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汙泥處理處置項目技術工藝路線盤點

2021-01-19 環境工程


「水十條」的發布,表徵著效果時代的到來。環境治理走向效果時代不僅意味著真市場的啟動,也意味著環保要求的進一步趨嚴。「水十條」強調,需要推進汙泥處理處置:要求汙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汙泥應進行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據統計,我國市政汙泥產生量2010~2014年保持較高增幅,預計到2015年產生量達到3509萬噸。而根據住建部的最新調查,目前中國各地汙水處理廠產生的汙泥無害化處置率約為56%。因此,有分析認為,「水十條」中我國汙泥處理處置的設施建設和處置率的明確要求,對汙泥處理處置行業將是「大考」。

面臨大考,行業也不斷探索適合汙水汙泥處理處置的發展之路。E20環境平臺特別整理部分項目案例介紹,供讀者參考。

1浙江省寧海縣汙泥處理處置工程

實現汙泥等廢物的綜合處理並回收生物質能源

該項目是國家863課題示範工程,採用中持水務核心技術「汙泥分級分相厭氧消化技術」,工藝路線為「分級分相厭氧消化+深度脫水+土地利用(園林綠化)」。項目佔地1.1公頃,集中日處理寧海縣城7家汙水廠汙泥150噸,其中一期汙泥75噸。能夠降解有機物、殺滅病原菌並降低含水率,汙泥經處理後用於園林綠化的營養土,沼氣廠內自用。該工程於2012年4月竣工並正式投入使用,項目至今已穩定運行3年,實現汙泥等廢物的綜合處理並回收生物質能源,從而踐行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2遷安市汙水廠汙泥加鈣穩定幹化處理項目

不拆變、停運現有汙泥脫水系統,實現汙水與汙泥處理無縫銜接

項目建設規模40 t/d,對8萬m3/日遷安市汙水處理廠產生的脫水汙泥進行無害化、穩定化、幹化處理。項目採用「快速混合」與「慢速反應」分開設置的二段式汙泥鹼性穩定處理工藝——SG-MixerDrum®汙泥鹼性穩定幹化技術。系統於汙水處理廠內脫水機房旁空地進行建設,總佔地面積550m2;建設周期約3個月,在不拆變、停運現有汙泥脫水系統的情況下實現汙水與汙泥處理無縫銜接。工程至今已投產運行1年半,運行效果良好,出泥符合設計要求,滿足CJ/T 249《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置混合填埋泥質》標準,產品作為填埋場覆蓋土使用,實現了汙水廠汙泥的「無害化,穩定化,資源化」。

3任丘市城東汙水廠汙泥滾筒好氧發酵處理工程

有效解決傳統好氧發酵技術存在的難題

該工程處理規模15t/d(含水率80%),採用SG-DACT®滾筒動態好氧高溫發酵技術對脫水後汙泥進行處理處置,於脫水機房旁空地建設,系統佔地1030m2,實現了汙水、汙泥在汙水廠內的一體化處理,至今以穩定運行2年。該工程有效解決傳統好氧發酵技術傳質效率低、發酵周期長、佔地大、臭味控制較難等問題,產品含水率低於45%,糞大腸桿菌值、蠕蟲卵死亡率、種子發芽率等均滿足《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置園林綠化用泥質》(GB/T23486-2009)要求,可作為園林綠化營養土。

4上海竹園汙泥處理工程

全國最大的汙泥幹化焚燒項目

上海市竹園汙泥處理工程項目接收和處理來自上海市竹園一廠、二廠、曲陽、泗塘4座汙水處理廠的脫水汙泥,項目採用半乾化焚燒處理工藝、焚燒灰渣進行建材綜合利用的處置方式。工程項目位於浦東新區外高橋地區規劃竹園汙水廠用地範圍內,總佔地面積5.83ha。

