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作為高級動物,自誕生以來,就一直站在自然界食物鏈的頂端。雖然說人類的肉體其實很脆弱,自保能力也極差,沒有像蛇一樣的毒液,沒有像老虎一樣的獠牙,也沒有像鳥類一樣的翅膀,這也是為什麼人類一旦陷入荒郊野外就會面臨生命危險的原因。但是,人類卻擁有一樣動物們無以倫比的「殺手鐧」,那就是高超的智慧。人類憑藉自己的智慧運用工具,建造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並試圖尋找自然界的真理,去馴服和掌控別的生物。與別的動物相比較,人類的體型其實比較有優勢的,特別是成年男性,在成長過程中身體機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假如突然把人類按1:100縮小,會發生什麼?
要知道,如果按照比例1:100縮小後,人類的平均身高連2cm都沒有,這可比童話中的「拇指姑娘」都還要袖珍,整個人類世界都會變成一個「小人國」。那麼,這樣的人類還能登上食物鏈頂端嗎?
小編認為大概率是不可能的。因為變成「小人國」成員的人類,面對曾經熟悉的世界,可謂是險象環生了。縮小100倍後,不到2cm的大小具體是一個什麼概念呢?那就是但凡我們現在肉眼可見的東西,都是龐然大物,曾經不足為懼的青蛙、麻雀、蟑螂,甚至是螞蟻,都能夠把人類視作食物。
就算人類依然保留現有的智慧,也依然很難在自然界再生存下去。因為人類想要消除這些生物的威脅,就只能繼續建造工具和武器。但是這樣渺小的體型,根本不可能再生產出當初那般巨大的東西了,而且在絕對的力量差距面前,一時的投機取巧也抵不過永無休止的正面攻擊。
我們還依稀能夠記得已經走向滅絕的恐龍,世界之於縮小後的人類基本上就是退回到了恐龍時代。面對如此龐然大物,這種力量上的懸殊首先心態上就足以給人致命一擊。
這樣似乎對於人類來說,太過於殘酷了。如果我們再加上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人類在距離縮小之前,擁有60天的準備時間。人類能否利用好這60天做好危機應對工作,維護自己在食物鏈頂端的位置呢?
首先就是食物和水源,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需之物。人類會在60天內準備好充足的物資,並且儲備在變小後的自己能夠輕易拿取的地方。籠統地來說,人類體積縮小100倍後,資源消耗量和汙染排放量也就縮小了100倍,段時間物資會變得極為豐富。但是後續的補給工作就依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人類不得不被迫面對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短短60天的時間不足以讓人類把現有的工具全部「微型化」,所以人類的物質基礎會極大地倒退,大型交通工具盡數捨棄,高科技電子產品也很難排上用場,只能運用目前腦海中剩餘的知識儲備。曾經輝煌的文明無法再次重現,也就不可能再走上食物鏈的頂端了。
總之,像「拇指姑娘」一樣美好的畫面只能存在於童話故事之中,現實中的人類如果縮小100倍很難再在地球上繼續存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