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撿拾一次性飯盒回收到快餐店?沒有此事!

2021-01-15 騰訊網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9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和平)近日,一則題為「大媽垃圾堆裡撿飯盒,用口罩擦完再轉給飯店」的視頻在網絡上流傳,稱在長沙人民中路某中學對面,拍到一位黑衣服大媽在環衛工人垃圾車中撿拾一次性飯盒,並且用一次性口罩簡單地擦拭,疑似回收的一次性飯盒流向附近的快餐店。針對這一「現象」,今日記者就此進行了一番走訪。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網絡上拍攝的地點為人民中路的盛香亭新式熱滷店。「在垃圾車撿拾回收用過的打包盒我看到了,但並沒有擦拭後給快餐店。」作為現場見證人,當事環衛工人胡道明告訴記者,9月21日晚,他在人民中路清掃地段作業時,為方便臨街門店傾倒垃圾,例行將環衛保潔車停放在人民中路91號附近,也就是盛香亭新式熱滷店旁。當晚7時多,保潔車旁出現一位大媽在保潔車內翻撿用過的打包盒,也就是一次性餐盒,此打包盒是盛香亭新式熱滷店扔進保潔車裡的。為回收,大媽簡單進行了擦拭整理,然後就離開了。

撿拾垃圾的黑衣大媽已一時無法找到,據附近門店從業人員反映,該大媽曾在附近一帶撿廢品,送廢品店而已。隨後記者就此找到了盛香亭新式熱滷店負責人廖宗毅。該負責人表示,雖然沒有在意大媽撿拾保潔車的打包盒,但自己作為品牌門店絕不會使用回收的餐盒,也絕不容忍他人如此不道德的回收行為。「如果要回收也就不會丟到保潔車裡了。」廖宗毅說,為加強防患,從現在開始,他們門店用過的餐盒均剪口銷毀再處理。

記者了解到的情況在職能部門處進一步得到確證。所在地的文藝路市場監督管理所所長陳欽告訴記者,22日至23日,他們兩次對視頻拍攝所在的盛香亭新式熱滷店進行突擊檢查,並沒有發現使用回收過的餐盒,該門店證照齊全,並提供了9月的餐盒進貨單,以及生產廠家相關證照和質量檢測證明。

