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類型:恆星託兒所和恆星殘骸

2020-11-22 騰訊網

在宇宙大爆炸之後的1.5億年到10億年之間的這段時間裡,氫和氦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宇宙中的第一代恆星。這一過程仍在繼續,任何氣體和塵埃雲(也被稱為星雲)都能產生恆星,這就是為什麼大型星雲被稱為恆星託兒所。

當我們說氣體時,指的是氫和氦,它們是宇宙中最主要的物質,因為它是在恆星大爆炸核聚變期間產生的。相反,當我們說塵埃時,我們指的是所有更重的元素,那些必須在恆星內部融合的元素。當第一批恆星開始變成新星和超新星,向宇宙噴出它們的物質的時候,它們第一次被引入星際空間。當氣體和塵埃通過引力塌縮聚集在一起形成一顆新的恆星時,會伴隨著一個原行星盤,這就是形成行星系統的物質。

星雲和原行星盤是迷人的天體,我們可以用望遠鏡進行研究,而且許多星雲都是非常著名的天體。其中最著名的天體之一被稱為"創世之柱",它位於距地球約7000光年的鷹狀星雲中,它是恆星誕生的溫床,因此而得名。銀河系中還有許多其他的結構也起著同樣的作用,獵戶座星雲,它距離我們只有1300光年,是肉眼可見的,也是離我們星系最近的活躍恆星形成區域。在獵戶座星雲內,我們可以看到原行星盤,並收集有關系統形成的知識。我們還可以從這裡更好地了解星雲是如何形成的。由於新星在誕生時會產生大量輻射,我們稱之為恆星風,這種恆星風可以塑造附近的氣體和塵埃,以及壓縮某些區域以幫助其他恆星形成,這在獵戶座附近的另一個被稱為馬頭星雲的結構中尤為明顯。

貓爪星雲,另一個恆星形成區域,距離我們大約5到6千光年。這個星雲被稱為發射星雲,發射星雲是一種發光明亮的星雲。這是由於新生恆星的輻射,它不僅加熱了氣體和塵埃,而且還電離了它們,所有這些熱的電離氣體發出大量的可見光。相反,反射星雲不會發出很多光,而是反射來自附近恆星的光。

發射星雲和反射星雲都是漫射星雲,這意味著它們沒有明確的形狀,它們只是無定形的氣體和塵埃雲。第三種類型的漫射星雲叫做暗星雲。它們不像其他兩種類型的星雲那樣發射或反射太多的光,由於它們阻擋了後面發光物體的光線,使它們看起來像不透明的黑雲,所以反而變得引人注目。馬頭星雲是暗星雲的一個例子,它覆蓋了瀰漫性星雲,這些星雲可能非常大,其中許多起到了孕育恆星的作用。

也有一些小得多的星雲,它們是由涉及恆星壽命的特定事件形成的。其中一種類型的星雲是超新星遺蹟。當非常大質量的恆星耗盡燃料時,它們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炸,膨脹的氣體和塵埃殼形成了一個美麗的膨脹結構,例如蟹狀星雲。相反,當低質量恆星死亡時,它們會留下一個行星狀星雲。當像我們的太陽這樣的恆星達到紅巨星階段,並最終噴出外層,留下白矮星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這遠不像超新星那樣具有爆炸性,但它還是留下了一個美麗的星雲。一些行星狀星雲的例子包括貓眼星雲、牡蠣星雲、螺旋星雲和環狀星雲。最後,甚至還有原行星星雲,它們壽命很短,形成於恆星生命周期的特定階段。在晚期漸近巨星分支階段和行星狀星雲階段之間。在這個階段,物質被釋放和電離,形成了這些結構,例如韋斯特布魯剋星雲。

自古以來,星雲一直吸引著天文學家。只是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我們才開始了解它們,直到過去的一個世紀,我們才開始了解恆星的生命周期,從而了解這些不可思議的結構的起源和功能。

