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的宇宙「實驗室」?36個太陽,100萬顆宜居行星繞黑洞旋轉

2020-11-27 宇宙往事

從科學角度看,宇宙中數以萬億計的宜居星球中只誕生人類一種智慧生命,這種可能性簡直微乎其微。但是,為何我們每一次尋找外星智慧生命的努力都歸於失敗呢?

也許,外星人早已探知地球的存在。只是在高等外星文明眼中,地球人就如同遠古三葉蟲般原始,好奇的外星人像研究動物一樣遠遠觀察著人類文明的發展。

這就是宇宙「動物園」理論,或許我們無法找到外星人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此。想像一下,你會無聊到和腳下的螞蟻打招呼嗎?

有人根據宇宙「動物園」理論提出「實驗室」假說,即人類和地球生物都是外星人刻意製造的實驗動物,而整個太陽系有可能就是外星人精心搭建的「實驗室」!

從理論上說,如果某個神級文明具備操控星系的能力,那麼他們搭建的「實驗室」能有多大呢?近日有科學家研究之後發現,這個「實驗室」最多可以容納100萬顆宜居行星同時圍繞一個黑洞旋轉!

以我們所在的太陽係為例,宜居帶內有金星、地球和火星三顆行星,只有地球孕育出了智慧生命。如果以宇宙中最緻密的天體——黑洞為核心創造一個星系,結果會怎樣呢?法國波爾多天文臺的天體物理學家進行了一項名為「構建終極太陽系」的研究。

科學家發現,如果將太陽替換為同等質量的黑洞,那麼它的直徑將只有6千米,而八大行星的軌道卻沒有什麼變化。這僅僅是恆星質量的黑洞,如果是超大質量黑洞呢?體積和太陽相仿的黑洞,質量就有太陽的100萬倍!它的強大引力可以輕易掌控550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當然,構建如此巨大的星系,除了居於核心的黑洞,散發光和熱的恆星也必不可少。計算機模擬顯示,在距離黑洞0.5個天文單位環形布置9顆恆星,就能使所有行星具備宜居條件。那麼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羿射九日」就有可能成為現實了!

如果將宜居帶內的行星軌道均勻分布,就可以獲得400條同心圓軌道。每兩顆行星之間的距離和地月相仿,每條同心圓軌道能夠容納2500顆行星。整個星系的行星數量將達到100萬顆!而恆星也將有36顆之多!

在這些行星上的生活體驗也將和地球截然不同:每顆行星大約9小時就能繞黑洞一圈,運行速度約為光速的10%。每條同心圓軌道之間的速度差使得「跨越軌道」的星際旅行變得極為困難,但同一軌道上的相鄰行星卻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太空電梯」將成為常見的交通工具!

那麼結構如此怪異的星系在宇宙中有可能存在嗎?科學家表示,高等外星文明或許會創造類似的「實驗室」,從宇宙各處收集奇異的生命物種,按照氣候從熱到冷的分布梯度,安置在不同的星球上,開展一場規模無比宏大的「生命進化」試驗!