5平頂山汙泥處置項目

平頂山市節能減排重點環保項目

該項目是平頂山市節能減排重點環保項目,建設在平頂山汙水處理廠西側,主要用於日處理25萬噸汙水產生的脫水汙泥。項目設計日處理汙泥量為220噸(80%含水率),佔地約20畝,項目投資7400萬元,建設期一年。項目採用的「汙泥高濃度厭氧消化+電熱聯產+智能陽光幹化」工藝技術路線是目前在國際上汙泥處理領域中,理念超前、技術合理可靠、系統運行最經濟的技術路線。其核心工藝設備為AAe高濃度生物厭氧消化反應器、AAe智能陽光餘熱幹化棚。

6深圳南山汙水廠汙泥處理系統升級改造工程

採用高幹脫水技術路線,嚴格控制加藥量

南山汙水處理廠也是深圳汙泥產量最大的汙水處理廠。該項目以南山汙水處理廠濃縮後含水率約為97.5%的汙泥為主要處理對象,西麗和蛇口廠則將80%汙泥在均質池中與部分南山廠汙泥混合均質,然後再經過汙泥處理系統進行脫水。項目總規模為含水率80%溼汙泥800噸/天,分兩期處理。目前的設備供貨和安裝服務範圍為近期400噸溼汙泥的處理。上海同臣環保負責提供超高壓彈性壓榨機及配套附屬設備、閥門、管道及配件、電氣自控等設施並提供設備安裝。

7天山汙水廠汙泥深度脫水工程

小區汙水廠極致化典範

上海天山汙水處理廠汙泥深度脫水工程設計規模為幹汙泥量13tDS/d,總投資約為2600萬元。主要流程為離心濃縮+藥劑調理+隔膜壓濾機脫水,它將汙 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滿足運送至填埋場處置的要求。該工程的建設是為了保障近期上海市中心城區汙水處理廠汙泥的出路,並通過建設高標準除臭工程改善周邊大氣環境質量。

8白龍港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工程

國內領先的大型汙泥厭氧消化處理系統

上海白龍港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工程是世界銀行貸款項目上海城市環境項目APL二期城市汙水管理子項目上海白龍港汙泥處理工程BST2.3標的一部分。建設完成後由上海城投汙水處理有限公司白龍港汙水處理廠負責生產運營。工程採用汙泥厭氧消化+沼氣淨化+汙泥幹化工藝,設備設施運行穩定,汙泥降解率達40%以上,產生的沼氣作為幹化系統能源使用。工藝對濃縮後的汙泥進行一級中溫厭氧消化,降解汙泥中的VSS,產生沼氣進行資源再利用,供消化、幹化加熱系統利用(消化熱水鍋爐、幹化導熱油鍋爐),幹化系統為流化床幹化工藝,採 用沼氣鍋爐導熱油幹化汙泥。

9廊坊超臨界水氧化汙泥處理示範項目

採用國內自主設計建造的首套工業化超臨界水氧化裝置

項目由新奧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投資興建,是國內自主設計建造的首套工業化超臨界水氧化裝置,處理能力達到240噸/天。項目位於廊坊龍河工業園區的中心地帶,佔地1.45公頃。項目採用新奧集團自主研發的超臨界水氧化處理技術,可徹底分解汙泥中的有機質,殺滅有害病菌,穩定重金屬成分,實現汙泥的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10北京高碑店汙水廠汙泥高級消化項目

北排、普拉克、康碧三方合作項目

2014年8月26日,北京排水集團北排建設有限公司與普拉克環保系統(北京)有限公司籤約北京高碑店汙水處理廠汙泥高級消化工程設計及諮詢服務合同,項目設計日處理能力為1358噸(按含固率20%)的混合汙泥,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汙泥熱水解+高級厭氧消化+深度脫水的項目。項目的建設地點在高碑店汙水處理廠的廠內,高碑店汙水處理廠的規模為100萬噸/日,是北京市最大的汙水處理廠。該項目還引進了汙泥熱水解技術專業公司康碧(CAMBI)公司的成套系統。項目預計到2015年底建成,使汙泥處置實現了能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資源化和可持續發展,充分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把節能減排落實到行動中,對全國的汙泥處置路線有很好的示範作用。

