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近龐統遠諸葛亮?只因龐統具備一個諸葛亮沒有的「美德」

2020-12-04 半壺老酒半支煙

很多人都感到奇怪:諸葛亮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劉備也是當世梟雄,而且一貫以知人善任著稱,但是劉備入蜀,帶的是龐統龐士元,諸葛亮被留在荊州看家;龐統犧牲後才緊急招諸葛亮張飛黃忠趙雲馳援,而平定了益州有了法正法孝直之後,諸葛亮又靠邊兒站了——劉備去跟曹操徵漢中,帶的是法正黃忠趙雲魏延,諸葛亮的責任還是看家。

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是劉備放心地把自己的後背交給了諸葛亮,並認為諸葛先生就是自己的蕭何。但是這與諸葛亮的志向是有一半相悖的:自比名相管仲和名將樂毅的諸葛亮,是要出將入相的,可是劉備卻只允許他「入相」而不讓他「出將」——劉備在世期間,諸葛亮從未單獨指揮一場戰役,甚至連前敵參謀長都沒當上。即使劉備稱帝諸葛亮當上了蜀漢丞相,也沒有開府,也就是沒有獨立的辦公機構。

細看三國史料(不能僅看《三國志》,有時候《三國志》不那麼靠得住)才發現,劉備是被龐統說服了,並且逐漸發現「隆中對」很好,但是諸葛亮這個人太過方正,臉皮也太薄,要是完全依靠諸葛亮,那麼取益州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呢——曹操等得起,因為曹操有一大堆優秀的兒子;孫權也等得起,因為孫權比自己小二十一歲。只有劉備等不起,只能趁著自己還打得動,給那個不太聰明的劉禪多攢一些家底。

但是荊州人諸葛亮在佔了半個荊州後,就搞起基本建設來了,遲遲不提要進取益州。而劉備作為「漢室宗親」,去奪同為漢室宗親的劉璋的地盤,實在拉不下面子來,而諸葛亮卻很「不開眼」地不提這事兒了,這讓劉備看著益州流口水卻找不到臺階下。

幸好這時候龐統站出來給劉備搬了個凳子,並且告訴劉備:想靠荊州實現來三分天下不靠譜!

龐統的話記載在《九州春秋》,龐統的原話是這樣的:「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這意思就很明顯了:「荊州已經打廢了,財富也榨乾了。咱們不能可著一隻羊薅毛,益州是一隻大肥羊——戶口百萬,財寶不計其數,咱們去那裡吃大戶去!」

劉備當然「大義凜然」地拒絕:「我可不是曹賊,那種事兒不能幹!」其實龐統明知道自己的主公言不由衷,於是肚子裡偷笑,嘴上卻「苦口婆心」地開導:「反正劉璋也守不住益州,早晚得被別人搶去。只有咱們先拿了,然後再大大地封給他一塊地盤(事定之後,封以大國),那才是負責任的做法,才是真對劉璋好!」

這就像別人家的孩子有一塊大蛋糕,你靠著身強力壯搶走了,把點綴的櫻桃分給了那孩子一個,然後向鄰居宣揚:你看我讓他知道蛋糕是啥味道了,要不是我,他的蛋糕早就被別人搶走了,他連啥味都不知道。

於是劉備「從諫如流」,理直氣壯地進了益州,劉璋也從益州牧變成了雜號的「振威將軍」,送到關羽鎮守的荊州南郡軟禁了起來,這是劉備搶了劉璋蛋糕,卻連顆櫻桃也沒給留下。而龐統給劉備獻上的上中下三計,包括擺「鴻門宴」幹掉劉璋,這樣的事情也只有龐統能做,諸葛亮放這個方正君子想不到,也做不出來,所以知人善任的劉備取益州,一定要帶龐統而不帶諸葛亮,實際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看到這裡讀者諸君可能已經明白為什麼為什麼信任龐統而疏遠諸葛亮了,因為龐統具備一個諸葛亮沒有的美德:作為謀士和下屬,不能表現得比主公還高尚,要敢於秀下限勇於背黑鍋,主公不好意思幹的髒活累活,一定要主動承擔起來……

