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農民"張華才華出眾 宰相聽說後將女兒嫁給他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張華還在種田時 宰相聽說他的才華,把女兒嫁給他

張華的塑像。

西晉這幾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享太平,因為帶著國家披荊斬棘的領路人是一個能臣,就是張華。賈南風疑心病極重,但對張華信任有加,放心撂挑子。自己躲進深宮之內,男歡女愛,享受穩穩的幸福。

張華寫賦才名大顯

張華,範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據說是張良的後人,和唐代張九齡是同一族。小時候非常窮,靠幫助別人牧羊維持生活。但是他勤奮好學,無書不讀,注意修身養性,一舉一動都符合禮度。他雖然生活艱難,卻幫助更加困難的人。對人寬厚,常常見義勇為。

他的成名作是《鷦鷯((jiāo liáo)賦》。文章大意是:鷦鷯是一隻小小小鳥,怎麼飛也飛不高,和歸雁、蒼鷹、鸚鵡等相比,自愧不如。但那些鳥因為有價值,結果棲上枝頭成了獵人的目標,反而失去自由或者生命。不如鷦鷯,逍遙於天地之間,生活怡然自得。張華以鷦鷯比作自己:家中窮困,不受賞識,但性情淡泊,安貧樂道。類似於諸葛亮的「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但文章又隱含了另一層深意,因為鷦鷯長得和小的雕非常像。張華暗指自己看似鷦鷯,其實是雕。將來必定化為大雕,展翅萬裡,搏擊風雲。

名士阮籍在看到這篇賦後,感嘆:這個人是王佐之才啊!

張華的聲名從此顯著。他一個同鄉叫劉放,聽說了他的才名。劉放是魏明帝曹叡的寵臣,曹叡臨死前,與幾個人密商是否任命司馬懿為顧命大臣,其中就有劉放。後任驃騎將軍(類似於現在的大將)、領中書監(實權已等同宰相)。

劉放主動把女兒嫁給了他,而張華還是一個底層的種田農民。

從此,他平步青雲。

武帝對他從信任到疏遠

司馬炎稱帝後,拜張華為黃門侍郎(皇帝的近臣,可傳達詔令),封爵關內侯。

他的頭腦就是一個巨大的硬碟,古往今來的事都裝在裡面,要查什麼內容,按一下搜索鍵就可以了。晉武帝仰慕漢代,詢問漢朝宮室制度,以及宮內千門萬戶的情況。張華應對如流,他又在地上畫出圖樣,旁聽的人都傻了,忘了疲倦。如果讓他來參加如今的電視節目《最強大腦》,估計能奪冠。

數年後,被拜為中書令(幫皇帝處理政務),後來又加官散騎常侍(皇帝侍從),一直是武帝的寵臣。

他是伐吳的堅定支持者,279年,也就是吳亡的前一年,杜預捧上請求伐吳的奏摺,到了宮中,武帝正和張華下棋。杜預陳述利害,而晉武帝卻專心下棋,不做定論。張華推開棋盤拱手說:陛下聖明英武,國富兵強;吳主邪惡兇殘,濫殺賢人。現在去討伐,正是時機,希望陛下不要再猶豫。

武帝這才下定決心。等到伐吳時,張華是總後方,負責策劃、運輸糧草,和武帝一起制定作戰計劃。開始進展不大,賈充乘機上表,說都是張華的罪,請腰斬張華。武帝說:伐吳是朕的主意,他只是和朕的意見相同罷了。

但他是個正直的讀書人,為了理想犯了一個嚴重錯誤,那就是站錯隊。他不贊同立太子司馬衷,說百年之後,應當讓齊王司馬攸繼位,大大觸動了武帝的底線。龍顏大怒,把他外放到幽州(今河北等一帶),都督幽州諸軍事。在他的治理下,當地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少數民族甘心臣服。

武帝也想召張華回京,任宰相之職。但武帝另一寵臣馮紞讒言詆毀,手段極高,殺人於無形。

馮紞和武帝聊天時,突然冒出一句:當年鍾會(滅蜀名將)為什麼謀反,責任在太祖司馬昭身上。

司馬炎吃了一驚,臉沉下來:那你說說看。

馮紞說:鍾會的才智很有限,但太祖太信任他了,授以大權,所以他驕橫跋扈,目中無人;如果太祖能早點約束他,叛亂的事就不會發生。

武帝沉默不語。馮紞就是把張華比作鍾會。

多年以後,武帝才徵召張華為太常(朝廷掌宗廟禮儀之官)。但他運氣很不好,因為太廟屋梁折,又被免官。從此,張華一直鬱郁不得志。

到賈后時得到重用

等到惠帝繼位,張華任太子少傅。賈謐勸賈后說:張華出身庶族,沒有結黨營私,儒雅又有謀略,既是眾望所歸,又不會威逼皇室,不如讓他總攝朝政。

賈南風一聽,有道理啊,張華肯定不會和自己奪權。哪像司馬氏個個狼子野心,於是放心地把國家交給了他。

對於張華來說,已經60多歲了,一生的抱負無以施展,賈皇后儘管性格兇殘,對他卻是信任和敬重。除了感激涕零外還能有什麼呢?士為知己者死,於是盡忠國事,輔佐朝政,彌補缺漏。天下安定。