11天津濱海汙泥處理處置中心

工藝獨創,全球唯一汙泥處理及蛋白提取利用技術

裕川汙泥處理處置項目接收處理來自天津十幾家汙水處理廠的汙泥,處理後的幹化汙泥含水率40%以下,有機物消減40%以上,病原菌全部滅活,可用於生產綠色建材、土壤改良劑等;蛋白濾液可用於生產泡沫混凝土用發泡劑、泡沫滅火劑用發泡劑等高附加值資源化產品。脫水汙泥經裕川技術處理後實現「三化」同時產生可資源化利用的蛋白濾液和幹化汙泥。裕川一期150噸/日汙泥處理處置項目已連續、穩定運行近3年;二期150噸/日項目於2015年8月底投入運行;三期800噸/日項目於2015年9月開工建設。

12河南安陽中丹大型車用生物燃氣工程

亞洲首座以城市有機固體廢棄物為原料的大型商業化運營車用沼氣工程

該項目由青島天人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建設,安陽市貞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運營,採用的工藝是高溫CSTR和二次發酵技術,醇胺法沼氣淨化提純工藝。日產CNG10000m3/d,原料消耗量500噸/天。利用的主要原料是市政汙泥(200t/d)、城市糞汙(255t/d)、牛糞豬糞(30t/d)、屠宰垃圾(5t/d)、廚餘垃圾(10t/d)。該項目是亞洲首座以城市有機固體廢棄物為原料的大型商業化運營車用沼氣工程,是國內首套大型高溫CSTR反應裝置,一次性調試投產成功,甲烷回收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採用SCADA自控系統實現遠程監控管理和專家服務,項目總投資為5500萬元。

13湖北鹹寧電滲透汙泥高幹脫水項目

不加化學藥劑,為後續資源化利用提供便利

該項目建設在鹹寧經濟開發區溫泉工業園,主要用於日處理4萬噸市政汙水產生脫水汙泥。項目設計日處理汙泥量為20噸(80%含水率),汙泥脫水後含水率從80%降至40%。項目投資580萬元,佔地約500㎡,其中建設投資530 萬元;本工程於2014年09月份建成投產。該項目採用「機械壓榨」與「電滲透」耦合原理,在常溫工況下,實現固液分離,避開固汽分離相變汽化潛熱階段。減容60%~70%;電耗80~90kWh/t;熱值1000~1300kCal/kg;殺滅病原微生物去除部分重金屬;所產泥餅異味小;浸泡2月後,返溶率<5%。


