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包水體系是什麼
油包水體系簡單來說就是外相為油脂內相為水,用專家的話說就是體系的形態是水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於油中,水相是內相或分散相,油是外相或分散介質,從熱力學觀點來說,油包水乳化液是不穩定體系,它的穩定性只是相對的、暫時的。
膏霜及乳液有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W/O)兩類,辨別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稀釋法:利用稀釋法只需要用一個燒杯加入水,將樣品加入水中攪拌,如果能夠攪拌分散均勻證明為水包油型(O/W),如果為一團一團無法溶解則證明為油包水(W/O)型。
2,染色法:將油溶色素滴入料體中攪拌分散能料體整體染色且較深則證明為(W/O),如果色澤較淡只是液珠帶色則為(O/W)。
3,電導法:原則上油包水的電導率低,水包油的電導率高。
4,濾紙潤溼法:在濾紙上滴一滴料體能快速分散展開並在中心留下小油滴的為(O/W),若料體不展開則為(W/O)。
1、乳化劑的選擇
油包水乳化劑需要選擇HLB2-6之間,通常乳化劑親油又親水,在體系中在油水相界面上,降低水油界面張力,讓乳化體系得以穩定,乳化劑對穩定性具有極大的影響,選擇油包水乳化劑原則上需要選擇親油性大的作為主乳化劑,這樣體系就不易發生轉向,可適當復配不同分子量的乳化劑來填充不同分子量之間的空隙。
選擇分子結構相近而分子量不同的乳化劑組合乳化效能和穩定性會大大的提升,要增強穩定性就要增強油包水乳化劑在油相中的溶解度,通常在水裡加入0.5-2的無機鹽可以降低油包水乳化劑在水相溶解度,因此穩定性得以提高。
2、油脂選擇
在油包水配方中,油脂主要對粘度,粉體的分散和配方穩定性有重大關係,一般來說油脂的極性越大體系粘度越低同時穩定性也會下降,一般極性油脂在油脂比例超過1/3時增強油相的電極性,如果過高會使固體顆粒更容易向界面相遷移和聚集,一般出現鈦白粉聚集,花粉,表面龜裂極有可能就和油脂極性有關。
3、固體顆粒選擇
固體顆粒在油包水中具有助乳化效果,但是有一個重大的因素就是固體顆粒的粒徑對助乳化效果具有極影響,一般固體顆粒5~25個納米或數倍時更加容易對油包水乳化體系的假面穩定有促進作用,但是在總體中來說一般情況下加入固體顆粒是可以增強體系穩定性的,因為他們增加了油脂的粘度和界面的強度。
一般固體顆粒在油包水配方中在5%以下時候對穩定影響是比較弱的,10%以上時粉體具有強烈吸附作用,乳化劑消耗非常高容易出現析油和沉澱現象,解決方法有增加乳化劑用量,改用親油處理的粉體顆粒,增加穩定性同時提高在皮膚上的膚感和塗抹。
4、體系粘度控制
影響油包水粘度最大的因素是油脂,如果不考慮油脂極性的話,一般油脂添加比例越大黏度越低,油脂添加比例越小粘度越高。
油脂的極性對體系粘度影響也是非常明顯,極性越高粘度越低穩定性也會降低。
油脂的熔點也對粘度有明顯影響,一般來說添加低極性固體油脂和高熔點低極性油脂可增加產品粘度和增強高溫穩定性。
油脂的分子量影響,高分子油脂可增加體系粘度,較低用量就有明顯效果,但是活化溫度太高難操作。
5、工藝影響
油包水體系一般都是水相緩慢加入油相中,加入速度一定要嚴格控制不易過快,否則會破乳,一般乳化後需要進行10分鐘左右的均質,降低至室溫後再進行適當均質有助於提高粘度和穩定性。
一般不考慮油脂比例前提下,分散的越細膩均質越均勻稠度越大,因油包水體系粘度會緩慢降低,所以建議做料時將粘度提高一些,均質均勻一些,有助於提高穩定性。
6、電解質及冰點影響
在水相中加入0.5-2%的無機鹽可以降低乳化劑在水相中的溶解度,增強了界面膜的穩定性,因此可增強體系穩定性。在水相中加入小分子10-20%多元醇(如丙二醇、丁二醇)可以降低水的冰點,增強了耐寒的穩定性。
4.油包水乳化劑介紹
更多詳情,可聯繫我們的銷售或技術顧問。
—為您提供高品質,高性能的原料
—幫助您減少生產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
更多詳情請諮詢:
電話:0513-81105257 手機:15262723893
網址:www.andisil.cn
個人護理網址:www.andisil-personal-care.com
長按以上二維碼圖片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