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文明構建宇宙「實驗室」?百萬顆宜居行星上,進行生化實驗

2021-01-07 古今奇聞雜談

從科學上說,在宇宙中數億個可居住的星球上,只有人類存在過一種智慧生命,這是不可能的。但為什麼我們每次尋找外星智慧生命的努力都歸於失敗呢?或許,外星人早就探查到了地球。只在高等外星文明的眼中,地球人就像古代的三葉蟲一樣原始,好奇的外星人則像研究動物一樣遠距離觀察人類文明的發展。

這便是宇宙「動物園」理論,也許我們找不到外星人的根源就在這裡。想想看,你會不斷地去迎接腳下的螞蟻嗎?有一種基於宇宙「動物園」理論的「實驗室」假說,認為人類和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外星人故意製造的實驗動物,而整個太陽系很可能是由外星人精心建造的「實驗室」!

在理論上,如果一個神級文明擁有操縱星系的能力,那它所建造的「實驗室」又會有多大呢?最近科學家研究後發現,這個實驗室最多能容納一百萬顆可居住的行星,同時繞著一個黑洞旋轉!

就拿我們所在的太陽系來說,這個宜居帶包含金星、地球和火星三個行星,只有地球才能孕育出智慧生命。宇宙中密度最大的物體——黑洞,如果以這個星係為核心,結果會是什麼?一項叫做「構建終極太陽系」的研究是由法國波爾多天文臺的天體物理學家完成的。

如果用同等質量的黑洞取代太陽,科學家們發現,它的直徑只有6千米,而八大行星的軌道幾乎不變。它只是恆星質量的黑洞,如果是超大質量黑洞怎麼辦?黑洞的體積與太陽相似,質量是太陽的一百萬倍!其強大的引力能輕鬆控制五百五十個地球大小的行星。

誠然,建造這樣巨大的星系,除了位於核心的黑洞外,散射發光和高溫的恆星也是必不可少的。電腦模擬顯示,在離黑洞0.5個天文單位的環形範圍內放置9顆恆星,可以使所有行星都適合居住。這樣,傳說中的中國古代「羿射九日」就有可能實現!

若使宜居帶內行星軌道均勻分布,則可得到400個同心圓軌道。在同心圓軌道上,每兩顆行星之間的距離與地月相仿,可以容納2500顆行星。行星總數將在整個星系中達到一百萬!而且還會有36顆星星呢!

這兩顆行星的生命經歷也與地球完全不同:每顆行星繞黑洞飛行約9小時,速度約為光速的10%。兩個同心圓軌道之間的速度差異使得星際旅行「穿越軌道」非常困難,但是同一顆行星在同一軌道上卻相對靜止,因此「空間升降機」就成了普通的交通工具!

