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穩坐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在地球有天敵嗎?

2021-01-18 宇宙解碼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稱王稱霸數萬年了,隨著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的能量越來越大,地球都快放不下了。那麼人類還有什麼天敵嗎?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些這個問題。



任何動物都有天敵,人類是動物,當然也不例外


    在生物界,人類似乎早就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人從遠古走來,從猿變成人,越來越強大,終於變得天下無敵,成為地球的主宰。人之所以在食物鏈的頂端,並不是人類個體有多麼強壯,有多大的力量。如果論這個,人打不贏大象、獅子、老虎,甚至打不過狼和狗。


    人的天下無敵是智力,由於有智力,有語言和邏輯思維,人就能夠團結起來共同對敵,而且可以製造出先進的工具,這樣才成為站在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動物,睨視一切。但人類真的就沒有什麼可以克制的嗎?No,早著呢。



    民間有些地方的小朋友喜歡玩一種撲克牌遊戲,叫釣魚。玩法很簡單,把牌分成兩份或若干份,每人一次出一張,大牌就吃掉小牌,最後誰的牌被吃光了就算輸。他們把撲克牌大小順序是按從3到13(11~13就是J、Q、K),K上面就是2和大小王,這樣就是3牌最小,誰都可以吃它,但3有一個特權,就是可以吃大小王。這個王牌就像是人類,雖然最大,但還會被小3吃掉。不過此小3非彼小三,大家分清楚哈。


    這雖然是小孩子的遊戲,但說明一個大道理,就是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無敵的。這就是世界萬物,相生相剋的道理,裡面蘊含著陰陽調和、物極必反的辯證法。



    任何事物都有軟肋,武功裡叫罩門。武俠小說裡武功再高的人,什麼金鐘罩鐵布衫,全身上下都不怕打,但誰都會有一個罩門,就是軟肋,只有打到他的罩門(軟肋),他就死定了。


    那麼人類的罩門在哪裡呢?也是一個小東西,小到肉眼無法看到,高倍光學顯微鏡也無法看到,只有電子顯微鏡才能夠看到的小東西~病毒。


    這次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迄今已有4000多萬人感染,死亡100多萬人,這種傷亡雖然比一戰、二戰的數字要小,但除此之外人類任何現代戰爭似乎沒有超過這麼大傷亡的情況,可見小小病毒的威力有多大。


    病毒為啥有這麼大威力呢?一是太小,二是太多,三是易變,四是難殺,五是起源依然是個謎。



病毒之小,小到令人無法捉摸


    由於病毒小,一般顯微鏡都看不到,因此一直到19世紀末才被人類所認識,但依然看不見。1892年,俄國植物生理學家在研究菸葉花葉病時,將有病的菸葉汁通過過濾足以濾掉細菌後,擦在健康葉子上還會致病,於是他認為,有一種比細菌還要小的微生物存在,是這種極小的玩意讓菸葉感染。


    雖然當時無法看到這種小東西,但人們還是憑想像把這種看不到的致病源叫「病毒」,也叫「濾過性病毒」。這時候,人們通過顯微鏡發現細菌已經1百多年了。而病毒之小,可以寄生在細菌體內,依靠細菌的細胞體營養繁衍自己,由此病毒又叫噬菌體。


    由於病毒極小,一直到上世紀三十年代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問世,人們才通過電子顯微鏡看到了病毒模模糊糊的樣子。原來,病毒只有幾十到100nm(納米)左右,最大的也只有300nm。1m(米)=1000mm(毫米),1mm=1000μm(微米),1μm=1000nm,這樣說大家就能夠比較直觀的認識病毒之小了吧?



病毒之多,多到無以計數


    病毒充斥在世界每一個角落,現在人類已知的就有數百萬種,還有無數病毒尚沒有發現,而且還隨著都在產生著新的病毒,由此有人估計病毒種類可能不下上億種。


    其中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植物、苔蘚、蘑菇、褐藻等寄生病毒就有170多萬種,哺乳動物為宿主的病毒有32萬種,以人類為宿主的病毒已知有數千種。這個世界不管是嬌豔的鮮花,還是不可一世的雄獅,高聳參天的大樹,泥土中的爬蟲,都免不了成為病毒的犧牲品。



而最令人頭疼的是,病毒易變的嘴臉


    我們從薩斯病毒和新冠病毒就可以看出,當人們剛剛還沒有弄清它們某個階段的毒性時,它們又會變異,使人們防不勝防。為什麼流感疫苗早就發明出來了,而且早就在民間普遍使用了,但流感還是一年一年一波一波的流行呢?這就是因為流感病毒種類很多,有甲流乙流丙流等,什麼HIN1、H5N1、H7N9等等,還有人流感、禽流感、豬流感、馬流感、牛流感等等,一般人和其他動物不交叉感染,但豬流感除外。