相關焦點

  • 表現了龐統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精神,羅貫中豐滿了龐統的形象
    羅貫中對龐統這個歷史人物的藝術處理正是如此,他「為我們恢復了歷史的現實性」。我們從《三國演義》中看到的是一個真實而完整的龐統形象。他雄才大略,有過人的膽識,他同諸葛亮一樣,是一個「智、忠、勇」的典型。他的不同凡響令人敬佩,他的不幸早逝讓人惋惜。這個龐統已不再是歷史上的那個龐統,他脫胎於歷史,卻比它更真實,更生動,給人的印象更深刻。
  • 此人和諸葛亮平分秋色,只用了一計,就讓曹操開始懷疑人生
    不只是三國時期,更是在後世,提起諸葛亮,人們都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在各類書籍、影視劇乃至於文章中,都將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展現得淋漓盡致。更是有人將諸葛亮看成是神一般的人物,說他揮一揮羽毛扇,就驅走了數萬大軍。
  • 在劉備心中,有一個人的分量,已經超過了諸葛亮
    劉備之所以能白手起家,建立蜀漢政權,除了靠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之外,還靠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龐統、法正等人的輔佐。在這些人中,劉備最在乎的不是諸葛亮,也不是關羽和張飛,而是另有其人,這個人在劉備心中的分量,已經超過了諸葛亮。
  • 為何諸葛亮到死也不重用五虎上將趙雲,原因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很多人都知道諸葛亮,他不僅改寫了中國歷史,也把當時的軍事政治鬥爭推向了新的高潮。年輕的劉備四處遊歷,在結識諸葛亮之前,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領導核心,包括關羽、張飛、趙雲等等。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擁天下,為何劉備得3人仍失了天下
    臥龍諸葛亮 劉備剛出山的時候,就得到了關羽和張飛,正愁沒有根據地,陶謙死了,劉備不費吹灰之力得到了徐州。正愁不知如何擺脫曹操的控制,曹操又派他攔截袁術,躲過了「衣帶詔」一案的大清洗以後。劉備來到徐州,袁術又死了。劉備再一次來到徐州,差一點成了氣候。
  • 聽信龐統鐵索連舟,曹操沒錯,赤壁戰敗只怪此人太厲害
    當時情況大致如下,曹操已收服了劉表的荊州,率領的兵馬也遠遠超過了孫權劉備的兵馬,但是卻在赤壁一敗塗地。要不是關羽念舊情,曹操還差點丟了性命。曹操佔據如此多的有利因素,為什麼會在赤壁大敗?有人把曹操失敗的原因歸於聽從了龐統的建議,認為若不是信了龐統,將所有大船連起來,也不會造成火燒赤壁的情況。
  • 劉備為什麼判斷馬謖不可大用?可能是因為這件事的關係
    劉備、諸葛亮、馬謖之間有一件事情,相信大家都清楚。劉備提醒諸葛亮說,馬謖不可大用,諸葛亮當了耳旁風。結果在諸葛亮一伐的時候,諸葛亮重用馬謖,讓他去守街亭。馬謖違背諸葛亮的命令,一頓騷操作把街亭給丟了,導致一伐的失敗。很多人根據這件事判斷劉備有識人之明,比諸葛亮更加會用人。馬謖還沒有出現「街亭之戰」這樣的重大失誤,劉備就看出他不堪大用,證明劉備確實有獨到的眼光。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三國最有權勢的人物,金色的眼睛一句話揭示了諸葛亮和劉備的結局
    司馬徽看到劉備的潛力和需要的品質,告訴他趕快解決問題,不要拖延。知道時代是警告劉備要靈活,三言兩語觀察劉備的缺點,並警告這是一隻多麼金色的眼睛。不幸的是,劉備在接受臥龍是失去了鳳雛,只在小事上了解了時代,但沒有真正的靈活性。當時劉表本想把荊州給他,但劉備卻不好意思接受。劉備在巴蜀時,龐統曾提出要殺劉璋,但劉備不聽他的意見。
  • 此馬被世人稱為「兇馬」,卻救了劉備,害了「鳳雛」龐統!
    在《三國演義》中的盧的主人就是劉備,劉備一直不相信的盧馬防主,要是相信的話也不會騎它,有誰會嫌自己的命長。再加上馬躍檀溪的的盧馬求主之後,劉備更加堅信防主的說法是無稽之談。當走投無路的劉備投靠劉表時,將的盧馬送與劉表。
  •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接連敗退,真相終於曝光,太讓人心寒了
