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作為古代的交通工具。不僅可以走街串巷,而且可以上陣殺敵。不管是大的戰爭,還是小的戰爭。一匹良馬在戰場上的作用不亞於戰爭中的戰車,而且馬可以任意走動,而戰車就比較古板了,更何況,戰車也要戰馬拉著才能奔馳。就連秦始皇死後在兵馬俑還大量的鑄造馬匹的形象,可想而知,戰馬對於古代的戰爭是多麼的重要。馬匹種類有很多,的盧馬就是其中之一。
人們時常非議「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在三國中,作為最出名的赤兔馬,曾今是呂布與關公的坐騎。良馬配英雄,而且這兩位大將都是驍勇善戰的人。但是作為的盧馬就比赤兔馬稍微遜色了一點。再加上人們都稱的盧馬上兇馬,這更加讓人望而畏之。伯樂《相馬經》中記載:「的盧,馬白額入口齒者,名曰榆雁,一名的盧。奴乘客死,主乘棄市,兇馬也。」所以也為的盧增加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在《三國演義》中的盧的主人就是劉備,劉備一直不相信的盧馬防主,要是相信的話也不會騎它,有誰會嫌自己的命長。再加上馬躍檀溪的的盧馬求主之後,劉備更加堅信防主的說法是無稽之談。
當走投無路的劉備投靠劉表時,將的盧馬送與劉表。不料,劉表的謀士蒯越認為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防主。還說張武騎此馬而亡就是證明,這下嚇得劉表趕緊找藉口將此馬還給劉備,於是這匹馬又跟隨了劉備。劉表的募賓伊籍將此馬「防主」的消息透露給劉備,劉備不予採納。後來謀士蒯越和蔡瑁便邀請劉備前往襄陽參加宴會,想在宴會的過程中將劉備殺之而後快。但是此時被劉表的幕賓伊籍得知,於是向劉備報信,驚慌失措的劉備騎上的盧惝恍而逃。
從酒席中逃跑的劉備,慌不擇路的走錯了方向,一路奔馳檀溪這個地方的時候,前方是一條大河,後方是蒯越和的追兵,頓時使劉備陷入絕境。這個時候才想起來伊籍「的盧防主」的勸告,一邊瘋狂的抽打的盧馬,一邊大叫:「的盧,的盧!今日妨吾!」在危難關頭,劉備狠抽的盧的胯下,的盧馬感到刺痛,從水中湧身而起,一躍三丈,飛到對岸。
對於這匹曾今救過自己的寶馬,劉備對它是無限的珍愛。後來出兵入蜀,劉備就將自己心愛的寶馬送給了龐統,可是沒有想到「鳳雛」龐統連人帶馬被亂箭射死的落鳳坡。雖然劉備沒有被剋死,但是龐統確是因它而死。
人們都說的盧馬妨主,稱其為兇馬,但是沒有剋死劉備,反而救了他。所以說在那個戰爭不斷的年代,的盧馬防主,是根本沒有科學根據的。它只是一匹不能決定自己命運的馬而已。如果他能像人一樣有自己的選擇,估計馬也不會在戰場裡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