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可能告吹。
在今年11月12號NASA公布的航天報告中有提到關於航天的一些挑戰和戰略,其中第一條挑戰赫然是在2024年要讓世界上第一位女性登月和一位男性登月。
NASA為了這個計劃,在2020-2025年間可能會需要投入大約280億美元。
可是根據這份報告指出,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這個計劃的一些關鍵部分已經於年初關閉,就算沒有疫情,這個計劃也一直在消耗大量的資金,導致計劃中的一些載人和無人發射被推遲了好幾年,而受到影響的,當然也包括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
另一方面,新上任的拜振華貌似對載人登月不太感興趣,這也導致NASA的一系列太空探索計劃可能受阻,沒有撥款意味著沒得搞了,可能NASA會去關注大氣變化。
畢竟拜振華已經說過,在他上任的第一天會讓美國重新加入《巴黎協定》。
而根據這個消息,美國的網友們進行了惡意揣測,看吧,NASA載人登月也遇上了很大的困難,說不定就是故意出這一份報告說出來,把這個計劃延期。
我們也知道,阿波羅11號曾經載人登月一直是一個爭議,大家都說以當時的技術,怎麼可能完成這個任務。
有的也說這個肯定是騙人的,如果成功過,為什麼之後的幾十年都沒有再登月過,面對這些傳聞,NASA從沒給過什么正面回應。
但是這個話題討論了幾十年一直熱度不減,或許到現在再去討論真假,沒有什麼意義了。
我們不妨來看看,如果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成功,對中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現在的航天發展可不僅僅只是作為一個探索太空的科學行為,它涉及到了一系列的國防重工的地位,如果這次美國登月真的成功,其實對世界上的所有探索太空的國家來說,都是一次嚴峻的挑戰。
畢竟誰站穩第一的腳跟,誰在這方面就更有話語權,這也是前些年美國和前蘇聯進行太空競賽的原因。
近年來的各國探索太空的動作屢見不鮮,截至2018年,全球已經有72個國家或地區設立的航天機構,其中有14個已經具備了發射能力。
假設美國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成功,可能會引起一場新的太空競賽,屆時航天航空業又將迎來一場技術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