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農村植入了文化的種子 杭州白馬湖農居變身SOHO

2020-12-01 東方網

  一輛上海牌照的銀色法拉利跑車,在柴家塢一幢「百樂創意設計機構」字樣的農舍SOHO前停下來。

  浙江日報訊當藝術偶遇山村,當創意邂逅農居,它們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即使是從事創意產業的人士,恐怕也難以想像。

  作為杭州市的首家農居SOHO,小村莊柴家塢如今已成為杭城創意達人爭相搶駐的「寶地」。杭州將農居與SOHO組合,打造出一個全新的理念——農居SOHO。結合新農村建設,在保留部分原住民的基礎上對村莊進行改造,將農居改造成具有美學特徵和文化創意的建築,然後出租給創意人士和創意企業。

  柴家塢這個曾經寂靜而美麗的小山村,因為藝術和創意的注入而沸騰起來,39幢農居被改造一新,一家家創意企業先後入駐,一批批創意人士絡繹不絕。古老的村莊華麗轉身,蛻變成美麗的蝴蝶,飛向文化創意產業的未來……

  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村落

  當我們慕名驅車到達柴家塢時,一幅充滿詩意的畫卷映入眼帘:一幢幢極富藝術氣息的農居錯落有致,院落門前還間或擺放著一兩件雕塑;整齊乾淨的路面蜿蜒曲折;路旁的花草隨風搖曳,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極目遠眺,整座村莊背靠青山,環繞在一片蒼翠的懷抱中。這就是柴家塢農居SOHO,一個充滿藝術氣息和創意氛圍的地方。

  幾位保潔員打掃著路面,兩位快遞員忙著分發包裹,參觀的人群一撥接著一撥。一輛上海牌照的銀色法拉利跑車從我們身邊徐徐駛過,在一幢「百樂創意設計機構」字樣的農舍SOHO前停下來。

  「是我朋友的車,他們過來談生意的。」百樂創意建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峰說,「有不少朋友都喜歡到這裡來。」他熱情地邀請我們參觀他的辦公室。

  這是一幢三層的裝修別致的小樓,陽光透過落地玻璃窗投到室內的茶几上,水缸裡紅色的小魚悠閒地擺著尾巴。看著沙發和桌椅,與辦公室相比,這裡更像是個會客廳。

  郭峰的公司是首批入駐柴家塢農居SOHO的創意企業。之前公司一直在建國北路辦公,2009年4月,他們在柴家塢租了一幢農居作為辦公室。問起最初為何選擇柴家塢辦公時,郭峰說,「這裡環境優美,非常適合年輕人工作,尤其幹我們這一行的需要思考的空間和良好的工作環境。這一幢建築從裡到外都是我們的創意空間。」而這在市區中的寫字樓幾乎是不能想像的,「市區的環境不太好。」

  柴家塢農居SOHO的確沒有令他們失望。在這裡入駐一段時間之後,公司一口氣又租下了6幢農居,將整個公司搬遷到柴家塢。目前有30多名員工在這裡工作,其中還有德國人。

  一家公司租下7幢農居辦公,看來柴家塢農居SOHO的魅力確實不小。郭峰坦言,「首先,柴家塢區域位置優勢很明顯。開始還覺得這邊的區位不好,交通不方便。其實一下高架就直通這裡,比起交通擁擠的市區,更方便。其次,這裡真山真水,自然風景很優美,閒暇的時候還可以去後面爬爬山。我經常跟員工說,在這裡工作1天,生命可以延長2秒。」

  有了天時地利,還需要人和。柴家塢農居SOHO吸引文化創意公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以這家公司為例,他們租了7幢3層樓的農居,籤訂了5年合約,前兩年免房租,後三年減半,一幢農居一年算下來才10多萬元的房租。這樣的價格在市區租寫字樓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農村植入了文化的種子

