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課堂】您感測到了什麼——四種溫度傳感器類型的優點與缺點

2020-12-04 電子產品世界

  選擇溫度傳感產品也許看似小事一樁,但由於可用的產品多種多樣,因此這項任務可能令人頗感畏懼。在這篇博客文章中,筆者將介紹四種類型的溫度傳感器(電阻式溫度檢測器 (RTD)、熱電偶、熱敏電阻器以及具有數字和模擬接口的集成電路 (IC) 傳感器)並討論每種傳感器的優點與缺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1/285709.htm

  從系統級的立足點來看,溫度傳感器是否適合您的應用將取決於所需的溫度範圍、準確度、線性度、解決方案成本、功能、功耗、解決方案尺寸、安裝法(表面貼裝法與通孔插裝法以及電路板外安裝法)還有必要支持電路的易設計程度。

  RTD

  當一邊測量RTD的電阻一邊改變它的溫度時,響應幾乎是線性的,表現得像一個電阻器。如圖1所示,該RTD的電阻曲線並非完全呈線性,而是有幾度的偏差(示出了一條用作參考的直線)—— 但卻是高度可預測並可復驗的。為了對這種輕微的非線性進行補償,大多數設計人員都會對測得的電阻值進行數位化處理,並使用微控制器內的查找表以便應用校正因子。這種寬溫度範圍(大約-250℃至+750℃)內的可復驗性和穩定性使RTD在高精度應用(包括在管道和大容器內測量液體或氣體的溫度)中極為有用。

  

 

  圖1:RTD的電阻與溫度

  用來處理RTD模擬信號的電路的複雜度基本上根據應用而變化。放大器和模數轉換器(ADC)等組件(這些組件會產生它們自己的誤差)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當測量必要時才給傳感器供電 —— 通過該方法您也可實現低功耗運行,但這會使該電路複雜得多。而且,使傳感器通電所需的功率還會提高其內部的溫度,從而影響測量準確度。僅僅幾毫安的電流,這種自加熱效應就會產生溫度誤差(這些誤差是可糾正的,但需要進一步的斟酌考量)。另外,請謹記:線繞式鉑RTD或薄膜RTD的成本可能相當高,尤其當與IC傳感器的成本進行比較時。

  熱敏電阻器

  熱敏電阻器是另一種類型的電阻式傳感器。有多種多樣可用的熱敏電阻器,從物美價廉的產品到高精度產品,不一而足。低成本、低精度的熱敏電阻器可執行簡單的測量或閾值檢測功能 —— 這類電阻器需多個組件(如比較器、參考和分立式電阻器),但非常便宜,並具有非線性的電阻-溫度屬性,如圖2所示。如果您需要測量寬範圍的溫度,您將需進行大量的線性化處理工作。對幾個溫度點進行校準可能是必要的。為實現更高的精度,可用更昂貴且公差更緊的熱敏電阻陣列來幫助解決這種非線性難題,但這種陣列通常比單個熱敏電阻器靈敏度低。

  

 

  圖2:熱敏電阻器的電阻與溫度

  因為多跳變點系統增加了複雜度和成本,所以低成本熱敏電阻器一般僅用於具有最少功能要求的應用,包括烤麵包器、咖啡機、電冰箱和吹風機。此外,熱敏電阻器還會遭受自加熱問題的困擾(通常在較高溫度下,此時它們的電阻較低)。和RTD的情況一樣,尚未發現不能在低電源電壓下使用熱敏電阻器的根本原因 —— 但請記住,滿量程輸出越低,它根據模數轉換器(ADC)特性直接轉化成的系統靈敏度越低。小功率應用還需要提高電路複雜度,以便能對噪聲引起的誤差非常敏感。熱敏電阻器可在-100°C至+500°C的溫度範圍內運行,雖然大多數熱敏電阻器的額定最高工作溫度範圍是+100°C至+150°C。

