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龍虎鬥,司馬懿被打成了縮頭烏龜

2021-01-16 在野小將

司馬懿這輩子最怕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他的主子曹叡,另一個就是疆場上的對手諸葛亮。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其中第4次,第5次的對手就是司馬懿。

諸葛亮和司馬懿

建興九年諸葛亮第4次出師北伐,諸葛亮由祁山道北出,包圍了祁山。諸葛亮同時聯絡了鮮卑的軻比能一同舉兵。這時候又趕上曹真病重,對於曹魏來說西北局勢非常吃緊。於是鎮守宛城的司馬懿被曹叡徵召入朝。司馬懿由西南軍區總司令,轉任西北軍區總司令,屯駐長安。

司馬懿當時手下有張、郭淮、費曜、戴陵等大將,司馬懿派費曜、戴陵領4千人守天水的。自己則帶著主力來勢洶洶,要救援祁山。對於主力全部出動,有不同意見。張郃認為應該分兵在雍縣和縣防守,防止諸葛亮派軍切斷魏軍的糧道和後路。司馬懿否定了張的建議,司馬懿認為如果前軍頂得住的話,敵人會想辦法斷糧道;頂不住的話,敵人直接往前推進就不會想著去斷糧道了。司馬懿這裡的潛臺詞是,如果分兵的話,自己是打不過諸葛亮的。

沿漾水北上的祁山道

事實上張郃的預判是完全正確的,諸葛亮在出兵之前,給鎮守漢中督運糧草的李嚴出了上中下三策。其中上策就是出褒斜道斷魏軍的後路,不過李嚴沒採納這個上計。得知司馬懿帶大軍要到上邽,諸葛亮留下討寇將軍王平繼續攻打祁山。自己親率大軍直奔上邽,要和司馬懿剛正面。

上邽的郭淮和費曜想趁諸葛亮立足未穩,打諸葛亮一個措手不及,結果反被諸葛亮擊敗。諸葛亮趁機毀壞魏國上附近的麥子。司馬懿匆忙趕到東面的小隴山依險據守,雙方對峙了一個月,司馬懿始終不出戰。諸葛亮見魏晉不出,就假裝退軍,司馬懿見狀,緊追不捨,當諸葛亮到達滷城的時候,司馬懿也尾隨到了滷城。

張郃

車騎將軍張又有不同意見了,張郃說:「諸葛亮遠道而來,想要速戰,我們不給他機會,他們沒糧自然就退了。現在我們就駐紮在這,祁山守將知道我們來了,肯定會安心拒守。我們別老尾隨諸葛亮了,老跟著也不敢打,讓老百姓恥笑。而且我們可以派奇兵去斷了諸葛亮的後路。」

司馬懿不聽,繼續上山紮營,就是不肯交戰。諸葛亮出祁山就是要跟魏軍決戰的,魏軍不出戰,諸葛亮也很頭疼。這時諸葛亮做出了一個十分大膽的決定,把王平從祁山調到了滷城。這樣諸葛亮的整個北伐軍都集中到了滷城。祁山之圍一解,魏軍對蜀軍就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

滷城之戰

諸葛亮為了引誘魏軍交戰,竟然主動讓魏軍包圍。都說諸葛丞相一生唯謹慎。其實有時候諸葛亮也是敢於冒險的,甚至不惜以命相搏。王平到滷城後,駐守南圍。祁山的守將賈栩、魏平被解圍後,覺得諸葛亮也沒什麼了不起。於是向司馬懿請戰。司馬懿還是不許,這幫將領就嘲笑司馬懿是「畏蜀如虎」。

將軍們不停地請戰,司馬懿也堅持不住了,他也認為時機差不多成熟了,南北夾擊,士氣高漲,勝面還是挺大的。五月辛巳,司馬懿終於按捺不住,命令張從南向北攻擊王平,而司馬懿則由道正面進攻諸葛亮。王平很穩,手下五部無當飛軍三千人,抵擋張郃數萬人的進攻,巋然不定。

兵員主要為南中夷族和青羌的無當飛軍

沒有後顧之憂的諸葛亮令魏延、高翔、吳班兵分三路迎戰魏軍。漢軍大敗魏軍,斬甲首三千、 繳獲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司馬懿敗退回大營,從此不敢再出戰。兩軍就這樣耗到了六月,下大雨,諸葛亮後勤糧草跟不上,只得退軍。

司馬懿這下來精神了,下令張郃追擊。張都要哭了,跟司馬懿說:「諸葛亮又不是打敗了才撤軍,人家是沒糧食了,主動有序地撤軍,追擊佔不到便宜。」司馬懿心想:「讓你話多,就讓你去。」司馬懿堅持要張郃追擊,官大一級壓死人,張郃只得硬著頭皮追諸葛亮。諸葛亮在木門道設下埋伏,張郃進入伏擊圈,被無當飛軍射中,膝蓋中了一箭,傷重而死。