  柴家塢農居SOHO的建設中,不少村民外遷,也有一部分年紀較大的村民選擇留在村裡。郭峰說,「現在柴家塢願意留下的農民七八成都在這裡找到了工作,既增加了收入來源,也為企業解決了後顧之憂。在這裡,我們和農民相處得很融洽,這裡治安很好。」

  柴家塢農居SOHO的建設使得原本樸實的村莊變得更加優美,吸引了大批前來參觀的遊客,而這些遊客很多都是帶著考察和合作目的而來,這就為企業和合作者搭建了一個平臺,各取所需。「在這裡辦公不僅我們喜歡,就連我們的合作者也非常喜歡。」郭峰說,「很多朋友都喜歡這邊的環境,經常過來玩。品品茶,嘗點水果,大家隨便聊聊都很開心。」說話間,三三兩兩的客人進進出出。

  文化創意企業進駐柴家塢,不僅為這裡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更為農村植入了文化的種子。一方面,企業在對農居建築改造的同時,也將企業的思想和文化注入其中,改造後的建築對村民來說充滿了新鮮感;另一方面,農居SOHO這種模式對農民的思想產生了強烈的衝擊。他們的生活場所從農村轉移到了鄉鎮,從農居轉移到了居民小區;農民更多地接觸到文化創意企業全新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方式,創意人員經常會與村民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新的文化和新觀念也傳播開了。郭峰經常會和村民聊天,「他們對我們的工作很好奇,經常問我,而且都希望我們以後能夠留下來。」

  除了百樂,柴家塢目前已吸引了二十多家創意企業入駐。「網易」丁磊租了兩幢民居,開了個「網易蘭亭」陶瓷工作室;中國美院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也從南山路搬了過來……

  走出公司,我們遇到當地村民陳銀兒,現在她還住在村裡。「村裡這兩年大不一樣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看著整潔的馬路,陳銀兒說,「以前哪有這麼好啊?都是這麼大顆的石子兒路。」說著她還用手比劃出石子兒的大小。

  2008年,柴家塢進行農居SOHO改造,陳銀兒的兒子在附近小區買了房子搬出去了,而她把柴家塢的主房租給了一家音樂公司,自己住在旁邊的輔房裡。「我家的房租算少的,2間2樓半的房子一年房租7萬。」不過,說到這裡,她還是挺開心的,「現在村裡年輕人都搬出去了,年紀大一點的不少在村裡找了工作,保潔員、管理人員或者在食堂裡。」我們問她有沒有工作時,她搖搖頭,「家裡早就沒地了,不做農活了。老公也退休了,現在就在家帶帶孫女。」看來,柴家塢農居SOHO帶來的還有許多村民頤養天年,享受兒孫承歡膝下的歡樂。

  一群遊客興致勃勃地走著看著,對這裡的一切特別好奇。一打聽,原來是來自內蒙古和新疆的參觀者。看來,柴家塢農居SOHO的美名已經遠揚了。

  蝶變是這樣進行的

  從一個普通的村莊到今天名揚國內的農居SOHO,柴家塢的蝶變確實令人稱讚。而這一切,是如何而來的呢?

  2008年,杭州市決定利用白馬湖區域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豐厚的人文底蘊,依託強勢的產業優勢,打造以城市有機更新為主導、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以創意產業為基礎、以提升原住民生活品質為目標、以和諧創業為動力和以農居SOHO為特徵的「白馬湖模式」,將白馬湖打造為國家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在這一年裡,按照「兩年形成框架,四年初具規模,六年基本建成」的「246」計劃,白馬湖生態創意城進行全面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營造,柴家塢也在這一年實現了華麗蛻變。

  為了讓當地村民儘快接受農居SOHO的改造,當地政府不僅投入2000萬餘元對柴家塢的街道、綠化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還對農居外立面改造按照建築面積每平米給予100元的補貼。改造大多是在原有基礎上的整修,從而最大程度減少了開發建設對環境的破壞。這樣,農民既可以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又著實省了一大筆錢。