相關焦點

  • 外星文明構建宇宙「實驗室」?百萬顆宜居行星上,進行生化實驗
    這便是宇宙「動物園」理論,也許我們找不到外星人的根源就在這裡。想想看,你會不斷地去迎接腳下的螞蟻嗎?有一種基於宇宙「動物園」理論的「實驗室」假說,認為人類和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外星人故意製造的實驗動物,而整個太陽系很可能是由外星人精心建造的「實驗室」!在理論上,如果一個神級文明擁有操縱星系的能力,那它所建造的「實驗室」又會有多大呢?
  • 宇宙中有2萬億星系,200萬億億行星,沒有外星人的概率幾乎為0
    在太陽系中,恆星只有一顆,那就是我們的太陽(雖然有伴星涅墨西斯星的猜測,但目前還沒有證據)。此外,已知還有8顆行星,其中地球上存在生命和文明。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超過4200顆系外行星,它們環繞著太陽之外的恆星公轉,那些行星上會有外星人嗎?
  • 宇宙中有2萬億星系,200萬億億行星,沒有外星人的概率幾乎為0
    在太陽系中,恆星只有一顆,那就是我們的太陽(雖然有伴星涅墨西斯星的猜測,但目前還沒有證據)。此外,已知還有8顆行星,其中地球上存在生命和文明。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超過4200顆系外行星,它們環繞著太陽之外的恆星公轉,那些行星上會有外星人嗎?關於這個問題,先來了解一下宇宙中有多少個星系、恆星和行星。
  • 宇宙中存在2萬億個星系,200萬億億顆恆星,難道沒有外星人?
    宇宙中存在2萬億個星系,200萬億億顆恆星,難道沒有外星人?當然,太陽系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還是處於一個初步探索的階段,而太陽對於我們人類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太陽是我們唯一的恆星,而太陽系當中除了地球之外,還存在這7顆行星,以及大量的小行星、彗星、矮行星和隕石,當然,地球是目前人類發現的唯一的存在生命的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24顆超級宜居行星,就在100光年外,預言要成真
    幸運的是,宇宙給人類留了條後路。太陽是一顆恆星,而在我們的銀河系中,至少還有2000億顆恆星,幾乎每顆恆星都有行星。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既不太遠,也不太近,使得地球接收到合適的太陽輻射來維持表面液態水,從而讓生命能夠進化出來。雖然地球是宜居星球的參考標準,但地球很可能不是宇宙中最適合生命繁衍生息的星球,一些系外行星的條件完全有可能超越地球的標準。為此,天文學家對已知的幾千顆系外行星進行詳細甄別。
  • 你知道銀河系中有多少宜居行星和黑洞嗎?相關的數據已經出來了!
    當我們在夜晚仰望星空時,會想到這滿天的星鬥中會有多少像地球這樣的行星,人們能直接觀察到的恆星大約在2000億顆左右,事實上整個銀河系中的有接近4000億顆恆星,近些年來科學家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許多與地球類似的行星,雖然這些類地行星的距離都十分遙遠,但科學家從數據中分析得出大多數恆星周圍都有類地行星
  • 科學家發現行星:每3.14天繞恆星旋轉一周
    外媒稱,有些時候,宇宙似乎是有意使一些事情變得如此有趣。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π行星」,它的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它每3.14天繞其恆星旋轉一周。這一軌道周期不禁讓人聯想到數學常數圓周率π。
  • 有「四個太陽」的行星首次被證實 繞兩個雙星系統旋轉
    行星PH1繞兩個雙星系統旋轉的模擬圖《星球大戰》中兩個太陽的日落奇觀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1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近日確認了一顆與4顆恆星相伴的行星,這意味著該行星的天空上有「四個太陽」,這是天文界首次發現此類天體系統。
  • 誰是宇宙最大的行星?盾牌座UY可以容納50億太陽
    太陽的體積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它的體積是木星的1000倍,木星是太陽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體積是地球體積的1300倍,也就是說太陽可以容納130萬個地球。在太陽前面,地球只有沙那麼小。太陽系太陽和其他行星大小的比較對科學家的觀測經分析計算,發現盾牌座UY直徑為24億公裡,是太陽直徑的1800倍,周長74億公裡。如果以光速繞盾牌座UY旋轉需要7個多小時,而盾牌座的體積是無法想像的。估計它的體積是太陽的50億倍,也就是說它可以容納50億太陽,這說明盾牌座UY是巨大的。
  • 這顆行星表面溫度幾乎接近太陽,成「最熱行星」
    恆星和行星是宇宙中兩類重要的天體,恆星是指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顆球型發光等離子體,是能夠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太陽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恆星,我們在夜晚能夠看到的星星,大多數是恆星。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旋轉的天體,比如地球就是一顆行星,太陽系內還有如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眾多行星。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每3.14天繞恆星旋轉一周
