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愛滋病監測信息主要來源

2020-11-25 騰訊網

背景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領導全球共同努力,以實現 「在2030年前消除愛滋病對公共衛生的威脅」宏偉目標。2016年,聯合國173個成員國共同籤署了「關於終結愛滋病的政治宣言」,並通過了2016-2020年「快速通道(Fast Track)」目標,承諾從10個角度推進HIV的防治。

2020年快速通道目標:

90-90-90

2020年消除母嬰傳播新發感染,2018年在治兒童180萬,2020年140萬

90%的重點人群和青年能夠獲得綜合幹預服務,包括暴露前預防、自願醫學包皮環切、減低毒品危害項目以及安全套

消除性別不平等和任何形式的針對女性、女童和重點人群的歧視

90%的青年人具備技能、知識和能力使自己免於HIV感染,並能夠接受性與生殖健康服務,以使青年群體HIV新發感染降低到10萬/年以下

75%的HIV感染者和受HIV影響的人可以受益於HIV相關的社會保障

30%的服務由社區主導

2020年全球HIV防治資金達到260億美元,其中1/4用於預防、6%用於社會支持性環境

為HIV感染者和受HIV影響的人賦能,是他們能夠獲得法律援助以反對不平等和侵犯人權

將HIV融入大衛生健康體系,促進TB、宮頸癌、HBV/HCB防治的融合

愛滋病監測(GAM)

為動態了解各個國家在這10個方面取得的進展,UNAIDS通過全球愛滋病監測(Global AIDS Monitoring,簡稱GAM)數據收集平臺,於每年3月和8月份兩次收集匯總各國愛滋病流行和應對的相關信息,並對全球愛滋病疫情和應對做出研判。GAM數據收集過程也通常被視為國際問責機制的基準。

每年3月份,聯合國各個成員國集中報告上一年年底10個方面的全面進展,包括愛滋病疫情估計、HIV感染者檢測發現治療情況、母嬰阻斷項目實施情況、HIV藥物供給情況、社會組織參與、HIV防治經費預算與支出、社會支持性環境和政策法規進展以及其他HIV相關疾病的防治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輪信息收集不僅有來自於政府的信息,還有HIV感染者和重點人群社區對本國政策法規進展的信息反饋,使得信息能夠得到交叉驗證。

每年8月份的信息收集相對簡單,各個國家重點報告截至當年6月底HIV抗病毒治療數據抗病毒治療數據,以更加密切的追蹤HIV感染者治療覆蓋情況。

雖然統一的指標體系有利於各個成員國間的橫向比較,但是由於各個國家HIV防治指標收集方式和評價體系存在一定的差異,UNAIDS並不要求所有國家每次都完整填報所有的GAM指標,各個國家可以根據本國數據的可及性進行填報。針對每個指標,UNAIDS也允許成員國選擇最能反映本國HIV防治進展的指標進行填報。

全球愛滋病監測信息的發布

各個國家報告到GAM系統中的HIV流行和防治信息經過反覆核驗後,由UNAIDS的戰略信息部門進行匯總和分析,並形成全球HIV流行與防治進展報告和全球HIV流行數據集。

每年7月中旬,UNAIDS會向全球發布兩份重要報告——年度主題報告和最新的數據集,部分年份還會發布財務分析報告。

年度主題報告:

也是我們通常說的「愛滋病全球進展報告」,該報告通常對標「政治宣言」十項內容,系統性的回顧和分析全球在愛滋病防治方面取得的進展和面臨的主要差距與挑戰,同時分享各個領域全球的最佳實踐。

如,2020年7月,UNAIDS在線發布了主題報告《Seizing the moment: tackling entrenched inequality to end the epidemic》,在匯報全球HIV防治進展的同時,重點對HIV防治服務的不平等現象進行了討論。

數據集報告:

作為 「愛滋病全球報告」的證據支持,該數據集更新各個區域和各個國家(根據數據可及性)的HIV流行和防治進展,並對HIV流行評估方法、數據來源、存在主要問題和挑戰進行解釋分析。

如2020年數據集報告《UNAIDS data 2020》。

每年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前夕,UNAIDS會根據本年度愛滋病日宣傳主題,發布另外一份主題報告,更新全球HIV抗病毒治療進展,並為本年度世界愛滋病日宣傳主題提供證據支持。在2019年,世界愛滋病日的主題是「Communities make the difference」,UNAIDS發布了《Power to the People》的主題報告,強調了賦能社區的必要性和社區在愛滋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致謝:感謝UNAIDS駐華代表處郭巍博士在本文撰寫過程中提供的支持!

