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咖「雲」上對話心衰治療,中藥研究最新進展備受關注

2020-11-23 北晚新視覺網

心力衰竭,是最嚴重的心血管病之一。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心衰患者已高達2300萬,其5年死亡率高達50%。心衰是各種心臟病的晚期階段,且患病率在逐步上升,也被稱為「心臟病最後的戰場」。即使是在歐洲發達國家,也有大約40%因心衰入院的患者可能在1年內再次入院或死亡。同時,心衰還擁有致殘率高、醫療花費高等特點,已經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社會問題。

7月21日晚7點30分,由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美國布萊根醫院戰略合作項目組織的國際大講堂——心內大咖「雲會議」,通過多媒體視頻會形式在線順利舉行。

會議內容以「心衰研究和中藥治療」(HeartFailureTrialsandChineseMedicine)為主題,聚焦中醫藥在心衰領域研究的最新進展展開討論。本次會議由我國心衰領域著名專家、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李新立教授擔任主持人,同時特別邀請了全球著名專家、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美國布萊根醫院心血管內科專家MarcAlanPfeffer教授進行國際遠程講座和交流。Pfeffer教授對國際心衰治療策略的進步有巨大貢獻,他和國際著名的Braunwald教授一同首先提出了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s)可以減輕心肌梗死後不良心室重構、提高生存率和其他臨床益處的概念。

來自全國各級醫院心血內科臨床專家、醫聯體單位團隊及臨床醫生,以及相關院校碩博研究生80餘人,在線聆聽了這場非常精彩的講座及學術討論。

  全球著名專家關注中藥治療心衰最新研究

近年來,在醫學界科學家、專家和學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心衰領域在規範推進及治療藥物和方法創新等方面取得了許多進展。其中以芪藶強心膠囊治療慢性心衰為代表的相關研究取得令人振奮的結果,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本次會議上,也重點聚焦芪藶強心膠囊在心衰領域開展研究的最新進展進行了分享和交流。

會議伊始,Pfeffer教授首先向國內專家學者介紹了心衰近50年的臨床研究之路,並重點介紹了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HFpEF)相關臨床研究的歷史;他提到了近年在心衰治療方面受到廣泛關注的SGLT-2抑制劑相關的臨床研究結果,並簡要介紹了他自己參與的PARADISE研究。

隨後,李新立教授向Pfeffer教授和線上同仁詳細介紹了由他主持實施的「芪藶強心膠囊對慢性心衰複合終點事件的評估研究」(QUEST研究)的整體方案。Pfeffer教授對該研究給予了積極的關注和評價,並從自己發起的多個大型臨床研究出發,與李新立教授展開細緻討論,對該項目開展的臨床研究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

李新立教授與Pfeffer教授對話

本次講座反響熱烈,也再一次印證了學術研究無國界之分。通過國際學術大咖間的熱情討論,給了國內參會專家和學者很多臨床研究的新啟發。參會人員均表示講座內容精彩、受益匪淺。交流的最後兩位大咖均意猶未盡,提出了下一次遠程學術會議的邀約。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聚焦心衰臨床「硬指標」

「芪藶強心膠囊對慢性心衰複合終點事件的評估研究」(QUEST研究)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脈絡學說營衛理論指導系統幹預心血管事件鏈研究」子課題。由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牽頭,李新立教授擔任課題負責人。項目在亞太地區約100家臨床中心開展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預計納入3080例來自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韓國、越南、新加坡等地區及國家的亞裔心衰患者,服用藥物1-3年,以心血管死亡率和心衰惡化再住院率為主要研究終點,更加全面、系統地評價芪藶強心膠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次研究主要觀測芪藶強心膠囊對心血管死亡率及心衰惡化放棄治療、心臟驟停後復甦成功、惡性心律失常等慢性心衰複合終點事件的改善作用,這些在臨床上稱之為「硬指標」,所需樣本量大,研究耗時長,費用高,試驗難度較大,但能直接反映患者是否受益。

芪藶強心膠囊作為臨床應用10餘年的上市藥物,大量實驗及臨床研究已證實,在心衰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芪藶強心膠囊,可使患者額外獲益。如果能通過這一課題進一步證實芪藶強心膠囊的治療效果,必將改善廣大慢性心衰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減少國家和患者家庭的醫療支出。

QUEST研究啟動會專家合影

該項目於2019年正式啟動。在啟動會上,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副院長沈劍剛教授曾表示,從中醫理論來看,芪藶強心膠囊作用機制的基礎可以總結為「氣血水同治分消」,本課題以循證醫學評估治療前後的症狀改善,融合了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等幾個方面思路,使最終證據更有說服力。