    外媒稱,有些時候,宇宙似乎是有意使一些事情變得如此有趣。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π行星」,它的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它每3.14天繞其恆星旋轉一周。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9月23日報導,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2任務於2017年獲得的數據中發現了這顆行星存在的信號。
  • 宇宙10大驚人事實:太陽能容納130萬個地球|宇宙|驚人-探索發現...
    3、宇宙噴流電力工廠   在遙遠的3C303星系中,竟然竟然存在著堪稱宇宙最強大的電流,其威力相當於1兆道閃電,或是100萬兆安培的電量。更令人吃驚的是,這道電流的來源是3C303(意指劍橋電波源第三星表中的第303個天體)中心的超大黑洞所噴發出的接近光速的噴流。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這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可觀測宇宙存在著2萬億個星系,運行著2萬億億顆恆星。宇宙中存在著通用的規律,比如牛頓三定律在地球上和火星上同樣適用。既然一個並不特殊的太陽系中有一顆行星地球產生了生命,產生了文明,再小的概率乘以2萬億億顆這樣超巨大的數量,外星生命幾乎是必然存在的。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這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可觀測宇宙) 可觀測宇宙存在著2萬億個星系,運行著2萬億億顆恆星100 光年的 「超宜居」星球。它們圍繞旋轉的恆星壽命比太陽長且變化更慢,生命體因而可能更容易在這些星球生長。 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得比在地球更舒適。
  • 銀河系中應該有多少顆宜居行星?
    Clarke)克卜勒衛星是人類首顆探測系外類地行星的探測器,於2009年發射升空,2018年結束生命,其一生對銀河系內近15萬顆恆星進行了探測,隨後一項新的NASA任務,苔絲2018年發射,接替克卜勒正在繼續尋找系外行星。今天我們回顧下克卜勒服役9年的成就,並且估計下我們銀河系內有多少顆宜居行星?
  • 科學家已經發現宇宙中十幾顆宜居星球,上面有外星人嗎?
    人類脆弱的生物機體必須生存在類似地球的環境,就是「宜居行星」宇宙的大部分空間對於生命來說是險惡之地,只有很少的地方能成為生命的綠洲。因迄今為止沒有任何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宇宙間的宜居帶是以地球生態系統為標準的。以地球為例:有科學家經過計算表明,如果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再遠1%,在地球演化史上將會出現一個不可逆轉的冰期,而如果距離再進5%,它也可能出於一個不可逆轉的溫室狀態。
  • NASA發現首個可能宜居的類地行星,距地球100光年
    此次發現是由NASA的運輸系外行星調查衛星(TESS)所發現,之後,科學家又使用NASA的Spitzer太空望遠鏡確認了這個名為TOI 700 d的行星,並且對行星的潛在環境進行了模擬,以進一步確認它的環境。TOI 700 d是迄今為止,在恆星的宜居帶中發現的僅有少數幾個地球大小的行星之一。
  • 太陽環繞銀河系中心旋轉一圈要多久?
    月球繞著地球旋轉,轉一圈的時間大約為27.3天;地球繞著太陽旋轉,轉一圈的時間為1年;那麼,太陽又繞著什麼旋轉,轉一圈需要多長時間呢?在宇宙中,沒有天體是絕對靜止的,它們都會存在某種方式的運動,這可以通過牛頓力學來描述。宇宙中的天體之間都存在引力作用,如果沒有通過某種作用來抵抗引力,天體之間將會發生碰撞。
  • 如果一顆行星繞黑洞運行,它的時間將比普通行星慢數千倍!
    從行星到整個太陽系,再到銀河系,最令人印象深刻就是超大質量黑洞,它吞噬著靠近它的一切。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可能外星人會生活在一個環繞著這些宇宙怪獸之一的星球上呢?大多數人都會否決這個想法,因為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生命無法在這樣的地方紮根,因為如果真的發生了,那麼生活在這樣一個星球上將是一件非常不真實的事情,因為黑洞佔據了近一半的天空,行星該是一片怎樣的世界?看過《星際穿越》的朋友應該知道,在這部電影中,太空人穿過一個蟲洞來到一個巨大的黑洞,並訪問了它周圍軌道上的幾顆行星。
  • 科學家發現24個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宜人類生存
    外星人一直是專業人士和普羅大眾共同的熱門話題,如果外星人存在,那宇宙中除了地球,就還存在適合生命需要的環境。不過到目前為止,遭遇外星人和抓住外星人的傳聞雖然滿天飛,卻都還沒有得到最後的證實。即使沒有接觸到外星人,現代天文學已經通過技術手段,對浩若煙海的星辰進行了古人無法做到的深入研究,並且證實了如太陽系一般的恆星系統,在宇宙中多到難以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