張華也希望賈后能改邪歸正,還創作了《女史箴》來諷勸,當然被賈后扔到廢紙堆裡了。

揚子晚報記者 楊民僕

相關焦點

  • 曹操的兒子們大名鼎鼎 她的女兒卻沒幾個人知道 一個還是漢朝皇后
    比如三國時期,曹操的女兒們,但是最小的清河公主,和她的姐妹們相比,她是非常幸運的。原來,那幾年,曹操宰相為了穩定自己的權力,把幾個女兒嫁給了漢獻帝,他的二女兒曹節成了皇后。東漢君主雖然表面上只是傀儡,但他也有自己的個性。他對曹操的女兒們不太好,但總是提防著。曹節對丈夫忠心耿耿。後來,哥哥逼丈夫讓座時,她把玉璽扔在地上,與丈夫一起被軟禁。
  • 楊娜二婚嫁給刀郎,為何又在生下女兒4個月後離開他?
    前妻楊娜二婚嫁給了刀郎後,為何又在生下女兒4個月後離開了他?0115歲那年,刀郎的哥哥因車禍去世,這也成了他一生都無法抹去的陰影。那一年,哥哥才20歲。哥哥去世一年後,變得孤僻沉默的刀郎偷偷留下一張字條後,離開家去追尋音樂夢想。「我走了,去追尋我的音樂夢想了,你們都別找我了。」
  • 外交部的「女神」翻譯,擁有出眾的外貌,卻是靠才華走紅!
    從普遍的價值觀來看,女神是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也可以說是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女性或者是群體。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位外交部的女神,這位女翻譯從容應對外國媒體的各種刁難問題,把中國的語言翻譯的為妙為俏,而且把中國的文化傳播出去,讓全世界更加了解中國。因此,這位雖然擁有出眾外貌,卻依靠才華而走紅網絡的翻譯官,筆者覺得可以稱之為女神。
  • 《宰相劉羅鍋》22年後,他倆成夫妻,他去世9年,他比兒子紅太多
    這部劇是《宰相劉羅鍋》,1996年播出的,距今已經22年了,劇中主演都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飾演劉羅鍋的是李保田老師,他參演的作品很多都很經典,像是《鳳凰琴》、《菊豆》、《宰相劉羅鍋》、《神醫喜來樂》等等都是口碑之作,而他也拿下過大大小小很多的獎項,像是飛天獎、金鷹獎、金雞獎、百花獎他都是常客。
  • 侄女嫁給表叔=表妹變成後媽 法院:該婚姻有效
    然而,他們沒想到,這個表妹竟嫁給了他們的父親,搖身一變成了後媽,並因為父親的遺產問題與他們發生糾紛。三兄弟以父親與表妹近親結婚為由,將李麗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確認婚姻無效。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江北區法院獲悉,該院近日認定李麗與表叔(張家三兄弟的父親)不屬於三代以內血親結婚,該婚姻有效。
  • 宰相和王爺,誰的權力更大?答案很明顯
    在古代,王爺和宰相,權力都是非常大的。所以要再去比較他倆之間誰的權力更大的話,很多夥伴估計會覺得比較難。 其實並不難,筆者認為,論實權,宰相的權力比王爺大的多。
  •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六王爺和乾隆是什麼關係?
    所以,《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您看看就行了,千萬別較真兒,一較真兒您就輸了……劇中還說什麼乾隆帝最初看上了六王的女兒、想納她為妃呢。六王的女兒是誰?乾隆帝的叔伯妹妹!早年間的滿洲人雖然不講究漢人的「三綱五常」,什麼順治帝娶了自己的表侄女(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遏必隆同父異母的親哥哥圖爾格娶了遏必隆的親媽穆庫什公主等等,都是事實存在的,但同宗不通婚依然還是一條必須遵守的鐵律。
  • 何姓十大歷史名人:第八位得到成仙,最後一位官至宰相
