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石公園超級火山下發現巨大巖漿庫
新華網華盛頓4月23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黃石國家公園下方有一座超級火山。美國猶他大學研究人員23日說,黃石公園下方除了此前已知的一個巖漿庫外,在更深處還掩藏著一個更加巨大的巖漿庫。
這項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論文兩名主要作者林凡奇助理教授和黃信樺博士後研究員說,新發現的巖漿庫位於地下20公裡至45公裡深處,容積為4.6萬立方公裡,是三峽水庫(容積為40立方公裡)的1150倍。而位於其上方的巖漿庫容積只佔其22.7%。
「此下地殼巖漿庫連接了以往已知的淺層巖漿庫以及深部地幔熱柱,讓我們對黃石公園的巖漿系統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兩人在回復新華社記者的電子郵件中說。
研究人員利用類似醫學上的電腦斷層掃描技術,對黃石地下巖石構造進行成像後得出上述結論。不過與通常認識不同的是,這個巨大巖漿庫中只有2%是熔巖,另98%是未熔融的固態巖石。因此,「如果將所有熔巖取出,可充滿23座三峽水庫」。
兩人還表示,位於地下深處的巖漿庫主要成分為玄武巖熔巖,其特徵是黏性較低,噴發時通常以流體形態溢出,因此「比較沒有強烈噴發的危險」。而之前發現的淺層巖漿庫主要成分為流紋巖,其黏性較高,一旦噴發會比較劇烈。
目前學術界對黃石公園超級火山的主要假設為,地幔對流將高溫的下地幔物質向上推升形成地幔熱柱,當熱柱的頂端達到一定深度,物質開始部分熔融並向上竄升,並在淺地殼形成巖漿庫直至噴發。但此前對地幔熱柱如何連接淺地殼巖漿庫並不是完全了解,此外這一理論也無法解釋從該地區溢出的二氧化碳量。
新發現被認為填補了連接地幔熱柱與淺層巖漿庫之間的缺失環節,也解開了二氧化碳溢出量超過預計之謎。林凡奇和黃信樺說,「我們認為,下地殼巖漿庫是上地殼巖漿庫的熱量與巖漿的主要來源」,該發現「說明了,為什麼黃石持續為地球上最為活躍的地熱活動地區」。
黃石公園位於美國中西部,每隔一段時間,便有其超級火山即將大噴發的傳言出現。研究人員指出,黃石公園超級火山曾於200萬年、120萬年和64萬年前各噴發過一次,都是淺層巖漿庫的作用結果。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