相關焦點

  • 汙泥處理技術路線四大趨勢
    而國內外研究表明,汙泥脫水後炭化製成汙泥炭更能符合穩定化、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汙泥處置發展方向。借鑑國際經驗,未來汙泥處理處置的技術發展主要有以下四條路徑:一、沼氣能源回收和土地利用為主的厭氧消化技術路線厭氧消化具有以下優點:1、提高後續處理的效率並減少後續處理能耗。
  • 22個汙泥處理處置案例詳解
    截至目前,共徵集到18家企業的22個汙泥處理處置案例,具體案例名單如下。項目接收凱裡市行政區域內汙水處理廠含水率80%汙泥,汙泥脫水經過高幹脫水、行炭化處理,每天產出15t汙泥基生物炭,外運作為有機肥配肥、建築材料生產原料等使用,徹底解決了凱裡市汙泥處理處置難題。項目技術工藝/解決方案概述(1)技術工藝/解決方案名稱及原理名稱:汙泥高幹脫水炭化處理處置技術。
  • 汙泥處理處置: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汙泥項目 /生物汙泥密...
    原標題:汙泥處理處置: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汙泥項目 /生物汙泥密閉式堆肥反應器助力中國堆肥行業發展/齊齊哈爾市餐廚、汙泥處置項目 全市第一家「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汙泥項目」落戶贊皇/北京沃土:生物汙泥密閉式堆肥反應器助力中國堆肥行業發展/齊齊哈爾市餐廚
  • 盛大環境 | 汙泥處理處置技術綜述
    隨著環保督查力度的加大以及循環經濟渠道的興起,中國的汙泥處置已經迎來最好的時代,但其技術路線目前卻尚無定論。本文匯總現有汙泥處理技術,並展望未來主流技術路線。早期,由於缺乏嚴格的汙泥排放監管,我國汙水處理廠建設存在嚴重的「重水輕泥」現象。近年來,飛速增長的汙泥總量和巨大的潛在風險,使如何妥善處置汙泥問題逐漸成為公眾及業內人士共同關注的焦點。
  • ...汙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基於大數據和溫室氣體...
    當前,土地利用、焚燒、衛生填埋和建材利用是我國應用最廣泛的汙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但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汙泥處理處置技術的應用差異較大,對不同地區汙泥處理處置技術的適用性及潛在規律進行研究,對優化我國汙泥處理處置意義重大,並可為不同類型的發展中國家汙泥處理處置提供經驗借鑑。
  • 汙泥處理與處置技術分析!
    同時因為我國環境標準的提高,汙泥急需進行深度處理。汙泥的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汙泥消化、幹化、堆肥和焚燒等。汙泥的處置技術主要有填埋、土地利用和建材化等資源化利用。汙泥在焚燒前,一般應先進行脫水處理和熱幹化,以減少負荷和能耗。汙泥焚燒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並已達到了工業規模的程度。焚燒處理的特點:大大減少了汙泥的體積和重量;殺死一切病原體;汙泥處理速度快,不需要長期貯存;可以回收能量。但是另一方面其較高的運行成本和煙氣處理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汙泥焚燒工藝的主要因素。
  • 未來汙泥處理的主流技術是什麼
    3、技術路線生搬硬套汙泥處理技術主要有汙泥濃縮脫水、好氧消化、厭氧消化、幹化、堆肥和焚燒等。汙泥處置技術主要有填埋(包括地面、地下和水中)和土地利用。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汙泥幹化焚燒是當前最先進的汙泥處理技術,代表汙泥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因而不加分析地加以推廣。
  • 德國汙水汙泥處理處置政策及磷回收技術解析與啟示
    德國汙水汙泥處理處置政策及磷回收技術解析與啟示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德國於2017年10月3日通過了對《汙水汙泥條例》的修訂,核心內容是要求從汙水汙泥或其焚燒灰中回收磷。按德國汙水汙泥處置的相關立法,只有符合《汙水汙泥條例》《肥料條例》的限值要求,才允許汙水汙泥排放並進行土壤利用。
  • 昆明市《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規範》發布 將於8月1日施行
    4.2 汙泥處理處置單位應依法編制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選擇的處理處置工藝設備和生產工藝符合相關要求,並配備符合環境保護和衛生要求的汙泥貯存、處理處置設施或者設備,汙染防治能力應滿足生產需要。   4.3 實施排汙許可重點管理的汙泥處理處置項目,應按照排汙許可證規定安裝自動監測設備,並使監控裝置處於正常運行狀態。
  • 經濟高效的汙泥處理——汙泥固化/穩定化技術
