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衛一略大於矮行星冥王星,它是我們太陽系中唯一一顆軌道與其行星旋轉方向相反並具有逆行軌道的大衛星。
但是這塊地外巖石的怪異性並沒有止於此,當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2號在1989年8月25日飛過海衛一時,引發了人們更多的疑點。
這是因為旅行者2號透露,這顆衛星的表面是巨大而黑暗的冰層物質的故鄉,這意味著,儘管它是一個遠比木星離太陽六倍的古代月亮,但海衛一還是很活躍,可能擁有巨大的內部海洋。
現在,一個名為「三叉戟」的任務是美國宇航局的發現計劃(Discovery Program)下四項競標選拔任務之一。
在周二發布的一份新聞稿中,美國航天局更詳細地描述了此次飛行任務。
三叉戟是以古羅馬海神海王星(Neptune)攜帶的三叉式長矛命名的,旨在發現在太陽系內若有生命存在有哪些必要因素。
在這種情況下,它將調查Triton從海王星以外庫伊伯帶遷移到海王星的區域,再回到早期太陽系遺留下的結冰的軀體是怎麼組成海洋的。
目前,由於第一次旅行者2的圖片,我們只探索了40%的衛星表面。這使得海衛一成為庫伊伯地帶太陽系最大的未揭露固體表面,而三叉戟計劃想繪製剩下的圖像。
此次任務還希望對海衛一的大氣環境進行分析,衛星的氣候變化多變,而且有機材料流穩定多變,有可能是氮雪降在地表上。
但是海衛一的實際大氣層最令人困惑。根據美國宇航局的數據,它含有一個叫做「電離層」的層,比太陽系中任何其他衛星活躍10倍。
他們指出,這尤其奇怪,因為電離層通常由太陽能來電,而三頓離太陽比地球遠30倍,這意味著海衛一必須有另一個能量來源來充電這些粒子。
三叉戟的工作將是找出事情的真相。
三叉戟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目標是了解這顆衛星如何不斷更新其表面。此外,它表面也幾乎沒有可見的隕石坑。
雖然目前與另外三項任務提議競爭(最多有兩項被選中),如果三叉戟計劃得到綠燈,提議的發射日期是2025年10月。
這次發射將利用一個為期13年的一年一度的窗口,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拉伸到海衛一,並在2038年進行為期13天的接觸。
儘管時間似乎很長,但這次為期13天的會面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成熟計劃。
你們期待探索這個外星世界嗎,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