相關焦點

  • 宇宙中有星雲、星團、星河,那你聽說過恆星「託兒所」嗎?
    宇宙中有星雲、星團、星河,那你聽說過恆星「託兒所」嗎?科學家們在宇宙中對恆星做了無數的觀測研究,在不斷的擴展我們對宇宙的認知和探索的範圍,雖然已知的宇宙範圍直徑有930億光年,但也只是一個理論的數據,不過也是能夠看到上百億光年外的恆星。
  • 長達9000光年,銀河系最大結構被發現,卻是個「恆星託兒所」
    恆星是如何誕生的?天文學理論認為恆星誕生於星雲之中,原始星雲都是由塵埃形成的分子氣體雲,微小的塵埃先是凝聚在一起形成塊狀物,再凝聚成更大的小行星,無數的小行星撞擊凝聚在一起形成行星,繼續變大的話,當質量達到太陽質量的8%左右的時候,這個星體就可以激發出內部的氫核聚變,成為一顆恆星了,我們的太陽就是這樣形成的,它是一顆中等質量的恆星。
  • 長達9000光年,銀河系最大結構被發現,卻是個「恆星託兒所」
    恆星是如何誕生的?天文學理論認為恆星誕生於星雲之中,原始星雲都是由塵埃形成的分子氣體雲,微小的塵埃先是凝聚在一起形成塊狀物,再凝聚成更大的小行星,無數的小行星撞擊凝聚在一起形成行星,繼續變大的話,當質量達到太陽質量的8%左右的時候,這個星體就可以激發出內部的氫核聚變,成為一顆恆星了,我們的太陽就是這樣形成的,它是一顆中等質量的恆星。
  • 哈勃望遠鏡拍到獵戶座星雲孕育30個嬰兒恆星系統
    哈勃在獵戶座星雲發現嬰兒恆星系統北京時間12月17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乍一看上去,這些圖片似乎是一幅幅美麗的水彩畫,實際上,它們展示的是獵戶座星雲孕育的30個嬰兒恆星系統。    在將照相機對準距地球1500光年的恆星託兒所—— 獵戶座星雲之後,「哈勃」發現了一些小圓塊繞新誕生的恆星運行,說明年輕的恆星系統正在形成之中。隨著獵戶座星雲的氣體和塵埃混合物形成新恆星,原行星盤則在其周圍形成。這些旋轉盤的中心溫度不斷升高並最終形成一顆新恆星,盤外緣周圍的殘餘則將其它塵埃聚合在一起。科學家認為這些就是構建行星的模塊。
  • 誕生於星雲,消逝為星雲的恆星的一生
    美國宇航/歐洲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重新觀測了其最具標誌性和最受歡迎的圖像之一:鷹狀星雲的創造之柱,這是一個巨大的恆星形成區域。柱子中的塵埃和氣體被年輕恆星的強烈輻射燒焦,並被附近大質量恆星的強風侵蝕。雖然每顆恆星都是獨一無二的,但也存在很多的共同點。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它幾乎是所有到達地球的光、熱和能量的來源。
  • 誕生於星雲,消逝為星雲的恆星的一生
    美國宇航/歐洲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重新觀測了其最具標誌性和最受歡迎的圖像之一:鷹狀星雲的創造之柱,這是一個巨大的恆星形成區域。柱子中的塵埃和氣體被年輕恆星的強烈輻射燒焦,並被附近大質量恆星的強風侵蝕。雖然每顆恆星都是獨一無二的,但也存在很多的共同點。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它幾乎是所有到達地球的光、熱和能量的來源。
  • 宇宙廣闊無垠,夜空繁星點點,且看恆星、星雲和星團
    它們的殘骸——氣體和塵埃——散布在星系中,然後被回收到其他恆星、行星,甚至可能是其他生命中去?閱讀下文,幫助您熟悉恆星、星雲和星團。恆星圖解:夜空中繁星滿天。圖源:iStockphoto/MKonrad星雲是複數,在拉丁語中意為"雲"。星雲是星際雲的氣體-主要是氫,氦和塵埃。左圖所示的螺旋星雲,又稱螺旋星、NGC 7293或考德威爾63星,是最接近地球的大明亮行星狀星雲之一。
  • 哈勃拍到飛馬座瀕死恆星完美螺旋狀殘骸(圖)
    多數超大質量恆星都會以超新星的形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飛馬座LL」卻不同,它安靜地褪去外層的氣體和塵埃物質,形成所謂的行星狀星雲。那顆瀕死恆星自身依舊被布滿灰塵的繭狀物所覆蓋,但它仍以每小時3.1萬英裡(約合每小時5萬公裡)的速度噴射物體,每800年形成一圈新的光環。
  • 非凡的恆星寶座擁有者·大麥哲倫星雲「蜘蛛星雲」恆星
    在大麥哲倫星雲的「蜘蛛星雲」中有一顆超乎想像的,大到無法想像恆星,這就是「R136a1」,事實上目前在巨大質量恆星列表中,它已知的質量最大的恆星。,那麼合乎理論的恆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 恆星演化史!為什麼恆星會悄無聲息地消失?
    所有的恆星都是從星雲或者氣體和塵埃中產生坍縮而產生的,經歷了幾百萬年之後原本的物質開始達到一個平衡的裝填,然後開始變成主序星。根據恆星的溫度和和光度,科學家繪製了一個圖表。橫坐標表示恆星的溫度,縱坐標表示恆星的光度,他們把大量的恆星按照它們各自的條件畫在圖上,發現點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這個圖叫做赫羅圖。