  熱電偶

  熱電偶包括由不同材料製成的兩根電線的接點。例如,J型熱電偶是由鐵和康銅製成的。如圖3所示,接點1位於待測量的溫度處,而接點2和接點3則被置於用LM35模擬溫度傳感器測定的不同溫度處。輸出電壓與這兩個溫度值的差大致成比例。

  

 

  圖3:將LM35用於熱電偶冷接點補償

  因為熱電偶的靈敏度相當低(在每攝氏度幾十微伏的量級上),所以您將需要低偏移放大器來產生可用的輸出電壓。在熱電偶的工作範圍內,溫度至電壓傳遞函數中的非線性往往需要補償電路或查找表,正如RTD和熱電偶一樣。然而,儘管有這些缺點,熱電偶仍非常流行,尤其適用於烤箱、水加熱器、窯爐、測試設備和其它工業處理 —— 原因是熱電偶的熱質量很低且工作溫度範圍(工作溫度可擴展至2300℃以上)很寬泛。

  IC傳感器

  IC傳感器可在-55°C至+150°C的溫度範圍內工作 —— 精選的幾種IC傳感器工作溫度可高達+200°C。有各種類型的集成式IC傳感器,不過四種最常見的集成式IC傳感器當屬模擬輸出器件、數字接口器件、遠程溫度傳感器以及那些具有溫控器功能的集成式IC傳感器(溫度開關)。模擬輸出器件(一般是電壓輸出,但有些也具有電流輸出)在其需要ADC來對輸出信號進行數位化處理時最像無源解決方案。數字接口器件最常使用兩線接口(I2C或PMBus),並具有內置的ADC。

  除了也包括一個局部溫度傳感器外,遠程溫度傳感器還具有一路或多路輸入以便監測遠程二極體溫度 —— 它們最常被置於高度集成的數字IC(例如,處理器或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中。當達到溫度閾值時,溫控器可提供簡單的警報。

  使用IC傳感器有許多好處,包括:功耗低;可提供小型封裝產品(有些尺寸小到0.8mm×0.8mm);還可在某些應用中實現低器件成本。此外,由於IC傳感器在生產測試過程中都經過校準,因此沒有必要進一步校準。它們通常用於健身跟蹤應用、可佩戴式產品、計算系統、數據記錄器和汽車應用。

  經驗豐富的電路板設計人員將根據最終產品要求來使用最合適的解決方案。表1展示了每種溫度傳感器的相對優勢/劣勢。

  

 

  表1:RTD、熱敏電阻器、熱電偶和IC傳感器的相對優勢與劣勢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筆者和筆者的同事將撰寫更多溫度基礎知識方面的博客,歡迎繼續予以關注。如果您希望我們討論任何話題,請在下邊發表意見來告知我們。