張郃之死

雖然取得了部分勝利。但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還是以失敗而告終。但是最糟糕的是,諸葛亮把司馬懿打怕了。司馬懿從此學會了龜縮大法,這對北伐非常不利。

建興十二年春天,等了三年的諸葛亮,再次出師北伐。這次諸葛亮由褒斜道北出,駐紮在五丈原。諸葛亮吸取之前的教訓,穩紮穩打,打到那就在那屯田。做好了長久戰鬥的準備。司馬懿駐紮在渭水南岸和諸葛亮對峙。諸葛亮百般挑戰,司馬懿拒不出戰。

在渭南對峙

司馬懿這時候其實用的就是當初張郃的計謀。諸葛亮遠來堅持不了多久,跟他耗,沒必要硬碰硬。當然諸葛亮手下的漢軍戰鬥力太強,魏軍硬碰硬還真打不過。諸葛亮用激將法給司馬懿送女人衣服。司馬懿本來就是戲精,他假裝生氣要和諸葛亮決戰。但是這麼大的事要走程序,得皇帝批准才行。然後千裡之外的司馬懿上表曹叡,請求決戰。這一來一回一個月就過去了。曹叡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司馬懿想幹什麼。於是曹叡派辛毘拿著皇帝的符節,站在軍營門口,誰要敢出戰就斬誰。司馬懿和手下將領一攤手說:「你們看,不是我不敢出戰,是皇帝不讓我們出戰。」

諸葛亮早就看穿了司馬懿的用意,但是他也無可奈何,在相持了100多天後,諸葛亮在軍中與世長辭。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漢軍退走後,司馬懿查看漢軍留下的營地後,感嘆道:「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司馬懿感嘆諸葛亮是天才,有兩層用意。第一:諸葛亮真的是個天才。第二:我司馬懿打不過這樣的天才,不丟人,你們這幫人也別笑話我。

司馬懿

不可否認司馬懿是個優秀的將領和統帥。但是他打不過諸葛亮是不爭的事實。打不過,就防守,司馬懿在打遼東時就是這麼對公孫淵說的。從戰略層面講,司馬懿堅守不出是對的。司馬懿沒有必要去冒險,和諸葛亮決戰。但是作為一個名將,靠龜縮取勝,實在丟人。司馬懿其實一開始是想尋找戰機決戰的。但是跟諸葛亮打了一次後,發現諸葛亮治軍真是太牛逼了。在被包圍的情況下,漢軍不但不亂,還反擊將自己擊敗。這太可怕了,幹嘛要和這種軍隊打。

有人說司馬懿不是怕諸葛亮,而是要養寇自重。這有點扯了,司馬懿打孟達,平遼東怎麼不養寇自重。當時可是曹叡執掌天下,司馬懿根本不敢。曹叡要弄死司馬懿分分鐘的事。司馬懿靠防守挫敗了諸葛亮的北伐,但是司馬懿心中憋著氣。當他徵遼東的時候,這氣全撒在了公孫淵身上。

