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對變化作出快速反應的。——《物種起源》
在西方的生物演化論中,不僅僅強調了物種的演化,而且還強調了生物鏈。在演化的過程中,所有的物種都會伴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同時又因為生物鏈的存在,所以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都處在一個平衡之中,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敵,而再怎麼弱小的生物也有屬於自己的食物。
正是在這樣的循環往復之中,地球歷經多次變動,總能保持一個相對平衡之中。唯一所不同的是,曾經的地球霸主換了一批又一批,從最早的三葉蟲,到後來的恐龍,看到現在的人類,可謂是變化莫測。
到現在為止,人類已經幾乎接近於上帝,不僅開始自己創造生命,而且還基本上掌握了地球的資源。於是也有人提出一個疑惑,人類現在這麼厲害了,那麼曾經我們是否有天敵呢?
一、人類始祖
眾所周知,人類的始祖是森林古猿,但由於環境的變遷,所以我們的老祖宗有很多,最終下到了樹下,並且開始在平原之上生活。從那時候開始,人類就已經慢慢地變成了南方古猿,並且一點點地朝著後來的智人演化。
可惜的是,老祖宗雖然從樹上下來了,並且發現了更多的食物,但這些食物卻並不是給人類吃的,相反人類還有可能變成食物。當年在樹上的時候,很多大型動物無法攻擊人類,但是在平原之上,人類的敵人太多了。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當年的老虎,鬣狗,獵豹,甚至一些兇猛的蒼鷹都比人類要強。而且根據記載,早期的人類沒有鋒利的爪子,也沒有鋒利的牙齒,更沒有強健的體魄,甚至連老虎都跑不過。因此面對這些強大的存在,人類只能瑟瑟發抖。
記得《人類簡史》中講過一段有趣的內容,當年人類的存活方式非常的悲慘,一方面只能採食野果子,另一方面只能吃腐肉。
而且,書中還具體的描繪了一段,老虎殺死了一頭水牛,往往不會把這頭水牛全部吃完,結果老虎吃完了,獵豹會跑過來把殘渣給吃一遍,緊接著殘渣和腐肉又被獵狗給吃了一遍。
等到人類跑過去的時候,要麼只剩下一丟丟的腐肉,要麼就什麼都沒有,只剩下骨頭。迫於無奈,人類只能把骨頭給敲開,然後吸食骨頭裡面的骨髓。
按照《人類簡史》的說法,人類正是因為對於骨髓的吸收,所以才極大的刺激了大腦的開發,再加上後來工具的使用,人類開始走向崛起。
但從這一段也能看出人類當年真的很弱小,到處都是天敵,我們就是一個行走的食物,只能苟延殘喘。
二、可怕的天敵
其實,如果只是以當年最初的狀態生活著,還沒什麼太大的威脅,畢竟,人也不是很好吃,而且獵狗也只不過是搶人類的食物而已,人類最多餓死。
但很快,人類遇到了一個特殊的物種,這個物種可以說是以人類為食的,而且至今仍有人害怕。那麼這個物種是什麼呢?
答案就是恐貓。這個特殊的生物,其狀態有點像劍齒虎,也有點像豹子。因為它們擁有著和這兩個物種一樣非常迅猛的捕食能力,而且還有著非常恐怖的咬合力。據說,當年這一物種可以橫行天下,面對所有中小型的物種。
不僅如此,恐貓還擁有兩米的身長,並且擁有極為恐怖的速度。當時早期人類可能只有1米4左右,而且人類的奔跑速度,雙腿絕對不可能快過獵豹或者鬣狗,在恐貓面前沒有任何一點點優勢。
再加上恐貓擁有著非常鋒利的牙齒和爪子,因此這些生物可以非常準確,而且輕易地咬破人類的喉嚨,甚至一爪子讓人類喪命。
早期人類面對恐貓的時候只能逃竄,甚至有的時候逃竄的逃竄不了,只能被迫被恐貓捕食。而且根據專家考古發現,在1924年的南方古猿的屍體身上,居然發現了非常恐怖的恐貓的咬痕,可見恐貓對於人類的捕殺可謂是非常常見的。
不僅如此,有科學家還發現,有很多的恐貓的巢穴裡面,有大量狒狒和南方古猿的屍骸,因此有專家推論,恐貓就是拿人類當食物。
三、人類的恐懼
在這種絕對的壓力之下,我們真的無法想像老祖宗到底是怎麼撐下來的,但是也有很多人認為老祖宗可能受到了難以想像的打擊,就如當年的森林的減少一樣,祖宗們可能面臨過滅絕的危險。
但不知是什麼原因,最終恐貓沒有滅絕人類,相反還讓人類支撐了下來。但人類對於恐貓的恐懼卻是一直存在,因為恐貓和現在的貓咪基本上類似。因此,如果貓在炸毛的時候,我們有些人的基因裡面還會有一些記憶,會產生一種極大的恐懼感。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雖然人類被整的這麼慘,但是人類最終還是在吸食骨髓以及開始使用工具的過程中,使得我們的大腦快速的開發。很快人類的大腦越來越重,而且越來越聰明,沒過多久人類掌握了火,極有可能是因為這一點我們才打敗了恐怖的對手。
因為正如《人類簡史》中所描繪,人類只需要剪一個火把對整個森林一把大火燒過去,那麼所有森林裡面的物種都會變成遍地的燒烤,包括速度最快的恐貓也無法逃脫。
所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類曾經是恐貓的食物,但是後來轉眼之間人類居然成為了最強的霸主,可謂是讓人感慨不已。
總結
別看人類現在站的這麼高,但其實以前的我們,和現在看到的豬牛羊差不多,我們也只不過是別人的「食物」。唯一不同的是,人類懂得在絕望之中去進行突破,而且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居然開發了大腦。因此,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歷史被顛覆過來,以至於人類現在有如此高的文明。
所以面對歷史的時候,大家都應該要有感恩的心,不是對於整個自然也應該有敬畏的心。因為正如一些科幻作家所說,人不是天生就註定的,人的成功真的有可能是一個偶然,如果在當年換了一個物種,極有可能成為聞名霸主的,是恐龍或者其他的生物。
這就暗示著每一個人不要把自己當成高高在上的存在,人對於自然來說只是一個孩子,應該與自然和諧共處,而不是把自然當成我們的奴隸。
而且,我們面對環境的時候,應該更多的講究和諧相處,畢竟我們也曾經度過艱難的食物的歲月,現在我們終於站到了更高的境界,就應該飲水思源,不要讓自己變成恐怖的捕食者。
正如我國的指導思想裡面所說,一切都需要科學發展,以科學發展觀來面對自然面對人類,這樣才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才會避免人類被其他的物種推翻,再一次變成食物。
參考文獻:
《物種起源》
《人類簡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