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獲評全國勞模,「小巷總理」田象霞的37年

2020-12-06 中原新聞網

如果說,要為天橋區社區治理工作姿態和幹事作風找一位人格化代表,那麼必是田象霞無疑。1983年,田象霞考入南村街道六居居委會,紮根社區服務一線。37年一晃而過,昔日基礎設施差、流動人口多的老舊開放式社區,如今蛻變成群眾樂居生活的幸福陣地,田象霞也從一名普通社區工作者變成家喻戶曉的全能型女書記。在11月24日舉行的2020年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田象霞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這背後的柴米油鹽事兒,說來話長。

管理有方的當家人:

圍繞群眾做工作 十字工作法堅持37年

說起田象霞的榮譽,真得說上一陣。全國百姓學習之星、省勞動模範、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省「擔當作為好書記」並記一等功、省三八紅旗手、市優秀共產黨員、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市擔當作為「出彩型」好幹部……一項項榮譽是她交出民生滿意答卷的有力見證。

田象霞有套十字工作法:三靠三用四到位。具體來說就是,社區工作靠群眾,群眾參與靠發動,發動效果靠活動;用個人的品格感召群眾,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群眾,用創新的思路凝聚群眾;靜下心來聽到位,敞開大門議到位,撲下身子幹到位,工作成效評到位。這套工作法,是田象霞在處理社區裡裡外外、大大小小的事中不斷摸索總結出來的。

過去37年,田象霞每天上班都會提前1小時到單位,先繞著社區轉一圈,和群眾聊家常,常常聊著聊著就把群眾所需所想的事辦了。

「能說不幹是假把式,能幹不說是傻把式,能說會幹是真把式。」田象霞堅持主動走出去,捅破群眾和社區管理層間的「窗戶紙」,用真招實幹讓群眾和社區的心貼得更近。

社區基礎設施條件較差、公共資源不足、管理難度大,她逐家逐戶、苦口婆心做工作,帶著腰疾爬梯子清雜物,一個多月拆除200平方米違章建築和161個樓道臨建小房,新建化糞池、口袋公園,規劃停車位;社區裡退休黨員多,她以退休黨員為主體,組建朝樂磨刀隊、花剪子理髮隊等30餘支志願者隊伍,圓了銀髮人退休後再就業的「少年夢」;為了照顧社區鰥寡孤獨、重殘的困難群眾,她走街串戶歸類建檔,發起成立全省首家「鄰裡守望協會」,建起社區弱勢群體幫扶解困的綠色通道。

田象霞做的工作遠不止這些,而所有工作的核心就兩個字,群眾。「群眾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群眾心中就有多重」,紮根社區多年,田象霞用真心換真情,用實幹贏信任,在全市率先開展區域化黨建工作,探索「二四五」協商民主機制,建立「1+N」社區治理服務體系,帶領老舊小區精細化管理走在前。

率先垂範的領航人:

社區的事兒了如指掌 「象霞工作室」培育中堅力量

忙,是田象霞三十多年的工作常態。作為社區大家庭的「一家之長」,千頭萬緒的事她都打理的妥妥帖帖。時常有年輕幹部請教她,如何做到對整個社區所有單位和居民都了如指掌?2005年進入西社區工作的荊亞男說,她記得田象霞常掛在嘴邊一句話,「坐著講作風,不如站起來看作風;催著群眾幹,不如帶著群眾幹」。

十幾年來,基層「小白」荊亞男在田象霞的帶動下,主動走到群眾中去,如今成為社區獨當一面的帶頭人,群眾對她的工作交口稱讚。

今年6月,天橋區揭牌成立「象霞工作室」,發揮基層幹部孵化器功能,將「三靠三用四到位」象霞社區工作法傳授給年輕黨員和社區幹部。

泉星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女是田象霞一手帶領,並走上領導崗位的年輕幹部。「田書記是我入職的領航人、人生路上的老師、生活中的家人。」張女回憶起入職第一天的情景,一個小插曲讓她記憶猶新。

時間回溯到2007年7月19日,經歷了特大暴雨後的濟南積水泛濫。張女一早趕到辦公室,推開門,看見田象霞穿著溼漉漉的背心短褲躺在椅子上休息,地上一片水漬。

「田書記幹什麼呢?」張女一驚。後來她才知道,7月18日晚,田象霞和愛人在社區清理了一夜積水。「像這樣感動我的小事有很多,田書記讓年輕人不得不佩服,不得不跟隨。」張女說,田象霞為民服務的高漲熱情和奉獻精神凝聚起向心力,整個社區的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都想要把工作幹好幹漂亮。

田象霞用自身行動感化社區幹部,「象霞工作室」傳授優秀社區工作經驗,培育出一大批社區治理中堅力量,築牢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群眾擁護的貼心人:

