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培盛至死都不知道,對食事發後,甄嬛為何拼死救出槿汐?

2020-12-06 百家號

/阿聞

標題:蘇培盛至死都不知道,對食事發後,甄嬛為何拼死救出槿汐?

在《甄嬛傳》中,導演為了刻畫出後宮中爾虞我詐的爭寵現象,不僅從正面進行刻畫,也對主要人物的下人們進行側面刻畫,崔槿汐就是這麼一個下人,導演花了不少鏡頭來描繪她對甄嬛的重要性,對整部劇的重要性,可以說是整部劇的重要角色之一。

在劇中,甄嬛對皇上心如死灰,決定將女兒留在宮中,出宮修行,好不容易和真愛果郡王走到一起,可果郡王偏偏出了意外,為了查清楚果郡王死的真相,為了保住肚子裡的孩子,也為了整個家族,甄嬛決定重新回宮,重新去過那種你死我活的生活。為了重新回到皇上身邊,崔槿汐和皇上的貼身太監結成對食,幫助甄嬛榮譽回宮,可以說是沒有崔槿汐甄嬛也不可能這麼快的重回宮中。

後來皇后為了擊敗甄嬛,利用了幼小的朧月公主,敬妃為了朧月聽信了皇后的挑撥,選擇皇后告發了崔槿汐和蘇培盛的對食事件以此來打擊甄嬛,皇上礙於顏面,雖然對蘇培盛不舍但還是重重懲罰了兩人,甄嬛為了救崔槿汐可以說是拼盡全力,請了端妃出面,才放了兩人,後來因為甄嬛得了龍鳳胎皇上就給蘇培盛和崔槿汐兩人正式賜婚。

甄嬛當時自己的情況可以說是如履薄冰的,皇后和安陵容那邊死抓著甄嬛不放,甄嬛這時候按理應該是避嫌才對,但是她卻拼盡全力營救崔槿汐,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首先,崔槿汐是陪甄嬛吃過苦的人,在初進宮中,甄嬛因為害怕不想去爭寵,當時碎玉軒的人幾乎走光了,可崔槿汐依然願意留住甄嬛身邊,並幫助甄嬛讓甄嬛學習到了許多宮中的相處之道,後來甄嬛出宮選擇遠離皇宮,崔槿汐也義無反顧的選擇跟隨。

崔槿汐不僅陪甄嬛吃過苦,也是甄嬛的教導老師,是她教會甄嬛在宮裡生存,是她教會甄嬛要避其鋒芒,是她幫助甄嬛扳倒皇后,對於甄嬛來說崔槿汐不僅僅是一個奴婢,在後宮的歲月裡甄嬛早就把崔槿汐都成親人,當成依靠。另外甄嬛重回宮中,她所有的人脈都得重新開始,如果她捨棄崔槿汐只會讓人覺得她無情無義,所以甄嬛救崔槿汐也是在宮中樹立自己的威信。

崔槿汐作為甄嬛的貼身宮女,自然是知道她的許多事情的,比如她和果郡王的事,還有甄嬛的孩子,這件事對於甄嬛來說一直是一把利劍,一旦被人發現,後果不僅是甄嬛要被滿門抄斬,連同果郡王也要受到懲罰,甄嬛是不敢讓崔槿汐去遭受這些罪的。清朝的刑罰很重,沒有多少人在身體疼痛到極限的情況下還能守住自己的嘴,崔槿汐對甄嬛肯定是忠心的,但是甄嬛又不得不擔心槿汐在嚴刑拷打的情況下是否能不出賣自己。加上這件事情是皇后主使,皇后一定不會放過甄嬛,甄嬛害怕自己的秘密被知道,所以一定要拼盡全力相救,這點是蘇培盛都不知道的。

