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泥處置技術全球掃描

2020-12-05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我國每年產生百萬噸的含油汙泥,按含油汙泥約佔原油的3%計算,2016年我國含油汙泥產生量在600萬噸左右,若加上石油化工產生的「三泥」(生化汙泥、池底汙泥及浮渣),油泥總量要大得多。油泥汙染多位於生態脆弱地區,危害大、難監管,治理情況差,實際處置率僅為17.45%,據1965年以來石油產量數據,油泥存量即達1.59億噸,按每方1500元/噸處理成本核算, 其存量規模達到2486億人民幣,每年新增市場空間約90億人民幣。

市場需求

油泥含油率一般在 10%~50%,含水率在 40%~90%,存在大量的苯系物、酚類、蒽、芘等有惡臭的有毒物質,成分比較複雜,屬於多相體系。由於在油田各處理工藝過程中大量使用不同種類的化學處理劑,使油泥砂中各類汙染物與無機固體之間的橋聯結構穩固,油、水乳化充分,其成分結構更加複雜化,客觀上增加了工藝處理難度,增大處理成本。

自2010年以來,國家越來越重視石油石化行業含油汙泥等固體廢物的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問題,陸續出臺了與含油汙泥相關的標準規範,用於指導含油汙泥的處理處置。

  • 2010年出臺並實施了首個地方油泥綜合利用汙染控制標準,黑龍江地方標準DB 23/T1413-2010 《油田含油汙泥綜合利用汙染控制標準》,明確規定了含油汙泥用於農用、鋪設油田井場和通井路的汙染物控制標準,該標準的實施,對改善油田環境,提高含油汙泥綜合利用水平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 2011年《廢礦物油回收利用汙染控制技術規範》(HJ 607-2011)指出「原油和天然氣開採產生的殘油、廢油、油基泥漿、含油垃圾、清罐油泥等應全部回收」、「含油率大於5%的含油汙泥、油泥沙應進行再生利用」、「油泥沙經油沙分離後含油率應小於2%」。

  • 2016年發布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將廢礦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HW08)納入危險廢物名單,嚴格監管油田石化等行業產生油泥處置。

  • 2016年7月,陝西發布《含油汙泥處置利用控制限值》,確定了含油汙泥經處理後產生的汙泥宜用於鋪設油田井場、等級公路或用做工業生產原料,並明確了其PH值、石油類含量及含水率等項目的限值要求。

  • 2017年6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布《油氣田鑽井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汙染控制要求》《油氣田含油汙泥綜合利用汙染控制要求》《油氣田含油汙泥及鑽井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規範》等三項地方標準。分別規定了油氣田鑽井固體廢物及含油汙泥處理處置技術要求、綜合利用的場地選擇、汙染物限值及環境監測等內容,對六價鉻、銅、鉛、鋅、砷等多種汙染物都有詳細的最高允許限值。

  • 2018年5月14日頒布汙泥處理農用國家標準GB4284-2018《農用汙泥中汙染控制標準》,2019年6月1日正式實施,將代替GB4284-1984,標準更嚴格。

可以預見未來有關油泥處置和綜合利用的相關地方和國家標準會繼續出臺,要求也將越發嚴格,對相應油泥處置技術的需求也會大大增加。並且,油泥具有含油率高的特點,通過廢油再生方式實現油、泥分離,可充分利用其資源性,獲取價值。因此,這一高壁壘高經濟價值空間巨大的油田環保市場勢必會吸引更多掌握核心技術的環保企業和擁有下遊客戶的油服公司前來掘金。

常見油泥處置技術

含油汙泥種類繁多、性質複雜, 相應的處理技術和設備也呈現多元化趨勢,目前含油汙泥處理技術大致可分為物理化學法,包括填埋法、篩分-流化-調質-離心工藝、熱處理工藝(化學熱洗、焚燒、熱解吸)、氧化法、溶劑萃取技術;生物處理法,包括地耕法、堆肥法、生物反應器等;以及對含油汙泥的綜合利用,包括汙泥的燃料化、固化制磚、作為焦化裝置的原料、做為催化分餾塔的油漿以及汙泥回灌調剖等。