  • 我國發現兩片「恆星苗圃」,長數百光年,有大量恆星正在「生長」
    據《中國日報》、新華社等媒體報導,4月29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宣稱,該臺「銀河畫卷」巡天計劃發布一項重要成果,該計劃的科研團隊在銀河系中發現兩個孕育恆星的巨大分子雲,並分別將其命名為「大江分子雲」和「鳳凰分子雲」。
  • 中子星和白矮星實際上不是恆星
    這背後是有重要原因的:如果我們從氣態星雲講起的話,原因就會顯而易見。在宇宙中,我們目前已知的恆星都起源於氣態星雲。氣態星雲遍布整個宇宙,主要由氫和氦、以及其它微量的較重元素組成。並且,如果氣態星雲變得足夠冷或足夠大,或者內部變得足夠的不穩定,它們就會開始坍縮。引力坍縮開始之時,有些區域的密度不可避免地會高於平均密度。
  • 星雲與恆星有什麼聯繫?
    星雲與恆星有什麼聯繫?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 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答:星云: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雲霧狀天體。歷史上最初使用本名稱時曾把現已清楚是星系和星團的天體包括在內。(《天文學名詞》第二版)除個別外,多數星雲需藉助望遠鏡才能看到。在望遠鏡裡,它呈雲霧狀。星雲有亮星雲和暗星雲之分,它們本質相同。獵戶座大星雲就是位於獵戶星座的亮星雲。星雲的物質密度十分稀薄,主要成分是氫。
  • 什麼是星雲,星雲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都知道恆星誕生於星雲,而星雲又是如何而來的呢?什麼是星雲?星雲是塵埃和氣體空間中的巨雲,星雲的組成成分是氣體和塵埃,他們多來自垂死的恆星(如超新星)的爆炸。也有一些星雲是新星開始形成的區域。出於這個原因,一些星雲也被稱為是「星級託兒所」。
  • 恆星誕生於星雲,那星雲又是從哪裡來的?
    大多數天文愛好者對深空天體的認識是從M31和M42開始的,當然我們知道M31就是著名的仙女座大星系,M42則是幾乎奪走了所有深空攝影黨第一次的獵戶座火鳥星雲!國家地理紀錄片《旅行到宇宙邊緣》對這個星雲有非常詳盡的介紹,得以讓我們知道了原來獵戶座星雲還是銀河系裡的恆星大工廠,我們也知道太陽也是誕生於一片以當前太陽係為中心的奧爾特雲,可以簡單地說,宇宙中所有天體都是星云為基礎開始演化的,但有一個問題可能吃瓜群眾一直到搞不清,這生出恆星這顆蛋的「母雞」—星雲從哪裡來的?
  • NASA觀測到一顆恆星爆炸,殘骸詭異
    其原理是通過高動能快速擊穿恆星光球層、對流層和色球層,迅速降低內部輻射壓,恆星內核物質會在核心壓力的擠壓下噴出,並隨著恆星自轉形成環繞恆星的火焰巨樹。 本以為這只是小說中才能出現的情景,然而近日一枚原本已經爆炸的恆星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在此之前,其一直被當做超新星爆發對待,但是這麼多年過去,其殘骸樣貌愈加詭異與奇特。
  • 看赫-羅圖,詳解恆星的演化與恆星的最終歸宿
    恆星和星雲宇宙中的恆星也如同人一樣,有生也有死,所謂「恆星不恆」就是這個道理。每一種不同類型的恆星其實就是質量各不相同的恆星處於由生到死的不同演化階段的表觀特徵。天文學家為了區分不同類型的恆星,通過分析恆星的光度(絕對星等)和溫度(光譜類型),繪出了恆星的光度-溫度圖,專業名稱叫「赫-羅圖」。在赫-羅圖上,90%恆星位於從左上到右下的一條窄帶上,窄帶稱為主星序,位於窄帶中的恆星就被稱為主序星,是恆星中的第一大類型。我們的太陽就包含在其中,因為光度和溫度都不大,所以處於中間偏右下的位置。
  • NASA發布炫目新圖像 星系,恆星和超新星殘骸原來這麼美!
    2000年,高中生利用該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在超新星殘骸IC 443中發現了一顆中子星。圖為「面向地球邊緣」的星系M82(NASA)要說明的是,這些圖像不一定代表肉眼所見。圖為使用錢德拉和哈勃望遠鏡數據的星系團圖像(NASA)根據NASA的說法,這是「幾個世紀以來最亮的超新星爆炸」的圖像(NASA)
  • 宇宙裡的星雲是什麼東西?星雲和恆星是有「血緣關係」?
    宇宙裡的星雲是什麼東西?星雲和恆星是有「血緣關係」?在天文學中經常會出現例如星系、星團、還有星雲等一些關於天體的名詞,但是星雲與星系和星團是有些區別的。星雲通俗的來講就是一片模糊、密度較低的氣體,當然這裡主要成份是氫和氦,還有一些其他的星際物質、星際塵埃等。
  • 一顆想逃出小麥哲倫星雲的恆星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一顆罕見的「逃逸」恆星,它以每小時30萬英裡的速度在其星系中超速行駛(以這種速度,從洛杉磯到紐約要花大約半分鐘的時間)。這顆落跑的恆星(指定的J01020100-7122208)位於小麥哲倫星雲,它是銀河系的近鄰,據信它曾經是雙星系統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