  在農居的出租問題上,政府採取統一的拆遷政策和「鼓勵外遷、允許自保」的模式,使柴家塢村民既可以將農居產權全部出售給國家、舉家搬遷,也可以全部保留自住;既可以一半出租一半自住,也可以全部出租。村民們在農居SOHO的建設中嘗到了甜頭,平均每幢農居整租的收入可達8萬元。據了解,柴家塢的39幢農居中,有29幢完全出租給創意企業,有9幢部分出租,只有1幢未出租,大部分農民都搬出了村子租住到附近的居民小區。

  在農居SOHO模式中受益的不僅僅是農民,還有企業和政府。一方面,企業進駐柴家塢時享受了充分的政策支持,如前兩年免房租政策、支持大學生創業等;另一方面,政府對入駐的企業也有一定的要求,工商註冊登記必須在這裡,而且每年至少要達到500萬元產值。

  無論是杭州市還是整個浙江省,甚至在全國,農居SOHO都是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的一種全新模式,而且可以說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模式。從20世紀起,LOFT類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在西方興起並風靡全球。所謂LOFT是由舊工廠或舊倉庫改造而成,少有內牆隔斷的高挑且開敞空間。這種建築烙上了明顯的西方工業文明印記,在我國目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建設中獨步天下,而柴家塢農居SOHO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這一格局。

  建立創意園區不將原住民遷走,充分保證他們的收入來源。讓創意人員、農民、管理者一起工作、生活,產業、農居、生活互相融合,這是農居SOHO給國內如火如荼的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新思路。

