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噸/日!華潤電力投產全球最大汙泥耦合摻燒全量處置工程

2021-01-13 北極星環保網
6000噸/日!華潤電力投產全球最大汙泥耦合摻燒全量處置工程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2月30日,深圳市汙泥能源化利用生態示範園投產活動在華潤海豐電廠舉行。作為全球最大汙泥耦合摻燒全量處置工程,項目具備6000噸/日(按含水率80%計)的摻燒處置能力,將徹底解決深圳「汙泥圍城」的難題,推動深圳建設「無廢城市」,助力大灣區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項目位於深汕特別合作區海豐電廠內,由華潤電力攜手中電環保建設,總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利用汙泥耦合摻燒技術進行「全鏈條、全閉環」處置,實現市政汙泥的「無害化、資源化、能源化」。項目依託華潤海豐電廠的廣東省首臺超低排放百萬機組,機組爐膛溫度極高,汙染物消除更徹底,能量轉化更有效。二惡英排放濃度遠低於國際排放標準,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塵等排放量也低於國際排放標準。

據了解,截至2019年底,深圳159個黑臭水體、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部消除黑臭,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但受土地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限制及鄰避效應影響,深圳本地汙泥處置落地難,處置能力嚴重不足,長期依賴異地處置。

為解決全市汙泥的處置難題,深圳從2007年開始,全力探索汙泥處理處置的「新路線」和「新模式」,最終找到了超大型城市汙泥處置的技術路徑和創新模式——「廠內深度脫水+摻燒焚燒」。2018年10月,深圳市水務局與華潤電力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由華潤電力攜手中電環保在深汕特別合作區海豐電廠內建設示範園,總佔地面積2萬㎡,可利用汙泥耦合摻燒技術進行「全鏈條、全閉環」處置,實現市政汙泥的「無害化、資源化、能源化」。

