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Koeberg核電廠安全殼安全問題的疑慮遭反駁

2021-02-25 Wendy家園

第二部分媒體報導提出了什麼安全疑慮?

Media reports said the Koeberg Alert Alliance (KAA) had been notified of structural problems at Koeberg by a "concerned insider". The KAA says: "At one stage the concrete containment dome was found to have cracked around the entire 110 meter circumference."

媒體報導稱有「擔心的內幕人士」向警惕Koeberg聯盟(KAA)舉報了Keoberg電廠的廠房結構問題。KAA說:「有個階段,混凝土安全殼穹頂整個110米周長都裂開了」。

備註:KAA是南非的一個反核組織,從一開始就反對Koeberg核電廠的建設。

In August 2020, KAA made two requests under the Promotion of Access to Information Act legislation. The first was a request for the latest report on chloride damage to the concrete reactor containment domes, and the second was related to damage to the stainless steel used in the structures of the plant. The anti-nuclear group said Eskom had provided it with a 31-page report which refers to repairs carried out up until 2018, has 11 pages entirely blacked out, and various other sections, photos and tables redacted with the reason given as "sensitive technical information".

2020年8月,KAA按照《促進信息公開法案》提出了兩項信息需求。第一項是要求提供有關氯對反應堆混凝土安全殼穹頂的損壞報告,第二項是有關對電廠廠房內使用的不鏽鋼的損壞報告。反核組織KAA說,Eskom提供了一份31頁的報告,其中提到了截至2018年實施的維修,但這份報告中有11頁內容完全被遮蓋,其他多個部分、照片和圖表都被修改,理由是「敏感的技術信息。」

"What is in the report is deeply disturbing and contradicts claims of safety," said KAA's Peter Becker. "There should be no need to hide the extent of the damage or the associated costs of the repairs. There is a great need for transparency from Eskom as the proposed 20-year extension of Koeberg's lifespan and additional nuclear builds are being debated."

KAA的Peter Becker說:「報告內容令人深感擔憂,與他們自稱的安全相互矛盾。對於損壞的程度或維修相關的成本,沒必要遮遮掩掩。政府正在審查Koeberg電廠延壽20年和新建機組的申請,這時候非常需要Eskom開誠布公」。