相關焦點

  • 一次性飯盒是可回收垃圾嗎?
    一次性餐盒經常會用到。那麼,這種產生頻率非常高的生活垃圾到底該如何分類?很多人都可能分錯。今天就來一起學習下吧! 一次性飯盒是什麼垃圾? 用過的一次性飯盒是其他垃圾。
  • 一次性發泡餐具解禁涉百億產能 回收利用待填空
    但2011年發改委並沒有馬上將其從淘汰類中刪除,發改委的考慮是,經過十年來的禁用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治理餐具白色汙染已收到明顯成效,且我國針對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生產、銷售、回收、中轉、運輸與處置利用的管理和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如果現在將其從淘汰類目錄中刪除,將會帶來一系列不利的社會影響。
  • 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 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
    原標題: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 七旬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夏天裡,為了在炎熱的天氣裡保存食物,冰箱冷凍櫃成為不可或缺的東西,食物得到保鮮,卻不曾想盛食物的塑料盒會成為致命的隱患……近日,蘇州一位70多歲的女士不慎誤吞一次性飯盒冷凍後破裂的塑料殼,經手術取出後不見好轉,後轉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治療
  • 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七旬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
    ,為了在炎熱的天氣裡保存食物,冰箱冷凍櫃成為不可或缺的東西,食物得到保鮮,卻不曾想盛食物的塑料盒會成為致命的隱患……圖文無關近日,蘇州一位70多歲的女士不慎誤吞一次性飯盒冷凍後破裂的塑料殼老人誤吞飯盒凍裂產生的塑料片成功取出後卻沒有好轉家住蘇州園區的王女士(化名)雖然已年過七旬,但是身體硬朗,性格要強,雖然和大女兒住在一起,卻不願讓女兒負擔、照顧,平時,一個人上街買菜、做飯……
  • 一次性餐盒是可回收物嗎?這張「目錄」上一目了然
    在人們印象中,紙箱、塑料瓶、易拉罐這些可以拿來賣錢的就是可回收物,但實際回收中卻發現,有些已經賣不出什麼價錢,有些甚至都沒人要。像喻阿姨,提著幾袋家裡囤積的廢紙箱、飲料瓶還有一次性餐盒等,來到小區兩網融合回收服務點交投,但收運人員並沒有照單全收。比如這個飯盒是不可回收的,只能當幹垃圾扔。飲料瓶和餐盒明明都是塑料做的,為什麼一個能收一個不能收呢?是不是這個回收點搞特例?
  • 晉江一男子在快餐店吃到蟑螂 攢20多隻「歸還」店主
    東南網9月11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林天真 通訊員 莊凌龍 許曉紅)菜裡吃到蟑螂,快餐店老闆還不受理,32歲的貴州人吳某憋了一肚子氣,他決定「以蟑螂還蟑螂」。昨日清晨6點,他將事前收集的20多隻死蟑螂,一股腦塞進快餐店的門縫裡。
  • 發改委解禁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節約石油 安全達標
    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刪除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條目主要基於多種考慮:它符合國家食品包裝用具相關標準;使用後可以回收再利用;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一直在使用;可以節約石油資源;隨手丟棄垃圾的行為已大幅減少,廢棄物回收體系逐步建立,最初出臺禁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使用的環境已發生很大變化,對「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條目進行調整的時機基本成熟。
  • 降解餐盒餐盒的回收處理需要成本,到底該由誰買單?
    回收點瞧不上外賣餐盒每到飯點兒,和北京的餐廳一起忙碌起來的,還有各大外賣平臺的送餐員。北京市西四附近的一家麻辣燙餐館,每天都要使用100多個塑料餐盒。這些透明塑料餐盒上都印有帶箭頭的三角形標識,意味著屬於可回收物。但這些餐盒到了消費者手中,絕大多數被當做垃圾一扔了之。   「清洗餐盒太麻煩,從來都是直接扔掉。」
  • 一次性餐盒是可回收垃圾嗎?
    一次性餐盒經常會用到。那麼,這種產生頻率非常高的生活垃圾到底該如何分類?很多人都可能分錯。今天就來一起學習一下吧!一次性餐盒是什麼垃圾?用過的一次性餐盒是其他垃圾。一次性餐盒多數是由塑料製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色汙染,投放垃圾的時候要注意將它投放到其他垃圾箱內。
  • 一次性發泡餐盒有毒 或導致人體致癌