相關焦點

  • 古代太監和宮女對食是什麼意思,是電視劇裡演的那樣嗎?
    因為古代太監和宮女的生活基本都是在高牆之內,又宮規森嚴,有的人進來了一輩子都出不去,寂寞和空虛是難免的,所以大家互相結為伴侶,一起吃飯約會,簡單說」對食」就是宮女與宮女之間或者太監與宮女之間的戀愛關係,雖然有些太監對女性還是興趣濃厚,但是畢竟太監的男性生理功能是不完整的,所以這種」對食」大多都只是雙方在心靈上互相尋找慰藉。
  • 明朝對食的宮女太監結果有多慘?剝皮極刑,連媒人都要挨板子
    後來甄嬛想辦法救瑾汐的時候,小允子還貼心的描述了一下慎刑司的環境,每天只能睡兩個時辰,其他時候一刻不停的舂米,一停下就被打罵。夏天蓋厚被子,冬天蓋薄被子,所以夏天有熱死的冬天有凍死的。  見到瑾汐之後,瑾汐說,蘇培盛被押到慎刑司受刑,怎麼拷打都不說出她來。本來只是逢場作戲,現在竟生出幾分真心來。  用現代青年新思想來看,皇后的這波操作是為了讓人家共患難一回,關係更進一步兩情相悅徹底把皇帝的小跟班蘇培盛推到甄嬛陣營麼?
  • 甄嬛傳裡的天煞孤星,年羹堯、安陵容、于氏惹了他後
    于氏雖然是個小人物,可是初期冒用甄嬛給雍正留下的好印象,有一個時期極為受寵,養條狗還會有感情呢,何況是人,雍正對她還是有一定感情的,不會沒來由的殺她。可是這三個人都死了,年羹堯抄家滅門;安陵容受辱自殺,禍及家人;于氏打入冷宮後被弓弦勒死;都是慘不可言。  年羹堯是在第二十集得罪的蘇培盛,當時年羹堯在西北擊敗羅部藏丹曾,俘敵十萬,一舉消除了西陲的危機,可以說是功蓋當世。
  • 古代太監對食現象走向公開化,不再偷偷摸摸,這是受到很多人認可
    我們都知道前幾年的時候有一部宮鬥劇非常火爆,這部宮鬥劇中與以往不同的是裡面添加了很多新奇的情節故事。例如就是太監和宮女對食的故事。當時的太監蘇培盛是妃子身邊的紅人,正當這位妃子生孩子之後,太監蘇培盛乘機邀功求賞賜。
  • 古代宮廷「對食」史:揭秘對食的起源,宮女和太監如何做夫妻?
    在看宮廷題材的古裝劇的時候,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情節:宮女與太監會進行「對食」。在經典清宮劇《甄嬛傳》中,陪伴在女主角身邊的槿汐姑姑就是通過與皇帝身邊的大紅人蘇培盛「對食」,從而替甄嬛把蘇培盛拉攏到了自己的陣營之中的。不少觀眾看到這樣的情節可能會產生一種疑問,「對食」究竟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來一起了解一下。
  • 古代太監們「婚戀史」:「對食」現象,為何從私密走向半公開化?
    而在之前熱播的《甄嬛傳》中,熹妃在生育過後趁著皇上高興,藉機讓皇上身邊的蘇培盛與自家侍女槿汐對食,做了一對恩愛的「對事」夫妻。可是在大部分人的觀念裡,太監沒有任何生育能力,也從不見得他有什麼妻子兒女,那對食這件事豈不是多此一舉?真的是如此嗎?讓我們來看看吧。
  • 古代太監和宮女對食具體做什麼?看完後接受不了,難以啟齒的痛
    在古代皇宮中宮女和太監也是當時那個社會的一個產物,畢竟兩群人都是皇宮中地位最低等的兩群人,這兩群人在皇宮中也是不受任何人看待,畢竟他們沒有好的出身背景。依然在幹著男人們喜歡做的事,那些太監每天在一起,也會聊宮女和自己主子的事,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早點出宮,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人,只要不嫌棄他就行。不過在皇宮中的宮女一般都是不喜歡太監的,畢竟他們已經不是一個正常的男人了。