    圖為諸葛亮演員劇照新版《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場面讓人印象深刻,那曾助劉備三分天下的諸葛亮,為何在劉備死後就接連敗退呢?其實,很早就有歷史學家說出了諸葛亮屢戰屢敗的原因,該學家表示,劉備死後給諸葛亮留下了其最不想去處理的問題,這就是蜀國多年徵戰所消耗的國力以及孫劉聯盟的破裂,而奉行事必躬親的諸葛亮勢必會因此而最終累死。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諸葛亮在死後甚至都沒有經過真正高規格的厚葬就被後世隱藏了起來,可以說是十分寒心。
  •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曠世奇才,諸葛亮上榜,第一堪稱神人
    在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有諸多奇人異士,他們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膽識過人無人能及,為當時他們國家文化、經濟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塊了解下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曠世奇才,諸葛亮上榜,第一堪稱神人,無人能及,那他們是誰呢?跟著小編來一窺究竟。
  • 夷陵之戰之所以失敗,不能全怪劉備,看看他都帶的那些將領
    很多人說如果帶上諸葛亮劉備就不會敗了,今天我們從3個方面的來介紹下,夷陵之戰為何會敗!最大原因就是劉備自己「犯規」了。如此大的戰役卻不帶上諸葛亮對於劉備為什麼不帶諸葛亮,一般人了解,就是諸葛亮對劉備伐吳不贊成,所以就沒去,其實這是錯誤的,我覺得有兩點原因。
  • 諸葛亮這麼牛,他師傅是誰?真相被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崔州平在歷史上幾乎沒有留下太多記錄,但徐庶,相對來說,就比較多了。通過一些史料的推測,徐庶大約生於168年,比諸葛亮大13歲。可以推測,在諸葛亮隱居南陽的這段時間,徐庶和崔州平對他的幫助是相當大的。他們雖然沒有師徒之名,卻可以算作是亦師亦友。
  • 魏延墓前為何跪著兩石馬一石像?他並沒有造反,真兇是此人!
    在三國中,卻有很多人因為長相問題而為眾矢之的,比如說三國的超級謀士,有著「鳳雛」之雅稱的龐統因為長相醜陋,投奔東吳後,被孫權「雪藏」了,並沒有受到重用,後來,龐統在赤壁之戰後轉投劉備後才得已重用。而蜀中奇才張松原本主動到曹操那裡獻地圖,結果因為長得過於醜陋,被曹操直接無視了。張松一怒之下轉投劉備,才得到了格外的接待和重用。於是張松順勢把蜀川的珍貴地圖獻給了劉備,最終讓劉備得已佔領蜀川之肥沃之地。
  • 曹魏將領降蜀,劉備竟授其鎮北大將軍,劉備就不怕他是間諜嗎
    細數三國風流,諸葛亮獨佔鰲頭,想當年劉皇叔懷天下大志三顧茅廬,諸葛亮認主隆中獻策,只一張地圖,就讓劉皇叔有了未出隆中先有三分天下的豪氣。 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得一人可得天下,諸葛亮、龐統、姜維、司馬懿,臥龍一出天下謀士皆驚!劉備乃中山靖王之後,系孝景帝之玄孫,漢獻帝曾當眾稱其為皇叔。
  • 封面開講了·雲講座|百家講壇主講人、川大教授方北辰揭秘諸葛亮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在男女老幼心目中,鼎鼎有名的諸葛亮,是集忠、勇、智、仁等美德於一身的政治家、軍事家。受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影響,中國讀者早已把諸葛亮神化。從事三國歷史文化專業研究近40年的三國文化學者、百家講壇《三國名將》主講人、川大歷史文化學院方北辰教授,圍繞他的新書《諸葛亮傳》,通過對數個關於諸葛亮的有趣謎團的解答,剝落古今演義加於諸葛亮的神化和虛構,為讀者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有血有肉的諸葛亮。在方教授看來,這些謎團,有的是隱藏在史書文字後面的真相。
  • 率土助手武將傳-蜀國陣營之劉備
    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其臨死前舉國託付給諸葛亮的行為被陳壽贊為古今之盛軌,後世眾多文藝作品以劉備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之紀念。、減傷戰法,比如龐統、群貂蟬、漢董、避其、白刃、嚴顏、妲己、弓諸葛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