    國家就明令淘汰有毒的一次性發泡餐盒。但如今,一次性發泡餐具仍佔據著很大市場。究竟是誰在用有毒餐盒,這些餐盒又是哪裡生產的?「有毒餐盒」仍在大量使用在對深圳、西安、北京、南昌四大城市進行的調查中,從路邊攤到大餐館,記者都發現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的影子。
  • 哪一環都有問題 -- 一次性劣質餐盒調查追蹤
    在永清縣劉街宏利塑料廠,總經理葉振平自稱由於產品質量被舉報不合格,已停產了,但記者看到車間裡仍有工人在生產,葉振平說這些餐盒是賣到外地的,不進入北京市場。在河北滄縣興濟鎮北桃杏村某塑料機械廠,總經理張某告訴記者,一種新設計生產的製作一次性飯盒的壓塑機十分熱銷,去年下半年已賣出二三十臺,購買企業都是針對北京市場生產飯盒的。
  • 行業新規定出臺 一次性餐具將淡出餐飲市場
    記者昨天從中國烹飪協會(以下簡稱「中烹協」)了解到,我國首部針對餐飲企業制定的行業規範文件《餐飲企業經營規範》將從今年12月1日起在國內實施。
  • 專家:讓商家、平臺、消費者為回收埋單
    由於公司沒有食堂,他和同事的午餐通常用手機叫外賣解決。一餐過後,小夏數了數,米飯、主菜、小菜、湯……一個人的餐食耗費了4個塑料餐盒。而在公司樓道的垃圾桶裡,外賣餐盒已經堆成了小山。網絡外賣行業的飛速增長,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吃、填飽了人們的胃,卻又在一定程度上製造了更多的廢品。而塑料餐盒直通垃圾場,更是給環境帶來隱患。
  • 近日,香港消委會發布調查報告稱,近三成可微波爐加熱的塑料飯盒會...
    據悉,PE常用作保鮮膜、塑料膜,PS常用作一次性餐具,PE超過110℃,PS超過70℃,都有可能開始析出塑化劑,不能放入微波爐。 許多廠商往往故意忽略對盒蓋材料的標示,專家提醒消費者儘量避免購買材料標示不清的產品,實在吃不準,就把盒蓋拿去後再把塑料飯盒放入微波爐。
  •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解禁 記者調查:真能回收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的檢驗結果表明,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符合《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樹脂衛生標準》(GB9692—1988)和《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9689—1988);  二是使用後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可以回收再利用;  三是國際上許多國家如美國、歐盟、日本等一直在生產和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四是因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質量輕,耗材少
  • 跌跌漲漲很迷茫,期待一次性餐具市場的復甦
    楚天都市報記者詹鈃 實習生孔銘萱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受疫情影響,今年1-5月份,武漢的一次性餐具市場猶如過山車般,起伏不定,難以捉摸。從價格上看,從封城期間到4月底,一次性餐具經過兩輪漲價。
  • 一次性餐具是否應有償提供?
    對於提升市民做好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周豫川委員建議,要做好可利用垃圾的回收組織工作,增加政策性的鼓勵。「比如在小區固定地方設置廢紙回收站,並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這樣可以減少垃圾源頭,同時促進回收利用。」 也有委員提出,這部法規一定要「剛」一些。鍾世全委員認為,草案中「倡導減少一次性用品」中的「倡導」二字應當刪除。
  • 馬爾科的火焰沒有高溫屬性,為何能燒到大媽的太陽普羅米修斯?
    在漫畫中995話中,馬爾科的不死炎意外地能燒到大媽的太陽普羅米修斯,也不是說普羅米修斯是太陽,是他擁有太陽一般的屬性,類似於太陽,燃燒的時候溫度很高。可馬爾科的生命卡上,並沒有表明他的不死炎擁有高溫的屬性,為何也能傷到普羅米修斯呢?特別?
  • 保溫飯盒什麼牌子好 保溫飯盒能保溫多久
    於是,保溫飯盒派上用場了。好的保溫飯盒可以保溫好幾個小時,到中午時候飯菜也很熱,重要的是可以省去排隊熱飯的時間。那麼,保溫飯盒什麼牌子好呢?保溫飯盒到底能保溫多久?今天小編來為你解答。保溫飯盒十大品牌排行:NO.1 膳魔師THERMOS膳魔師品牌1904年成立於德國柏林,是世界知名的保溫容器品牌,也是專業真空不鏽鋼家庭系列用品製造企業。
  • 新加坡小販申遺成功後燒「第一把火」,取消一次性餐盒
    (圖:來源自網絡)  日復一日在小販中心解決三餐的新加坡人早就習慣了其便利的程度,不管是堂食還是外帶,都十分的方便。  外帶食物也幾乎是非常常規的操作,每個攤都會提供一次性的飯盒,方便又衛生,不過大量的使用一次性飯盒也造成了一定的環境問題,引起了新加坡環保組織的注意。  新加坡一家非政府組織,零廢新加坡,計劃從即日起到明年2月,在五家小販中心推廣環保計劃,鼓勵國民自備餐盒,減少使用塑料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