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中高緯度的歐洲西部為何不冷?》

2021-02-15 肖金花教師工作室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八章《東半球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第二節《歐洲西部》之微課1

①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分布、特點及成因是什麼?

②位於極圈內的摩爾曼斯克為什麼不封凍? 

③歐洲傳統民居牆壁厚度自西向東有什麼變化?為什麼?

④歐洲西部的人們為什麼不愛白愛小麥色,不撐傘? 

⑤中高緯度的歐洲西部為何不冷?‍‍‍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溫家寶總理訪問環法「歐洲四國」(瑞士、德國、西班牙、英國)和歐盟總部,並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通過這次「信心之旅」,中歐加強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增強了應對危機的信心。


1、從材料圖中得知,倫敦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氣候,一年中降水有何特點?_______________。

2、歐洲西部深受________洋(填大洋名稱)的影響,氣候的____________(「大陸」或「海洋」)性特徵明顯。

3、歐洲西部中部地形平坦,南北部山地,這種地形分布特點對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範圍產生了什麼影響?

這道題主要考察歐洲的主要的氣候類型、氣候特徵和氣候的影響因素。

1、從右圖中的氣候直方圖可知,倫敦的氣候類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特點是全年溼潤,降水季節變化小。

2、根據常識可知歐洲西部為大西洋,故受大西洋的影響,氣候的海洋性特徵明顯。

3、根據材料分析可知,南北部山地,中部地形平坦沒有阻擋,使得大西洋的水汽能夠深入內陸,因而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廣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地理學科的地位越來越得到鞏固和加強。特別是新高考的推行,對初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並保證達到升入高中階段學習的基本質量要求,我們創設了迷思兔微課堂。
      迷思,意為對事物不了解的地方,對事物的誤解,也是英語前綴mis-的音譯,同時還是Miss的音譯,迷思兔的形象既代表對知識充滿好奇,又存在許多困惑的普遍學生,又代表為學生解疑答惑的地理教師Miss TU。迷思兔外形為一個帶著眼鏡的可愛兔子形象,又形似一把剪刀,意為剪除(解除)迷惑。
      迷思兔微課堂與其他微課有很大差別,它不重複課堂重點,不做老生常談,而是緊扣學生困惑,緊扣時事熱點,講課堂所不講,補充學生常見的知識漏洞,辨析易錯易混地理概念,講知識拓展,講方法遷移,講地理運用,解學生困惑,以學定教,讓書本知識走向生活世界,凸顯地理的有用、有趣、有味。

圖文來源:迷思兔微課創作團隊 

   

我們將陸續發布初中地理一百餘個微課,敬請關注,歡迎研討。原創不易,請尊重製作團隊,不管是轉載還是如何,請註明出處或附上原文連結,謝謝!

