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泥處理技術之石灰穩定 投資及運行成本的評價與分析

2020-12-01 北極星環保網

汙泥處理技術之石灰穩定 投資及運行成本的評價與分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原理與作用

通過向脫水汙泥中投加一定比例的生石灰並均勻摻混,生石灰與脫水汙泥中的水分發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碳酸鈣並釋放熱量。石灰穩定可產生以下作用:

1)滅菌和抑制腐化。溫度的提高和 pH 的升高可以起到滅菌和抑制汙泥腐化的作用,尤其在pH≥12的情況下效果更為明顯,從而可以保證在利用或處置過程中的衛生安全性;

2)脫水。根據石灰投加比例(佔溼汙泥的比例)的不同(5%~30%),可使含水率80%的汙泥在設備出口的含水率達到74.0%~48.2%。通過後續反應和一定時間的堆置,含水率可進一步降低;

試算過程:

氧化鈣分子量56,氫氧化鈣分子量74

30份氧化鈣可吸收9.64份水生產39.64份氫氧化鈣。

故汙泥在未機械脫水的情況下,含水率可由80%降低至45.8%,但若考慮生石灰中的純度及氧化鎂的含量,含水率會有一定的偏差。

3)鈍化重金屬離子。投加一定量的氧化鈣使汙泥成鹼性,可以結合汙泥中的部分金屬離子,鈍化重金屬;

4)改性、顆粒化。可改善儲存和運輸條件,避免二次飛灰、滲濾液洩漏。

2應用原則

汙泥的石灰穩定技術可以做為建材利用、水泥廠協同焚燒、土地利用、衛生填埋等汙泥處置方式的處理措施。

採用石灰穩定技術應考慮當地石灰來源的穩定性、經濟性和質量方面的可靠性。

3石灰穩定工藝與系統組成

3.2系統組成

1)輸送系統(包括溼泥及成品汙泥輸送)

一般可選擇螺旋輸送機或帶式輸送機,應採用全封閉結構,以防止汙泥散發的臭氣排放到大氣中,影響操作環境,危害操作人員的健康。

2)石灰倉儲與計量給料系統

石灰料倉用來暫時儲存罐車運送來的石灰粉料。設有破拱裝置、倉頂布袋除塵器、料位器等。

計量給料系統應確保在混合反應器開啟後,石灰能持續、定量輸送至混合反應器內。主要由進料鬥、進料料位監測和出料裝置、計量投加裝置等組成。

3)幹化混合反應系統

作為石灰幹化穩定工藝的核心設備,其運行表現直接影響整個項目效果。目前一般選擇傳統臥式混合攪拌反應器,主要由混合圓筒、工作軸、攪拌元件、在線監測裝置等組成。

4)廢氣收集及處理系統

汙泥石灰穩定工藝中,廢氣主要特點是高溫、高溼、高粉塵濃度、低有毒氣體濃度。它的主要成分為水蒸氣、石灰粉塵、氨氣,溫度約為30℃~50℃。針對該類廢氣,一般選擇溼式噴淋塔或增加淨化單元可滿足處理需求。

4設計與運行控制

1)石灰摻混比例

根據汙泥含水率、石灰活性及最終處置方式差異,石灰摻混比例可在30%以內調整。不同加鈣量的脫水效果,見表4-5。

2)混合物料的後續反應

石灰—汙泥在快速混合後反應仍將不同程度地持續數小時至數天,設計中應優化工藝條件有利於汙泥的後續反應及水蒸汽的蒸發,可以通過設計混合物料堆置設施(一般為5~10d 混合物料的堆置空間)為其進一步的反應提供有利條件,但要考慮粉塵及有毒有害氣體的控制。

5投資及運行成本的評價與分析

相對汙泥熱幹化、焚燒等處置方式,汙泥石灰穩定工藝基建投資較低,根據規模及混合設備選型不同,固定資產投資約為2~4萬元/t汙泥(含水率80%)。

目前國內工程實例較少,工藝直接運行費用主要由石灰、電、人工、設備維護等費用組成。根據石灰摻混比例不同,單噸運行成本約為50~150元,其中,石灰消耗可佔到總運行費用的70%~90%。


