非編碼RNA之lncRNA最新研究進展(第3期)
    ,其或能在不影響機體健康細胞的情況下,有選擇性地清除HIV病毒儲存庫細胞。5.Cell Death&Disease:lncRNA結合miRNA促進結腸癌增殖和轉移doi:10.1038/s41419-018-0759-7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長非編碼RNA在癌症進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關於lncRNA SNHG7在結直腸癌中的研究仍然較少,該分子如何參與結直腸癌進展仍然不清楚。
  • 科學網—關注蛋白質修飾研究最新進展與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