其中,焚燒和填埋法簡單易行,是最常用的油泥處置方法,但由於會產生二次汙染,且浪費資源,將會逐漸被其他汙染少,可資源化的技術所取代。調質-機械分離處理、熱解吸、溶劑萃取等,普遍具有效率高、無害化程度高、可資源回收利用等優勢。

含油汙泥的處理工藝多種多樣, 各有所長,但尚沒有任何一種技術可以作為處理所有類型含油泥砂的理想方法,總體來說僅靠單一的處理工藝很難滿足環保要求,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 將各種工藝有機組合,加強汙泥的深度處理是發展趨勢之一。隨著各項處理技術的日臻完善, 調質離心法、熱法等聯合處理措施將是汙泥前處理的主要方向。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油田含油汙泥處理設計規範(SY/T 6851-2012)》,鑑於含油汙泥中成分複雜, 應及時分級、分階段處理, 從而達到含油汙泥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應用。

重點技術分析及海外企業推介

調質-離心處理技術

向油泥中加入人工破乳劑攪拌反應,然後離心分離出油、水、泥三相,原油回收率可達 90%以上,分離後油回收利用,分離出的水回用於含油汙泥處理,可降低破乳劑的用量,達到了減排又降低處理成本的目的,可用於多種含油汙泥。鑑於目前對廢棄物填埋要求越來越嚴格的發展趨勢, 這種方法只能作為含油汙泥的預處理方法, 必將需要輔以後續的深度處理方法, 使汙泥的處置更徹底。

SAS Environmental Services Ltd.

蘇格蘭 | 2004

SAS MIST ECO油泥分離藥劑及模塊化系統

SAS Environment在油泥資源化回收行業已有15年的歷史,其處理系統具有移動式、低能耗和高處理量的特點(每小時5-80噸),在印尼、英國都有商業應用。

SAS生產的MIST ECO系統是一種模塊化系統,由兩個關鍵模塊組成,以自主研發的SAS Cuttings Clean破乳劑為核心,根據多年油泥處理經驗,將化學、工程和固廢處理工藝整合來處理大多數類型的固體廢棄物。MIST ECO MIST模塊將處理高固體廢物,如鑽屑,油砂甚至重油汙泥。同時,也可處理固體含量高達25%的液體或汙泥的廢油,將固液混合廢棄物分離成固體,水和油,每個模塊也可以單獨使用。

SAS藥劑將油泥乳液廢棄物分解成油,水和固體的單獨相。可以生產乾燥固體而無需穩定化,油和水分離,油可被回收。

中國鑽屑清洗項目案例

一家中國服務公司使用SAS Cuttings Clean 116B化學品進行了海上鑽屑清理項目。在3個不同的鑽井平臺上進行,清洗了總共10個不同井的鑽屑。

熱解吸技術

熱解吸技術是一種目前國際上廣泛應用的含油汙泥無害化處理工藝,在國內市場普及率也較高。此工藝汙染少,可對烴蒸汽回收利用,且佔地面積較少,單位時間處理量大,反應過程可控。但反應條件要求較高,適用於含水量不高,經過預處理後的油泥。

econ industries services

德國 | 2003

VacuDry®高溫真空蒸餾工藝

econ industries services來自德國,提供定製化的處理危險工業廢物的解決方案,擁有多項國際專利,其工藝設備安全性高,實現最低碳排放,其設計符合多項德國及歐洲標準。

Econ VacuDry®真空蒸餾工藝主要由9個部分組成:真空乾燥器,冷凝單元,進料單元,排放單元,熱油加熱單元,冷卻單元,廢氣處理,控制單元,氮氣和空氣系統。

VacuDry®處理油泥工藝基本參數:

  • 進料固體含量>45%;

  • 產物中石油烴類含量<1%,可低至0.1%;

