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並非位於食物鏈頂端 而是中等位置

2020-11-23 生物谷

 

簡單的食物網絡

北京時間12月13日消息,國外媒體報導,與流行的觀點相反,人類其實並非位於「食物鏈頂端」,事實上,我們是位於食物鏈中央某處,一項對全球196個國家中176個國家的人類食物消耗49年的分析這樣表明。這是首次對人類營養級進行測量,營養級是指一個物種在食物網絡裡的位置。頂級捕食者的營養級高達5.5,然而2009年全球平均的人類營養級大約只有2.21,這可以與豬和鳳尾魚的營養級相比擬。

「為什麼會這麼低呢?」你可能會這麼問。為了解答這一問題,我們先來看看營養級是如何劃分的。營養級大約分為1-5,植物(以及其它的初級生產者)大約為1,它們製造自身的食物,除了少數食肉物種,它們不再以其它物種為食。對於其它的物種來說,營養級的指數為1加上所食用的生物的營養級的加權平均值。因此,只以植物為食的動物(例如奶牛和嚴格的素食主義者)的營養級為2,而那些一半吃植物一半吃奶牛(或者植物、素食主義者)的生物的營養級則為2.5。

具有最高營養級的物種並非僅僅是肉食動物,它們是以其它肉食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人類雖然是肉食動物,但他們不是什麼時候都能保持這種飲食結構。如果我們想要上升一個營養級,那麼我們得拋棄奶牛,將食物對象關注於獅子、禿鷹等生物。在我們變得具有競爭力之前,讓我們先來分析下為什麼改變這樣的飲食結構並非明智的選擇。

這項研究並非給予科學家們糾正我們日常對話中將人類視為頂級捕食者的錯誤的機會,計算人類營養級(HTL)使得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們自己對生態系統和地球上資源的影響。地球上的所有植物只能產生一定能量,有些能量在食物網流通中的不同階段丟失了。從效率的角度看,我們需要更多植物以滿足全人類的肉類飲食習慣,而非素食飲食習慣。當然,孟加拉虎的飲食可能會耗費更多能量。

在此,我還必須提及2009年的HTL指數比1961年的指數提高了3%,考慮到更高營養級飲食的能量成本,我們的問題應該是,「為什麼變高了這麼多?」而非「為什麼我們的營養級只有2.21?」問題的答案主要在於飲食數量的增加。作為一個物種,我們並非食用了具有更高營養級的動物,而是整體食用了更多肉類。但這是全球平均水平,當按國家分類,2009年的營養級數值其實非常廣泛——從蒲隆地素食主義的2.04至冰島以肉為主的2.57。

綜合考慮HTL隨著時間推移發生的變化,這項研究發現了以下五種樣式:

1. 較低和穩定(主要是由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東南亞國家組成)

2. 較低但在增長

3. 較高仍在增長

4. 較高但相對穩定(這個群體裡包括美國)

5. 較高但在減少(包括冰島)

第二個群體裡包括中國和印度,它們表現出上升的趨勢。但是如果將中國和印度從分析裡全部移除,那麼2009年全球HTL的指數將從2.21上升至2.31,這意味著雖然這兩個國家的肉類消耗急劇增長,但他們並非主要的肉食國家。