相關焦點

  • 四種溫度傳感器類型的優點與缺點
    在這篇博客文章中,筆者將介紹四種類型的溫度傳感器(電阻式溫度檢測器 (RTD)、熱電偶、熱敏電阻器以及具有數字和模擬接口的集成電路 (IC) 傳感器)並討論每種傳感器的優點與缺點。 從系統級的立足點來看,溫度傳感器是否適合您的應用將取決於所需的溫度範圍、準確度、線性度、解決方案成本、功能、功耗、解決方案尺寸、安裝法(表面貼裝法與通孔插裝法以及電路板外安裝法)還有必要支持電路的易設計程度。
  • 電化學傳感器的優點、缺點以及與NDIR氣體傳感器的對比
    電化學傳感器是通過與被測氣體發生反應並產生與氣體濃度成正比的電信號來工作的。類似於其他任何技術,在使用電化學傳感器檢測氣體時具有其各自的有優點和缺點。重要的是, 在決定該技術是否合適你的應用前,必須先認真閱讀應用信息。
  • 溫度傳感器的7種基本類型
    溫度定義為物質的能級,可以通過該物質的某些變化來證明。溫度測量傳感器種類繁多並且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通過感測物理特性的某些變化來測量溫度。 這裡討論的七個基本類型的溫度測量傳感器是熱電偶,電阻溫度設備(RTD,熱敏電阻),紅外輻射器,雙金屬設備,液體膨脹設備,分子狀態變化和矽二極體。
  • 渦輪流量計傳感器有什麼類型
    大家好,今天中瑞能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渦輪流量計傳感器有什麼類型的介紹。智能型渦輪流量計傳感器類型主要有四種。分別是氣體渦輪流量計傳感器、反推式渦輪流量傳感器、止推式渦輪流量傳感器、切向式渦輪流量傳感器。
  • 電容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結構類型及其應用與注意事項
    電容式傳感器是以各種類型的電容器作為傳感元件,將被測物理量或機械量轉換成為電容量變化的一種轉換裝置,實際上就是一個具有可變參數的電容器。   電容傳感器特點   主要優點:   (1) 輸人能量小而靈敏度高;   (2)電參量相對變化大;   (3) 動態特性好;   (4) 能量損耗小;   (5)結構簡單,適應性好。   主要缺點:(1)非線性大。(2)電纜分布電容影響大。
  • 溫度傳感器原理
    2.溫度傳感器熱電阻的結構(1)精通型溫度傳感器熱電阻 工業常用溫度傳感器熱電阻感溫元件(電阻體)的結構及特點,從溫度傳感器熱電阻的測溫原理可知,被測溫度的變化是直接通過溫度傳感器熱電阻阻值的變化來測量的,因此,溫度傳感器熱電阻體的引出線等各種導線電阻的變化會給溫度測量帶來影響。
  • 溫度傳感器類型分類
    溫度是最常見的測量變量之一,因此感測它的方法有很多,溫度感應既可以通過與加熱源直接接觸來完成,也可以通過遠程方式來完成,而不是直接與輻射源接觸。目前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溫度傳感器,包括熱電偶,電阻式溫度檢測器(RTD),熱敏電阻,紅外線和半導體傳感器。
  • 溫度傳感器的特性與分類以及結構詳解
    溫度傳感器原理  一、溫度傳感器熱電偶的應用原理  溫度傳感器熱電偶是工業上最常用的溫度檢測元件之一。其優點是:  ①測量精度高。因溫度傳感器熱電偶直接與被測對象接觸,不受中間介質的影響。  ②測量範圍廣。
  • 溫度傳感器的類型
    溫度傳感器,是工業生產中最常見的一種傳感器。它將物體的溫度轉化為電信號輸出,它具有結構簡單,測量範圍寬,穩定性好、精度高等優點。
  • 這些常用的周界防範系統有哪些優點與缺點?
    周界防範系統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也湧現了很多的類型,主要是採用了不同的技術手段。今天給大家介紹常用的周界防範系統。 缺點:飛鳥、動物、溫度、空氣流動、霧氣、雨雪等等環境因素以及安裝方式、角度、位置等因素都很容易引發誤報。基本與紅外技術缺點相同、誤報率、相對紅外技術少一些。一般小區項目周邊沒有樹木,推薦使用,其它項目不建議使用,特別是防範級別比較高的項目。
  • 溫度傳感器的類型(深度解析)