原標題:汙泥處理技術 | 石灰穩定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盛大環境 | 汙泥處理處置技術綜述
    對現代化的汙水處理廠而言,汙泥的處理與處置已成為汙水處理系統運行中最複雜、且花費最高的一部分。厭氧消化可降低汙泥中有機物的含量,減少汙泥體積,提高汙泥的脫水性能。汙泥厭氧消化目前在我國應用的並不順暢。我國建設的約汙泥厭氧消化設施中,可以穩定運營的不到20座。主要原因是由我國汙泥泥質差、處理廠運行管理水平低。我國汙泥含砂量較高、有機物含量較低、汙泥可生化性差,消化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和產沼氣率等指標普遍未達到國外標準。
  • 汙泥處理與處置技術分析!
    汙泥消化法具有穩定和滅菌、投資少、運行管理方便、基建費用低、最終產物無臭以及上清夜 濃度低等優點,因而特別適合於中小型汙水廠的汙泥處理。厭氧消化目的在於減少汙泥體積,穩定汙泥性質。汙泥在焚燒前,一般應先進行脫水處理和熱幹化,以減少負荷和能耗。汙泥焚燒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並已達到了工業規模的程度。焚燒處理的特點:大大減少了汙泥的體積和重量;殺死一切病原體;汙泥處理速度快,不需要長期貯存;可以回收能量。但是另一方面其較高的運行成本和煙氣處理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汙泥焚燒工藝的主要因素。
  • 熱點|我國汙泥處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但遺憾的是,據記者了解,穩定、持續運行的成功案例並不多。究其原因,有技術本身的水土不服,但更多的還有技術之外的因素。  比如在國外得到廣泛應用的厭氧處理技術,在德國等國家是汙水處理廠的「標配「,在國內就是水土不服:「有國內汙水汙泥泥沙含量大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運行管理難度大;此外,70萬~100萬元的噸投資也是很大的壓力。」
  • 經濟高效的汙泥處理——汙泥固化/穩定化技術
    可以直接通過穩定化藥劑的作用,將含水90%以上的淤泥轉化為含水60%以下的幹汙泥,從而直接回歸自然,或用於綠化。而且處理成本相當低,不高於100元/噸(含設施投入和運行費用)。汙泥固化/穩定化技術的應用汙泥固化/穩定化技術的應用包括汙水廠汙泥深度處理、汙泥坑或汙泥堆場修復、河道清淤淤泥處理。
  • 未來汙泥處理的主流技術是什麼
    3、技術路線生搬硬套汙泥處理技術主要有汙泥濃縮脫水、好氧消化、厭氧消化、幹化、堆肥和焚燒等。汙泥處置技術主要有填埋(包括地面、地下和水中)和土地利用。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汙泥幹化焚燒是當前最先進的汙泥處理技術,代表汙泥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因而不加分析地加以推廣。
  • 汙泥處理技術路線四大趨勢
    通常認為厭氧反應可以實現汙泥減量化、穩定化。通過厭氧反應,汙泥中有機物去除40%-60%,有害病菌減少。此外,厭氧消化提高汙泥脫水穩定性,讓焚燒等後續處理減少35%以上的能耗。2、厭氧消化成本較低。根據韋伯諮詢統計,單純厭氧消化投資成本約為20-40 萬元/(噸/日),由於不用鼓風曝氣等,節約了成本,單純厭氧消化運行費用約為60-120 元/噸(含水率80%,不包括濃縮和脫水),而好氧發酵運行費用為120-160 元/噸。歐美50%以上的汙泥採用厭氧消化處理,產生的沼氣轉化為電能可滿足汙水廠所需電力的33%~100%。但汙泥厭氧消化在我國應用的並不順暢。
  • 住建部: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
    本標準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3.方案設計;4.施工與驗收;5.汙泥預處理;6.汙泥輸送與儲存;7.濃縮脫水;8.汙泥熱水解;9.汙泥厭氧消化;10.好氧發酵;11.汙泥熱幹化;12.石灰穩定;13.汙泥碳化;14.超臨界水氧化;15.汙泥焚燒;16.汙泥土地利用;17.汙泥建材利用;18.汙泥填埋;19.運行管理;20.環境管理;21.安全管理。
  • 技術研究 | 等離子體技術在處理汙泥中的應用探討
    等離子火炬汙泥焚燒裝置各部件(包括隧道窯)均為標準化設計,自成體系,可以單獨運行或根據需要(處理工藝、處理量)級聯、組合工作。隧道窯由多個窯爐單元級聯組合而成,窯爐單元由不鏽鋼爐體、耐火材料爐襯、等離子火炬、等離子火炬電源、控制器、攪拌輸送裝置組合而成,窯爐單元自成體系,爐溫、工作模式可單獨設置,獨立運行。
  • 詳細解析8種汙泥處理處置相關工藝的成本及優缺點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厭氧消化技術【工藝描述】汙泥厭氧消化是指汙泥在無氧條件下,由兼性菌和厭氧細菌將汙泥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使汙泥得到穩定的過程。汙泥厭氧消化主要有高溫厭氧消化、中溫厭氧消化和兩相厭氧消化。目前的研究熱點在預處理高溫熱水解和高含固厭氧消化,國外均有成熟的技術。
  • 汙泥厭氧消化處理技術
