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食」跟「菜戶」是同一個意思嗎?其實很多人的理解都是錯誤的

2020-12-05 指點江山

「對食」這詞照本意來講,就是跟其他的人在一張桌子上吃飯,用我們現代人的看法來講,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可是,它所包含的含義,在今天似乎並不能這麼來理解。不過,照這麼來講,這個詞倒是有點一詞多義的意思在裡面,其實,用這種想法對這個詞來做一個解釋是很有幫助的。

「對食」這個詞,在很早以前就出現了,它主要是講述宮女與宮女之間或宮女跟太監之間的愛情。翻閱史書,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詞最早在漢代出現,《漢書》中記載的這個詞。《漢書》記載:「官婢曹曉、道房、張棄,故趙昭儀御者於客子、王偏、臧兼等,皆曰宮(曹宮)即曉子女,前屬中宮,為學事史,通《詩》,授皇后。房(道房)與宮(曹宮)對食。」

其主要是描述宮女與宮女之間,即女同性戀之間的愛情,明朝的《野獲編內監對食》一書中也有相關的記載:「今中貴授室者甚眾,亦有與娼婦交好,因而娶婦者。至於配耦宮人,則無人不然。凡宮人市一菜蔬,博一線帛,無不藉手,而費亦不資... ...」不過,以上這些都只主要是講述了宮女與宮女之間的事情,似乎,與太監並沒有什麼關係。

可這也不難理解,畢竟,中國歷經這麼多年,人們所熟知的太監也就那麼幾個。趙高、魏忠賢這些全是奸佞之人,古人對他們的評價並不高。這些手段極端惡毒的人,說起來並不少,不過,卻很少被人看得上,這就跟長得高的看不上矮個子一樣,所以,對於普通人而言,太監是屬於有生理缺陷的人,是被人鄙視跟看不起的。

說起來,宮女與太監,都算得上是賣身給皇室的一類人,處於同樣悲慘的境地。況且,在沒有特殊情況下,他們都是不被允許出宮的。可以說,在這某種情況下,他們也算是同病相憐。在這種情況下,宮女還算是好一點,可以找個人嫁了,但是,太監就不行了。

古代對於宮女是否可以出宮並沒有明確的定論,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宮女不論生死都得待在皇宮裡。她們中的大部分可能這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見到帝王一面,所以,為了找尋到愛情的她們,不是與其他宮女產生同性戀情,就是跟太監結成名義上的夫妻,搭夥共食,這也就是我們所講的「對食」。

可以說,在宮廷內侍結成對食實在是無奈之舉,畢竟,身處皇宮之中,身為奴僕的他們幾乎都是孑然一身的,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懷並不難理解。這樣來說,結成對食,雖然不能滿足生理需要,但是,可以給他們精神上的慰藉。究其緣由,則在於宮中低級宦官無力娶妻納妾,宮女又很少有機會被皇上臨幸,宦官和宮女便只有自己尋求安慰,所謂「宮掖之中,怨曠無聊,解饞止渴,出此下策耳。」

在隋唐時期就有一些人對於這種現象表達了自己的同情和理解,在那之後,這股風氣越刮越烈,到了明代的時候,宮女跟太監結成名「義夫妻」的例子數不勝數。對於這種情況,人們又給它起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菜戶」,就是指「不要的東西」。這樣一個詞就說明了,人們雖然接受了這種情況的存在,但是,還是對它報以鄙視的態度。

既然,有這麼多願意結成「對食」的人存在,那麼,也就是說明這裡出現了一個新市場。之後,有很多看到商機的人就把握住了這個機會,給那些宮女、太監做媒。其實,宮女和太監想要結成對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所以,他們之間的媒婆也不是那麼好當的,自然要價非常高。最終,有很多太監們的彩禮並沒有到宮女家人的手上,而是被這些媒婆給拿走了。

清代對宦官管束極嚴,但娶妻成家之事仍很多見。清末著名權閹小德張曾在妓館中結識了一個叫方金翠的妓女,兩人情投意合,娼主也極力奉迎。方金翠對小德張伺候十分周到,小德張吐痰時總要方金翠以口承接,然後再由方吐入痰盂,所以,一時傳聞很多,稱"過籠痰筒"。小德張對其相當滿意,便想買方金翠從良... ...