    病毒在宿主之間的傳播也常常改變,比如新冠病毒,至今沒有弄清楚中間宿主是什麼,一般認為這種病毒的原始宿主為蝙蝠,但蝙蝠不會直接傳染給人,必須通過中間宿主才會變異為人敏感的病毒毒株,最終成為人類的可怕災難。但中間宿主也會變化,今年可能是穿山甲,明年就不知道是蛇鼠還是龜鱉了。


病毒的進攻,人類窮於應對


    病毒患病難治是因為很難研製出特效藥,因為病毒自己並沒有生存的能力,它寄宿在宿主細胞裡,依靠吸食細胞營養繁殖,要斷掉病毒的營養殺死它,就會損傷健康細胞。


    這樣的藥物就很難研究,因此基本上治療病毒感染就是提升病人自身免疫力,依靠病人的免疫系統在微觀層面與病毒戰鬥,殺人一千自損八百,所以在戰鬥中鹿死誰手很難定論,許多人的免疫系統就是在與病毒的鬥爭中崩潰掉,最終被病毒殺傷了人體重要器官,導致病人衰竭而死去。


    因此應對病毒感染的最重要手段就是防疫,除了消毒、隔離等防感染措施,其關鍵決定作用的就是發明抗病毒疫苗。自從有了疫苗,有效的撲滅了一些嚴重危害人類生存的病毒性「瘟疫」傳播,如麻疹、天花等等。



    抗病毒疫苗的作用機理,實際上還是激發人類自身機體的抵抗力,主要方式就是將病毒通過滅活或者減弱毒性,在接種到人體,讓人感染上輕微的病症,給人體免疫系統一個警告或者提醒。人體得到警告後,就會啟動免疫機制反抗這些病毒,通過與病毒的鬥爭,知道了病毒的弱點,從而產生出與這些病毒戰鬥更多的戰士,就是抗體。


    這樣,人體經過了一次仿真的演習,築牢了防衛的長城。當真正的病毒入侵時,就有把握能夠把它們阻擋於國門外或者聚而殲之。但由於病毒很「聰明」,接觸了人類對付它們的武器後,就會「研發」出新的鎧甲或武器,這就是病毒的變異,從而讓人們的防疫體系失效。所以病毒感染既難預防又難治療。


病毒到底從哪裡來,依然是謎


    生物有三域四界,即細菌域、古細菌域、真核生物域;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動物界。而病毒則跳出三域四界外,屬於神鬼人都不管的世界。我們看魔幻影視都知道,三界外的魔是最可怕且最難應對的。


    病毒就是這樣一種亦死亦活的玩意,因此它既是生物,又不是生物,當它在宿主體內細胞中的時候,就變成活著的寄生生物,當它脫離宿主細胞後,就變成了一個不完整的玩意,無法自己生存。


    何謂宿主?就是為這些病毒提供食宿,不但不收費,還要耗費自己生命的生物細胞,在這些細微的看不見的玩意面前,宿主就是個倒黴透頂的軟蛋。



    人們自從知道了這個世界有病毒這個大敵存在,就一直設法與它們鬥爭。但至今,還沒有弄清這些亦生亦死的玩意到底從哪來,它們的源頭是哪裡。它們似乎在一切地方存在著,但它們只有一段DNA或者RNA,就像一個人的斷肢殘臂,蟄伏在任何地方,不吃不動沒有任何生命跡象,一旦找到活物突破口,就會張牙舞爪起來。


    有人認為它們實際上就是生命的殘片,是生命死去遺棄的基因,是生命的排洩物,是殘廢的生命體,但終究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死乞白咧的找到宿主復活,還完全沒有鬧明白,或許永遠也鬧不明白。