  • 甄嬛傳:甄嬛從甘露寺回宮,誰注意當天是什麼日子?難怪會恨皇上
    看過《甄嬛傳》的小夥伴都知道,甄嬛對皇上的感情由愛生恨,她當初有多喜歡皇上,如今就有多恨他。不得不說愛和恨真的是聯繫在一起的,有愛才會有恨,如果甄嬛不喜歡皇上的話,那她自然而然就不會恨皇上。那麼小夥伴們覺得甄嬛為什麼如此憎恨皇上,甚至在大結局的時候和葉瀾依聯手給皇上下毒,讓他沒能自然老去呢?可能很多小夥伴都認為,甄嬛恨皇上的原因是皇上殺了果郡王,浣碧等人。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背後的真正原因和甄嬛從甘露寺回宮的日子有關。
  • 甄嬛傳:想甄嬛又不好意思去看她,硬憋著難不難受?皇帝:很難受
    甄嬛離宮到甘露寺,看似皇帝對於甄嬛無情,但是蘇培盛早已看出失去了才珍惜,或許這一句話對於雍正而言也是正解,我們都知道,在雍正還沒有成為皇帝之前,他有一位非常喜歡的髮妻,也就是之後的純元皇后。因此在當時甄嬛發現自己是替身來質問皇上的時候,皇上十分的氣憤。覺得甄嬛只是作為後宮之中一個小小的妃子,竟然妄想與自己心目中的白月光皇后相比,並且質疑自己對他的感情。畢竟在那個時候,女性的地位是十分卑微的,而皇帝則是整個大清朝的天,是後宮所有女子都需要服從的對象。甄嬛以這樣的方式來質問自己,讓皇帝臉面掛不住,因此當時也是斥責了甄嬛。
  • 失寵被陷害,最後與太監對食
    這是出自唐代朱慶餘的《宮中詞》,在大門緊閉的宮中,即使想說悄悄話,可看到鸚鵡都不敢言,就怕鸚鵡去「告密」,可見深宮裡的女人多壓抑,多謹慎。一入宮門深似海,羅衣添香,只為等待君王臨幸。多少女子等了多少日日夜夜,都只是紅顏未衰,恩寵已絕。而佟臘月是幸運的,卻也是不幸的。
  • 葉瀾依被甄嬛利用,可憐了她痴情一片,結局卻很悲慘
    但是葉瀾依對於皇帝的這份榮寵卻十分的厭惡,奉命接旨時也十分的不情願。如果不是有眾人看著,她是連謝恩這兩個字都不會說的。當蘇培盛說恭喜小主,喜得時候。她當即回嗆到:「這份恩寵給你你要啊?」讓本是太監身份的蘇培盛很是尷尬,第一次出場就敢讓皇帝身邊的紅人下不來臺。
  • 從皇家對宮女和太監搞「對食」的態度,看宦官在當時朝中的權勢
    對於出現宮女、太監「對食」、「菜戶」的情況,從有宮女和太監這個職業開始,就一直存在,並不是皇帝不去禁止,而是各個朝代對這種現象的態度不同,有的比較寬鬆,而有的就嚴厲禁止。從皇家對宮女和太監搞「對食」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出太監在當時的地位高低,是否存在宦官幹政的情況,因為,凡是皇家對宮女和太監搞對食禁止的時期,都是皇權比較穩固,宦官遠離權力的時期;而凡是皇家對宮女和太監搞對食的問題,比較寬鬆和開明的時期,都是宦官幹政比較嚴重的時期。所以說,不是皇帝不想管,而是,有些時候是管不住,也有些時候是沒有能力去管了。
  • 「對食」,就是太監和宮女結成夫妻?專家:了解下「菜戶」再說
    尤其是《甄嬛傳》中所演繹之蘇培盛和崔槿汐能夠令設府宅,宛若一對正常夫妻,舉案齊眉、你儂我儂,更是將清廷後宮這種畸形的婚姻予以細緻詮釋。在影視作品中,將太監和宮女之間結成掛名夫妻的行為稱為「對食」。從字面意思上解釋,所謂「對食」,即為對面而食,也就是面對面吃飯的意思,看似有著夫妻日常生活狀態的形象寫照。