有默許這件事情存在的人,自然,也有強烈反對這些事情的人,朱元璋就是其中一個。

他對於這種情況的反對或許不是最嚴重的,但是,他對於這些宮女太監的處罰卻是最冷酷的。為了制止「對食」事件的發生,他甚至將違反命令的太監給活剝了。不過,像他這樣的人也不多,在明代中期的時候,皇宮內幾乎到處都是「對食」、「菜戶」之類,當時的皇帝對於這種情況也是採取默許的態度,只要不犯事到他頭上,他才不會管。

根據史料來看,我們發現「對食」跟「菜戶」之間還是有一點區別的,「對食」所包含的範圍更加廣,它既可以發生在同性之間,也可以發生在異性之間,並且,它所持續的時間沒有「菜戶」長。而「菜戶」,則更像是一個名義上的夫妻關係,雙方要保持對對方的忠貞。這樣來講,除了沒有實質上的性生活外,「菜戶」雙方就是一對夫妻,並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之間的關係更加純潔。

大家大概都了解一點關於太監的事情,他們其實有點類似於今天的殘疾人。他們雖然沒有行動上的不便,但是,在那個奉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年代,器官的殘缺對他們的心態則會造成極其大的打擊。也正因為如此,當有些太監一旦手中有了一定的權力之後,就會為了恢復男人的尊嚴而費盡力氣,使用的偏方源源不斷,最終,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參考資料:

