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對食這個名詞,我想大家多少也是耳聞過的。畢竟我們在電視機裡頭也看了宮廷劇了,而其中有時候就會聽到人家說道對食。其實對食的起源便是在深宮之中,起先是一些太監與宮女因為久處深宮倍加寂寞,漸漸就約在一起吃飯。往後自然就發展成了伴侶,因此也可以說這對食也是我國封建制下特有的一種現象吧。我們也知道,這在古代的時候一般都是貧苦人家因為無力負擔孩子才會把兒子送進宮裡做太監。不然的話,在一個男子地位本就高於女子的年代,又如何會把兒子送去做太監,讓他們一生都要低人一等呢?誰又會捨得把自己兒子往火堆裡推呢?
而只要一入宮的話,便是終身都要留在宮裡頭的,並且又是為奴,因此這一般的太監大多都是一生悽苦的。加上太監在方進宮時就要面臨被閹割的命運,往後一生註定是沒辦法再討媳婦了。不過雖說一生要為奴不得出宮,但是太監們也不甘一生就這樣形單影隻,很多太監都會想跟個宮女搞對食。其實對食說到底也不過是為奴的太監跟宮女們惺惺相惜罷了,這也是他們的一種情感需求。其實,這對食關係並不只是兩個人簡單約飯,相反的其實是很接近夫妻關係的一種關係了。不過只是因為男方是太監罷了,所以這對食只能叫做對食而不能稱為夫妻。
不過這對食的稱呼也是一直在變著的,像在明代那會兒太監跟宮女的這種關係就被叫做是菜戶。身為伴侶的太監跟宮女兩個人皆是相互攙扶,太監往往會比較疼愛跟自己對食的那個宮女,而女方也會比較心疼自己的另一半。如此來看的話,這對食的雙方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歸宿了。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就常看到一些太監與宮女結成了對食,雖是出於寂寞才在一起的,到二人相守也是有如蜜甜。而且這結了對食的男女吧,一般也是從一而終的,既然同一個人在一起了,那往後就不能再換對象了。
宮中有一條規矩,不能隨意供奉自己的親人,不過太監們都還會常常把自己已過世的對食對象供奉起來,他們冒著犯宮規的風險在祭奠自己的心中的那個愛人,或許是宮中的條件才能使他們更加相依為命吧,他們在宮中可謂是互相憐愛,看到這裡不能不說,太監和宮女也能產生男女之間的情愛「愛情」。
同時,宮女也會體貼太監。不過這也不是誰都能找到對食對象的,比如有些人生得面目不雅,又沒啥地位的自然只能一生孤苦了。不過這些人也是有著想找伴侶的想法的,他們會願意給宮女們幫忙,做一些苦差事。而宮女也會支付相應的報酬給這些太監,這也算是種奇妙的交易吧。一般在宮裡頭呀,最受歡迎的還要數膳房裡當差的太監了,因為他們不僅會烹飪美食,還可以給心愛的人帶好吃食。如此就算他們找不到好對象,也註定會有眾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