    然而呢,如果想要有一個處理汙泥的理由、或者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那政策就是咱們依靠的根本!你看與不看,他都在那裡!從今天開始,重點分析政策推薦的這幾類技術,每一類技術都按照這個套路來介紹:1、     政策中提到的技術路線2、     政策中對技術的介紹3、     我了解的這個技術4、     別人是怎麼做的?
  • 13個汙泥處理處置項目技術工藝路線盤點
    項目佔地1.1公頃,集中日處理寧海縣城7家汙水廠汙泥150噸,其中一期汙泥75噸。能夠降解有機物、殺滅病原菌並降低含水率,汙泥經處理後用於園林綠化的營養土,沼氣廠內自用。該工程於2012年4月竣工並正式投入使用,項目至今已穩定運行3年,實現汙泥等廢物的綜合處理並回收生物質能源,從而踐行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 東道爾水技術:汙水處理汙泥常見異常問題診斷分析及處理辦法
    汙水處理運營中或多或少的會出現一些汙泥的問題,雖然很多不會導致系統的崩潰,但是汙泥的一些表觀可以提前獲知汙水目前存在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遇事不慌!一、物理性質異常的分析控制方法 1、在運行過程中如果發現汙泥發白 產生原因:缺少營養,絲狀菌或固著型纖毛蟲大量繁殖,菌膠團生長不良;PH值高或過低,引起絲狀菌大量生長,汙泥鬆散
  • 活性汙泥系統冬季運行指南
    目前,國內外通用的汙水處理技術主要是採用生物法,此方法具有處理徹底、有機物降解率高、二次汙染小、能耗低和運行管理方便等優點。加強汙水處理廠的過程管理 從細處入手確保各個汙水處理單元充分發揮應有的功能。對出現的故障和問題,應及時發現、及時分析和解決。避免小問題和小故障得不到解決,拖成大問題,影響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
  • 汙泥處理的3種方式介紹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本節主要講解汙泥穩定化技術。01、汙泥穩定的相關名詞解釋汙泥穩定是指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被氣化、汙泥中的有機物或揮發物液化、礦化或轉變為更加穩定的有機物的過程。其目的是減少各種病原體,消除臭味,抑制減輕或消除腐化的可能性,同時減輕汙泥質量。
  • 22個汙泥處理處置案例詳解
    2)超高壓板框壓濾機最大壓榨壓力可達5.0Mpa,壓濾機採用多次分段增壓的運行方式,將汙泥含水率降低至60%以下。3)汙泥基生物炭含水率小於5%,返融率低,穩定化高,相對於含水率80%汙泥,減量率大於85%。4)噸汙泥投資費用為45~50萬元,直接運行成本為240-260元/噸(以含水率80%測算)。
  • 汙泥脫水設備技術比較與分析
    關鍵詞:汙水處理廠;汙泥脫水;設備;離心脫水機引言:汙泥脫水處理是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處理中的重要環節,經濃縮脫水處理後的汙泥,其體積和含水率大幅降低,不但實現了汙染「減量化」,也降低了後續汙泥幹化焚燒或填埋等處置方法的難度和成本。汙水處理廠設計應用中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 【技術+流程+案例】煉油廠含油汙泥處理技術進展
    根據上述要求,今後對新建危險廢物填埋場的審批、管理更加嚴格,企業採用填埋處置含油汙泥的難度、成本都將增大,因此對脫水後的含油汙泥進行無害化處理,降低企業危廢處理成本是非常必要的。一、 含油汙泥處理難點煉油廠含油汙泥與市政汙水處理場產生的汙泥有本質區別。
  • 火電廠脫硫廢水處理的技術管理和水質控制
    關鍵詞:脫硫廢水處理;技術管理;水質控制;系統性管理0 前言脫硫廢水處理系統是燃煤電廠溼法煙氣脫硫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脫硫廢水處理排出,保障脫硫裝置穩定可靠運行,經過處理後脫硫廢水還必須滿足達標排放的要求。
  • 不鏽鋼酸洗汙泥的處理現狀及展望
    但該方法消耗的汙泥量小,周期長,不容易操作等。2.2固化穩定化後填埋固化穩定化技術是公認的適用於處理含重金屬固廢的重要方法。固化穩定化技術就是將危險固廢中的有害元素固定起來從而穩定存在物質當中。固化穩定化技術的途徑有兩種,一是用物理的化學的方法使得固廢中有害的成分穩定存在於固體物質的晶格結構中;二是通過物理摻雜的方法使有害物質進入某種基體當中而穩定存在不易浸出。現階段比較常用的固化穩定化固化材料有塑料、水泥、石灰、陶瓷、膠體、有機聚合物等。其中最主要的固化劑有水泥、石灰、玻璃等。固化後填埋是處理固體廢棄物一條最主要的途徑。
  • 超臨界水氧化汙泥處理技術提供處置路徑
    據了解,超臨界水氧化汙泥處理技術,可徹底分解汙泥中有機質,殺滅有害病菌,穩定重金屬成分,不產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二次汙染物,實現汙泥的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這一技術同樣適用於製藥、農藥、化工、石油煉化、機械加工等行業,處理其液態、半固態、粉末狀有機廢物及含有持久性難降解有機物質的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