『《古代的宮廷對食》、《漢書》、《野獲編內監對食》』

相關焦點

  • 「對食」,就是太監和宮女結成夫妻?專家:了解下「菜戶」再說
    在影視作品中,將太監和宮女之間結成掛名夫妻的行為稱為「對食」。從字面意思上解釋,所謂「對食」,即為對面而食,也就是面對面吃飯的意思,看似有著夫妻日常生活狀態的形象寫照。但是,如果對太監娶妻的歷史詳加了解就能發現,這種太監和宮女之間婚娶行為的稱呼並不準確。
  • 太監和宮女「對食」是什麼意思
    在古代一般都是窮人家的小男孩才會被送進宮做太監,因為誰也捨不得把自己的兒子送進宮做太監。其實,太監們的生活也是極其寂寞乏味的,沒有人願意與他們成雙結對。太監雖然沒有了那個,但也是人。人都是怕寂寞無聊的,所以要找個人陪著說說話,聊聊天。其實太監也可以找他們的同類啊!但是他們也畢竟曾經都是公的,只不過是那個被咔嚓了而已。但是他有男人的DNA,也算是半個公的。
  • 大明朝史:明朝太監和宮女「對食」到底是怎麼回事?
    說起明朝時期的,太監和宮女對食來,那就讓人很無奈了,其實這就是一個封建時代的產物,而且這個產物還很悲劇。在明朝時期對食的意思很簡單,直白的說就是太監可以和宮女談戀愛搭夥過日子,這就是所謂的太監和宮女對食。估計說到這裡很多小夥伴都會很懵,宮女怎麼會和太監談戀愛呢?太監根本就不是男人啊?
  • 古代宮廷「對食」史:揭秘對食的起源,宮女和太監如何做夫妻?
    顧名思義,所謂的「食」就是吃飯,而所謂的「對食」,就是面對面對著吃飯。這是直接按照字面意思來講的,但在歷史上,對食顯然不是兩個人對著吃飯那麼簡單,它還有更深層的意思。古代社會的皇宮之中,只有皇帝這麼一個真正的男人。而在他的身邊,除了妃嬪和宮女之外,就是一些太監。
  • 解讀中國古代宮廷「對食」史
    這幾年熱播的《甄嬛傳》、《如懿傳》等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宮女和太監結成對食,搭夥做夫妻這種故事情節,由此推動電視劇情節的發展。但是眾所周知,古代皇宮裡的宮女、太監都是沒有自由之身的奴隸,再加上太監又是有生理缺陷之人,這就不禁讓人感到好奇,宮女和太監到底是如何做夫妻的?
  • 解讀中國古代宮廷「對食」史,宮女和太監是如何做夫妻的?
    「對食」最初的意思指的是「搭夥共食」的意思,就是一起吃飯。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延伸為兩種意思:其一、宮女與宮女的「對食」。就是所謂的宮中女子間的同性戀。女子間的「對食」現象最早記載於漢代的史書中。《漢史》載:「官婢曹曉、道房、張棄,故趙昭儀御者於客子、王偏、臧兼等,皆曰宮(曹宮)即曉子女,前屬中宮,為學事史,通《詩》,授皇后。房(道房)與宮(曹宮)對食」,東漢著作家應邵就在此註解到「宮人自相與為夫婦名對食,甚相妒忌也」,顯然這裡的「對食」就是指女子間同性戀的意思。
  • 古代太監們「婚戀史」:「對食」現象,為何從私密走向半公開化?
    導語:一直以來,在層出不窮的影視劇中,跟宮鬥、後宮等有關的題材往往都能夠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無論是根據哪個朝代的故事所改編,又或者是講述哪朝哪代王侯將相。而在之前熱播的《甄嬛傳》中,熹妃在生育過後趁著皇上高興,藉機讓皇上身邊的蘇培盛與自家侍女槿汐對食,做了一對恩愛的「對事」夫妻。可是在大部分人的觀念裡,太監沒有任何生育能力,也從不見得他有什麼妻子兒女,那對食這件事豈不是多此一舉?真的是如此嗎?讓我們來看看吧。
  • 古代太監和宮女對食是什麼意思,是電視劇裡演的那樣嗎?
    因為古代太監和宮女的生活基本都是在高牆之內,又宮規森嚴,有的人進來了一輩子都出不去,寂寞和空虛是難免的,所以大家互相結為伴侶,一起吃飯約會,簡單說」對食」就是宮女與宮女之間或者太監與宮女之間的戀愛關係,雖然有些太監對女性還是興趣濃厚,但是畢竟太監的男性生理功能是不完整的,所以這種」對食」大多都只是雙方在心靈上互相尋找慰藉。
  • 明朝對食的宮女太監結果有多慘?剝皮極刑,連媒人都要挨板子
    但是之前的宮女,很多朝代都是一輩子終老宮中的。宮裡除了皇帝沒有第二個男人,而她們做宮女的有幾個能成功攀上皇帝這棵大樹。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宮女寂寞,太監也寂寞,兩者會走到一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對食這件事情,從漢朝就開始了,從漢到明,史料記載不絕於書。
  • 你知道嗎,原來對食是這麼回事,難怪宮女太監都爭相找人對食