聚焦民意實力「圈粉」 得了個外號叫「電腦」

西社區黨委愛家第三黨支部黨員鄭玉琴說起田象霞一臉興奮,閃著漫畫式的星星眼。她已搬離西社區幾年,每天早晨坐5站公交車回社區跳舞。田象霞獲評「全國勞動模範」的消息一傳開,鄭玉琴覺得特別有面子,跟周圍人炫耀:「有這樣的好書記,人人都愛社區,社區就是我的家!」

憑著一股雷厲風行的氣場,田象霞在社區圈了不少像鄭玉琴一樣的粉絲。在當了樓長15年的王金燕眼裡,田象霞平日走路一陣風,說話字字落在刀刃上,好記性堪比電腦。「哪家哪戶有幾口人家庭狀況如何,她都熟稔於心。見了搬走十幾年的人,她也能一下叫出名字。」王金燕說,在社區一提田象霞,群眾沒別的

說,就一個好。

真正遇到急難狀況的群眾,最知道社區那道敞開的大門所提供的安全感。社區居民張新萍是個獨身主義者,早年退休回到社區時無依無靠,經濟困難。田象霞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拉著張新萍參加社區活動,逢年過節送生活用品,帶著張新萍跨過了孤獨的坎。「有次我做手術,田書記帶著一幫人輪流照顧我,其他病人也就一兩人陪護。醫生護士都說,你這社區是真好,鄰居比親人還親。」張新萍告訴記者,田象霞不習慣要求別人,遇到髒活累活搶著幹。再過2年田象霞就要60周歲了,腿腳不像年輕時那麼利索,腰上還有舊傷,但她就是耐不住那份該出手時就出手的熱心。

