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計算機:計算能力超強的細菌計算機

2020-12-04 站長之家

計算機一直在不斷「進化」之中,就在科技界爭辯著上網本與筆記本電腦優劣之際,合成生物學家正在將傳統電腦完全拋在身後。美國一個科學家小組將細菌加以巧妙設計,用以解決複雜的數學難題,而且其速度遠比由矽製成的任何電腦等來得快。這臺使用大腸桿菌研製的活體生物計算機能夠解決複雜的數學問題。和細菌計算機相比,電腦如同袖珍計算器。

大腸桿菌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迅速增長的菌落可以作為一個強大的並行計算機。

這項發表於今天出版的《生物工程雜誌》的研究證明,細菌可以用來解決稱為「 漢彌爾頓路徑問題」(Hamiltonian Path Problem)的難題。想像一下,你想遊覽英國的十大城市,從倫敦(第一個城市)出發,最後目的地為布里斯托(第十個城市)。「漢彌爾頓路徑問題」需要解決的就是要找出你可以選擇的最短路徑。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出人意料地難以解決。可供選擇的路徑有350多萬條,常規的計算機必須一個一個嘗試來找出最短路徑。做為替代選擇,一臺由數百萬細菌所製成的計算機可同時考慮每一條路徑。生物世界還有其他的優勢。隨著時間的流逝,細菌計算機實際上將隨著細菌繁殖而增強其計算能力。

然而,設計這種細菌計算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研究人員通過改變大腸桿菌的DNA,將該數學問題簡化為只有三個城市的版本並加以編碼。這些城市由一系列會令細菌發出紅光或綠光的基因代表,而城市間可能的途徑由DNA的隨機性排序進行探索。產生正確答案的細菌將會發出兩種顏色的光,變成黃光。

這個試驗成功了,科學家們通過檢查DNA序列來核對發出黃光的細菌所給出的答案。通過使用一些額外的基因差異——比如對特定抗生素的抗性,該研究小組認為可以將他們的方法加以擴展,解決涉及更多城市的問題。

這不是細菌能夠解決的唯一問題。這項研究是建立在同一小組以往的研究成果之上,該研究小組去年研製了一個用以解答「翻煎餅難題」(Burnt Pancake Problem)的細菌計算機。這個名稱奇特的難題實質上是一個數學排序過程,可想像為將一疊全部單面焦的煎餅按大小排序的問題。

除了證明了細菌計算的威力之外,該小組還為合成生物學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就像電子電路是由一些電晶體、二極體及和其他元件組成,所以生物電路也同樣如此。合成生物學家們已攜手合作,創建了《標準生物組件登記冊》(Registry of Standard Biological Parts),而這項最新研究的貢獻就是為這個登記冊增添了60多個新組件。

欲了解更多有關合成生物學這個涉及面日益廣泛的領域,請下載《衛報》最新一期科學周刊欄目的播客(podcast)。 在播客音頻裡,阿洛克·傑哈(Alok Jha)和詹姆斯·藍德森(James Randerson)與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蛋白質晶體學教授、合成生物學家保羅·弗裡蒙特(Paul Freemont)一起,探討生物計算機的未來。

關於生物計算機

人類有一門學科叫仿生學,即通過對自然界生物特性的研究與模仿,來達到為人類社會更好地服務的目的。典型的例子如,通過研究蜻蜒的飛行製造出了直升機;對青蛙眼睛的表面「視而不見」,實際「明察秋毫」的認識,研製出了電子蛙眼;對蒼蠅飛行的研究,仿製出一種新型導航儀——振動陀螺儀,它能使飛機和火箭自動停止危險的「跟頭」飛行,當飛機強烈傾斜時,能自動得以平衡,使飛機在最複雜的急轉彎時也萬無一失;對蝙蝠沒有視力,靠發出超聲波來定向飛行的特性研究,製造出了雷達、超聲波定向儀等;對「變色龍」的研究,產生了隱身科學和保護色的應用……仿生學同樣可應用到計算機領域中。