    這些病毒就是撲克牌中的3,專門對付大小王而來嗎?是大自然為了抑制人類利慾薰心的掠奪而設置的天敵嗎?最終人類會毀於病毒之手嗎?誰也說不清楚。


    但人類除了病毒,還有許多可以殺滅的的災難無法應對,如巨大的天體事件、地球本身的地質和氣候災難、太陽劇變等等。

相關焦點

  • 人類穩坐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在地球有天敵嗎,它們是誰?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稱王稱霸數萬年了,隨著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的能量越來越大,地球都快放不下了。那麼人類還有什麼天敵嗎?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些這個問題。任何動物都有天敵,人類是動物,當然也不例外。在生物界,人類似乎早就處於食物鏈的頂端。
  • 人類真的是食物鏈頂端沒天敵?科學家提到了它,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人類真的是食物鏈頂端沒天敵?科學家提到了它,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人類處在食物鏈的頂端,因為人類可以創造武器,修建了安全又美觀的房屋,並且會做各種各樣的美食,許多動物見到人類就會轉身逃跑,又因為濫殺濫捕,不少動物已經滅絕。
  • 老虎的天敵是什麼?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東北虎,也會有害怕的時候!
    老虎的天敵是什麼?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東北虎,也會有害怕的時候!從遠古到現在,地球上進化出最傑出的獵食者,就要屬貓科動物了,貓科動物是到目前為止,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傑出的食肉動物,他們天生就是為了獵殺其他動物而生的,就算是我們家裡養的小貓咪,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殺神」,然而萬物相生相剋,很多動物都會有一個天生的剋星,我們稱之為天敵,那老虎的天敵是什麼呢?
  • 人類真的是在食物鏈頂端?科學家提到一種天敵,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在距今幾百萬年前的遠古時代,人類第一次站在了這片土地上。我們有著其他生物都沒有的獨一無二的的智慧,在不斷進化中尋覓著新的高度。在許多學者眼中,我們已經是地球上目前最為高級的物種,是真正的消費者層次。但人類真的是食物鏈頂端沒天敵嗎?科學家們提到了這個物種,曾經的它差點把我們的祖先全部吃光。
  • 地球生物都有天敵,人類的天敵又在哪裡?未來世界會出現嗎?
    人類誕生已有百萬年歷史,時間的推移,人類建造屬於自己的科技和自己的文明,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科技從來沒有停止發展過,人類一步步走上了食物鏈頂端。從食物鏈來看,幾乎沒有任何生物能夠制約人類,科技出現後人類可以和任何大型動物抗衡,幾乎沒有任何天敵,可是在大自然中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敵,人類的天敵又在哪?未來會出現嗎?人類的天敵無論是強大的生物,還是食物鏈最底端的生物,似乎都有天敵,為何人類就沒有天敵,是因為人類科技發達嗎?
  • 如果地球動物都變成人類一樣大小,這種動物必會處於食物鏈頂端!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的地球上存在數不清的動物 物種,大小個頭也是參差不齊每樣動物都有不同的特性和本領,但是卻因為個頭體積太小 ,導致再厲害的動物也會處於劣勢,站在食物鏈的最末端那今天就假設一下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變成和我們人類一樣大小的話又會怎麼樣呢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這怕是有什麼誤會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 但是,可能也有人會嘀咕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 第一個吃蝙蝠的人 怎麼就被人鄙視 人進化了幾百萬年 終於站上食物鏈頂端
  • 作為地球的頂級生物人類,在食物鏈中位置其實並不是站在最頂端
    在地球上生活的眾多生物中,由於人類有著強大的能力,而且在各方面相對來說都優於其他一些生物,因此長此以往,就讓我們產生了這樣的一個意識,那就是我們人類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事實真的如此嗎?人類真的在食物鏈的頂端嗎?
  • 為什麼食物鏈頂端的老虎也有害怕的時候,它的天敵究竟是誰呢?
    導語:為什麼食物鏈頂端的老虎也有害怕的時候,它的天敵究竟是誰呢?大家對於自然界中的動物都非常熟悉,而其中一些動物擁有非常強悍的生存本領以及天生的體型優勢,在自然界中堪稱萬獸之王。老虎和獅子就是我們常見的兩種強勢的貓科動物,他們與我們馴養的貓咪有相似之處,但戰鬥力可以說是天壤之別。因此有不少的朋友都對他們充滿了好奇。有許多動物園都會馴養這兩種兇猛的動物,人們在看到他們之後都會很好奇,既然他們在自然界中這麼強,那麼他們在自然界會不會有天敵呢?就像許多可怕的害蟲,在自然界只要遇上天敵也得乖乖繞路走。老虎是否也會有這樣害怕的對象呢?
