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禧攻略》、《如懿傳》等諸多影視作品的演繹中,清廷後宮的太監和宮女或暗地裡,或經皇帝、皇后特旨恩準而結成掛名夫妻,同居一室、同臥一榻,除了無法正常進行夫妻生活,其餘一切和正常夫妻無異。尤其是《甄嬛傳》中所演繹之蘇培盛和崔槿汐能夠令設府宅,宛若一對正常夫妻,舉案齊眉、你儂我儂,更是將清廷後宮這種畸形的婚姻予以細緻詮釋。
在影視作品中,將太監和宮女之間結成掛名夫妻的行為稱為「對食」。從字面意思上解釋,所謂「對食」,即為對面而食,也就是面對面吃飯的意思,看似有著夫妻日常生活狀態的形象寫照。但是,如果對太監娶妻的歷史詳加了解就能發現,這種太監和宮女之間婚娶行為的稱呼並不準確。
1、太監和宮女之間結成夫妻,到底該如何稱呼
據學者考證,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載入歷史的娶妻太監乃係唐朝最為著名的太監——高力士。唐朝規定:凡入品太監可以娶妻成家。時任宮闈令的高力士,品秩為正六品,按例可以成家;再加上唐玄宗的特殊恩寵,高力士娶妻變成了歷史的開創者。其實,早在高力士之前,已有宦官娶妻的記錄,只不過名氣較之高力士遠遠不如,但不為人知罷了。
據明末清初收藏家孫承澤考證,自漢代起,宮廷中就已經出現了宮女偷偷尋找太監匹配為夫妻的情況。在整個宮廷之內,正值妙齡的宮女們反倒是生理需求最為旺盛的群體,雖然歷朝歷代都對宮女尋找太監慰藉身心的情況屢有嚴禁,但以宮規壓制之人本性,又如何能夠成功呢?所以,這種情況屢屢鑑於史書記載,從未得到有效制約。
當時,太監和宮女之間結伴的行為,從來未被稱為「對食」,直到明朝時期才有了官方給予的稱呼——「菜戶」。
《熹宗懿安張皇后外傳》有載:
宮人無子者,各擇內監為侶,謂「菜戶」。其財物相通如一家,相愛如夫婦。既而嬪妃以下,亦頗有之,雖天子亦不之禁,以其宦者,不之嫌也。
當然,「對食」也並非不能用以稱呼太監和宮女之間的特殊關係,但僅僅限於兩者之間的短暫交往,暫時相互依靠,並非結成掛名夫妻的相伴終生。
2、什麼情況,才能被稱為「對食」
關於「對食」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的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的原配嫡後陳皇后,也就是著名典故「金屋藏嬌」的女主角——陳阿嬌,並不得寵,整日鬱鬱寡歡,於是她就讓一個面容姣好的宮女穿上男性服侍和自己同枕共眠。陳皇后和這個宮女之間恩愛有加、儼如夫妻,「對食」一說即源於此。
自此以後,關於「對食」的記載,屢屢見於史書。西漢時期的「房與宮對食」、「宮人自相與為夫婦」;乃至明朝直接給出「按宮女配合,起於漢之對食」的學術認定。也就是說,「對食」乃指宮女和宮女之間,乃至後宮妃嬪和宮女之間的同性關係。身處「宮掖之中」的宮女們,「怨曠無聊」,為「解饞止渴」,只能「出此下策」,和身處同等境地的宮女們結成伴侶,相互慰藉。
3、「對食」為何也被稱為宮女和太監之間的短暫交往關係
「對食」的顯著特點乃係相對而食的短暫交往,並非經官方認可的結成掛名夫妻,相伴終生。也就是說,「對食」的短暫性,逐漸更適用於未得官方許可,只能於暗地裡結成伴侶之太監和宮女之間的短暫交往。
宮廷之中,雖然太監已經經過淨身處理,不能算作真正的男人,不能實際滿足宮女的需求,但其畢竟是男性,畢竟比宮女更具誘惑。所以,即使有違宮規,宮女們也會偷偷尋找自己中意的太監,暗自相與。但這在後宮之中,尤其是清朝時期乃係被明令禁止的行為,所以這種行為只能偷偷進行,而且根據具體需要能夠隨時終止,成為「菜戶」一般光明正大的掛名夫妻關係,更是幾無可能。所以,「對食」也就慢慢成為了這種無法公開,無法成為夫妻,類似宮女和宮女之間行為的稱呼。
所以,關於「對食」和「菜戶」稱呼的嚴格界定已經以「能否正式結成掛名夫妻」為準。宮女和宮女之間,太監和宮女之間暗地裡進行、未得官方許可的短暫性交往行為,才可稱為「對食」。
參考文獻:《漢書》、《熹宗懿安張皇后外傳》、《內監》、《春明夢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