相關焦點

  • 海南核電公司:昌江核電廠運行對周圍環境無影響
    中新社記者 付美斌 攝  中新社昌江11月25日電 題:海南核電公司:昌江核電廠運行對周圍環境無影響  中新社記者 付美斌  「海南昌江核電廠輻射環境監督性監測系統已正常投用並有效實施,陸地、海洋介質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樣品取樣測量工作有序開展。」海南核電有限公司核安全處處長韓春林自信地說,「監測結果表明電廠運行對周圍環境無影響。」
  • 福島核災後首例 日大阪核電廠設置許可遭法院撤銷
    GIF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大坂地方法院4日以未考慮在大地震中的耐震性為由,撤銷福井縣大飯核電廠3號機與4號機的許可。日本日前考慮將福島核電廠的廢水排放入海,卻因鄰國與漁民反對而延後決定;如今大阪核電廠機組設置許可遭法院撤銷,這是福島核災後首次撤銷核電許可。包含福井縣、大阪府等關西地區約130名住戶主張,由關西電力公司經營的大阪核電廠3號與4號機,在大地震來臨時根本耐震性不足,故向法院起訴並要求撤銷由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所頒發的設置許可。
  • 核安全局開展核安全文化專項行動:內陸核電廠排放不影響環境
    郭承站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國家核安全局正在全行業開展核安全文化宣貫推進專項行動,以確保核設施安全穩定運行和輻射環境質量安全。       郭承站在14日介紹,目前中國已投運核電機組22臺,在建機組26臺,在建規模居世界首位。
  • 臺灣核電廠頂得住巨震海嘯嗎?
    ○的百年巨震,在強大而恐怖的摧毀力量之後,更令世界關注的,是災區之一福島縣沿海兩座遭海嘯破壞的核電廠。這是世界核能發電史以來,第一次有核電廠在地震、海嘯中嚴重損毀,當初各種安全設計是否能發揮作用,東日本大地震成為至今唯一的多重天災與核安的實地測驗。    目前福島核電廠一號機、三號機都面臨最嚴重的核災等級─爐心融毀。一旦發生這種情形,輻射汙染程度與如何擴大,沒人能預料。
  • 大雨致臺灣核電廠一電塔倒塌 反應爐安全無虞
    圖為臺灣核電廠資料圖 來源:臺灣《工商時報》網站  據臺灣《工商時報》網站消息,臺灣今日各地瞬間降雨導致多處傳出災情,臺灣第一核電廠也因此遭殃,今早10點13分核一  林德福指出,核電廠內部發電機與反應爐沒有問題,目前臺電正進行核一廠2號機故障排除,鐵塔需要修護多久、供電電替代方案還在研究中。  少了核一2號機供電量是否影響供電穩定?林福德稱,今明兩天氣候涼爽,加上適逢周末,對短時間供電影響較小。
  • 瑞士核電廠宣布符合地震安全要求
    據路透社網站2012年7月9日報導:基於福島核事故,瑞士核安全監管機構在完成相關研究後於7月8日表示,該國核電廠能夠抵禦嚴重地震災害。瑞士核安全檢查局的喬治 布萊克表示:「瑞士核電廠能夠抵禦萬年一遇的地震」。研究還表明, Muehleberg核電廠的防洪大壩在地震中應該能夠保持堅固。
  • 王乃彥:我國內陸核電廠可實現「近零排放」—新聞—科學網
    法國有19座核電廠,共有58臺運行機組,其中14座核電廠,40臺核電機組位於內陸地區,佔其核電機組的69%,有超過1000堆年的運行經驗。俄羅斯、中歐、東歐等國的核電廠也多數分布於內陸,因此在選擇核電廠的廠址時,主要是考慮核廠址的地質、水文、廠址安全、環境保護和電力需求、能源布局,而無沿海和內陸之分。
  • 俄海上核電廠即將起航,可為城市提供3年半的電力供應
    不過綠色和平組織,就質疑海上核電廠的安全性,批評這是一艘「冰上車諾比」,一旦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核電廠製造商強調,漂浮核電廠可以耐冰山撞,還能抵擋7公尺高的浪,安全不成問題。現在除了俄羅斯,中國大陸和美國,也都積極地投入發展海上核電廠。
  • 國家核安全局通報海陽核電廠兩起運行事件:無放射性後果、無環境汙染
    據生態環境部網站消息,近日有媒體對國家核安全局網站公布的3月6日海陽核電廠2號機組發生的兩起運行事件進行了轉載和報導。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3月22日指出,機組在兩起事件過程中,無放射性後果、無人員照射、無環境汙染。
  • 又一機器人在福島「犧牲」 安全殼內部輻射太強
    核熔融堆積阻礙通行 安全殼內部輻射太強又一個機器人在福島「犧牲」了【環球網軍事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 記者 馬俊】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6日宣布,專門研製的蠍子機器人在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反應堆安全殼內實施調查時被困,最終被迫將機器人遺棄。
  • 歷經3年維修 瑞士爭議聲中重啟世界最老核電廠
    據「中央社」報導,儘管環保團體抗議聲不斷,瑞士貝茲諾(Beznau)核電廠的營運商於當地時間3月21日發聲明表示,電廠的主要反應堆歷經3年維修,現已重啟。 貝茲諾核電廠於1969年啟用,位於瑞士北部鄰近德國的阿爾高州(Aargau),是全球最古老的商業運轉核電廠。
  • 環保部發布新規:核電廠建設必須考慮地震影響
    按照《規定》要求,我國核動力廠包括核電廠在選址時,必須綜合考慮廠址所在區域的地質、地震等廠址周圍的環境特徵,必須考慮廠址所在區域內可能發生的自然或人為的外部事件對核動力廠安全的影響。《規定》同時要求,核動力廠應儘量建在人口密度相對較低、離大城市相對較遠的地點。
  •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就核安全規劃答記者問
    民用核設施綜合安全檢查報告和核安全規劃公布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2011年3月至12月,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了全國民用核設施綜合安全檢查,並研究編制了《核安全與放射性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簡稱「核安全規劃
  • 動態|濱海火電/核電廠熱汙染擴散影響因素研究
    -11-10近日,我所海洋與海岸地質實驗室黃髮明課題組在濱海火電/核電廠(以下簡稱「濱海電廠」)熱汙染擴散影響因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我國核電廠和火電廠近1/5的裝機容量布置在濱海區域,這些濱海電廠均採用海水作為冷卻水的源和匯。研究表明火電廠的熱效率約40%左右,核電廠的熱效率約33%。因此存在大量的熱量排入近岸海域,造成海水升溫,進而影響其生態環境及水生生物的整個食物網。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運營的濱海電廠每年輸入沿海海域的熱量近9×1015KJ,可使3×1010m3冰川融化。
  • 印度核電站遭網絡攻擊,人類面臨新核風險
    (原標題:網戰「硝煙」|印度核電站遭網絡攻擊,人類面臨新核風險)
  • 廣東陽江核電廠液位計發生故障,暫未導致核洩漏及環境汙染
    生態環境部華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周三(2日)通報,指日前廣東陽江核電廠的4號機組,發生液位計故障,導致安全殼噴淋系統化學添加劑箱充注體積不足,並超過運行技術規範要求的一個月維修期限。目前,核電廠工作人員已經進行液體補充,涉事罐液位已經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