    後任五官中郎將。   3、東漢經學家——何休   何休(129-182),東漢經學家。任城樊(今山東曲阜)人,字邵公。太博陳蕃徵他參政,蕃敗,擢黨錮。黨禁解,闢司徒,拜議郎,遷諫議大夫。
  • 才華出眾,氣場強大,霸氣十足,有傲骨,天生女王範的三大星座女
    她們才華出眾,氣場強大,霸氣十足,有傲骨,天生女王範。在愛情或生活中永遠帶著光芒,露出女王範的樣子。還有白羊座的女人不會事事依賴別人的人。她們有很強的事業心,不想成為任何人的附屬品。如果是以自己的實力拼寫的未來,她們決不放棄一線機會。天生的女王範,她們有自己的光芒。
  • 曾是清華女博士,因太美被導演看中後拒絕,最後竟嫁給了他
    曾是清華女博士,因太美被導演看中後拒絕,最後竟嫁給了他 歌手李健知道自己的形象很好,很有才華,其實他的學歷也很高。 一位清華女博士,她是孟小蓓,因為長相清純美麗被導演發下,拒絕進入娛樂圈,最後與歌手李健結婚的。
  • 翁帆父親翁雲光:比女婿小21歲,理解女兒,嫁給楊振寧是她的福氣
    翁帆在嫁給楊振寧之前也曾有過一段婚姻,翁帆畢業於汕頭大學,在汕頭的一家企業工作過一段時間,不過翁帆對這份工作並不是很滿意,因此工作了一個多月,翁帆就跳槽了,後去到了深圳,在一家高爾夫俱樂部工作了3年,期間她與一位男同事步入了婚姻。
  • 魏晉一大臣在韓信後代身上聞到一種香味,立刻讓家僕看緊女兒
    在三國曹魏末期至西晉初期的時候,有一位大臣名氣非常大,此人名叫賈充。賈充之所以名氣大,除了因為他是西晉王朝的開國元勳外,還因為父親賈逵也是名聲赫赫的大臣。不過,小編今天既不是給大家講賈充,也不是講賈充的父親,而是他的女兒!賈充因為曾經參加過鎮壓淮南二叛和殺了魏帝曹髦深得司馬一家的信任,後來他的兩個女兒賈褒和賈南風也都嫁到了司馬家,自此兩家關係更是融洽。
  • 別人女兒稱「千金」,自己兒子叫「犬子」,這個稱呼有來由
    華夏五千年文明,長幼有序,尊卑有別,古人一般稱別人女兒為「千金」,自己兒子為「犬子」,前者是對別人女兒的敬稱,後者是對自己兒子的謙稱。那這樣的稱呼是怎樣形成的呢?「千金」一詞指代人首次出現於《南史》的記載,據考證,南朝梁有一著名文學家叫謝莊,他是謝靈運的遠房侄子,謝莊的兒子名叫謝朏(音同匪),十歲便能出口成章。一天,謝莊帶著兒子陪皇帝出遊姑蘇(蘇州)。遊玩過程中,皇帝聽說謝朏很有才華,便讓他當場寫一篇《洞井贊》。謝朏揮筆而就,「文不加點,援筆即成」。皇帝大為驚訝:「雖小,奇童也。」一旁的宰相王景文也給謝莊道喜:「賢子足稱神童,復為後來特達。」
  • 《宰相劉羅鍋》兩位奇女,一位「嫌棄」丈夫,一位為藝術「獻身」
    《宰相劉羅鍋》這不電視劇相信在很多中年朋友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他們的記憶中常常會留下這樣的一段回憶,每當吃過晚飯一起板著小板凳打開打開電視機看《宰相劉羅鍋》的情形,一家人惹人鬧鬧的顯得特別溫馨。而看過這部劇的小夥伴應該對兩個奇女子印象比較深刻,一個是六王爺的女兒(鄧婕飾演),一個是銀紅(李愛群飾演)。《宰相劉羅鍋》配攝於1996年,而當時作為格格的鄧婕,自從與張國立結婚後少有的沒有在劇中與鄧婕出演夫妻,而且在聽說飾演「皇帝」的張國立要讓她成為嬪妃,反而非常的「嫌棄」,最後自己找了「六根不全」的劉墉。
  • 他被老婆嫌棄沒用,被那英評論說農民才聽他的歌,現生活幸福
    曾經有一段時間,刀郎的歌手幾乎遍布,大家嘴上都能哼上幾句他的歌那種,還有大家熟悉的《衝動的懲罰》、《情人》都是刀郎的作品,那時候刀郎的事業發展的還挺順利,那麼那英欠刀郎一句道歉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一次頒獎典禮上,那英作為評委會主席,她在現場極力反對刀郎入選,甚至還說了一些不太禮貌的話,評價刀郎沒有審美觀點,還說唱刀郎的歌曲的都是農民,這一句話說出後,得罪了不少人,這就是那英刀郎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