如此奇怪的星繫結構在宇宙中是不是可能存在?科學家們說,高級外星文明也許會創造出類似的「實驗室」,從宇宙各地收集奇怪的生命物種,按照氣候從熱到冷的分布梯度,放置在不同的星球上,進行極其龐大的「生命進化」實驗!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外星人的宇宙「實驗室」?36個太陽,100萬顆宜居行星繞黑洞旋轉
    只是在高等外星文明眼中,地球人就如同遠古三葉蟲般原始,好奇的外星人像研究動物一樣遠遠觀察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這就是宇宙「動物園」理論,或許我們無法找到外星人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此。想像一下,你會無聊到和腳下的螞蟻打招呼嗎?
  • 銀河系有3億顆宜居行星,卻找不到外星文明?科學家是這麼解釋的
    雖然銀河系只是宇宙中中等規模的螺旋星系,但這個星系中卻有25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被人類稱為生命之源的太陽也是這數千億顆恆星中的其中一員,科學家一直在通過太空望遠鏡在銀河系裡尋找地外文明,然而在數十年的時間裡共發現了上千顆類地行星,卻沒有找到任何地外文明的痕跡,然而科學團隊從克卜勒太空望遠鏡
  • 宜居行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科學家發現其他行星可能不存在外星文明
    宜居行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科學家發現其他行星可能不存在外星文明宇宙中有許許多多未知的秘密就像一個人的命運永遠不可能是預測一樣,最近幾年,無論是社會學家還是科學家都有一個統一的認識,那就是地球已經開始不適合人類繼續生存了。
  • 天文學家發現24顆超級宜居行星,就在100光年外,預言要成真
    雖然地球是宜居星球的參考標準,但地球很可能不是宇宙中最適合生命繁衍生息的星球,一些系外行星的條件完全有可能超越地球的標準。為此,天文學家對已知的幾千顆系外行星進行詳細甄別。甚至,不排除那些星球上存在先進的外星文明。太陽是一顆黃矮星,目前的年齡為46億年。質量越小的恆星,消耗核聚變燃料的速率越慢,它們可以燃燒更長的時間。在宇宙中,紅矮星、橙矮星都是比太陽質量更小的恆星,它們的壽命都要比太陽長很多,有些甚至可以達到上萬億年。
  • 宇宙裡有多少外星文明?
    PYLE撰文:NADIA DRAKE   對於外星獵手而言,這是一個好消息:銀河系中,散布著3億個與地球環境相似的星球。一項新分析得出結論,在銀河系裡,約半數類日恆星的宜居帶存在巖質行星。在宜居帶裡,液態水可以在行星表面匯聚或流動。
  • 發現了24顆比地球更宜居的行星,這些備胎靠譜嗎?
    ,聲稱「找到了24顆可能比地球更宜居的星球,並且在這些星球上可能有生命的存在」。此後,科學家們又陸續在其他許多隕石中發現了有機物,當然,這些有機物與地球上的有機物在結構上是有差異的,但是這無疑證實了米勒實驗的結論:形成有機物的化學反應在宇宙中是廣泛存在的。
  • 疑是外星文明的囚禁,宇宙實驗室給出答案
    引言: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正式發射升空的旅行者一號經過了長達42年的飛行後終於接近太陽系邊緣,但按照計劃它本應該在2015年就達成這一目標,難道有神秘力量在阻止人造飛行器飛出太陽系嗎?人類為何飛不出太陽系?疑是外星文明的囚禁,宇宙實驗室論了解一下。
  • 銀河系中有110億顆宜居行星?為何我們仍然沒有找到地外文明
    編者按:為什麼我們至今沒有找到宇宙生命,原因是恆星之間的距離太遠外,還有一個潛在的因素就是其他宇宙生命可能與我們不在一個時代。但我們在探索宇宙時,它們可能還處於數十億年前的單細胞狀態,但有一點科學家是非常認同的:微生物在行星系統中應該是常見的。
  • 宇宙如此之大,理論上應該存在外星文明,為什麼沒有聯繫我們?
    任何的小概率事件放大到整個宇宙中,都會成為一個必然發生的事件。    所以,站在宇宙的角度,外星文明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如果是這樣,宇宙中理論上應該存在大量的外星文明,可為什麼沒有一個聯繫我們?這樣的疑惑相信很多朋友都思考過,科學家也曾經提出過多種猜想。其實主要還是兩個原因。
  • 宇宙中或許遍布外星生命?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適宜生命延續
    在很久以前,人類對地球都尚未探索完全,根本就不會想到會有什麼外星文明,而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曾經巨大的地球已經變成了「地球村」,我們的科學家們終於開始探索地球之外的其他世界,猜想這個宇宙中是否存在與我們人類相似的智慧文明。
  • 發現了24顆比地球更宜居的行星,這些備胎靠譜嗎?-虎嗅網
    這些射電望遠鏡一度有了重大發現,它們從宇宙中接收到了一些以固定頻率向外發射的電磁波,這讓人們曾一度陷入狂熱之中,以為我們真的發現了地外的智慧文明。但是這些電磁波很快被證明不過是脈衝星的固定頻率罷了。此後,科學家們又陸續在其他許多隕石中發現了有機物,當然,這些有機物與地球上的有機物在結構上是有差異的,但是這無疑證實了米勒實驗的結論:形成有機物的化學反應在宇宙中是廣泛存在的。