  • 《甄嬛傳》:鏡子折射出的不是容顏,而是甄嬛一生的歡欣
    一邊有著皇帝的寵愛,一邊迎來與心愛之人的結晶,她的眉眼間都透露的幸福的氣息。這一刻的她完全沉浸在了有孕和封嬪的喜悅之中。02劇中第二次鏡子是出現在甄嬛被華妃罰跪導致小產後,在床上躺了一個月後,終於願意起身梳妝。此時的她,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副憔悴而又傷感的面容。
  • 甄嬛傳:為何浣碧一死,甄嬛就想辦法弄死皇帝?其實原因很簡單
    在《甄嬛傳》中,作為甄嬛妹妹的浣碧在劇中的形象不算好也不算壞,有些人覺得浣碧對甄嬛不忠心。仁者見仁,再怎麼說浣碧也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並且姊妹二人從小就呆在一起,浣碧更是服侍甄嬛多年,所以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作為姐姐的甄嬛也是非常錢就照顧浣碧的。
  • 甄嬛在懷有身孕之後,為何還要挺著大肚子去蕩鞦韆?原因讓人心疼
    甄嬛在懷有身孕之後,為何還要挺著大肚子去蕩鞦韆?原因讓人心疼文/欣賞眾所周知,古代皇帝擁有至高的地位,坐擁著萬裡江山,同時掌握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可能正是這些原因,使得他們對待感情是半信半疑的。一來二去的,甄嬛和皇帝看對眼了,於是,他便告訴了甄嬛自己的皇帝身份。在後來,皇帝一直獨寵甄嬛,給予她最好的,處處順著甄嬛,對她特別的好。此時此刻的甄嬛認為遇到了真愛,但是她卻不知道,皇帝只是拿她當替代品罷了。
  • 甄嬛傳:難怪宜修晚年佩戴一朵藍色小花,甄嬛讀懂,才動了殺機
    宜修殺害了姐姐純元,拿到屬於自己的帝後之位,但是本人配不上母儀天下的稱號,多次害死皇帝的子嗣,恰巧甄嬛也是被陷害過的,皇帝又是愛著甄嬛的,皇帝最後知道是宜修殺了自己喜愛的女子,失去了心中的白月光,皇帝下令讓皇后到死都只是皇后的頭銜,皇帝死後,甄嬛看到宜修佩戴的小花,本是太后的甄嬛還是將她氣死,這是為何?且聽小編細細道來。1.
  • 你知道嗎,原來對食是這麼回事,難怪宮女太監都爭相找人對食
    對食,從字面上來看,也就是面對面吃飯的意思,似乎也沒什麼別的含義,但是實際上,對食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一把來說,皇宮宮規森嚴,一般是不允許有人肆意縱容自己情感的,也就是說,皇宮裡的任何人有婚配,都必須要有人為他們做主,一般是皇帝或者太后,有時候也可以是皇后,對食一般發生在宮女和太監的身上,在皇宮中,太監和宮女一般都是因為家庭貧困,無法維持生活而進宮來的,
  • 古代宮中的「對食」是什麼意思?為何太監要和宮女對食?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皇宮裡就出現了很多對食的,也就是太監和宮女之間,互相私定終生。對食,根據史料記載,意思是說宮女和宮女,或者是宮女和太監之間,一起搭夥生活,結為「夫婦」。對食,是宮女和太監們無法排遣心中的寂寞,才演變出來的一種畸形現象。對食所經歷的時間很悠久,從漢朝到明朝的史料中均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