據悉,深圳市汙泥能源化利用生態示範園不但全球規模最大,還具有排放標準高、設備先進、兼容性強等特點,工程投產後,將推動深圳市汙泥化廢為能、變廢為寶,也為全國兄弟城市破解汙泥處置難題,探索出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新路子,標誌著深圳市啃下了汙泥處置這一塊最末端的「硬骨頭」,為徹底打贏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畫上圓滿的句號。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華潤電力投產全球最大汙泥耦合摻燒全量處置工程
    2020年12月30日,深圳市汙泥能源化利用生態示範園投產活動在華潤海豐電廠舉行。作為全球最大汙泥耦合摻燒全量處置工程,項目具備6000噸/日(按含水率80%計)的摻燒處置能力,將徹底解決深圳「汙泥圍城」的難題,推動深圳建設「無廢城市」,助力大灣區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 徐州華潤電力公司舉辦清潔能源公眾開放日活動
    社會各界代表走進徐州華潤電力參觀生產操作室 「2015至2017年,徐州華潤電力投資3億元完成6臺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氣汙染物排放指標全部達到燃氣輪機組的排放標準,且優於國家標準
  • 13個汙泥處理處置項目技術工藝路線盤點
    「水十條」強調,需要推進汙泥處理處置:要求汙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汙泥應進行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據統計,我國市政汙泥產生量2010~2014年保持較高增幅,預計到2015年產生量達到3509萬噸。而根據住建部的最新調查,目前中國各地汙水處理廠產生的汙泥無害化處置率約為56%。因此,有分析認為,「水十條」中我國汙泥處理處置的設施建設和處置率的明確要求,對汙泥處理處置行業將是「大考」。
  • 22個汙泥處理處置案例詳解
    汙泥處理處置採用幹化至平均含水率30%後送電廠進行摻燒,含水率20%-33%可調,幹化熱媒採用電廠提供的廢熱飽和蒸汽。汙泥幹化採用「薄層幹化+線性幹化」兩段法。臭氣處理採用預洗滌、化學洗滌、生物除臭、活性炭吸附等組合工藝。
  • 汙泥發電是什麼?汙泥焚燒發電技術詳解
    汙泥發電是什麼?汙泥焚燒發電技術詳解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泥處理是對汙泥進行濃縮、調治、脫水、穩定、幹化或焚燒等無害化加工過程。為節汙排汙,汙泥處理最大利用化,同時可造福人類,近日,國家級技改項目燃煤耦合汙泥發電在浙江長興正式投產運行。燃煤耦合汙泥發電,就是將燃煤和幹化的汙泥按一定比例混合後用來發電。
  • 華電濰坊公司市政汙泥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順利投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炳文濰坊市每天1200噸的汙泥可燃燒,徹底分解汙泥胞內水分和部分有機物,有效殺菌96%以上,不產生二次汙染。這是近日華電濰坊發電有限公司市政汙泥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在「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
  • 汙泥處理處置: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汙泥項目 /生物汙泥密...
    為解決「垃圾圍城」和「生活汙泥」這一社會頑症,贊皇縣金隅水泥有限公司勇挑社會責任,採用北京金隅中央研究院的最新研發成果,由金隅建都設計院總體設計,投資1.25億元,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生活汙泥,該項目建成後日可處理生活垃圾300噸,日可處理生活汙泥200噸,真正實現生活垃圾和生活汙泥「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將徹底解決「垃圾圍城」這一社會頑症,成為「政府的好幫手、城市的淨化器
  • 熱點|我國汙泥處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事實上,近10年來,國內科研院所、企業等各方沒有間斷對汙泥處理處置技術和工程的探索。可以說,國內外叫得上名號的主要技術都陸續得到了工程上的實踐。此外,還嘗試了不少五花八門的新奇技術。  業內專家表示,因為資金問題,我國汙水處理事業一開始屬於投資主導、優先汙水,確實沒有考慮汙泥。但後來隨著汙水處理量、汙泥產生量的快速增長,汙泥成為了很多城市的社會病,各方都開始嘗試各種手段去解決。
  • 600MW鍋爐經濟煤種摻燒模型的優化
    600MW鍋爐經濟煤種摻燒模型的優化 發布時間: 2019-11-18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李文華
  • 盛大環境 | 汙泥處理處置技術綜述
    一、汙泥處理處置技術概覽近年來,住建部、環境部等國家相關部門先後頒布了《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及汙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HJ-BAT-002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汙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試行)》、《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試行)》等政策及指導文件,對汙泥處理及處置給出了推薦路線。
  • 生物質燃煤耦合發電技術應用現狀及未來趨勢
    在此形勢下,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術引發了人們的關注。2017年,國家能源局和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了《國家能源局環境保護部關於開展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能發電力[2017]75號),提出要大力支持生物質耦合發電試點項目的發展以及相關方向的科技研究。在多項政策的扶持下,目前全國各地已經啟動了大量的燃煤與農林生物質及汙泥耦合發電的試點項目[7]。
  • ...汙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基於大數據和溫室氣體...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本期將推出哈爾濱工業大學魏亮亮副教授團隊的一篇最新綜述,內容翔實,主要是基於大數據和溫室氣體排放分析,闡述我國城鎮汙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發展、現狀以及展望未來發展趨勢,相關研究成果的獲得有助於深刻認識我國城鎮汙泥處理處置技術應用與發展的潛在規律,為未來我國城鎮汙泥處理處置技術優選提供技術支撐;此外,相關研究結果可為全球範圍相關發展中國家汙泥的可持續處置提供借鑑
  • 華潤電力(錦州)有限公司2×66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供熱機組工程全...
    華潤電力(錦州)有限公司2×66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供熱機組工程全廠起重機械及電梯日常檢修維護中標候選人公示發布時間:2020-09-25 17:35:17來源:全球起重機械網  人氣:4819
  • 恆力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投產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韓遠飛)5月17日,在國家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的大連長興島,全球領先的石油化工項目——恆力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舉行全面投產儀式。
  • 超臨界水氧化汙泥處理技術提供處置路徑
    超臨界水的啟發  可對含有機質廢物進行高效處理,適用於汙泥處置  記者了解到,由新奧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廊坊超臨界汙泥處理示範項目,位於廊坊龍河工業園區的中心地帶,汙泥日處理能力達240噸。  首次用於百噸級汙泥處理  試驗累計運行時間超過6000小時  宋成才解釋說,在超臨界水氧化系統內,汙泥首先進行預處理,配置成泥漿並將濃度調整至設計值,也就是含固量在10%左右。
  • 最高限價3300元/噸!江蘇省淮安同方鹽化工業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置...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從中國政府採購網獲悉,1月15日,江蘇省淮安同方鹽化工業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置項目公開招標。項目預算金額為500萬元。該項目的採購需求為規範淮安同方鹽化工業汙水處理有限公司汙泥的安全管理,需委託具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對淮安同方鹽化工業汙水處理有限公司日常汙水處理產生的汙泥進行無害化處置。總量約1500噸,處理周期約18個月內。
  • 日焚燒垃圾1800噸 珠海市環保生物質熱電工程二期項目正式運行
    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1月8日上午,珠海市環保生物質熱電工程二期項目正式運行。市委書記郭永航、市長姚奕生出席活動。位於富山工業園中信生態環保產業園內的珠海市環保生物質熱電工程二期項目,總投資約10.18億元,於2019年3月正式開工、2020年8月24日試運行。
  • 汙泥處理處置碳排放研究系列——碳排放研究背景及方法
    目前中國最大的排放源來自電力及熱力生產、工業及交通,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排放主體,實現這一目標仍然需要考慮其他碳排放,在快速推廣現有成熟低碳方案的同時積極尋找新途徑、發展新技術。2 短期氣候汙染物——甲烷第21屆聯合國氣候大會特別提出應重視短期氣候汙染物(SLCP),以獲得快速的氣候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