  • 人類不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科學家:其實真實的原因是這樣的
    常常有人說:人類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可以說其他生物分為兩種,能吃的和沒研究出吃法的,然後現在多了第三種,是保護動物國家不允許吃。看看如今人類的餐桌,有各種蟲子,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五毒」「四害」都上了餐桌,或許有天「四害」都能被吃成保護動物,可以參考麻雀。
  • 人類真是食物鏈頂端?一猛獸差點吃光人類祖先,至今仍有它的傳說
    在達爾文的進化論之前,各國都流傳著人類是怎麼來的神話故事,各不相同,現今大多數人都認可人類是通過古猿進化而來,不過達爾文並沒有正確解釋古猿是怎麼演變成人類的,德國思想家弗裡德裡希·恩格斯則提出了勞動創造人類的科學理論。
  • 地球上是否存在沒有天敵的動物嗎?答案出乎意料
    同樣,人類活動的影響造成的物種滅絕,也不能將人類稱為「天敵」,比如:因為人類活動造成尼安德特人食物減少,從而導致尼安德特人滅絕。我們不能說,尼安德特人的天敵是人類。搞清楚了這些定義後,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地球上是不是存在沒有天敵的動物。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未來還會進化嗎?科學家給出了回答
    在將近40億年前,我們的地球上出現了第一個生物。經過了差不多40億年的演化,如今的生物已經變得豐富多彩,五花八門。僅僅在今天,世界上就有上百萬個物種與我們一起呼吸著地球上的空氣。生物圈之所以會變得這麼精彩,得益於生物的進化。在漫長的歷史中,生物不斷進化,改變著自己的行為、能力和習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地球環境。
  • 假設突然把人類按1:100縮小,人類還可登上食物鏈頂端嗎?
    人類作為高級動物,自誕生以來,就一直站在自然界食物鏈的頂端。雖然說人類的肉體其實很脆弱,自保能力也極差,沒有像蛇一樣的毒液,沒有像老虎一樣的獠牙,也沒有像鳥類一樣的翅膀,這也是為什麼人類一旦陷入荒郊野外就會面臨生命危險的原因。
  • 曾經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海洋霸主巨齒鯊,為何還會走向滅絕?
    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無數的物種出現然後又消失了,而人類出現距今也只有幾百萬年的時間,沒有人能夠知道萬事萬物的最後結局。縱觀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依靠科技發展就能夠長久生存的認識或許是錯誤的,無數生物的離開已經給人類敲響了警鐘。例如在人類之前的地球霸主是恐龍,而在海洋中是巨齒鯊,可是這兩個物種卻都走向了滅亡。
  • 人類可以站在「食物鏈」頂端,全憑自己的科學理論嗎?
    然而,從以研究人類社會為主的社會科學,到以研究有機界和無機界為主的自然科學,都說明了人類(數百萬年的演化歷程)和所謂的意識(比如,我們認為人類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其實都只不過是自然在經歷了漫長時間演化之後所得出的最高產物。因為,人類的所有生產活動其實都在自然界中進行,包括所有科學理論的形成。
  • Rakka——當人類失去食物鏈頂端的位置
    人類管自己叫「萬物之靈」,但是,這個詩意的說法,如果翻譯成自然的語言,也許就是:我們恰好在這個星球上屬於食物鏈最頂端的位置。
  • 為何說恐貓是人類的天敵?那麼在未來,還會有出現這樣的生物嗎?
    為何說恐貓是人類的天敵?那麼在未來,還會有出現這樣的生物嗎?人類費盡千辛萬苦,終於進化成了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可以說人類目前就是地球的老大。在人類的眼中,其他生物的存在簡直微不足道。這種想法似乎在我們的心中紮根,人類開始為所欲為,甚至對很多生物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自然界的一些生物,為了避免人類的攻擊,不得不開始進化演變。你是否想過,在未來會出現一種物種,它會以我們人類為食?萬物之所以存在著一定的聯繫,是因為存在一個共同的食物鏈中。在食物鏈中,低級生物的命運就是為高級生物服務,有時甚至會搭上自己的命,這聽起來慘絕人寰,但卻是事實。
  • 老鷹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為何有時還會被貓頭鷹捕食?
    但是,我們有時也會看到貓頭鷹抓捕老鷹的情景,這抓捕的對象可不是什麼老鷹的幼仔,而是實打實的成年老鷹個體,那麼看上去溫順的貓頭鷹,為何會抓捕處於食物鏈頂端的老鷹呢?老鷹隸屬於鳥綱隼形目鷹科,它是鷹科眾多種動物的統稱,包括我們俗稱的鷹、隼、雕、鷲等,從生物學分類上,一共可以分為雕亞科、鳶亞科、鷹亞科、亞科、禿鷲亞科等9個亞科。
  • 處在食物鏈越頂端,種群數量越少?為什麼人類卻有70億人口呢?
    在地球的動物界,75%的物種是昆蟲,據說世界上螞蟻的總重量和人類的總重量相當。有意思的是,鳥類和哺乳動物往往被認為比昆蟲更高級,而昆蟲經常處在食物鏈底端,它們以植物為食,躲避哺乳動物和鳥類。然而,處在食物鏈頂端的獅子、老虎,以及各種猛禽不用擔心被吃掉,但是它們的數量往往少得可憐,經常成為瀕危物種。一種簡單的解釋是,這些猛禽和猛獸的繁殖能力太弱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大型動物,沒有競爭對手,繁殖能力反而更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