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州平在歷史上幾乎沒有留下太多記錄,但徐庶,相對來說,就比較多了。通過一些史料的推測,徐庶大約生於168年,比諸葛亮大13歲。可以推測,在諸葛亮隱居南陽的這段時間,徐庶和崔州平對他的幫助是相當大的。他們雖然沒有師徒之名,卻可以算作是亦師亦友。
除了徐庶,和崔州平,在諸葛亮未出山的時候,是否還有其他人給他的幫助很大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石廣元,孟公威等人。
這些隱士,雖然史書上記錄很少,但從他們活躍的時間看,這些人可能都要比諸葛亮大很多。而且都是見多識廣之人。但這幾個人,同樣和諸葛亮是亦師亦友。
龐德公是諸葛亮二姐夫龐山民的父親,《後漢書》有龐德公的傳記,說他是襄陽人,家住襄陽城南的峴山一帶,從未到城中居住。
龐德公是本地知名學者,劉表多次請他出來做事,他都沒答應。龐德公不出來做官,還有一套自己的理論,他說:「有一種叫鴻鵠的鳥,築巢於高林之上,使其暮而得所棲;有一種叫黿龜的動物穴於深淵之下,使其夕而所得宿。人們的趨舍行止也是人的巢穴也,且各得其棲宿而已。」
胡孔明是諸葛孔明和司馬仲達的老師,那麼司馬徽是不是也不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老師呢?甚至說司馬徽是不是司馬懿的族叔或族伯呢?從龐德公曾想司馬徽大力推薦龐統,司馬徽這個好好先生從不推薦司馬懿,可以證明兩司馬沒有關係。而且司馬懿是河南省焦作市溫縣的,而司馬徽是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的。司馬徽擅長奇門遁甲、道學兵法、識人薦人。他曾評價諸葛亮和龐統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這讓福垊想到了,毛澤東的老師兼嶽父楊昌濟曾評價毛澤東和蔡和森的話:「二子海內人才,前程遠大,君不言救國則已,救國必先重二子。」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