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猩球崛起》中,因為被人類做藥品試驗,擁有高智慧的小猩猩凱撒,帶領他的猩猩部隊,向人類發起挑戰,它們體能驚人,智商超群,打得人類毫無還手之力。
電影雖然是幻想,不過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新生不久的蘇聯就曾經批准過此類計劃,意圖通過人類和猩猩雜交,得到新的類人猿,組建一支人猿部隊。
按照設想,這些人猿戰士既有人的部分智慧,服從人類指揮,又有著猩猩一樣的充足體能,力大無窮,和平時期它們搞現代化建設,一旦發生戰爭,則可以拿起武器,成為勇猛無敵的戰士。
(猩球崛起-劇照)
這個計劃最初由蘇聯著名生物學家伊萬諾夫提出,為了完成實驗,他還招募了五名年輕女子,作為人猿雜交的實驗母體。
不過實驗結果直到蘇聯解體,都沒有公之於眾,人們不禁要問,人猿雜交試驗究竟成功沒有?當年參與試驗的那五名年輕女子,後來又怎麼樣了?
伊利亞·伊萬諾維奇·伊萬諾夫,1896年畢業於蘇聯合爾科大學,後留學法國,主攻生物學。回國後在彼得格勒皇家實驗醫學研究所工作,在動物人工授精方面頗有成就。曾在農場裡做過一些同種或不同種動物間的雜交試驗,比如將斑馬和驢雜交,生出了「斑驢」新物種。
(人猿雜交計劃的提出者伊萬諾夫)
1910年,在奧地利世界動物學家大會上,伊萬諾夫首次提出,用人工授精方法,完成人與猿類的雜交,得到新的類人猿物種,他的想法受到與會代表和宗教方面的一致反對。
1924年,他前往法國,與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專家,再次提起他的「人猿雜交計劃」,並表示苦於沒有合適的試驗環境。
巴斯德研究所的專家表示,他們在位於西非的法屬幾內亞,有一個實驗基地,可以借給他使用,只是缺乏資金。
伊萬諾夫為何對人猿雜交如此執著呢,有人認為他只是為了驗證人與猿類間的親緣關係,也有人稱他是個科學瘋子,才想出這種有悖倫理的瘋狂計劃。
(伊萬諾夫培育出的雜交斑驢)
因為按照常理,不同物種間存在生殖隔離,雜交無法產生後代,不過從猿進化來的人類和大猩猩的親緣關係卻非常近,其中大猩猩有24對染色體,而人類為23對。這正如驢和馬雜交能產生騾是一個道理,表面上看似行得通。
試驗基地有了,資金還沒有著落。伊萬諾夫回到蘇聯,將這個計劃提交給蘇聯政府,並描繪了雜交新猿人在未來建設和戰鬥中的強大力量和貢獻。從而引起官方的極大興趣,計劃很快得到了批准,資金迎刃而解。
1926年11月,伊萬諾夫帶著他的兒子和一名學生,來到位於法屬幾內亞金地亞試驗基地,僱傭當地人替他們捕捉和養護黑猩猩。
(法屬幾內亞金地亞試驗基地)
為了保密起見,伊萬諾夫和他的兒子親自上陣,對抓來的猩猩進行人工授精操作,由於小伊萬諾夫在實驗中被咬傷,父子倆還不得不隨身配備了一支白朗寧手槍,以防受到攻擊。
不過還沒等試驗結束,錢卻已經花光了,他們不得不終止了試驗,僅僅進行了三次的試驗,以失敗告終。
回到蘇聯後,伊萬諾夫提出,改用雄性黑猩猩和人類女性完成雜交實驗,但蘇聯科學院拒絕了他的提議,並取消了對他的幫助。
(科幻片中的類人猿)
不過最終伊萬諾夫還是得到了多位科學家的支持和贊助,並成功招募到五名年輕女性志願者,她們都籤訂了協議,自願在實驗中接受嚴格隔離。
蘇聯的氣候並不適合猩猩生存,因此他們不得不從外地引進黑猩猩,1930年,11隻雄猩猩運抵蘇聯,五位招募的女性也做好了準備,實驗很快就要正式進行。
1930年12月,實驗即將進行的前一周,伊萬諾夫突然遭到蘇聯秘密警察的逮捕,罪名是私自開展違反社會倫理的實驗,以及建立反革命組織,他被流放到荒涼的中亞哈薩克斯坦,從事農業勞動,實驗自然也就此終止。
(科幻片中的蘇聯人猿部隊)
參與實驗的工作人員和那五名女性志願者,也被冠以參與非法反人倫試驗的罪名,受到流放或監禁的懲處。
半年後,伊萬諾夫獲得了平反,可就在他返回莫斯科的之前,動脈硬化奪去了他的生命,他被安葬在阿拉木圖,永遠留在了那片荒涼的土地上。
九十年代末,俄羅斯科幻作家埃諾米·帕諾夫,將蘇聯人猿部隊寫進了她的小說。於是,謠傳四起,伊萬諾夫的人猿雜交培育出了類人猿,連傳說中的「雪人」都是他的雜交傑作。
而事實上,除了在法屬幾內亞失敗的三次實驗,利用人類女性進行人猿雜交的實驗,根本就沒有來得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