  • 地球會是外星文明的實驗室嗎?真相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
    有科學家認為,地外生命在宇宙中應該是普遍的存在,因為組成生命所需的各種物質條件,在宇宙中並不稀奇。正常情況下來說,宇宙中應該不缺乏生命星球,即使外星文明比較稀少,可是放在浩瀚的宇宙當中,應該也是一個無法估計的數量。既然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是大概率存在的,而且數量還不少,那為什麼我們什麼也發現不了?
  • 科學家:宇宙歷史中有超過1兆個外星文明
    他根據目前天文學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數量,並結合著名的推測外星文明存在可能性的「德雷克公式」(Drake equation)撰文論述:「在宇宙歷史的某個時點上,外星文明是肯定存在的。」目前為止,克卜勒望遠鏡或其它觀測方法確認的「系外行星」已經超過3000顆。弗蘭克說:「但是發現行星只是研究的開始。
  • 宇宙中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有多大?看完這個公式之後你就明白了
    根據目前發現的人類最早的文明是西亞的蘇美爾文明,它距離我們也不過才5000年左右。  由此可見,人類文明出現的時間也就只有5000年左右,而宇宙有138億年的歷史,銀河系誕生到現在也有100億年,從時間周期上來看,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也是極大的。因此,我們不能排除外星文明的存在,只是我們目前還沒有發現而已。
  • 這顆紅矮星的年齡直逼宇宙年齡,上面會存在外星文明嗎?
    天文學家通過對宇宙中的恆星進行長期的觀測,為恆星的分類制定了標準,所有恆星都是根據質量和光譜進行分類的,其中太陽屬於黃矮星。每當夜幕降臨抬頭仰望夜空,除了月亮之外我們所能看到的所有星星都是恆星,它們不僅距離太陽有相當遠的距離,在質量上也比太陽大得多,例如我們最熟悉的織女星擁有比太陽大2.1倍的質量,而參宿四則比太陽重十倍以上。由此看來,很多人會認為太陽的重量在宇宙中根本排不上名次。天文學家表示,人類肉眼所看到的恆星普遍都要比太陽重,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們內部進行著更為劇烈的核聚變反應。
  • 外星文明,也可能幹這些事
    科學家鍥而不捨地尋找外星生命以及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從1995年,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一顆繞著一顆太陽型恆星運行的行星以來,十幾年來,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包括一些可能孕育生命的類地行星。
  • 宇宙中有著無數顆行星,為何一個外星文明都找不到?莫非根本沒有
    文/隨風飄散宇宙中有著無數顆行星,為何一個外星文明都找不到?莫非根本沒有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宇宙是非常龐大的吧,雖然我們也一直都知道宇宙一直都在不斷的膨脹,但是我們還是沒有辦法去測量宇宙的直徑是有多麼的大,但是即使這樣,我們也是有收穫的,比如說我們發現地球在宇宙中是非常渺小的,在比如說宇宙中有幾千億顆行星等等。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這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可觀測宇宙存在著2萬億個星系,運行著2萬億億顆恆星。宇宙中存在著通用的規律,比如牛頓三定律在地球上和火星上同樣適用。既然一個並不特殊的太陽系中有一顆行星地球產生了生命,產生了文明,再小的概率乘以2萬億億顆這樣超巨大的數量,外星生命幾乎是必然存在的。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這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行星的宜居性取決於許多因素,按照地球誕生生命的標準,最重要的是液態水和大氣。 若一顆行星恰好位於恆星宜居帶範圍內,那麼它就被認為有更大的機會擁有生命或至少擁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環境。
  • 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有多大?一個公式告訴我們答案
    由此可見,人類文明出現的時間也就只有5000年左右,而宇宙有138億年的歷史,銀河系誕生到現在也有100億年,從時間周期上來看,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也是極大的。因此,我們不能排除外星文明的存在,只是我們目前還沒有發現而已。那麼我們要如何來計算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