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組織體研究,發現組織體是由無數的細胞組成,細胞由水、鹽、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物組成,而有些有機物中的蛋白質分子像開關一樣,具有「開」與「關」的功能。因此,人類可以利用遺傳工程技術,仿製出這種蛋白質分子,用來作為元件製成計算機。科學家把這種計算機叫做生物計算機。

相關焦點

  • RNA生物計算機實現複雜邏輯計算
    RNA生物計算機實現複雜邏輯計算 來源:中科院生物科技戰略情報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08-11   今日/總瀏覽:3/5267
  • 磁性細菌或可用於製造生物計算機
    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報導,隨著計算機元件變得越來越小,用傳統方法製造計算機變得越來越困難,這意味著製造出未來的納米硬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為此,英國利茲大學和日本東京農工大學的科學家正謀求磁性細菌的幫助。他們表示,能利用磁性細菌製造出與傳統計算機內的元件類似的微小元件,甚至能用這些細菌建造未來的生物計算機。
  • 量子計算機:遠超電子計算機的能力,未來雲服務的計算解決方案
    那麼,人類是否可能製造出一種能力遠超電子計算機的機器?一方面,人類對於量子計算機的前景寄予厚望——因為可以同時擁有多個狀態,在理論上,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隨著量子位數量的提升將會呈指數形式上升,量子位數越高,計算能力越強,誤差也越小;另一方面,因為量子態極難維持和探測,至今為止人類開發的大多數量子計算機都還處於起步階段,與實際應用還有一段距離。
  • 最聰明的細菌?黃色黏菌避險求食或助力生物計算機開發
    說起來生物計算概念已經活躍多年,各國一直都苦於沒有找到有效可靠的載體,不過最近日本科學家可能找到了一種實現它的可能性——黃色黏菌,祝他們好運。生物的科學行為多種多樣,而黃色黏菌擅長的是處理危險環境和求食,有這種屬性的生物自然是老不死的,它們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數億年的時間了
  • 研究能夠預測早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用於提高早期量子計算機計算能力算法的可視化描述。來源:蘇塞克斯大學溫弗裡德·亨辛格蘇塞克斯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創造了一種算法,可以加快正在開發的早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他們創造了一種新的方法,將離子(或帶電原子)路由到量子計算機周圍,以提高計算效率。Sussex團隊已經展示了如何通過使用新的&34;在量子計算機上最有效地進行計算。他們的論文&34;發表在《先進量子技術》雜誌上。
  • 黃色黏菌具超強抗壓反應能力 或為新一代生物計算機研發關鍵
    ,幫助解決計算機處理不了的導航問題。世上一些不起眼的微小生物因其獨特的生活方式,往往蘊含著我們人類想像不到的科學行為。近日,日本科學家發現單細胞生物黃色黏菌可能成為設計新一代生物計算機的關鍵參考,幫助解決電腦處理不了的導航問題。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8日報導,黃色黏菌是一種長壽命的微生物,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數億年的時間,並且已經進化到具有處理危險環境的能力。
  • 研究可以預測早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薩塞克斯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創建了一種算法,該算法可加快當前正在開發的早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他們創造了一種新的方式來圍繞量子計算機路由離子(或帶電原子),以提高計算效率。在這種量子計算機上執行計算需要圍繞離子移動,這類似於玩Pacman遊戲,並且數據(離子)可以更快,更高效地移動,量子計算機將變得越強大。在構建大規模量子計算機的全球競賽中,有兩種領先的方法:IBM和Google等小組關注的「超導」設備以及蘇塞克斯大學離子量子技術小組所使用的「俘獲離子」設備,以及新興公司Universal Quantum等。
  • 未來神話(生物)計算機
    生物計算機的面積上可容納數億個電路,比目前的電子計算機提高了上百倍,同時發熱和電磁幹擾都大大降低。2. 生物計算機的晶片永久性與可靠性。生物計算機不再像電子計算機那樣,晶片損壞後無法自動修復,生物計算機能夠發揮生物調節機能,自動修復受損晶片。因此,生物計算機晶片具有一定的永久性。3. 生物計算機的存儲與並行處理。
  • 科學家開發 「細胞計算機」:人體就是一臺大型計算機
