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在申請時,都會上夢校,找一找自己心儀的導師,在此之前,小編為大家科普一下美國教授的稱呼都是什麼級別的,以方便同學們的選擇。
首先,美國大學的教師體系核心其實是「Tenure」制,即終身制,也就是說,正教授以及副教授都算是「終身教授」,取得終身教授職稱後都是非常厲害的大牛,可以理解為美國的「鐵飯碗」,能夠一直做到退休的,除非有什麼刑事犯罪或學術不端的問題。
要說美帝對知識和學術的尊重,也正是體現在這一點上,這項制度的目的據說是為了保護學術自由,讓教授們可以安心做研究,不為生活憂愁,充分為學術和社會產出更優質的成果。
但是同為終身教授,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都有什麼區別呢?
01
終身教職員工
一般我們申請的時候,學長學姐們也會鼓勵大家和教授「套磁」,而上文提到的三種教授都是屬於我們可以「套磁」的教授。同學們需要把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都等同於國內的正教授看待,並且三者是平等的,沒有誰隸屬於誰,或者誰是誰的下屬,尤其如果你申請博士,在與導師溝通過程中或在套磁中更要注意開頭的稱呼。
基本上,剛完成博士學習的學生在大學中的職位都是從助理教授開始的。當他們開始慢慢在學術領域,教學領域有所成就後才能升到副教授職位。繼續在自己領域有所建樹並慢慢成為專家的副教授就能升至正教授職位。
(截圖於耶魯大學官網)
1
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助理教授通常都是三到七年的試用期,這之後,會被提升為副教授並擁有終身職位(也就是除非舉行正式的聽證程序,不然不能被開除)或被停止僱傭。
所以要想擁有終身教授這樣的「鐵飯碗」,就要從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慢慢熬起來的,在助理教授的崗位上歷練5-7年的時間,要在教學、科研、服務三方面,通過系辦和學院的一次全面考核,才可以成功競升副教授。
這其中,很多同學都會有一個誤區,就是錯把美國的教師系統和中國的教師系統混為一談,誤認為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就是中國的「助教」,這是大錯特錯的,這種誤區實際上是把美國大學教授集體「降級」了。其實美國大學的這三種教授的學術地位,都高於中國大學的正教授,這三種教授都是博士生導師,而中國的正教授卻不一定都有帶博士生的資格。
2
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成功獲得終身職位後,助理教授就會升任為副教授。一般是在有大量學術成就記錄後才被授予該中級職位(比如出版一本或多本書,發表大量研究文章,有外部研究支持的項目,對所在部門有優秀的教學或服務); 但不同學校和部門會有不同的要求。
但是,也會有一種情況是,一個人可能會被以副教授的職位聘請但並沒有終身職位,這通常是有的大學為從校外吸引人才,但該人並沒有達到終身任職的所有要求,如果申請者能被任命為沒有終身任職資格的副教授,該職位也是有授予終身任職計劃的,只不過該申請者可能還沒有達到所有的資歷要求。
(截圖於杜克大學官網)
3
正教授Full Professor
在達到學校學術要求取得卓越的學術成就後,副教授就會被提升為正教授。通常情況下,正教授是終身任職。在美國,正教授的等級是學術排名中的最高職位,大約29.5%的學術教員為正教授。
比正教授更進一步份職位一般都會包括有行政職責(例如,系主任,學院院長或教務長)或被授予某榮譽稱號。
正教授的年平均工資為9萬9千美元,在不授予博士的學校該平均工資會更低,但在私立授予博士學位的學校該平均工資會更高(不包括研究經費和提供諮詢服務的額外收入,因為在某些領域數額有可能很大)。此外,在主要城市的學校或在生活費偏高的地區,工資也會更高一些。在同一學校中,正教授的工資比助理教授的工資平均高出70%左右。
除了工資增長以外,每一次職位提升都會伴有行政責任的提升。
(截圖於麻省理工學院官網)
總結來說,這三種獨立的教職,其實崗位(position)責任一樣,沒有所謂的高下之分,他們只是級別(rank)的區別。這三類教授是平等的,沒有所謂的高下之分,也只有這三類教授可以招聘博士生。
02
特殊學術等級
1. 榮譽退休教授Emeritus/Emerita Professor
聲譽良好的正教授退休後會被稱為榮譽退休教授(一般以「emeritus」稱呼男性,以「emerita」稱呼女性)。這個稱呼也會被授給已退休但仍然教書的教授,他們會將工資中的大部分作為養老金。該稱呼還會授予已離職到其他教育機構任全職的教授。
2. 名譽教授Honorary Professor
「冠名」或「名譽教授」是指被以基金,公司,個人名義贊助的正教授。冠名教授一般是指歐洲模式下的職位而非一個職稱。
該頭銜也可能被授予對學校有特殊貢獻的教職員工(比如,促進了學術發展),但並沒有獲得博士學位。
(截圖於麻省理工學院官網)
03
其他
教授們的工作基本可以分為教課Teaching,科研Research of Scholarly Work和服務Services兩個類別,通過對這三個類別的側重點不同,也有不同的教師分類。
1. 講師Lecturer
在美國,講師可以為全職或兼職的,並且也可能被稱為教授。在有一些教育機構,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教學,由於該職位並非終身制職位,所以並沒有研究或發表要求,但實際上很多該職位的講師也會發表論文,做研究或提供諮詢服務。在美國的醫學院,講師一職會授予沒有教學任務但負責研究的全職教職員工,該職位並不為終身制職位。
講師在任期內教課完畢後,還有機會競升到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也是需要續約的臨時職位,需要期滿續約)。
(截圖於達特茅斯大學官網)
2. 客座教授/訪問助理教授(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在一段時間內受聘於學院或大學從事教書工作。它與助理教授的核心區別就是這是個比較臨時的崗位,對科研是沒有明確要求的,任教時間也比較短,一般任職1-2年的時間,主要帶本科課程。
3. 研究助理教授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這一類型的教授不負責授課,只負責研究,他們的工資也只來自於科研基金,在大部分綜合性大學,研究教授也分助理和副研究教授職位,只是研究教授沒有終身制職位。
4. 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
這類教授一般都專注於教學工作,有時比終身制職位教職員工的教學任務還重,在有研究生的學院裡,他們一般負責監督助教。 他們也有可能是不像終身制教員負責研究工作的全職教職工。他們也有助理,副和正教授的職位。
5. 附屬教授/代課教授/兼職教授Adjunct Professor
這是當今美國高校需求量較大的一種教授,他們通常是兼職上課。上文我們提到的部分教授,雖然有的不是終生教授,但是他們依然是全職的,享受年薪和福利,退休金,保險等,但是這種代課教授的薪水則取決於教授了幾門課,通常沒有福利。
代課教授的成本比全職教授們低,在近幾年教育資金短缺的問題下,這種類型的教授就會比較受學校的歡迎。但是學校也會控制代課教授的數量,因為和代課教授相比,全職教授不需要趕場,會更加樂於在課內外和學生互動交流。
認清楚了美國大學的教授職位,才發現原來教授們是那麼厲害,想要和可以作為導師的教授搭上話,套上磁是不是異想天開呢?
那當然
......
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