早在2012年,芪藶強心膠囊就接受了一項由23個中心參加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循證研究檢驗,該研究以慢性心衰患者的NT-proBNP水平為主要研究終點,其水平隨心衰程度加重而升高,能夠早期反映心臟結構改變導致的功能變化,可用於指導心衰的治療,有助於判斷各種心衰患者的遠期預後。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心血管領域頂尖級雜誌《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JACC編輯部為此發表評論「讓衰竭的心臟更加強勁:中國傳統醫學給我們的啟示」。

目前,芪藶強心膠囊已先後列入《中國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2018》《心力衰竭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中國擴張型心肌病診斷和治療指南》、第10版《中西醫結合內科學》教材等。相信這項最新循證研究必將為中醫藥治療慢性心衰提供更強有力的證據支持,為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讓中醫藥在世界舞臺上發光發熱,贏得世界同行的認可。

相關焦點

  • 15位國際大咖與您雲相聚於空間轉錄組學國際峰會,聚焦新冠等研究熱點
    今年5月中舉行的「科研無疆,發現無限-國際癌症大會「受到了廣大老師同學的熱烈歡迎為更好地與廣大研究人員分享這些最新最燃的研究結果,15位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臺灣國立陽明大學的國際大咖將於9月16日北京時間上午11點雲聚一堂,將對空間靶向轉錄組學以及空間全轉錄組學在新冠病毒研究以及腫瘤、神經發育等多個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進行深入探討。
  • 心衰新突破,ARNI領銜「新三角」時代
    心衰治療一直以 「金三角」為原則,近年來,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的上市與應用,逐漸引領逆轉心臟重構方面學術熱點。2020年東方心臟病學會議上,對此進行的討論依舊熱烈。
  • 中藥國際化重大突破:通心絡治療血管病變引《自然》雜誌關注
    研究結論表明應用通心絡治療可延緩頸動脈平均內中膜厚度、斑塊面積和血管重構指數的進展,減少心血管事件,且安全性良好。《自然》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科技期刊之一,發表這樣一篇關於複方中藥研究的論文非常少見。
  • 中科院院士陳新滋談屠呦呦青蒿素研究:中藥「大寶庫」值得探索
    接受採訪時,談及日前因在青蒿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而備受關注的藥學家屠呦呦(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陳新滋表示,新進展的取得,「印證了認真踏實、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陳新滋。南都記者 陳輝 攝身為國際知名的有機化學家,陳新滋將中藥(包括植物、動物、礦物等)形容為一個「大寶庫」,其中不但有很多寶物,還有更多人們尚未掌握的奇珍異寶。
  • 李為民教授:心衰生物標誌物的研究進展
    在第十二屆東方心臟病學會議上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為民教授就《生物標誌物和射血分數——心衰監測標誌的討論》進行了介紹。心衰標誌物對臨床實踐的影響STOP-HF 研究及 PONTIAC 研究表明:BNP 的監測可降低左室收縮/舒張功能不全和心衰的發生率。Framingham 研究顯示:可溶性 ST2(sST2)、生長分化因子-15(GDF-15)、高靈敏度肌鈣蛋白(hsTnI)3 種心臟壓力的生物標誌物對預測死亡、心血管事件和心衰有價值。
  • 對話大咖|EGFR-TKI輔助靶向治療曙光初現,任重道遠!
    值此會議契機,醫悅匯【對話大咖】欄目邀請到江西省腫瘤醫院陳穎蘭教授、南昌大學附屬醫院劉曉明教授擔任訪談嘉賓,解析EGFR陽性期NSCLC輔助治療策略。 訪談嘉賓
  • 肺癌免疫治療最新進展:早期介入獲益明顯
    隨著肺癌治療的新藥物和新技術不斷湧現,患者5年生存率正在大大提升。而近年橫空出世的免疫治療,更是備受關注。11月14日,在廣州召開的「巔峰對話,肺同凡響」百濟神州胸外科國際峰會上,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就免疫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布局展開了研討。
  • 青島:邀請「大咖」「雲」對話,遠程為攻克臭氧汙染「支招」
    攻關團隊各小組負責人分別匯報了我市大氣汙染綜合成因分析的各項工作進展和研究成果,與會專家重點針對青島市現階段臭氧汙染防控的「病因」和「癥結」展開商討。青島市空氣品質預報首席:「截至6月17日,青島市臭氧濃度(日最大8小時第90百分位數)為140微克/立方米。
  • 幹細胞治療心衰技術在中國啟動三期臨床試驗