相關焦點

  • 福建最低氣溫跌破-8℃!都說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
    何家進攝冷空氣發力 福建最低氣溫跌破-8℃監測數據顯示,截止到7日15時,全省28個縣(市、區)的71個鄉鎮溫度低於0℃,以泰寧新橋鄉-8.3 ℃最低。4個縣(市、區)的城區最低溫度低於0℃,以壽寧-1.7℃最低。全省氣溫將繼續下降,最低氣溫的過程降溫幅度西部、北部地區可達9~12℃,其餘6~9℃,內陸地區的部分縣市將出現寒潮天氣。
  • 位於歐洲西部大西洋中的「北大西洋暖流」,是不是最強大的暖流?
    反之,如果地形對于洋流進行有效的阻擋,那麼就會減弱洋流的勢力,比如北太平洋暖流在往東流動的過程中,受到北美大陸的阻擋,從而形成的阿拉斯加暖流的勢力就較弱。那麼,北大西洋暖流是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暖流呢?這個問題既是對的,也是錯的,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在世界所有暖流中,最強大的暖流是「墨西哥灣暖流」,主要原因是和南北美洲的海陸輪廓有關,由於南美洲陸地輪廓呈三角形往大西洋突出,所以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形成的南赤道暖流就會受到陸地影響,從而和北半球的北赤道暖流匯合,從而形成勢力強大的洋流。
  • 全球變暖為何冬天更冷
    但地球氣候的歷史表明,氣候的冷暖變化有其自然規律,在以變暖為主的過程中有變冷的波動,在以變冷為主的過程中也有變暖的波動,寒冷氣候和溫暖氣候按一定的時間周期交替出現。由於影響因子的不同,在不同時間尺度和周期上,氣候會表現出變冷和變暖的不同階段性趨勢。    影響地球氣候變化的根本原因在於太陽輻射,以及因地球軌道參數變化引起的太陽輻射分布的差異及其變化。
  • 雖是初夏時節,熱浪已經襲擊歐洲西部地區,多地最高氣溫超40℃
    歐洲西部現極端高溫天氣從直射點的角度來說,我們一般把直射點位於北半球的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稱為北半球夏半年(9月23日至第二年3月21日),而直射點位於南半球的半年,稱為北半球冬半年。從四季變化角度來說,就北半球而言,一般3月、4月和5月為春季;6月、7月和8月為夏季;9月、10月和11月為秋季;12月、1月和2月為冬季。
  • 雖是初夏時節,熱浪已經襲擊歐洲西部地區,多地最高氣溫超40℃
    由於地球自轉的軌道面赤道平原和地區公轉的軌道面黃道平面之間存在夾角,我們稱為黃赤交角(23.5°),所以就導致了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也就是在一年中,太陽直射點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做回歸運動,從而也就使得地球上有了四季和五帶的劃分。
  • 都說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專家釋疑
    宋連春介紹,入冬以來(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5日),我國除西藏大部、四川西部、雲南、黑龍江西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偏高外,全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與常年同期相比接近或偏低,尤其西北地區北部、內蒙古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溫偏低2℃以上。
  •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
    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到底有多冷:北京最低氣溫-19.6℃入冬以來,低溫天氣確實比較多。以北京為例,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6日,全市平均氣溫為-5.2℃,較常年同期氣溫(-3.2℃)偏低2.0℃。今年更冷,多站最低氣溫跌破歷史極值。
  •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是「暖冬」還是「冷冬」?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  近期,冷空氣頻頻來襲,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也出現持續低溫天氣。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
  • 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權威解析來了
    6日早上,寒潮如約而至,北京氣溫-10.6℃,呼和浩特-25.2℃。強冷空氣將繼續深入,華北、黃淮等地氣溫將創入冬新低。去年12月底以來,冷空氣輪番來襲,大江南北一起喊「冷」。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記者6日專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 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地球人飽眼福了!
    高緯度地區人民拉仇恨啊!羨慕嫉妒恨啊!極光出現於星球高磁緯地區上空,是一種絢麗多彩的發光現象。地球的極光來自地球磁層或太陽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使高層大氣分子或原子激發(或電離)產生。它產生的條件有三:大氣、磁場、高能帶電粒子。
  •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全球氣候還在變暖嗎?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近期,冷空氣頻頻來襲,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也出現持續低溫天氣。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
  • 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權威解析來了_新聞...
    6日早上,寒潮如約而至,北京氣溫-10.6℃,呼和浩特-25.2℃。強冷空氣將繼續深入,華北、黃淮等地氣溫將創入冬新低。  去年12月底以來,冷空氣輪番來襲,大江南北一起喊「冷」。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記者6日專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 什麼是大陸性和海洋性氣候,為什麼歐洲西部海洋性氣候最典型?
    一般來說,深居內陸的地區,常年受到大陸氣團控制,氣候多表現為大陸性,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內部地區,分布著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在氣候特徵方面主要表現為「冬冷夏熱,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年降水量較少」。
  •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  到底有多冷:北京最低氣溫-19.6℃   入冬以來,低溫天氣確實比較多。以北京為例,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6日,全市平均氣溫為-5.2℃,較常年同期氣溫(-3.2℃)偏低2.0℃。
  • 北京——說好的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
    (圖/王曉)今天(1月7日)06時,北京南郊觀象臺氣溫降至-19.5℃,迎來1966年以來最冷清晨。今天白天,北京仍有陣風6、7級,最高氣溫僅-7℃,天寒地凍,公眾出行保暖工作要做好,避免在戶外長時間逗留,謹防凍傷。監測顯示,今早06時,南郊觀象臺氣溫降至-19.5℃,打破1969年2月24日-19.3℃的紀錄,迎1966年來最冷早晨。
  • 數說厄爾尼諾①:厄爾尼諾將至,為何還會這麼冷?
    但前不久世界氣象組織(WMO)預測未來三個月厄爾尼諾發生概率為75%至80%,一般來說厄爾尼諾事件發生時,當年冬季氣溫都會偏高,那為何今冬冷空氣這麼猛烈?  寒潮頻發,到底有多冷?  12月24日中央氣象臺再次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這是本月第二次寒潮侵襲我國。
  • 歐亞極寒兇猛 全球或經歷「最冷」冬天(圖)
    中國天氣網的首席氣象專家李小泉表示,極寒天氣在氣象上沒有明確的定義,因為不同地區氣候條件不一樣。例如廣東沿海氣溫在0℃左右的時候,人們會感到極度寒冷,可稱為極寒;但在北方,0℃是常有的事,就算不上極寒了。編者按房頂被雪壓垮,道路被冰封鎖,樹梢掛起冰凌,從北冰洋襲來的寒流持續一周多來不斷衝擊歐洲,歐洲因嚴寒喪生的人數在持續增加。
  • 文匯報:全球變暖,為何「冬天越來越冷」?-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今年1月以來,歐洲中部至亞洲東部氣溫偏低2~4℃,其中中亞至東亞北部偏低4~6℃;歐洲先後經歷了4次寒潮過程,持續低溫超過20天。  低溫紀錄在各地屢屢出現。歐洲部分地區出現百年來最低氣溫,烏克蘭、波蘭、羅馬尼亞等中東歐國家部分地區最低溫度跌破-30℃;2月2日,捷克最低氣溫達-38.1℃,波蘭部分地區降至-32℃。
  • 體感2-3℃!都這麼冷了,深圳居然還沒有入冬?
    體感2-3℃!都這麼冷了,深圳居然還沒有入冬?小編已經開始懷念夏天了目前深圳分區大風藍色預警生效中大家出門還是要注意防風保暖呀【深圳市分區大風藍色預警】深圳市氣象臺於2021年01月11日13時35分把東部大風藍色分區預警擴至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西部海區和寶安區(新安、沙井、福海、福永、西鄉、航城街道),預計上述地區陣風8級以上,
  • 知識科普:暖冬年,冬天就不會冷嗎?
    為何還這麼冷?很多人認為,都是暖冬了,就不應該冷了。其實這是公眾的一個誤區。暖冬是一個氣候學的概念,即使在暖冬年中也會有階段性的冷。暖冬年,天氣過程的變化周期依然明顯,也會出現強冷空氣過程,比如1-2天內,最高氣溫從20℃降到10℃和從10℃降到0℃,人體的感覺都是很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