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幾百萬年前的遠古時代,人類第一次站在了這片土地上。我們有著其他生物都沒有的獨一無二的的智慧,在不斷進化中尋覓著新的高度。在許多學者眼中,我們已經是地球上目前最為高級的物種,是真正的消費者層次。但人類真的是食物鏈頂端沒天敵嗎?科學家們提到了這個物種,曾經的它差點把我們的祖先全部吃光。
人類的起源與進化一直在被人們探索著,我們在地球上扮演怎樣的角色?過去的我們是如何生活的?這都是讓人們痴迷的科學問題。在1927年,英國動物生態學家埃爾頓提出了食物鏈這一概念,在整個生態系統中,能量會隨著進食關係不斷傳遞,而現在的我們,正是目前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
然而,這些說法都只是針對目前,在過去的世界裡可並不是如此。1974年,被認為是「人類之母」的人類遠祖南方古猿露西的骸骨被出土。從1924年開始,人們就已經展開了對南方古猿的研究,這可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有可能是我們先祖的生物。
但科學家們卻在南方古猿的骸骨上發現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在大部分骸骨上都有著一種名為「恐貓」的生物的牙印。這種發現讓人們立即明白了,恐貓就是曾經南方古猿最大的天敵,這種頻繁出現的牙印只有可能存在於捕食關係中。
恐貓是一種有著和現代貓科動物極其相似的特徵,尤其是劍齒虎一族。它們身長2米左右,擁有不發達的短刀狀劍齒,布滿花紋。根據對化石的分析,它們生活在距今500~150萬年前的歐亞大陸、非洲以及北美洲。
南方古猿身高只有1.1米,並且在漫長的進化中,它們失去了本屬於猿類生物兇猛的代表——牙爪與力量,初步的智慧會讓它們群居來避免危險。不過根據化石分析,恐貓並不是善於奔跑追獵的一種生物,反而它們擁有強大的爆發力和敏銳的視力,這讓專家們一致認為它們是依靠埋伏或者夜襲來完成獵捕的。
作為這種單體行動的猛獸,對偷襲時機的精確把握仿佛就是它們的本能。在1907年被英國獵手擊斃的那隻惡虎就十分擅長對老弱病殘下手,最終導致400餘人死亡。恐貓也是如此,不善奔跑逼迫他們為了活命就得有高效的偷襲,而弱小的南方古猿就是它們最好的獵物。一旦被襲擊就無法抵抗,這也讓族群裡最為兇猛的南非巴羅刀齒恐貓險些吃光了當地的所有南方古猿。
但隨著時間推移,恐貓終究還是走向了滅絕。動物們為了生存都會朝更加靈活迅捷的方向進化,這就導致了它們這種不善奔襲的物種缺乏食物。同時,氣候的驟變對於獨居生物是很難抵禦的。
多方面因素結合起來,優勝劣汰,恐貓被淘汰,但是南方古猿卻因為智慧被不斷開發逐漸進化,慢慢形成了最原始的人類在這個環境中生存了下來。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可謂是過著真正提心弔膽的生活,每天都有可能被襲擊,連睡覺都不能安穩。但是這也說明了每一個物種存續下來的艱難,生命的可貴也正是因此而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