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生「徒手」造火箭高鐵,保持熱愛與專注,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2020-08-30 浩一媽媽

熱愛一件事並且堅持下去,真的是很讓人感動的一件事,並且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做出成績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

大一新生對航天的熱愛有多深?自己造出火箭:最終目標,用火箭送快遞

今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大一新生劉上,因為從小對航天方面的熱愛,一直在自己研究火箭,終於在大一的時候,發射了自己單獨造的火箭,並成功回收。

學校方面了解到了劉上對航空航天事業的熱情,專門請了教授對他進行指導,劉上這也算是完成夢想的第一步了。

沈丘也是一名大一的學生,但是他是因為在菜地建高鐵,小小年紀的沈丘在自己的菜園子裡,修建了一條完整的微型鐵路。

假期每天長達10個小時的研究,專心鑽研自己喜歡的事情,有遊樂園找他開發遊樂項目都拒絕了。



可見對一件事的熱愛與專注,能夠保持下去有多重要,我也是十分羨慕那些有自己目標並且能一直朝著目標前進的人。

我們做家長的都不希望,我們的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三心二意的學一樣扔一樣,這就關係到寶寶的專注時長的問題。

寶寶的專注力

先來了解一下,寶寶的專注力。寶寶的專注力是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的,有研究過寶寶的專注力平均值。



兩歲寶寶基本能對一件事保持專注一段時間了,玩或者學習的時間能到7分鐘;

3歲寶寶在9分鐘左右;4-7歲慢慢延長至15-20分鐘;7-10歲20分鐘左右;

10-12歲25分鐘;12歲以上能更加穩定的增長一點或者保持在30分鐘左右。

寶寶上學前的專注力還是大部分取決於家長的培養哦,但是現在還是有許多家長不懂培養寶寶專注力的重要性。

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因素

1)性格導致的先天因素

先區別開男女,女孩心思更細膩這一點。孩子的基因裡會攜帶以下性格有關的東西,有的寶寶天生就是心思更加靈敏,能夠進行長時間的專注。

而有的寶寶天生性子跳脫活潑,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專注的時間很短。



2)環境的影響

什麼家庭養出什麼樣的孩子,這句話是對的,如果寶寶生活的環境、面對的家人都是「風風火火」的狀態,那寶寶自己很可能受影響變成跳脫的性子

3)教育理念

有的寶寶家長不太懂專注力的培養,對孩子的規矩要求多,經常在不滿意寶寶行動的時候,打斷孩子的思緒,這樣寶寶的專注時間就會越變越短。

4)父母的作用

這裡爸爸媽媽要反思自己,有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自己能不能長時間專注的做好一件事、有沒有專門培養過寶寶的專注力。

專注力怎麼培養

《生物鐘優勢》的作者馬修·艾德倫博士認為,在專注進程中頻繁被幹擾,會有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

1)家長「管好自己」

行為1:許多家長偶爾會發現寶寶2歲左右自己在一邊坐著發呆,這個時候要是媽媽惡趣味的想看寶寶驚恐的表情而嚇唬寶寶,寶寶的專注力就會被打斷,寶寶也被嚇到。

行為2:孩子做事強行幹擾。有的控制欲比較強的媽媽,看見孩子玩玩具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強行打斷孩子,讓孩子照著媽媽的想法玩。


總的來說,寶寶做事不打擾,完畢。

2)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獨立的空間

孩子需要的是,一個自己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空間,讓寶寶在空間範圍內玩耍的時間足夠,這樣有助於寶寶專注力的培養。