    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研究人員能夠模擬出像計算機一樣運作的人類細胞,並製造出所謂的「程序可擴展迴路」。「這種細胞計算機聽起來像是一個革命性的想法,但事實並非如此,」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生物系統科學與工程系的生物技術與生物工程教授馬丁·富塞內格爾(Martin Fussenegger)說,「人體本身就是一臺大型計算機。
  • 新的「陷離離子」算法可預測早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用來增加早期量子計算機計算能力的算法的直觀描述。圖片來源:薩塞克斯大學Winfried Hensinger薩塞克斯大學量子物理學家開發了一種算法,可以幫助早期的量子計算機最有效地執行計算 該團隊使用他們的模型來計算早期量子計算機的預期計算能力 他們的研究突出了「捕獲離子」方法相對於其他方法的根本優勢
  • 有沒有一種計算機既能實現商用,又能在運算能力上碾壓傳統計算機
    上一篇講述了光子計算機很難實現商用,那麼未來是否有一種計算機既能夠實現商用,又能在運算能力上碾壓傳統計算機呢?答案是有的,這就是生物計算機。我們知道生物的遺傳信息是十分龐大的,但是這些極其複雜的遺傳信息卻是用簡單的若干對染色體就能夠全部存儲起來。
  • 尤金袋鼠奶殺菌能力超強
    在此項研究中,科學家們藉助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在尤金袋鼠乳汁中發現了一種叫AGG01的超強抗菌素。在接下來的研究中科學家們還發現,這種抗菌素能夠在30分鐘內殺死各種已知細菌。它具有超強殺菌能力,不但能夠抑制惡菌的生長,甚至可以殺死99%的細菌,對頑強的沙門氏菌、大腸桿菌、鏈球菌、念珠菌及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尤其有效。
  • 人體生物計算機 !!
    現在,我們來看「身體是生物計算機」這部分內容,它對於「真相拼圖」很重要。身體計算機是意識體驗虛擬實境的載具。
  • 未來高科技 生物計算機有望研發成功
    未來高科技 生物計算機有望研發成功 2011年10月20日 04:02作者:cnbeta編輯:李洋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機箱頻道10
  • 類腦計算機:一種新型的計算系統
    所謂「類腦計算機」,就是指仿真、模擬和學習借鑑人腦的神經系統結構和信息處理過程,構建出具有學習能力的超低功耗新型計算系統。類腦計算系統是借鑑人腦信息處理方式,打破「馮·諾依曼」架構束縛,適於實時處理非結構化信息、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超低功耗新型計算系統。
  • 大腦並非生物計算機
    時至今日,隨著心理學、神經科學與計算機科學的急速發展,科學家和哲學家們則傾向於一個頗為流行的說法:大腦就是一臺生物計算機。其中的神經元相當於計算機的各種硬體,心智是其上的軟體或程序,而思考就是這些程序運作的產物。
  • 計算的極限——黑洞計算機
    文/心宿二計算機是很多科幻作品中少不了的元素,但是描寫計算機原理的卻不多。《黑客帝國》裡的電腦使用了人類作為能量來源。《銀河系漫遊指南》裡面提到地球是一臺用來計算的超級電腦。《三體》中的超級電腦是基於質子構造出的智子。那麼,假使未來真的有一臺達到理論計算極限的終極計算機,它到底會是什麼樣的?
  • 擁有終極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機,離市場應用還有多遠?
    9月12日,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上線,本源量子公司董事長孔偉成表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將面向全球用戶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這也是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超導量子計算機。
  • 生物計算機,讓人類進入「無癌時代」
    而目前,微軟「生物運算」部門的研究者正在研發一種利用DNA製作的「分子計算機」。DNA計算機是一種生物形式的計算機,所以又叫生物計算機,它是由DNA(脫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和蛋白質分子構成的分子自動機。電子計算機是以電流來傳遞信號的,而在生物計算機中,傳遞信號的則是不同的蛋白質分子。
  • 我國研製成功第一臺生物計算機
    新華社上海1月28日電(記者劉軍)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經過兩年多協作攻關,最近已在試管中完成了DNA計算機的雛形研製工作,在實驗上把自動機與表面DNA計算結合到了一起。這在中國屬首次,相關論文已發表在中國《科學通報》49卷第1期的英文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