了解田象霞的群眾都為她抱不平,心疼她付出太多。她反過來安慰道:「社區工作只賺不賠,因為投入的資本最少,收穫的情感最多。」獲評「全國勞動模範」後,田象霞的幹勁更足了,正如她拿過獎章時說的話,「將以更好的工作姿態、更加嚴謹的工作作風、百倍的工作熱情和幹勁,投入服務社區、服務居民的工作中,做出勞模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田象霞:像霞像火又像風
    資料圖片   「小巷總理」——社區書記,有什麼幹頭?有什麼門道?在山東濟南市天橋區南村街道西區社區黨委書記田象霞看來,既有幹頭,又有門道。在西區社區,她一幹就是30年,還總結出了「三靠三用四到位」的「象霞工作法」:社區工作靠群眾,群眾參與靠發動,發動效果靠活動;用個人的品格感召群眾,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群眾,用創新的思路凝聚群眾;靜下心來聽到位,敞開大門議到位,撲下身子幹到位,工作成效評到位。   很多基層幹部都說,這套工作法一用就「靈」。
  • 山東大學張承慧教授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
    [本站訊]近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黨中央、國務院授予1689人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授予804人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承慧教授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
  • 山東地礦一院1人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勞模|科技獎|標兵...
    山東共有125人榮膺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胡彩萍是山東地礦系統唯一獲此殊榮者。胡彩萍作為基層地質工作者,工作20餘年來,長期奮戰在野外一線從事地質調查和科研工作,在地下水、地質環境保護、地熱勘查、地質環境勘查評價、鄉村振興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 新會磁致伸縮線性位移傳感器領域專家李海全獲評全國勞動模範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致以誠摯的問候。今年,江門共有4人光榮入選,其中,來自新會的磁致伸縮線性位移傳感器領域專家李海全獲評全國勞動模範。
  • 山東廣電「五智融合」獲評國家廣電總局2020年度全國廣電媒體融合...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8日訊 12月18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公布2020年度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先導單位、典型案例、成長項目徵集評選結果的通知》。由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報送的「五智融合」案例獲評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典型案例。
  • 濱州賈在金、劉維克兩專家獲評2020年山東名中醫藥專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張珊珊 記者 郗運紅近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關於公布2020年山東 名老中醫、山東名老中醫藥專家和山東基層名中醫名單的通知,濱州市中醫醫院大內科主 任賈在金、椎間盤突出專科主任劉維克獲評「山東名中醫藥專家」稱號。
  • 聚焦| 什麼是新時代「勞模精神」?這些紡織行業全國勞模用事跡告訴...
    2006年,20歲的魏倍倍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2007年成為石家莊市勞動模範,2014年被評為河北省勞動模範,2017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今年又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的榮譽。  魏倍倍說:「被評為全國勞模,我深感自己肩上擔子更重了。
  • 英雄機長、創新能手、五星機長,東航三人同時榮獲2020年全國勞模
    一個單位出一位全國勞模不容易,同時有三人獲評更是難能可貴。11月24日,東航集團何超、沈莉、莊煜三位同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自2004年7月從事飛行職業16年以來,他安全飛行13000小時,4000多次起降,從未發生不安全事件。不僅如此,他還多次參與全國兩會專機保障、運送聯合國維和部隊赴黎巴嫩換防等各類急難險重特殊飛行任務,其嚴謹的飛行作風和過硬的飛行技術,體現了一名職業飛行員的專業素養。
  • 聊城東昌府區中醫院呂士金獲評「山東基層名中醫」稱號
    近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關於公布2020年山東名老中醫、山東名中醫藥專家和山東基層名中醫名單的通知,聊城市東昌府區中醫院鄭家院區骨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呂士金獲評「山東基層名中醫」稱號。
  • 「全國勞模」陳曉兵:以初心踐匠心 澆好每一方核電混凝土
    一個故事 改變一生  1985年,陳曉兵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背井離鄉,從江蘇如東來到揚州,成了中核華興建築工地上的一名混凝土工。那時候,陳曉兵每天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把混凝土澆好」。  1997年夏季,陳曉兵被抽調參加廣東嶺澳核電站建設。
  • 中國鐵建又有7家單位獲評全國文明單位
    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發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名單,中國鐵建所屬共有7家單位入選,入選數量創中國鐵建歷史最高。截至目前,中國鐵建共有28家單位獲評全國文明單位。鐵建國際自2012年組建開始,就以爭當「一帶一路文明之師」的使命感,穩步推進文明單位創建工作。2015年,獲首都文明單位榮譽,2018年,獲首都文明單位標兵榮譽。該集團以文明創建為切入點,培育起爭當「大國頂梁柱」的濃厚氛圍。
  • 記全國勞模陳福勝同志——【追尋農場足跡 講好奮鬥故事】(第六期)
    學習勞模事跡弘揚勞模精神 題記:勞模,意味著一種飽含感情的符號;勞模,意味著「光」,是一種能照亮黑夜,溫暖人心的希望之光;勞模,意味一種「文」,是一種人理之倫、人生之道的「人文陳福勝同志的感人事跡,彰顯了老一輩農場人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2005年8月,省三水所特約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熊光炯為陳福勝同志先進事跡作了《永恆的燭光》這首詩。
  • 草莓地裡種出「勞模」來——看白兔如何做大草莓品牌效應
    白兔鎮草莓種植始於1983年, 30多年來,草莓產業得到發展,白兔草莓取得了中國草莓之鄉的美譽,成為獲評全國金獎的常客,先後有4位莓農獲評全國、省、鎮江市及我市勞模。在全國草莓種植行業中有句話廣為流傳:全國草莓看江蘇,江蘇草莓看句容,句容草莓看白兔。
  • 山東大學18人獲國家重要表彰!
    年會開幕式上頒發了2020年度"夏堅白測繪事業創業與科技創新獎",用於獎勵在測繪行業作出重大科技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山東大學空間科學研究院教授、山東大學傑出中青年學者徐天河獲獎。全國共5人獲此殊榮。
  • 山東大學18人獲國家重要表彰!
    馬承恩獲評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10月23日,由中央文明辦、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主辦的"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發布活動舉行。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援湖北國家醫療隊隊長兼臨時黨支部書記馬承恩獲評"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
  • 深圳33人獲評2020年廣東省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
    12月2日,廣東省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表彰大會召開,今年共399人獲評廣東省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深圳共有33人光榮入選,其中,31人被評為2020年廣東省勞動模範,2人被評為2020年廣東省先進工作者。
  • 全國勞模、新勝中壓電器張錫波:不待揚鞭自奮蹄 - 中國電力新聞網
    全國勞模、新勝中壓電器張錫波:不待揚鞭自奮蹄 來源: 時間:2020-12-04 10:45 不待揚鞭自奮蹄——記「全國勞模」、浙江寧波永耀集團新勝中壓電器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張錫波李禕 周磊  美麗心語  是研發中心的主心骨,也是代表民情民意的人大代表,更是激勵基層員工的全國勞模。
  • 我市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今日返韶
    「作為一名勞模代表,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這份榮譽不僅是我一個人的,同時也是對於全社會無償獻血者和參與支持無償獻血者志願者們的認可。儘管自己即將退休,也要繼續發揮餘熱,發揮勞模的表率作用,為推動無償獻血事業作出貢獻。只有在工作中敢於擔當、勇於創新、敬業愛崗,才能得到廣泛認可,才能無愧於勞模稱號。」全國先進工作者李慧文在座談會上感慨說道。
  • 民族精英 人民楷模 共和國功臣 勞模、職工、工匠暢談如何弘揚勞模...
    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約40分鐘的重要講話。其中把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進行論述。習總書記還引用了晉·葛洪《抱樸子·廣譬》中的著名詞句,「不惰者,眾善之師也」,這句話也被在場聆聽的勞模先進屢次引用。
  • 五年評一次!華農女教授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教授、溫氏股份副總裁兼肇慶大華農公司董事長陳瑞愛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出席大會接受表彰。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是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做出重大貢獻者的榮譽稱號。陳瑞愛從事動物疾病防控科研二十餘年,在病毒免疫和致病機理、疫苗研製、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尤其在成果產業化研究方面成績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