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令人心動的offer!重外學子考取牛津大學人文社科塔尖專業「PPE」
「牛年到了,我給大夥整個牛津樂呵樂呵!」1月12日晚上,重慶外國語學校高2021屆AP班鄧伊曼發了條朋友圈,寫了個「小作文」,與大家分享自己收到牛津大學錄取通知的喜悅。
據了解,鄧伊曼同學被牛津大學墨頓學院PPE專業錄取,墨頓是牛津最好的學院之一,PPE是牛津的王牌專業!PPE(Philosophy,Politics and Economics),通譯政經哲,被譽為人文社科類最頂尖的專業之一。
「我很幸運,在重外,收穫了無限的精彩」
對於已經拿到牛津offer的鄧伊曼來說,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她表示除了自己的努力,與六年來重外老師們的耐心培養、重外的優質課程和注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密不可分。
人生中寶貴的6年中學時光選擇了重外,鄧伊曼感到很幸運,初中的老師們給她打下了很好的學科知識基礎,高中的老師們因材施教,帶給她的除了紮實的學科知識,還教會了她學習中最重要的東西:時間規劃。規劃好時間減少了學習時的焦慮感,能夠允許她有更多的時間在獨立探索的過程中試錯、改正、成長。
鄧伊曼說,重外會精心創造各種平臺、開設各類課程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校園四大文化節、社會實踐活動也讓她受益匪淺。
「我很慶幸,衝牛津,被人文社科類塔尖專業錄取」
牛津是為數不多的將政經哲三門學科一起教學的高校,牛津PPE專業也是出了名的難申請,鄧伊曼一開始也只是感興趣、想挑戰,「其實多虧了重外老師們的鼓勵,我才敢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她說,PPE入學競爭很大,三門學科均需要面試,十分考驗申請者的知識儲備和口語。
越努力的人才可能越幸運,鄧伊曼就是一個不斷努力的人。她相信憋著一口勁的學生是最有潛力的,因為有待完成的目標,待證明的自我,待書寫的未來。
但「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實現遠大的目標需要自己忍耐雜念和誘惑,配合家長的耐心等待。她說,「我和家人很幸運地能『忍』,能『待』,今天長籲了憋著高中三年的一口氣。」
「我很堅信,走出去,是為了更好的回來」
談及對想要考牛津的學弟學妹們有何學習建議的時候,鄧伊曼總結了三點:首先,過語言關,避免海外考試出現讀不懂題、答非所問或做不完題的情況;其次,不論TSA(思維技巧測試,是牛津等大學的本科專業入學考試),SAT(美國大學入學測驗)都要花時間弄懂錯題,有效刷題;最後,儘早開始啃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大學教材,拿微觀經濟學舉例,推薦高中開始讀Hal Varian寫的《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這本書幫她出色地完成了牛津的經濟學面試,更多書單在牛津大學的官網有推薦。
對於未來的人生規劃,鄧伊曼坦言沒有想那麼遠,只是說到自己的留學初心是「走出去,是為了更好的回來」。鄧伊曼說:「唐剛校長不止一次地叮囑我們要在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中破繭成蝶,去證明自己作為重外人、中國人,穿行在不確定的世界中的從容與篤定!」中國靈魂、世界眼光是重外教育的靈魂,服務國家、貢獻社會是重外人不事張揚的價值認同。她說自己尊重不同文化,會吸收不同文化的優勢,更會時刻懷揣家國情懷!
(文章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DF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