(來源:中國疾控中心艾防中心)

相關焦點

  • 剛剛,福建公布最新愛滋病疫情!這個因素是主要傳播途徑
    這個因素是主要傳播途徑 2020-12-01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球3800萬人感染愛滋病 這些群體是高危!
    近年來,新增愛滋病感染者呈「兩頭翹」的趨勢——青年學生和老年人群體感染人數增加。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球約有170萬新發愛滋病感染者,69萬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在中國,儘管整體疫情持續處於低流行水平,但愛滋病仍是報告死亡數居第一位的傳染病病種。
  • 江蘇愛滋病疫情持續保持低流行水平 性傳播為主要傳播途經
    (原標題:江蘇愛滋病疫情持續保持低流行水平 性傳播為主要傳播途經)
  • 愛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
    雖然全世界眾多醫學研究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製出根治愛滋病的特效藥物,愛滋病已被我國列入乙類法定傳染病,並被列為國境衛生監測傳染病之一。 愛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有哪些 1、性傳播:通過兩性行為傳播是愛滋病病毒的主要傳染途徑
  • 福建公布最新愛滋病疫情!這個因素是主要傳播途徑
    福建衛生報記者 張鴻鵬 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宣傳活動的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旨在強調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強團結協作,攜手應對新冠肺炎、愛滋病等全球範圍內重大傳染病挑戰,共同抗擊愛滋病。那麼,當前福建省愛滋病疫情是什麼情況?
  • 每100秒就有一名孩子感染愛滋病,關於愛滋病,這些信息需了解
    死亡數居第一位的傳染病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今年7月發布的《2020全球愛滋病防治進展報告》,2019年約有170萬新發感染者,是全球目標值的三倍多,全世界預防愛滋病病毒新發感染的工作遠遠落後於既定目標。
  • 全球3800萬人感染愛滋病,這些群體是高危
    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球約有170萬新發愛滋病感染者,69萬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在中國,儘管整體疫情持續處於低流行水平,但愛滋病仍是報告死亡數居第一位的傳染病病種。與此同時,感染者中出現的一些新變化也應引起警惕。
  • 大觀區舉辦2020年出生缺陷監測及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
    為進一步加強出生缺陷防治水平,提高監測工作質量、及時落實國家《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規範(2020年版)》,12月31日,大觀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舉辦了2020年出生缺陷監測及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項目培訓班。
  • 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青島新發現的愛滋病感染者男性佔92.0%...
    主題意在強調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強團結協作,強化壓實政府、部門、社會和個人「四方責任」,攜手應對新冠肺炎、愛滋病等全球範圍內重大傳染病挑戰,共同抗擊愛滋病,為實現愛滋病防控目標、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努力。   疫情形勢   1992年,我市在勞務輸出歸國人員中發現首例愛滋病病毒感染者。
  • 愛滋病離我們並不遙遠,性傳播是我國愛滋病傳播的最主要途徑
    【愛滋病離我們並不遙遠,性傳播是我國愛滋病傳播的最主要途徑】 @疾控科普:【愛滋病離我們並不遙遠,性傳播是我國愛滋病傳播的最主要途徑】世界愛滋病日
  • 愛滋病的起源與發展
    萬沒想到的是,數十年後,這血液樣本竟然成為解開愛滋病來源的重要線索。 1981年6月5日,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簡要介紹了5例愛滋病病人的病史,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關愛滋病的正式記載。 1982年,這種疾病被命名為"愛滋病"。不久以後,愛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
  • 世界愛滋病日,談談這個檢測利器—流式細胞儀