    「幹細胞再生醫學對於心血管病的治療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8月23日,在北京舉行的 「缺血性心力衰竭幹細胞治療國際高峰論壇」上,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周玉傑如是表示。健康界在會上獲悉,由美國梅奧診所發明的一項利用幹細胞治療缺血性心力衰竭的c-cure技術國際多中心中國區三期臨床試驗在北京啟動,北京安貞醫院、上海東方醫院將率先進行這一創新性臨床研究。
  • 科學大咖講述腦科學與人工智慧—新聞—科學網
    除了幫助提高注意力,實時fMRI還有重建記憶、診斷及治療抑鬱症等實際應用。在最新算法和計算機雲技術的輔助下,實時fMRI技術乃至腦科學都處在發展的黃金階段。人工智慧還可以對嬰幼兒的大腦進行掃描,配合數據分析,得出罹患自閉症的概率,從而儘早對自閉症進行治療。除了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的另一大領域是自然語言理解。現在,人工智慧已經可以通過對話交流,對抑鬱症患者的治療起到積極作用。在防治老年痴呆症方面,人工智慧也可以大顯身手,無論是App上的測試還是MRI腦部掃描,都可以對老年人群進行未雨綢繆的關懷,儘可能降低老年痴呆症對老年人生活質量乃至生命的危害。
  • 五位心血管大牛、四項最新研究解讀,三個未來治療方向,這次會議...
    在靜脈栓塞防治方面,EINSTEIN 研究探索了深靜脈血栓、肺栓塞的治療;在卒中預防方面,ROCKET AF 研究進行了多中心大樣本研究;在冠狀動脈防治方面,COMPASS 研究評估了慢性冠狀動脈疾病或外周動脈疾病患者的藥物治療,VOYAGER PAD 研究則在它基礎上
  • 如何治療心衰 心衰病人能活多久
    心衰就是我們常說的心力衰竭,也是常見面的一種心臟疾病,心臟在我們的身體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心臟出現了問題那麼我們的身體就會有大問題。那麼心衰病人能活多久呢?心衰的治療有哪些方法呢?  心衰病人能活多久這個與很多因素有關,有的人可能身體、心理素質都很好,所以活的就會久點,但是有的人被疾病折磨的苦不堪言,可能會活不了多久。
  • 大咖齊聚 共議慢阻肺臨床特徵的最新進展
    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慢阻肺臨床特徵的最新進展」一文報導了慢阻肺診斷、治療等領域的最新進展[1]。為更好地了解慢阻肺治療新動態新進展,近日召開了「瀚暢 E 堂,潤物有聲——慢阻肺雲解讀」討論會。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Stem Cell Reviews and Reports》發布幹細胞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希臘醫學研究人員系統地檢索和回顧了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經MSCs與安慰劑幹預的隨機或非隨機臨床試驗,共納入了4項臨床研究
  • 科學網—關注蛋白質修飾研究最新進展與應用前景
  • 第三屆國際合成生物學&基因與細胞治療全產業鏈論壇在南京舉辦
    此外,同期舉辦的第三屆國際合成生物學&基因與細胞治療全產業鏈論壇,由悠狐國際獨立研發策劃,攜手金斯瑞生物科技共同籌備,於9月23日圓滿落下帷幕。論壇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呈現出三大亮點。  第一大亮點是大咖論道,解密醫藥發展新機遇,共同探討國內外GCT現狀與進展。本次活動大咖雲集,大會主論壇特邀眾多專家共同參與爐邊對話和特邀訪談。
  • 2019 EHA 大咖談 | 李春富教授: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重型地中海貧血...
    2019 EHA 大咖談 | 李春富教授: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重型地中海貧血最新進展
  • PARALLAX重磅:ARNI成為首個全射血分數心衰陽性藥物
    ESC國際盛會重磅發表的新進展中, 沙庫巴曲纈沙坦顯著下降左室射血分數>40%患者的心衰住院風險51%!  2020年8月31日-9月1日,心血管領域的年度盛會-2020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2020)線上虛擬會議盛大召開。大會圍繞心血管領域的熱點和難點發布了一系列心衰相關重大研究,為臨床實踐帶來了全新的視角。
  • 關注蛋白質修飾研究最新進展與應用前景—新聞—科學網
  • 研究認為:久坐或增加女性心衰機率
    據美國健康生活新聞網11月24日報導,最新研究提醒說,即便運動量達到建議水平,久坐或久躺也會大大增加老年女性心衰住院的風險。研究作者、紐約布法羅大學流行病學副教授麥可·拉蒙特說:「有其他研究曾證實,每天久坐的人更有可能罹患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慢性疾病,並因心臟病等疾病導致過早死亡。我們的發現也符合上述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