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明白這異象 六月飛霜
個個笑得哀傷 誰又會鑑定誰正常 不知替哪個著想
欲求未滿 剩下砒霜 當菜汁分享
猶如吞仙丹上月亮 誰有膽可設想這世間下場
這是林夕為陳奕迅寫的歌曲《六月飛霜》。一開始便被這個標題所吸引。六月竟會飛霜,真是奇天下之大異。如果我們有幸見到,一定會嘖嘖稱奇。但其實現如今的生活內,處處發生著如同六月飛霜般奇怪的事情。而最可怕之處是,我們早已經習以為常。
林夕喜歡把自己對人生的世俗感悟寫給陳奕迅,因為他知道,只有陳奕迅,才配得上他的這些詞。林夕這首詞的精彩之處就在於這句:「六月飛霜 個個笑得哀傷 誰又會鑑定誰正常?
不知替哪個著想,欲求未滿,剩下砒霜,當才執筆上猶如吞仙登上月亮,誰有膽設想這世間下場?」這絕對是夕爺的一句金句。試問,當虛偽成為世間的主流時候,誰又會理會,正常人的無可奈何呢?所有的「非主流」,難道不是,在一定意義上的主流嗎?「最可笑的 喊亦正常。
副歌起筆點題,在這個充滿異象的社會中,情緒已經變得弔詭而荒謬,喜怒不分,哭笑難決。更加詭異的是,正常與不正常是如此辯證的一個關係——當你身邊又太多的不正常,你就會開始難以分辨,難道自己所堅定的正常,都是些不正常的東西,而自己所指出的不正常,又或才是真正的正常?
究竟什麼是正常,什麼是異常,已經沒有關係。反正大家將砒霜當作是蜜糖,一人一口,當它是奔月的仙丹,興高採烈地走在混亂與滅亡的路途上。如此環境,你有怎敢再往下細想?
林夕寫過很多與時政有關的歌詞,也寫過許多與佛理有關的歌詞,同時又寫過不少與老莊有關的歌詞,但絕大部分的歌詞主題都只是僅僅局限於其中一點,而這首歌曲恰恰把它們都集中到了一起。林夕寫在歌詞中的「當習慣符合大家講的真理都得到讚賞」、「一輩子血汗注入拍賣場」、「如何憑財力去扭轉天亮」這些言論很是發人深省,這首歌的歌名和歌詞都顯得有些陰沉,並且晦澀難懂,歌詞猶如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了麻木的世人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