相關焦點

  • 文博會明天在白馬湖開幕 超多高科技看著就心動
    位於杭州濱江區的白馬湖文創基地。聯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參展產品。  浙江在線9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楊茜 通訊員 蔡軍陽 孫梁偉 王志紅)第十一屆(2017)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將於9月21日—25日在濱江白馬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 杭二中白馬湖學校初中部校長周虹:我們期待會鑽研、樂探究、愛哲學...
    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現任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初中部校長。學校以百年名校杭州二中為母體,分設初中部和小學部,是杭州二中集團化辦學的金名片。  初中部傳承百年二中「立志、努力、為公」的蕙質蘭心,秉承「天馬行空,崇實敏行」的立校之訓,以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為抓手,以課程改革與建設為動力,將初中課程進行系統設計,並與杭州二中的課程體系對接,結合二中教育資源,構建具有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特色的形成性三維課程體系。
  • 新課堂,新體驗——杭二中白馬湖學校初中部酷哥天馬創客空間
    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作為杭州地區首屈一指的學校是廣大學生夢寐以求的學校,長久以來,酷哥機器人也與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結下了深刻友誼。2017年3月28日,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初中部的天馬創客們在指導老師嚴力老師的帶領下,見證了天馬創客空間的一場蛻變。曾經,如同幼年時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天馬創客;如今,成為了可以肩負責任,長出羽翼的酷哥·天馬創客。沒錯,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初中部的天馬創客們,正在成長!
  • 富陽東梓關回遷農居 獲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獎金獎
    論壇上,曾擔任「杭州富陽東梓關回遷農居」總設計師的孟凡浩受邀出席,並以「Advance with Times,Echo with Nature(與時俱進,呼應自然)」為主題進行演講。2019亞洲建築師協會年度建築獎頒獎盛典也在當晚舉行,「杭州富陽東梓關回遷農居」獲得本屆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獎金獎(A-2多戶型住宅綜合體)。
  • 移軸鏡頭下的「春和景明白馬湖」
    泱波 攝【來源:中國新聞網】 遊艇在白馬湖水面上遊弋。 泱波 攝【來源:中國新聞網】 白馬湖溼地公園蘆葦迷宮。 泱波 攝【來源:中國新聞網】 遊艇在白馬湖「向日葵的故事」景區內遊弋。 泱波 攝【來源:中國新聞網】 盛開的油菜花田形成大片的色塊。 泱波 攝 在移軸鏡頭下,春天的景致猶如一個個微縮景觀,呈現獨特的「春和景明」。
  • 漢服傳承中華文化 2019國際動漫節首推國風展區
    浙江在線杭州5月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何暢 戴利強 胡昊)隨著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動漫節產業博覽會盛大開幕
  • 今日春光明媚,要走一走藏在杭州水鄉深處的塘超小徑
    去過杭州的朋友,都知道杭州美在西湖,秀在運河,壯在錢塘。大多數人到杭州的經典路線,就是從白堤到蘇堤,從瞻仰嶽飛到尋蹤蘇小小。稍微資深的遊客,知道從西湖到錢塘江之間的群山中,有一條九溪十八澗,這條山徑串聯起了茶園、農家、佛院。
  • 神問答|為什麼農村蓋樓的人越來越多了呢?
    對於ID為「鄉間行者」網友的精彩回答,大家紛紛點讚支持,他是這麼回答的:在農村房子和車子一樣重要,關係到主人在村裡的臉面和聲譽。村裡人評價一個人怎麼樣,看的就是他住的房子和車子。前幾年我們村有一家,由於孩子剛考上大學,家裡沒多少錢,住的房子很破。村裡人到處對他們風言風語,沒有一句好。後來,他家孩子畢業兩年後,馬上蓋起了樓房,蓋的特別大氣。
  • 農轉居小區裡頂樓打造菜地 擾民菜園將變身空中花園
    杭州濱江風情苑小區裡,關於公共綠地裡是否能種菜這個問題,一直持續,5年來,風情苑小區裡持續著暗戰——種菜、拔掉,種草、拔掉,再種菜、再拔掉,再種草、再拔掉……不少一樓業主喜歡在後院種菜,而樓上的業主卻覺得這是公共綠地,需要整齊的綠化(本報10月28日A6版報導)。  而在靠近城郊接合部的小區中,這種獨特的景色可謂常見。
  • 融創·森與海之城:森海明月共杭州: SAY HI杭州 SAY HI中秋
    恰逢中秋佳節,項目以「月」為主題,又為城市獻上一場「森海明月共杭州」的主題活動。  中秋期間,圍繞【森與海之城】五大世界觀,我們將與錢塘江南岸的星光大道鍾書閣(人文)、錢塘江(生態)、蓮花碗(活力)、白馬湖國際會展中心
  • 肥貓、鴯鶓、白馬,今年10月,來白馬湖奇遇「生態之島」
    春天賞千畝彩色油菜繽紛芝櫻夏日坐上小火車邂逅向陽花海……不同時節的白馬湖>總能遇見不一樣的風景這不,白馬湖又要開「新地圖」啦△三島效果圖with you三島奇遇記與你相見,離城市最近的遠方△三島效果圖在白馬湖西北角有三座小島,分別是「肥貓島」「鴯鶓島」(ér miáo)以及「白馬島」,總面積約5.5萬平方米。
  • 薄膜太陽能技術「植入」普通玻璃變身「發電體」
    漢牆將先進的薄膜太陽能技術「植入」,讓普通玻璃變身「發電體」,顛覆了人們對傳統玻璃的想像。其次,漢牆作為一種高科技的新型綠色建材,可以和建築的牆面結合在一起,成為會發電的牆,這顛覆了我們對於牆的想像。
  • 武陵區白馬湖街道三角場社區開展秋季消防演練
    紅網時刻常德10月26日訊(通訊員 蔡傑)為進一步加強消防安全工作,切實提高廣大業主和物業的消防安全意識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體現「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方針,有效的預防和處置突發性火險事故,保障業主人身、物業自身安全和財產安全,近日,武陵區白馬湖街道三角場社區在豪麗苑小區舉行了「消防安全演練
  • 杭州臨安: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終端有了專屬「身份證」
    杭州,因水而興,一座「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天城」。2014年以來,杭州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決堅定、大幹大治,目標準、行動快、成效顯。2016—2019年,杭州已連續4年奪得「大禹鼎」,2020年首次斬獲「銀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