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夥伴們都知道崑崙山,崑崙山算是我國的一座神山,不僅僅是出現在各影視劇中,在各種的小說也是有出現,都是被定義為神山。崑崙山乃是萬山之祖,群山之源,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著非常神聖的地位,傳說哪裡不僅是遠古諸神的發源地,而且還是人類的誕生之地。
崑崙山和遠古傳說中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有關聯,比如西王母的瑤池在這裡,伏羲發明的八卦也是因為在這裡觀察天象,黃帝在下界的宮殿也在崑崙山上,甚至他的死對頭,蚩尤也來崑崙山認祖歸宗過。
看到這麼多的神話傳說,事情的真相卻越來越撲朔迷離了,按照傳說中國的描述,崑崙山應該是上古的樂園,非常適宜人類和眾神居住,所以是人和神的共同發源地,可是遠在西北的崑崙山,高聳於四千米海拔的青藏高原,這裡寒冷缺氧,光照不足,人連生存都不能保證,怎麼可能會在這裡發源那,那麼就只有一個可能,《山海經》中描述的崑崙山不是現在的崑崙山,那麼真正的崑崙山在哪裡那。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這些神話故事,中華的人文始祖燧人氏,據說就是出自崑崙丘的,在一萬多年前帶領部眾發展生產,學會運用火來改變自己的生活,而伏羲又是繼承自燧人氏的,從他那裡繼承了《河圖》、《洛書》,這兩本書可謂是中華民族的文明源泉,而伏羲也是來到了崑崙丘後,推演出的太極八卦,而這些高深的知識,現在的人們都沒有琢磨明白,在一萬多年前的遠古時期卻被古人悟出來,這個合理嗎?
再說崑崙丘中,除了大神,還有各類奇形怪狀的生物,給天地看場子的神獸陸吾,人面虎身,有九個頭顱,而西王母的原型是豹尾虎身,整個身形卻看起來像人,還有英招,人臉、馬身有老虎的紋路,而這些神獸和大神,其實都是給上界的天帝看場子的,這證明天帝,並不會經常下來凡間,雖然到處都有他的傳說。
傳說崑崙山防守嚴密,有弱水和火焰環繞,普通人想要接近,是根本不可能的,而我們現在找遍全世界,也沒有這樣的地方,更不要說西北的那座名字是崑崙山的山脈了,在最開始的時候,人神還是可以混居的,可是後來顓頊看到這樣非常混亂,人不再敬畏神,於是絕天通地,斷絕了人神之間的聯繫,從此之後神飛到了天宮,而人在地上居住,只留下了一個崑崙天梯,能夠保證到達天界。
而在同時期的西方,神看到人們不再尊重敬畏,於是一夜之間讓修巴別塔的人類語言混亂,自相殘殺,這是西方版的絕天通地,隨後,全世界各個民族和地區竟然不約而同地爆發了大規模的洪水,這次災難,幾乎使人類遭受滅頂之災,而且在西方的傳說中也是有人類誕生於伊甸園的,這也是一個和崑崙丘同級別最起碼相似的地方。
怎麼會有如此之多的巧合,難道遠古東西方的人類能夠心靈感應嗎?
要解釋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當時的人們經歷了一件同樣的事情,所以能有如此共同的回憶。
眾神造出了人類在他居住的地方,但是人類發展太快了,也很聰明,令眾神感受到威脅,為了保住什麼秘密,因此把人類趕出了神所居住的地方,但是有一些人類中的傑出人員,卻又接受了神傳授的一些知識,這就是八卦和河圖洛書的來歷,這些東西,也是當時人們根本沒有能力創造出來的,再之後,神還是不放心,於是製造了大洪水,要毀滅人類,可是在後來,又改變主意,保留下了人類的延續傳承,更為了保持神的神秘感。所以,人神分離,直至最後離開,渺無蹤影,徒留下神的傳說。
或者是在一萬多年前,有一些高緯度或者其他星系文明的智慧生物來到了地球,決定把這裡做為一個實驗基地,發展了幾百萬年的人類那個時候還是和動物沒啥區別,卻是被這些生物通過基因改造技術搞得一夜之間開竅了,腦容量都大大得得到提升了,而人類的學習能力很強,這些試驗品繼續留在自己這裡,恐怕會被他們窺探出自己的秘密,這些眾神聯盟就把這批有了智慧的人類趕了出去,這些人,又帶動其他人類,傳授學來的東西,這些智慧生物看到人類發展這樣迅猛,更能夠感受到人內心的野性和嗜殺性,很害怕會威脅到自己,於是想了很多主義,一是將同一發源的人類變得語言混亂,自相殘殺,最後乾脆搞出了一場大洪水,可是在最後的時刻卻又改變主意,決定還是自己離開,回到他們的維度或者離開地球,回到故鄉了。
至於崑崙丘和伊甸園這些存在,我覺得應該是這些智慧生物的地球基地,因為害怕人類窺探到他們的秘密,於是嚴密防衛,崑崙丘又是弱水又是烈火的,而伊甸園則是專門派了一名天使看管,天帝毫無疑問就是這支集團的總首領,遙控指揮,一般不親自動手,至於那些神獸,以這些生物的高科技,都是手拿把攥的事情,神離開了,但是他們的事情卻成為了遠古人類的共同模糊回憶!
如今看《山海經》中所描繪的一切,初讀只是覺得荒誕不經,但是細思下來,的確可能是有所根據的。
雖然世界史上關於五千年前的文化幾乎沒有任何記載,留下的只有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但不可否認的是,《山海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天書。
它囊獲文獻、地理、神話、奇幻等的研究價值,是華夏文明第一寶典,擁有著破解上古文明歷史的魔力,對我國乃至世界都有深遠影響。
所以我們也應該多看看《山海經》。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神話故事,也十分受專家學者的歡迎,是中學課本的常客,在現行的中學語文地理必學的《水經注》中,有數十處引用了《山海經》。
這裡給夥伴們推薦一本《山海經》,這本是全注全譯白話文版本。
全書內容易懂好理解,書中文言文與注釋,也有白話文解析,是了解山海經的最佳途徑,如果只是單一的白話文,反而沒有什麼樂趣,其中配圖也比較真實還原。是古籍中值得一讀的書。可以增加我們閱讀時的樂趣。包裝也非常的精緻,可以用來收藏。
全書價格也很划算,就一頓飯錢,但是當你熟讀之後,不僅可以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消遣,或者是自己的興趣研究,還可以給家裡的小朋友講講中華文化傳統故事。
在科技發展到今天的地步,有些東西我們還要記住的,因為時至今日,我們其實真的還是停留於很多事物的表面而已。
想購買的小夥伴點擊下方連結就能購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