3)媽媽有意識的培養

這種培養媽媽可以在任何一件小事上介入,比如吃飯,給寶寶單獨的小餐椅,爸爸媽媽在另一個餐桌上,大家互不幹擾。

在寶寶看繪本的時候可以有目的性的選擇,在寶寶看繪本的時候,和寶寶一起看,有一套繪本比較好,裡面的小遊戲家長和寶寶一起玩,有助於寶寶的專注力提升。

​《幼兒學前專注力訓練100》有需要的媽媽可以買來看看,幫助寶寶培養注意力,寓教於樂,分階段的讓注意力差的寶寶,從短時間到長時間過渡。​


相關焦點

  • 大學生造「火箭」、建「高鐵」引百萬網友點讚圍觀
    是的你沒有聽錯,這個火箭的製作者是就讀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大一學生劉上。更難得的是,火箭從自主設計到流體仿真、製造、測試、控制,並最終發射和回收的全過程,都是他一手主導完成的,其中涉及的專業知識之多,令網友們大呼「真是專業大神」!
  • 大一男生自製火箭發射成功並回收
    在視頻的評論區中,劉上寫道:保持著這樣的決心,在半年多的時間裡,通過自學和與愛好者們交流,劉上點亮了機械設計、3D建模、發動機、燃料、編程、飛控算法、3D列印的「技能樹去年劉上提出製作火箭的設想後,白澔烔一直與劉上保持著交流。「去年航天學院運動會,我就發現他在操場上獨自在自學單片機相關知識,他就是這樣非常快速地突破了一個個知識點,尤其是疫情期間,研究進程突飛猛進。劉上的個人能力毋庸置疑,但有控火箭涉及方面很多,不可能每一點都兼顧,所以愛好者之間相互幫助交流是很重要的環節。」白澔烔說。
  • 大一男生自製火箭發射成功並回收
    在視頻的評論區中,劉上寫道:保持著這樣的決心,在半年多的時間裡,通過自學和與愛好者們交流,劉上點亮了機械設計、3D建模、發動機、燃料、編程、飛控算法、3D列印的「技能樹」,才最終實現火箭的成功發射。去年劉上提出製作火箭的設想後,白澔烔一直與劉上保持著交流。「去年航天學院運動會,我就發現他在操場上獨自在自學單片機相關知識,他就是這樣非常快速地突破了一個個知識點,尤其是疫情期間,研究進程突飛猛進。劉上的個人能力毋庸置疑,但有控火箭涉及方面很多,不可能每一點都兼顧,所以愛好者之間相互幫助交流是很重要的環節。」白澔烔說。
  • 「自制力」對孩子有多重要?「棉花糖實驗」:能自制的孩子更優秀
    現在社會有越來越多的誘惑,這是需要強的自制力去應對,對於孩子來說,自制力的存在是對孩子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父母不能夠讓孩子缺少自制力。但是現在的孩子缺少自制力的狀況是越來越多了,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孩子的成長。
  • 孫斌勇:科研需要熱愛和專注
    數學研究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熱情,要保持高度專注,才能有所收穫。有時所謂的「靈光一現」,其實是在長時間的思考、探索、試錯後的豁然開朗  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在認真學習了總書記的講話後,作為一名基層科研工作者,我想談談對科學家精神的理解和體會。
  • 疫情在家半年,大一男生自製火箭發射成功並回收!來看神仙……
    在視頻的評論區中,劉上寫道:保持著這樣的決心,在半年多的時間裡,通過自學和與愛好者們交流,劉上點亮了機械設計、3D 建模、發動機、燃料、編程、飛控算法、3D 列印的 " 技能樹 ",才最終實現火箭的成功發射。
  • 江蘇一高校大一男生竟自製火箭發射成功並回收…
    在視頻的評論區中,劉上寫道:保持著這樣的決心,在半年多的時間裡,通過自學和與愛好者們交流,劉上點亮了機械設計、3D建模、發動機、燃料、編程、飛控算法、3D列印的「去年劉上提出製作火箭的設想後,白澔烔一直與劉上保持著交流。「去年航天學院運動會,我就發現他在操場上獨自在自學單片機相關知識,他就是這樣非常快速地突破了一個個知識點,尤其是疫情期間,研究進程突飛猛進。劉上的個人能力毋庸置疑,但有控火箭涉及方面很多,不可能每一點都兼顧,所以愛好者之間相互幫助交流是很重要的環節。」白澔烔說。
  • 江蘇一高校大一男生竟自製火箭發射成功並回收……
    在視頻的評論區中,劉上寫道:保持著這樣的決心,在半年多的時間裡,通過自學和與愛好者們交流,劉上點亮了機械設計、3D建模、發動機、燃料、編程、飛控算法、3D列印的「技能樹」,才最終實現火箭的成功發射。去年劉上提出製作火箭的設想後,白澔烔一直與劉上保持著交流。「去年航天學院運動會,我就發現他在操場上獨自在自學單片機相關知識,他就是這樣非常快速地突破了一個個知識點,尤其是疫情期間,研究進程突飛猛進。劉上的個人能力毋庸置疑,但有控火箭涉及方面很多,不可能每一點都兼顧,所以愛好者之間相互幫助交流是很重要的環節。」白澔烔說。
  • 「羞恥感」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父母別因「玩笑」毀了這教育法寶
    所以,"羞恥感"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那麼,為什麼孩子沒有"羞恥感"?為什麼說"羞恥感"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如果父母培養了孩子的羞恥感,這時,父母如何利用孩子的"羞恥感"?為什麼孩子沒有"羞恥感"?說到"羞恥感",大多數父母會覺得它是一個貶義詞。確實,如果一個人的"羞恥感"太多了的話,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這個人造成不好的影響。
