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近日,熱裂解環保裝備領軍者恆譽環保發公告稱,將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2000.27萬股,初步詢價時間為6月30日。募集資金擬用於高端熱裂解環保裝備生產基地項目,高端環保裝備製造產業園(一期),企業信息化與管理中心系統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研發技術實現產業化
恆譽環保是集有機廢棄物裂解技術研發與裂解裝備製造技術研發於一體的創新型企業,主營業務為有機廢棄物裂解技術研發及相關裝備設計、生產與銷售。
所謂熱裂解技術,實質是加熱有機大分子,使之裂解成小分子析出,適宜於包括廢橡膠、廢塑料、汙油泥、城市垃圾、廢樹脂以及農林廢物等在內的具有一定能量的有機固體廢物採用。固體廢棄物經過熱裂解處理除了可得到便於貯存和運輸的燃料以及化學產品外,在高溫條件下所得到的炭渣還會與物料中某些無機物與金屬成分構成硬而脆的惰性固體產物,使其後續的填埋處理作業可以更為安全和便利的進行。裂解技術存在資源化程度高、汙染物處理徹底、處理過程環境汙染小/能耗低、處理物料適用範圍廣、可實現批量化處理等優點。
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產品為以工業連續化廢輪胎裂解生產線、工業連續化廢塑料裂解生產線、工業連續化汙油泥裂解生產線及工業連續化/間歇式危廢裂解生產線等為代表的有機廢棄物裂解裝備,上述裂解裝備可以通過對廢輪胎、廢塑料、汙油泥、有機危廢等有機廢棄物進行裂解處理,實現有機廢棄物的無害化、減量化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目前,業內普遍存在無法解決裂解不充分、環境汙染大、安全隱患多、能耗高的難題,恆譽環保是業內少數實現裂解設備在安全、環保前提下長期穩定的工業化連續運行的裂解裝備製造企業。
作為技術型創新企業,恆譽環保對智慧財產權高度重視,技術研發和創新是公司在有機廢棄物裂解設備領域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截至目前,發行人在裂解領域已擁有國內專利技術68項,其中發明專利24項,並就6項技術在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取得了12項國際專利。專利技術覆蓋圍繞裂解技術應用於工業化連續生產的工藝技術、裝備技術(從進料至生產、出料以及相關的控制)全部過程。與國內同行業公司對比來看,伊克斯達、金蓬實業、傑瑞環保等已授權專利僅為2項、4項及6項,公司技術優勢突出。同時,恆譽環保也是行業內唯一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第一完成單位)企業。
恆譽環保已承接並完成多項標誌性工程。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公司各類工業連續化裂解生產線合計分別實現收入5236.44 萬元、2.51億元及2.34億元,相關生產線已廣泛應用於廢輪胎、廢塑料、汙油泥、有機危廢等多個處理領域,相關設備曾遠銷至德國、丹麥、巴西、匈牙利、愛沙尼亞、伊拉克、印度、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研發技術已充分實現產業化。
再生資源回收市場規模巨大
隨著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環保督查力度進一步加大,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減少原生礦產資源的使用量,不斷提高廢鋼鐵、廢有色金屬等環保原料的使用比例,我國再生資源回收總量增長較快。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輪胎等十大類別的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為32218.2億噸,同比增長14.2%。國內乃至全球範圍內廢輪胎、廢塑料、汙油泥、危廢產生量巨大且呈逐年遞增態勢,回收處理市場規模巨大。
與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相輔相成的,是我國逐年增長的環保資金。公開數據顯示,國內環保投資額近年保持持續快速增長。2001年~2017年國內環保投資年複合增長率為14.03%,由2001年的1166.7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9539億元。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恆譽環保主營業務收入來自於各類有機廢棄物裂解生產線,主要分為汙油泥、廢輪胎、廢塑料以及危廢裂解生產線四大類。其中,汙油泥裂解生產線在近三年佔營收的大部分。汙油泥是具有代表性的危廢之一,油氣汙染處理市場整體規模可能在3000億元以上,受國內外環保要求不斷提升的影響,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快速釋放。熱裂解處理技術是實現汙油泥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的有效手段。
廢輪胎回收處理方面,廢輪胎是高分子材料廢棄物,其材料特點決定了選擇安全環保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是實現其循環利用的關鍵。而廢輪胎實行資源回收利用,一方面可以回收高附加值的再生材料,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可以節約資源,減少原生資源使用,具有很好的綜合環境效益。而熱裂解是廢輪胎(橡膠)循環利用的終極方法,是實現廢輪胎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的有效途徑,可謂有將「黑色汙染」變為「黑色黃金」的能力。特別是採用工業連續化廢輪胎熱裂解技術和裝備,具備安全、環保、高效、低耗、產品質量優良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