這些肉類消耗轉移是值得我們憂慮的問題,因為雖然我們處於中等的營養級,但我們消耗資源的能力並不遜色。根據這項研究,人類消耗了25%的淨初級生產量(這指的是我們之前討論的有限的植物能量),食物消耗佔據了其中的35%-40%,考慮到農業並非我們消耗全球資源的唯一方式,因此我們沒有位於食物鏈頂端可能並非壞事。(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作為地球的頂級生物人類,在食物鏈中位置其實並不是站在最頂端
    其實有關於人類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人類並非真正位於這個鏈條的頂端,那麼人類到底在食物鏈上有著怎樣的位置呢?首先需要我們弄明白的一個問題是何為食物鏈,其實這樣的一個鏈條是指各種生物吃與被吃的關係,聯合到一起的一個序列,就像一根鏈條一樣,是環環相扣的。與大自然中存在十分複雜的食物關係相比,這樣的食物鏈呈現出來的關係是非常簡單的。
  • Rakka——當人類失去食物鏈頂端的位置
    人類管自己叫「萬物之靈」,但是,這個詩意的說法,如果翻譯成自然的語言,也許就是:我們恰好在這個星球上屬於食物鏈最頂端的位置。
  • 為何人類能站在食物鏈頂端?科學家:智商不是主要原因
    同樣,人類之所以能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是人類的祖先在幾萬年前實現的,而現代人只是延續者而已。所以我們不能百分之百肯定,我們必然比幾萬年前的智人更聰明。顯然讓我用0.5秒就記住這九個數字的位置,我也肯定記不住。
  • 人類不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科學家:其實真實的原因是這樣的
    常常有人說:人類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可以說其他生物分為兩種,能吃的和沒研究出吃法的,然後現在多了第三種,是保護動物國家不允許吃。看看如今人類的餐桌,有各種蟲子,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五毒」「四害」都上了餐桌,或許有天「四害」都能被吃成保護動物,可以參考麻雀。
  • 假如把人類縮小到電子這麼小,人類還能站在食物鏈頂端嗎?
    人類誕生日起發展到現在,已經是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了,人類具有一般動物少有的智慧,所以能夠極大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來改造自然和社會,但是如果把人類縮小到電子這麼小,人類還能站在食物鏈頂端嗎?今天我們不妨腦洞大開一盤。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這怕是有什麼誤會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 但是,可能也有人會嘀咕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 第一個吃蝙蝠的人 怎麼就被人鄙視 人進化了幾百萬年 終於站上食物鏈頂端
  • 鮮為人知的科學常識:人並非食物鏈頂端生物,也不是黑猩猩進化的
    我們經常聽到下面這些說法:「人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貓和狗是色盲」,「女兒像父親,兒子像母親」,「鯊魚在幾公裡外就能嗅到一滴血的味道」,「人類是黑猩猩進化來的」——實際上,這些貌似正確的認知都是違背生物學常識的!食物鏈?
  • 一口吞下一匹馬,翼龍也曾位於食物鏈的頂端
    但英國學者最近發現,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翼龍化石沒準是一個大傢伙,並且曾經一度躍居食物鏈的頂端。它們的名字叫「哈特茲哥翼龍(Hatzegopteryx)」。這種翼龍可以說是恐龍界的大傢伙,有著長長的脖子,寬闊的翼展還有那狹長的「喙」,一口能吞下一匹馬一般大的獵物。研究團隊將此項發現已經以論文的形式發表,文章刊登在學術期刊「Peer」上。
  • 人類史三大革命之「認知革命」,人類登上食物鏈頂端的秘訣
    我們誕生以來,心裡就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人類處於食物鏈的最頂端」,似乎這是不辯自明的。但在7萬年前,其實人類和一直處於食物鏈的中下遊的其他動物沒有什麼區別,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類在7萬年前的某一時刻,一躍到達了食物鏈的頂端呢?
  • 人類不是大自然唯一的主人,並非站在食物鏈頂端而什麼都能吃
    一、我們並非大自然唯一的主人人類真的是很奇怪的動物,有探索的勇氣,太多人因為探索未知而失去生命,但絕對不包括吃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而喪命的人。人心難測,有好有壞。火車上,你絕對不敢輕易喝陌生人給的飲料。走在大街上,你絕對不敢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因為周圍全是陌生人。
  • 假設突然把人類按1:100縮小,人類還可登上食物鏈頂端嗎?
    人類作為高級動物,自誕生以來,就一直站在自然界食物鏈的頂端。雖然說人類的肉體其實很脆弱,自保能力也極差,沒有像蛇一樣的毒液,沒有像老虎一樣的獠牙,也沒有像鳥類一樣的翅膀,這也是為什麼人類一旦陷入荒郊野外就會面臨生命危險的原因。
  • 處在食物鏈越頂端,種群數量越少?為什麼人類卻有70億人口呢?
    然而,處在食物鏈頂端的獅子、老虎,以及各種猛禽不用擔心被吃掉,但是它們的數量往往少得可憐,經常成為瀕危物種。一種簡單的解釋是,這些猛禽和猛獸的繁殖能力太弱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大型動物,沒有競爭對手,繁殖能力反而更弱呢?
  • 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從而也就形成了生產者、初級消費者、二級消費者、以及三級消費者這樣一個籠統的食物鏈模型。那麼如果單從「捕食」於「被捕食」的概念來看,人類確實佔據著食物鏈的頂端地位,畢竟消費者層級中每一條食物鏈的最上層,幾乎都有人類的影子。
  • 在食物鏈中,蚊子處於哪個等級?它與人類在食物鏈中是什麼關係?
    人類作為當下地球的「主宰者」,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這其實要得益於人類在漫長的進化史中選擇是大腦的進化,而不是肢體的進化,所以人類即使沒有尖利的爪子、龐大的體型以及鋒利的牙齒,也能站在食物鏈最頂端。 但是,人類在自然中並不是無敵的存在。
  • 人類是如何爬到食物鏈頂端的?其中最大的轉折點是什麼?
    但是,早在250萬年前就存在在地球上的非常類似人類的生物,卻是一種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生物,這些遠古時期的人類和我們一樣懂得愛和玩樂,能夠建立起親密的友誼,也會爭權力、爭地位,但是他們當時對整個地球來說無足掛齒,對環境的影響並不比螢火蟲和水母大。那人類是如何在漫長的歷史中爬到食物鏈的頂端的呢?其中最大的轉折點是什麼?
  •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吐了
    柏柏爾人這個稱呼本不是他們的自稱, 而是來自拉丁語barbari(野蠻人)。 他們主要分布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 利比亞、馬裡等國家。
  • 人類真的是食物鏈頂端沒天敵?科學家提到了它,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人類真的是食物鏈頂端沒天敵?科學家提到了它,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人類處在食物鏈的頂端,因為人類可以創造武器,修建了安全又美觀的房屋,並且會做各種各樣的美食,許多動物見到人類就會轉身逃跑,又因為濫殺濫捕,不少動物已經滅絕。
  • 如果地球動物都變成人類一樣大小,這種動物必會處於食物鏈頂端!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的地球上存在數不清的動物 物種,大小個頭也是參差不齊每樣動物都有不同的特性和本領,但是卻因為個頭體積太小 ,導致再厲害的動物也會處於劣勢,站在食物鏈的最末端那今天就假設一下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變成和我們人類一樣大小的話又會怎麼樣呢
  • 論體能,人類完全被虐,為何能屹立食物鏈頂端?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不是最強壯的動物,論體能、力量、敏捷,人類幾乎排不上號,但是事實恰恰相反,人類已經成為了食物鏈頂端,這是為什麼呢?僅僅是因為我們的智慧嗎?
  • 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這是為什麼?
    這就能看出來明顯的不同之處,鬣狗是機會主義者,它們不會錯過任何的食物,有的時候腐肉也不在話下。食肉動物和非食肉動物它們在食物鏈上所處的等級都不相同,食物鏈上最重要的一環當屬於食草動物,它們的基礎數量充足,每天都在不斷地吃草,把這些來自於太陽的能量向食物鏈上級傳遞,它們的存在仿佛天生就是為了供養食肉動物的,數量非常多,怎麼吃都吃不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