    在古時候,皇宮裡的宮女和太監可以說是身份地位最可憐的人了,他們不僅出身貧寒,生活無依無靠,到了皇宮還要一伺候別人而維持自己的生活,有時候碰上心腸歹毒的主子,他們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一不小心犯了一丁點錯,就要受到巨大的懲罰,甚至危及性命,十分危險。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往往會從外尋找溫暖,以慰藉生活之苦,那就是對食。
  • 古代對食關係: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是對食鼻祖
    1.啥是「對食」?《甄嬛傳》中裡面的cp非常多,裡面有一對副線cp比較特殊,就是蘇公公和崔姑姑,他們像夫妻一般生活,共同面對宮內的是與非。相信看過電視劇的很多人都知道,他們的這種關係便是「對食」,或者也可叫「菜戶」。「對食」是什麼意思呢?
  • 太監宮女吃對食,也會產生男女之間的愛情,大多是從一而終
    談起對食這個名詞,我想大家多少也是耳聞過的。畢竟我們在電視機裡頭也看了宮廷劇了,而其中有時候就會聽到人家說道對食。其實對食的起源便是在深宮之中,起先是一些太監與宮女因為久處深宮倍加寂寞,漸漸就約在一起吃飯。
  • 古代宮中的「對食」是什麼意思?為何太監要和宮女對食?
    深深宮牆鎖住了人的自由,但也鎖不住從心裡生發出來的寂寞。皇帝寂寞了還可以找妃子,那麼太監宮女們寂寞了該找誰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皇宮裡就出現了很多對食的,也就是太監和宮女之間,互相私定終生。對食,根據史料記載,意思是說宮女和宮女,或者是宮女和太監之間,一起搭夥生活,結為「夫婦」。對食,是宮女和太監們無法排遣心中的寂寞,才演變出來的一種畸形現象。
  • 從皇家對宮女和太監搞「對食」的態度,看宦官在當時朝中的權勢
    對於出現宮女、太監「對食」、「菜戶」的情況,從有宮女和太監這個職業開始,就一直存在,並不是皇帝不去禁止,而是各個朝代對這種現象的態度不同,有的比較寬鬆,而有的就嚴厲禁止。從皇家對宮女和太監搞「對食」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出太監在當時的地位高低,是否存在宦官幹政的情況,因為,凡是皇家對宮女和太監搞對食禁止的時期,都是皇權比較穩固,宦官遠離權力的時期;而凡是皇家對宮女和太監搞對食的問題,比較寬鬆和開明的時期,都是宦官幹政比較嚴重的時期。所以說,不是皇帝不想管,而是,有些時候是管不住,也有些時候是沒有能力去管了。
  • 古代太監對食現象走向公開化,不再偷偷摸摸,這是受到很多人認可
    蘇培盛就跟這位妃子說出來他內心的願望,希望皇上能夠把槿汐賜給他,作為他的妻子。但是我們都知道自古以來太監是不能夠結婚的,因為太監閹了之後就再也沒有了生育能力。而這個時候太監如果想要一個孩子,就只能是認個乾兒子或者乾女兒,來滿足自己沒有子嗣的需求。其實對食一開始的理解是一起搭夥吃飯。
  • 古代宮廷「對食」,女多男少的背景下,宮女和太監如何做夫妻?
    所謂「對食」,原意是指搭夥共食,兩個人坐在一張桌子前面對面吃飯。後來延伸為兩個意思,一是宮中女子間的戀情,二是宮女與太監結成掛名夫妻,搭夥過日子。後一種更普通,又稱為「菜戶」。電視劇《大明風華》裡有一個情節,胡善祥滿了16歲,宮女姐妹們說她已經到了找「對食」的年紀,攛掇她找個小太監。
  • 電視劇中常說的「對食」是什麼意思?揭秘古代太監與宮女的秘密
    不過一般太監更願意喜歡對食,可以滿足心裡的目的 ,那麼常常看古代電視劇中太監們講的對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你也不知道古代的對食是講的什麼意思,其實對食就是講皇宮中太監們與宮女們的那些事。其實對食最早出現在漢朝時代,那時間其實是講的宮女與宮女的之間的感情。兩人在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如同夫妻一樣。
  • 古話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生活環境產生了很大變化,有些自古流傳的、本是通俗易懂的俗語,現代人反而理解起來有些困難了,比如為什麼俗話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現在恐怕只有農村的人才能懂。與人不和,勸人養鵝。這句話在《增廣賢文》中也有記載,最少也有百年的歷史了,後邊還有一句,叫與人不睦,勸人架屋。這句同樣叫人難以理解,養鵝和架屋,跟與人不和睦有什麼關係呢?
  • 揭秘古代宮女與太監對食,皇帝竟然默許了?沒想到是這個原因
    今天咱們給大家講的是在明代非常流行的一種風氣,叫做對食,咱們都知道這太監是不能生育的,而在當時明代的非常流行的一種風氣就是,太監跟宮女勾搭在一起了,在歷史上咱們一般都叫他為對食,這是在明清兩代非常的流行的一種現象。但是奇怪的是竟然沒有人制止,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