諸葛亮

所以不管從能力還是操守來看諸葛亮都要強於司馬懿。諸葛亮以一州之地面對擁有九州的曹魏。卻常懷吞併河洛之志,打得司馬懿做縮頭烏龜。所以誰強一目了然。連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都是諸葛亮的鐵桿粉絲。至於說北伐的失敗,只能說國力差距太大,丞相已經做了他該做的,盡人事、聽天命吧。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率10萬大軍打到家門口,司馬懿當起了縮頭烏龜,良將之道?
    公元234年,就在諸葛亮說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第二年,諸葛亮第五次出徵北伐。這次北伐諸葛亮吸取了前四次的教訓,做足了充分的準備,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出徵了。
  • 上方谷疑雲:諸葛亮終極火攻,為何沒有絕殺司馬懿?或藏一個秘密
    文:幽谷(作者原創授權)諸葛亮最後一次率大軍出祁山,有點孤注一擲,不成功便成仁的味道。雖出師不利,仍然堅持打下去。期間,諸葛亮依靠出色的外交能力,說服盟友東吳出兵呼應,以減輕西線蜀軍的壓力。無奈東吳很快兵敗,諸葛亮不得不獨立抗衡魏軍。
  • 諸葛亮空城計裡彈的什麼曲介紹 司馬懿故意敗走成就經典?
    電視劇《軍師聯盟2虎嘯龍吟》中司馬懿與諸葛亮對弈精彩異常,最新劇情中諸葛亮空城計上演,那麼諸葛亮空城計為什麼會成功,諸葛亮空城計裡彈的什麼曲?一起看看相關介紹!   在《虎嘯龍吟》中,隨著司馬懿在曹魏朝堂地位的提升,他終於迎來了與偶像諸葛亮同臺競技的機會。   徵孟達,司馬懿第一次中了諸葛亮的調虎離山之計,折服於孔明妙計的同時,甚至認為「孔明能以我為敵,是對我最大的尊重」。儘管此時兩人還沒有正面交鋒過,但他們早已視彼此為自己真正的對手。
  • 諸葛亮每天吃一斤米,飯量也不少啊,為何司馬懿判斷他陽壽已盡?
    在《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的註解中,引用了一段《魏氏春秋》的記載,說諸葛亮的使者到司馬懿軍中,司馬懿問及諸葛亮平日飲食,使者回答「所啖食不至數升」。《晉書宣帝紀》也提到這件事,司馬懿問諸葛亮「食可幾米」,使者回答「三四升」,司馬懿由此認為諸葛亮吃得少,判斷他命不久矣。
  • 晉宣帝司馬懿,看他如何有勇有謀,奠基晉之基礎
    小編一提起司馬懿,應該有很多小夥伴都會想到大司馬,大軍師等等詞彙,在古裝電視劇和書本上出鏡率都是非常高的,所以總是讓人印象深刻。在三國時期各方勢力分裂割據的局面下,他依舊有他的一席之地,他的智慧和謀略由此可見一斑,至少可以說他不是一個碌碌無為的普通人,最後為西晉的建立打下了堅實基礎。
  • 三國那些事兒:司馬懿為何會中空城計 他是如何考慮的?
    三國那些事兒:司馬懿為何會中空城計 他是如何考慮的?時間:2021-01-14 17:46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那些事兒:司馬懿為何會中空城計 他是如何考慮的? 說起《三國演義》,諸葛亮則是其中一個不得不說的人物。
  • 105年浴血三國,盡歸司馬懿:全因那個下雨的午後,張春華能殺掉無辜...
    第一仗,就把東吳的諸葛瑾打得屁滾尿流回了老家。諸葛瑾沒想到的是,自己這個軍事廢材敗了不可怕,就在不久之後,自己那個名動天下的弟弟,也啃不動這塊硬骨頭。打退了吳國之後,司馬懿又開始轉而對付蜀國。就像打怪升級一樣,他最初並未直接和最終boss諸葛亮對敵,而是碰上了佔據上庸的孟達。
  • 真三國無雙系列塑造頗為成功的人物——鷹顧狼視的司馬懿
    不過因為遊戲裡角色太多,因而難免有一些塑造得比較失敗的角色,例如製作人就提到非常後悔把大小喬設計成小女孩,把魏延設計成結巴,但木已成舟也不敢隨便再改了。例如在354當中出現了曹丕暗示司馬懿在自己死後可以隨自己心意的劇情,無雙大蛇魔王再臨裡司馬懿還直接說出了自己要埋葬魏國的臺詞。不過這幾代的劇情裡和司馬懿演對手戲最多的還是諸葛亮,而且因為五丈原常常作為遊戲中的最後一關,所以司馬懿經常以大boss身份出場,有關他的各種段子也被做進了遊戲。
  • 曹操曾夢見「三馬食槽」,結果他誅滅馬騰一家,卻放過了司馬懿
    這個說法當然是歷史的戲說和誇張。然而歷史上曹操真的沒有懷疑過司馬懿嗎?司馬懿本來是官宦子弟,本來說當官是穩穩的,但是,司馬懿從小心就不在官場上。當曹操聽說京兆司馬坊的兒子有足夠強的才能時,便動了重用的心思。然而年輕的司馬懿一而再地拒絕了曹操的好意。最後捱不過曹操的好意,才出山做官。
  • 司馬懿為什麼被稱為冢虎?冢虎噬人!徹底黑化!
    司馬懿簡介: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