  • 南京航空航天大一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並回收
    近日,一段學生自製的固體火箭成功發射的視頻火了。網友們直呼:&34;&34;。剛剛結束大一所有課程的他,自主完成了這些視頻的所有步驟。7年熱愛,追求無止境。雖然,這枚&34;與真正的火箭相差較遠,但是,這枚火箭上面還是使用了相當多的專業知識。
  • TED演講No.1:對孩子來說比知識更重要的是什麼?
    愛因斯坦曾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教育對孩子的愛本來是想讓他們充滿創造力,充滿生命的活力去學習,在未來擁有更好的生活與工作,但目前的教育現實卻做了另一個方向的事,產生了另一種結果。
  • 大一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並回收
    &nbsp&nbsp&nbsp&nbsp大一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並回收&nbsp&nbsp&nbsp&nbsp近日,一條由學生自製,完整展現了一枚火箭從自主設計,到流體仿真、製造、測試、控制,並最終發射和回收全過程的視頻走紅網絡。
  • 造飛機不算啥了,中國學生自製一枚火箭
    在視頻的評論區中,劉上寫道:保持著這樣的決心,在半年多的時間裡,通過自學和與愛好者們交流有了它,升空後的火箭會根據傳感器收到的數據,在空中自動調整姿態。火箭還在空中完成了推力矢量和鴨翼控制的切換,全程無需遙控。
  • 大一新生在家自製火箭,偶像是當代鋼鐵俠
    相信最近不少人都聽過一個大一新生在家自製火箭的新聞,同樣是九年義務制教育,別人總是這麼的優秀。實際上,這則視頻的作者,同時也是火箭的設計者,只是一名就讀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專業剛剛結束大一課程的學生而已,名叫劉上,和所有普通人一樣,今年疫情期間,他也只能待在家裡。
  • 被央視點名,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真正的後浪,源於熱愛
    今天,B站給我推送了一條熱點:00後學生自製火箭的視頻。我被這個視頻燃爆了,這個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一的學生,在疫情防控時間,在上網課之餘自己動手做了火箭。,他就B站記錄自己的製作火箭,穿越機等過程。
  • 《徒手攀巖》空降北大 男主角霍諾德送上人生寄語
    1905電影網訊8月30日,奧斯卡獲獎佳作《徒手攀巖》「開學第一課」活動在北京大學舉行,本片主角、全球徒手攀巖第一人亞歷克斯·霍諾德親臨現場,在現場分享自己的極致生活,與學生答疑解惑,與北京大學的學生進行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開學第一課。
  • 大一學生能自制火箭?能,掌握這幾種方法,你的孩子也可以
    「大一就將畢業設計做完了!」這則視頻的作者叫劉上,他也是火箭的設計者,目前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的大一學生。這枚火箭是劉上在家上網課之餘製作的,所有步驟都由他自主完成,其中涉及的專業知識之多,令網友們大呼「真是專業大神!」劉上歷時半年,經歷過無數次失敗,不斷調整方向,最終才製作成功發射並回收。
  • 幽默感對孩子有多重要?缺了它,孩子的情商、創造力高不了
    01幽默感對孩子有多重要?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小朋友們的友誼總是從笑聲中開始的。不論語言還是動作,有幽默感的孩子總能讓他人對自己另眼相待。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這種試探性的反應,一定要滿足他們的期待,放聲大笑吧,這種正面反饋對幽默感的形成非常重要。3~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有一些大人無法理解的笑點,他們可能會刻意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來引人發笑。
  • 美國航天新玩家:專注可批量生產小火箭,已秘密運作三年
    編者按:美國航天領域,又有一位新玩家橫空出世,名為阿斯特拉(Astra),已經秘密運作三年,專注打造能夠快速發射的小火箭,是美國國防部DARPA舉辦的火箭發射挑戰賽前三名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仍在堅持挑戰的公司,正在努力實現幾周內從不同地點發射兩枚載荷不同的火箭。
  • 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發射成功,最終目標:用火箭送快遞
    火箭的設計者名叫劉上,就讀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專業,剛結束大一的課程。視頻中的所有步驟都由他自主完成,其中涉及的專業知識之多,令網友們大呼「真是專業大神」!疫情期間,劉上在家上網課之餘製作了這枚火箭,在研製過程中,他經歷過數次失敗,網絡平臺上的30多個視頻,記錄了他半年來的研製過程。看到這裡,估計已經有很多人酸了,尤其是爸爸媽媽們:為什麼優秀的總是別人家孩子?自家孩子初中在忙著上補習班,偶爾還搞不清數理化,更別提做火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