    所有這些行為都需要溫度傳感器的應用。即使您現在使用的計算機也使用溫度傳感器。很明顯,溫度監測和管理是人類生活的基礎,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已經制定了實現這一目標的技術。記錄的第一臺溫度計是伽利略於1592年發明的。這是一個使用玻璃燈泡的簡易空氣溫度計。僅在18世紀,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更精確的水銀溫度計,Anders Celsius推出了現在眾所周知的0到100度溫度計。
  • 關於溫度傳感器,你知道哪些屬於溫度傳感器嗎?
    溫度傳感器對於環境溫度的測量非常準確,廣泛應用於農業、工業、車間、庫房等場所。對於溫度傳感器的種類非常多,不同的感溫元件不同的型號,可以從廠家產品手冊中獲知,下面將溫度傳感器的類型簡介如下:通過感溫元件來分類可以大致分成鉑熱電阻溫度傳感器、熱電偶溫度傳感器、熱敏電阻溫度傳感器三大類。
  • 電容傳感器的原理與應用
    電容傳感器的原理   電容式傳感器是以各種類型的電容器作為傳感元件,將被測物理量或機械量轉換成為電容量變化的一種轉換裝置,實際上就是一個具有可變參數的電容器。在實際測量中D、d、e是基本不變的,故測得C即可知道液位的高低,這也是電容式傳感器具有使用方便,結構簡單和靈敏度高,價格便宜等特點的原因之一。   電容式傳感器是以各種類型的電容器作為傳感元件,由於被測量變化將導致電容器電容量變化,通過測量電路,可把電容量的變化轉換為電信號輸出。測知電信號的大小,可判斷被測量的大小。這就是電容式傳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四種最常見的溫度傳感器
    本文介紹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溫度檢測技術,以及每種溫度檢測技術所能提供的功能。同時還探討了各種應用的要求,以及工程師如何設計出針對其特定需求的溫度檢測電路。有四種常用的溫度傳感器類型:1. 負溫度係數(NTC)熱敏電阻熱敏電阻是一個熱敏感的電阻, 顯示了隨溫度變化相關的巨大的、可預測的、精確的電阻變化。負溫度係數(NTC)熱敏電阻在低溫下具有很高的電阻。隨著溫度的升高,電阻迅速下降。
  • 電子那點事:溫度傳感器的原理
    最近,隨著原材料、加工技術的飛速發展、又陸續研製出各種類型的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分類按測量方式可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大類。1、接觸式接觸式溫度傳感器的檢測部分與被測對象有良好的接觸,又稱溫度計。溫度計通過傳導或對流達到熱平衡,從而使溫度計的示值能直接表示被測對象的溫度。一般測量精度較高。
  • 氣敏傳感器是什麼?氣敏傳感器的應用與分類
    紅外光源產生的紅外光入射到測量槽,照射到某種被測氣體時,根據氣體種類不同,將對不同波長的紅外光具有不同的吸收特性,同種氣體不同濃度對紅外光的吸收量也不同。因此,通過測量到達光敏元件的紅外光的強度,根據紅外光源的波長和光敏元件輸出的電信號就可以知道被測氣體的種類和濃度。
  • 溫度傳感器原理,測量技巧及接線方法.
    如果您要進行可靠的溫度測量,就需要為您的應用選擇正確的溫度傳感器。
  • 作為工控人工程人,你必須了解溫度傳感器
    兩種溫標的換算公式為:t(℃)=T(K)-273.15K進行間接溫度測量使用的溫度傳感器,通常是由感溫元件部分和溫度顯示部分組成,如圖示二.溫度傳感器組成框圖2.1溫度傳感器的物理原理隨物體的熱膨脹相對變化而引起的體積變化
  • 溫度傳感器校準失敗的8大原因
    熱電偶金屬熱電偶的優點在於,它們具有非常寬的溫度範圍並且成本低廉。它們的缺點包括相對較低的精度,並且在非常高的溫度下,它們易於不均勻。諾貝爾金屬熱電偶具有非常寬的溫度範圍,具有更高的精度,但價格更高。像金屬熱電偶一樣,它們也容易不均勻。
  • 溫度傳感器分類及工作原理介紹
    溫度傳感器分類按測量方式可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大類。1、接觸式接觸式溫度傳感器的檢測部分與被測對象有良好的接觸,又稱溫度計。溫度計通過傳導或對流達到熱平衡,從而使溫度計的示值能直接表示被測對象的溫度。一般測量精度較高。在一定的測溫範圍內,溫度計也可測量物體內部的溫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