  • 固定或可行動裝置,處理量0.5~>5 t/h

VacuDry®的核心是利用熱能和

真空控制的乾燥室在450℃將揮發性的汙染物蒸發,熱解吸。由耐溫性的合成油在乾燥室外部循環加熱(不低於400℃),確保高效傳熱。蒸發過後,蒸汽在閉環冷卻系統中冷凝過濾,去除固體雜質,冷凝水、油和汞分離,分別回收。

油泥及其他工業廢棄物集中處理項目

該項目2009年建於英國北部,由於場地空間有限,需根據客戶需求重新設計建造設備。處置單元要求在多種資源中修復油泥。

基本參數:

真空乾燥器:VacuDry® 12000

設計尺寸:8400升

加熱系統:1200 kW/400oC熱油單元、

操作壓力:50-800 mbar

可選設備:冷卻及固化單元


Thermtech AS

挪威 | 2004

TCC®移動式熱解吸機械清理工藝

Thermtech成立於2004年,其主要技術TCC®旨在為全球資源回收領域做出貢獻。2012年在加拿大卡爾加裡成立分公司,進入北美市場。目前,Thermtech及其許可證持有者設計和製造超過50個TCC®裝置,在全球運營,處理數十萬噸含油鑽井廢物。Thermtech與現有客戶和新客戶緊密合作,繼續為市場提供領先的廢物管理解決方案。並使用同樣可靠、高效和成熟的技術,以及多年積累的豐富專業知識和技術,不斷改進TCC®技術並開發處理不同類型工業廢物的新解決方案。

TCC®熱解吸機械清理技術將動能轉化為熱能,在無氧條件下,利用熱解吸原理有效地分離和回收鑽井廢屑的組分。回收的基礎油可以再用於新的油基泥漿(OBM)或作為柴油發動機的燃料,而分離出的清潔固體具有各種工業用途。多年來,TCC®工藝和TCC®裝置的設計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Thermtech及其專業技術團隊不斷致力於對其進一步開發和改進。