  • 皇帝送來一倉棉衣,司馬懿到士兵凍死也不發,11年後才知有多高明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魏軍陣營的大軍師。在三國時期的名氣僅次於諸葛亮。而諸葛亮的名氣很大程度都是因為「忠」這個字賦予的。事實上在權謀方面,司馬懿並不會差諸葛亮多少。而且要論陰狠,就算是三國時期的曹操都不一定比得過司馬懿。
  • 三國殺:貪狼吞天,「狼顧鷹視」之相的司馬懿竟是天狼星下凡?
    三國時期的魏延便是因為後腦勺有反骨而遭到諸葛亮的懷疑與顧忌。最終也是在諸葛亮「鞠躬盡瘁」之後,魏延被馬岱取了首級。而在三國時期,另外一個具有奸佞之相之人也被世人廣泛知曉。不錯,此人正是司馬懿。但是同魏延相比,司馬懿卻高明許多。一方面,熟悉《三國演義》或者看過三國題材影視劇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司馬懿有一個極為寶貴的品質。那便是隱忍。隱忍一時易,隱忍數十載卻極難。
  • 司馬懿屠殺曹氏7000多人,為何曹操老部下,卻沒人敢管?
    在三國時期,出現了非常多的謀士,當然這也是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的特殊產物,這其中最有名的當然是諸葛亮,但是有另外一人的名字也不能忽視,這就是司馬懿。他的最大特點就是能隱忍和知道韜光養晦,之前很多年寧願忍受在別人之下,最終在震驚世人的高平陵之變中,將曹氏家族以及7000多個親信部下全部殺死。
  • 司馬懿生前最後一計,千年來無人能破,最終被一位老農看穿!
    縱觀三國歷史,各路英雄好漢都曾創下偌大家業,更有各種美名名垂青史,然而,到了三國末期,最後的贏家卻是司馬懿和他的司馬家族。司馬懿一生輔助過曹魏的四位皇帝,有顯赫的曹操,也有後期的傀儡皇帝曹芳。從司馬懿計斬曹爽開始,他的事業便已達到頂峰,也標誌著魏曹的政權、軍權正式被司馬家族掌握,這也是後人得以一統天下的基礎。
  • 拼命工作的諸葛亮,最後一年在忙什麼?
    正如司馬懿所言,若諸葛亮東進武功,劍鋒直指長安,蜀魏兩軍必將正面交戰,一戰定勝負,這不是司馬懿想看到的。若蜀軍以五丈原為根據地,則是為了藉此攻略南北,切割曹魏防線,打消耗戰,將魏軍一一擊潰。擅長防守的司馬懿不怕持久戰,就怕大決戰,諸葛亮穩紮穩打的謹慎戰略正中其下懷。司馬懿打算再次以持久戰消耗蜀軍糧草,逼其退兵。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火燒上方谷,究竟為何會功敗垂成
    曹魏依然派司馬懿來防禦諸葛亮,而司馬懿依然採取死守不出,和諸葛亮耗時間的戰略。可是,在戰役初期,諸葛亮的戰術突然發生了變化,讓司馬懿措手不及,險些吃了大虧。經過一番手忙腳亂之後,司馬懿再次穩定了戰局,將雙方的形勢轉入了對峙。為了打破相持局面,諸葛亮使出了火燒上方谷的計謀。
  • 曹叡一生都在壓制司馬懿,臨死前為何仍命其為輔政大臣埋下禍根?
    下半部,司馬孚問司馬懿,是否還記得自己的初心。而始終如一的諸葛亮,則是全劇的道德典範。作者用意,可見一斑。當垂垂老矣的司馬懿依依東望,他望不見人心,只有一地的刀光血影。高平陵之變後,他徹底黑化,再不是當初的渡河才俊。那時候,年輕的他還和曹丕談論青春理想,和乃父說起自己的一片忠心。但如今,他成為執刀者,儼然一位徹徹底底的馬基雅維利信徒。
  • 司馬懿下令誅殺此人三族,不料卻逃脫了一人,其子孫親手滅掉晉朝
    就連諸葛亮談論起來也是十分羨慕的,又有著經天緯地的才能。這是一個極高極高的評價了。而司馬懿的一生可以說是成功的,在當時三國相爭的大環境背景下,曹操,劉備,孫權爭鬥了大半輩子的天下,在一場「高平陵之變」中,被司馬家給撿了漏。這可以說是有運氣,有機遇,但更多的,是實力。
  • 軍師聯盟汲布和張春華是什麼關係?司馬懿被戴綠帽子了嗎?
    軍師聯盟中,劉濤飾演的張春華是司馬懿結髮妻子,郭照的結拜金蘭。她是個滿腹文學、睿智聰慧的女子。年少之時,她便顯露出獨有的德行。年少時的汲布是獨行劍俠,黃巾之亂時偶遇張春華,對她一見傾心。張春華在與司馬懿相依相伴的一生中,她是司馬懿的左膀右臂。電視劇軍師聯盟中汲布是一位武功高強的校事府校尉,曹丕的得力手下。後來,成為汲布魏國校事府校尉,一生協助司馬懿謀略天下,是司馬懿一生不可多得的忠貞將士。張春華,身為司馬懿的結髮妻子,張春華對其成功之路起到極大的助力。不過張春華的結局卻令人唏噓不已。正始八年,張春華病故,時年五十九,葬於洛陽高原陵。
  • 高平陵事變後,司馬懿誅殺曹氏三族七千餘人,曹操的舊部都去哪了
    在這段精彩紛呈的三國歷史中,有著太多說不完、道不盡的英雄情懷和家國天下。曹操、孫權、劉備、呂布等一個個蓋世梟雄,為一統天下,彼此間相互攻伐數十年後,到頭來,大好的河山最終還是落入了一個「裝病、怕老婆」、不顯山不露水的司馬懿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