    如今在臨床上,根據病情和動態監測患者CD4+T淋巴細胞的數量以及CD4+/CD8+T淋巴細胞比值,有助於在治療過程中監測治療的效果和判斷免疫功能是否重建,治療前還可以用作疾病的分期。根據《中國愛滋病診療指南(2018版)》中愛滋病期的診斷標準:成人及≥15歲青少年HIV感染加CD4+T淋巴細胞數<200個/μL,可診斷為愛滋病。
  • 權威發布2020年預防愛滋病最新核心信息
    01愛滋病離我們並不遙遠,性傳播是我國愛滋病傳播的最主要途徑。近年來,我國新診斷報告愛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過性途徑感染,異性傳播約佔70%。不安全性行為是導致愛滋病性傳播的主要原因,愛滋病感染風險較大的不安全性行為包括:沒有保護的男性同性性行為、非固定性伴性行為、有償性行為等。
  • 全球與中國抗愛滋病(HIV)藥物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關於抗愛滋病(HIV)藥物全球市場,具體包括全球及中國、美國、歐洲、亞洲(除全球及中國)等,抗愛滋病(HIV)藥物行業分析報告的研究涵蓋了產品分類、產品應用、發展趨勢、產品技術、競爭格局等,還包括全球主要地區和主要企業抗愛滋病(HIV)藥物2011-2016年的價格、成本、毛利、產值等詳細數據。
  • 我國初步具備主要溫室氣體含量全球監測能力
    隨著衛星遙感監測大氣二氧化碳技術的逐步成熟,遙感監測顯示:2016年全球和中國陸地區域年平均大氣CO2濃度分別達400.0±4.3ppm和402.5±4.5ppm。WMO也正在開發「全球溫室氣體綜合信息系統(IG3IS)」,旨在結合全球大氣觀測網絡結果和反演模式,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供決策參考的減排依據和措施。李昌興介紹,中國氣象局從1996年就開始了溫室氣體的本底業務觀測。
  • 中國愛滋病傳播鏈現形 "金三角"是終極來源(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所做的性病愛滋病(如何治療愛滋病)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愛滋病最初源頭源自1989年發現的146個吸毒人群。  中國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尊友日前參加了清華大學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愛滋病防治與媒體倡導暨亞洲媒體領袖防艾論壇,並在作演講時透露了上述研究成果。
  • 實時監測39種傳染病 我國建成全球最大網絡直報系統
    在今天舉行的國家衛健委例行發布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透露,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實現對39種法定傳染病病例個案信息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時、在線監測。
  •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愛滋病仍然是育齡婦女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3月8日國際婦女節前夕,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男女之間明顯的不平等繼續使婦女和女童更容易感染愛滋病毒,愛滋病仍然是育齡婦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二十五年前,各國政府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即通過了《北京宣言和行動綱要》,這是實現婦女和女孩的人權並實現性別平等的最全面、最進步的全球政策路線圖。
  • ...市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涉及來源以網購居多;主要皮膚症狀為紅斑
    今天,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9年上海市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情況通報。來自上海市藥品和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019年本市上報化妝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共2593例,均為一般報告。報告的主要來源為醫療機構監測哨點,佔到總數的92.90%。去年上海市化妝品不良反應更多的發生在什麼人群身上?報告涉及的化妝品具有哪些產品來源信息?這些不良反應都表現為哪些特徵?一起來看一看吧。報告中,女性2402例,男性191例,分別佔報告總數的92.63%和7.37%。
  • 北京市愛滋病新報告病例數連續五年呈下降趨勢,經性傳播是主要途徑
    目前北京市愛滋病疫情整體處於低流行水平,新報告病例數穩中有降。隨著愛滋病防控工作的持續推進和市民健康意識的提高,北京市愛滋病新報告病例數連續五年呈現下降趨勢,今年1至10月,新報告的病例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7%,但經性傳播仍是愛滋病主要的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