該技術具有經濟與環境優勢,能夠有效地將油與固體分離,處理後固體油含量低至0.1%,使固體和油均得以商業化利用,並確保對環境無害。可移動式設計,體積小且易於運輸。工藝過程中不存在氧氣,過熱或壓力過大時自動關閉,安全性高。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一臺1:1油泥模型車,造價比一臺真車貴幾倍
    到了三維層面,設計稿首先要變成1:4的油泥模型,也是要做很多套方案,並反覆調整。最後,優勝者才能有機會成為1:1油泥模型。一個1:1油泥模型很貴造價是一臺真車的幾倍在設計中心的二樓三樓,我們參觀了設計師的畫圖辦公室,也看到了辦公室外面,4臺正在進行雕刻的油泥模型。
  • 三維雷射掃描測量技術與高解析度衛星圖象技術
    我簡單介紹一下貴州道真至瓷安高速公路利用三維掃描測量的案例。這是現場拍攝的高分辨數字影像,0.2解析度,這是疊加了點雲數據的效果圖,綠色點為非地面點,然後去掉了綠色非店面點的效果,非常植被非常密植,但仍有大量的雷射點到達地面。這是我們任意生成的橫斷面的情況。
  • 教你DIY清理發動機艙幾步輕鬆搞定油泥
    其實,這活兒完全可以自己動手清洗,北京某4S店技術總監李輝推薦一套DIY清洗方法。01 準備清洗工具1.發動機外表清洗劑(有叫發動機艙清洗劑或其他的,有泡沫和霧狀兩種)和發動機線束護理劑(發動機上光劑等)。這兩樣東西價格不貴,在北京某汽配城買一共花費60元,如果會砍價,還能更便宜。
  • 高精度3d雷射掃描儀大空間雷射掃描三維掃描技術對老舊工廠改造
    打開APP 高精度3d雷射掃描儀大空間雷射掃描三維掃描技術對老舊工廠改造 發表於 2020-04-12 10:05:31 三維掃描技術對老舊工廠改造 項目背景 對於這些老舊工業廠房,現在有很多種處置態度,完全保留不動或是全部拆除都不是很好方法
  • 產品抄數逆向抄數產品三維3D掃描檢測藍光高精度三維掃描儀手持式...
    打開APP 產品抄數逆向抄數產品三維3D掃描檢測藍光高精度三維掃描儀手持式三維掃描儀可攜式 發表於 2020-04-20 09:37:58
  • 等離子體熔融處置技術淺析
    等離子體無害化處理裝備及相關技術已被納入《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政策利好,前景廣闊;技術發展趨勢為填埋逐步向熱處理技術發展,目前市場以迴轉窯技術為主,熱解爐協同其他形式焚燒爐為輔,以等離子體爐為代表的高溫氣化熔融技術憑藉經濟、環保、高效等優勢將蓬勃發展。2、國內外現狀表1 危廢處置技術對比
  • 裂解技術將廢棄物「吃幹榨淨」 技術創新賦能恆譽環保
    研發技術實現產業化恆譽環保是集有機廢棄物裂解技術研發與裂解裝備製造技術研發於一體的創新型企業,主營業務為有機廢棄物裂解技術研發及相關裝備設計、生產與銷售。所謂熱裂解技術,實質是加熱有機大分子,使之裂解成小分子析出,適宜於包括廢橡膠、廢塑料、汙油泥、城市垃圾、廢樹脂以及農林廢物等在內的具有一定能量的有機固體廢物採用。
  • 汙泥處理與處置技術分析!
    汙泥的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汙泥消化、幹化、堆肥和焚燒等。汙泥的處置技術主要有填埋、土地利用和建材化等資源化利用。填埋是一種比較成熟的處置技術,其優點是處置方法簡單、處理容量大、見效快、易行、成本低、不需要高度脫水、適應性強。但是汙泥填埋佔用土地面積大,在當今城市土地緊缺的情況下致使多數垃圾填埋場不願接受汙泥,另外管理體制存在問題,管理部門分不清責任。因此汙泥衛生填埋的前景不容樂觀。
  • 掃描電鏡關鍵技術在經開區破繭
    10月16日,記者從經開區企業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了解到,其自主研發生產的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高通量(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將於近期亮相BCEIA2019展會,並以實物通電工作狀態展示高端電鏡的風採,破解了國產掃描電鏡「弱視」問題,標誌著這一「卡脖子」技術在經開區實現了突破。2018年,科技日報公布了35項「卡脖子」技術名錄,掃描電鏡赫然在列。
  • 三維雷射掃描測量技術探究及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研究的深入及數字地球、數字城市、虛擬實境等概念的出現,尤其在當今以計算機技術為依託的資訊時代,人們對空間三維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基於測距測角的傳統工程測量方法,在理論、設備和應用等諸多方面都已相當成熟,新型的全站儀可以完成工業目標的高精度測量,GPS可以全天候、一天24小時精確定位全球任何位置的三維坐標,但它們多用於稀疏目標點的高精度測量。
  • —參觀比亞迪全球設計中心