    終端汙泥處置技術包括——填埋、建材利用、土地肥料利用等,目前問題是,全國大多數水廠仍然未經處理直接填埋造成嚴重二次汙染。固化穩定化技術可以高效廉價的對汙泥進行固化、幹化、穩定化處理,處理後汙泥可實現安全、衛生填埋,也可以用於建材利用或作為綠化用土使用。
  • 汙泥處理處置碳排放研究系列—— 厭氧消化工藝碳足跡研究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0 前言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第五卷《廢棄物》給出了對廢棄物填埋、生物處理、焚燒過程排放的CO2、CH4、N2O計算方法。本研究直接引用該方法,對汙泥處理處置不同工藝及環節的碳排放進行計算。除此之外,還通過查閱其它資料,對生物源排放、能量源排放、替代源排放進行劃分和計算。
  • 超臨界水氧化汙泥處理技術提供處置路徑
    據了解,超臨界水氧化汙泥處理技術,可徹底分解汙泥中有機質,殺滅有害病菌,穩定重金屬成分,不產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二次汙染物,實現汙泥的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這一技術同樣適用於製藥、農藥、化工、石油煉化、機械加工等行業,處理其液態、半固態、粉末狀有機廢物及含有持久性難降解有機物質的廢物。
  • 汙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主流方法合集
    每萬m3汙水經處理後汙泥產生量(按含水率80%計)一般約為5~10 t,汙水排放量的大幅度增加和處理效率的提高,必然導致汙泥數量的成倍增加。並且汙泥處理處置費用佔到整個汙水處理廠總費用的20%~45%,汙泥的處理與處置迫在眉睫。在傳統汙泥處理與處置方法應用的同時,一系列新興的汙泥處理工藝方法漸漸推廣,大致可分為源頭減量、預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三個方面。
  • 熱點|我國汙泥處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作為主流處理路線之一的好氧堆肥,一開始因為工程技術本身的問題,存在重金屬含量高、項目佔地面積大、惡臭等問題,但隨著技術和工程的不斷完善,上述問題不斷得到改善,但汙泥產品卻因為無處可去,項目很難持續運行。  同樣面臨產品消納問題的還有石灰穩定這一應急處理技術。專家表示其完全可以對接建築行業,用於修路制磚,對於建設量很大的北京,是合適的。
  • 危廢處置IPA廢水處理工程工藝技術方法
    危廢處置IPA廢水處理工程工藝技術方法危廢處置IPA廢水處理作為危險廢物處置廢水處理中的一種難處理廢水,一直困擾著很多人,所以,今天就以依斯倍環保為例,帶你了解一下危險廢物處置危險廢物處理的工程技術方法。
  • 汙泥發電是什麼?汙泥焚燒發電技術詳解
    汙泥治理一直是環境治理的一大痛點,這個項目為解決城市汙泥處置問題提供了新出路。那麼,汙泥處理的方式有哪些?汙泥發電技術原理是什麼呢?汙泥發電技術講解汙泥焚燒後剩下的灰渣,體積只剩下原先汙泥量的5%左右,可用於建材行業綜合利用,從而形成了良性的汙泥閉環處理處置。
  • 2020年中國及各省市汙泥處理處置行業相關政策匯總分析 多項配套...
    自2015年開始,我國政府部門開始陸續發布有關汙泥處理處置方面的相關標準以及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具體來說包括汙泥無害化處置目標、新增汙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投資目標、汙泥處理處置作為公共服務事業相關的收費標準以及涉及到汙泥處理處置的稅收優惠措施等,也正是這些政策的出臺,使得我國汙泥處理處置行業進入到快速發展階段。
  • 汙泥處理處置碳排放研究系列——碳排放研究背景及方法
    IPCC向所有聯合國和世界氣象組織成員開放,目前已經有194個國家加入。IPCC發布了國際性的清單性質的碳審計方法(如《2006年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導則》),作為所有溫室氣體清單的基礎,確保他們具有可對比性並易於理解。
  • 油泥處置技術全球掃描
    由於在油田各處理工藝過程中大量使用不同種類的化學處理劑,使油泥砂中各類汙染物與無機固體之間的橋聯結構穩固,油、水乳化充分,其成分結構更加複雜化,客觀上增加了工藝處理難度,增大處理成本。自2010年以來,國家越來越重視石油石化行業含油汙泥等固體廢物的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問題,陸續出臺了與含油汙泥相關的標準規範,用於指導含油汙泥的處理處置。
  • 汙泥熱水解+厭氧消化技術將佔據汙泥處理工程「C」位?
    近年來,隨著我國汙泥問題的凸顯和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日漸重視,城鎮汙泥的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處理處置被提上了日程,一批汙泥處理處置設施得到了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