    我告訴你,就是這一切的一切環環相扣,讓我最後 GET 了比亞迪全球外飾總監洛佩茲先生的籤名手稿!想知道為什麼?我們接著往下看!■ 油泥模型相信有些朋友會比較眼熟油泥模型,油泥模型其實是使用特製的「泥」將車子的整體造型銑出來,再用人工修正和雕刻細節,直到作出一個「仿真車模」的樣子來。油泥模型有大有小,大的跟真車一樣大,小的一般是大半個手臂那麼長。
  • 「近海赤潮處置方法」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代表頒發了證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俞志明研究員作為獲獎代表上臺領獎,由其領銜完成的「近海赤潮災害應急處置關鍵技術與方法」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盛大環境 | 汙泥處理處置技術綜述
    隨著環保督查力度的加大以及循環經濟渠道的興起,中國的汙泥處置已經迎來最好的時代,但其技術路線目前卻尚無定論。本文匯總現有汙泥處理技術,並展望未來主流技術路線。早期,由於缺乏嚴格的汙泥排放監管,我國汙水處理廠建設存在嚴重的「重水輕泥」現象。近年來,飛速增長的汙泥總量和巨大的潛在風險,使如何妥善處置汙泥問題逐漸成為公眾及業內人士共同關注的焦點。
  • 華潤電力投產全球最大汙泥耦合摻燒全量處置工程
    作為全球最大汙泥耦合摻燒全量處置工程,項目具備6000噸/日(按含水率80%計)的摻燒處置能力,將徹底解決深圳「汙泥圍城」的難題,推動深圳建設「無廢城市」,助力大灣區健康、持續、穩定發展。項目位於深汕特別合作區海豐電廠內,由華潤電力攜手中電環保建設,總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利用汙泥耦合摻燒技術進行「全鏈條、全閉環」處置,實現市政汙泥的「無害化、資源化、能源化」。
  • 典型含汞廢物處理處置汙染防治可選技術研究
    近年來,儘管我國汞在工業和商業上的應用已經比過去有所減少,但含汞廢物產量大且增長迅速、處置率低。 以螢光燈為例,年產量近 66 億隻,廢棄量每年約 1 億隻, 處置率小於 10%,相對於歐盟的 30%,瑞典的 70%,我國與之相比,有較大的差距,煙道脫硫石膏產量也迅速增長, 亟須進行環境無害化處理。
  • 華潤電力投產全球最大汙泥耦合摻燒全量處置工程
    華潤電力投產全球最大汙泥耦合摻燒全量處置工程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2月30日,深圳市汙泥能源化利用生態示範園投產活動在華潤海豐電廠舉行。作為全球最大汙泥耦合摻燒全量處置工程,項目具備6000噸/日(按含水率80%計)的摻燒處置能力,將徹底解決深圳「汙泥圍城」的難題,推動深圳建設「無廢城市」,助力大灣區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 含油汙泥處置研究新進展
    2015 年我國正式實施新環保法,對油基鑽屑這類危險廢棄物的管控和安全處理處置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具體實施細則規定:在產生、儲存、運輸和處理的整個過程中,含油汙泥均不得落地。迫於環保壓 力,各類新舊技術紛紛湧現,研究用於油基鑽屑的處理處置。在現有文獻中,一般將處理技術和處置技術放在一起討論,但它們有本質區別:處理是指弱化或去除 油基鑽屑中的汙染物,而處置則是為油基鑽屑尋找最終歸宿。
  • 13個汙泥處理處置項目技術工藝路線盤點
    「水十條」強調,需要推進汙泥處理處置:要求汙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汙泥應進行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據統計,我國市政汙泥產生量2010~2014年保持較高增幅,預計到2015年產生量達到3509萬噸。而根據住建部的最新調查,目前中國各地汙水處理廠產生的汙泥無害化處置率約為56%。因此,有分析認為,「水十條」中我國汙泥處理處置的設施建設和處置率的明確要求,對汙泥處理處置行業將是「大考」。
  • 三維雷射掃描測量技術及在測繪領域的應用
    地面三維雷射掃描是在地面利用雷射掃描裝置自動、系統、快速(準實時) 獲取對象表面的三維坐標的測量技術。它是一種高精度的測量手段,中、長距離的地面雷射掃描儀的單點定位精度在&plusmn;2 毫米至&plusmn;25 毫米之間。雷射掃描與傳統的單點測量(如全站儀、GPS 測量) 不同,可以獲取被掃對象表面成千上萬個點的三維坐標,而且可以獲取對象表面的深度影像信息。
  • 危險廢物的無害化處置技術探討
    危險廢物的無害化處置技術探討北極星固廢網  來源:中環協工業固廢危廢專委會  作者:李君 張晨東 王巧紅  2020/3/2 15:21:46  我要投稿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危險廢物的無害化處理就是去除危險廢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