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改革開放後最早踏入中國市場的外籍公司之一,珀金埃爾默已經在中國度過了40個年頭。我們可以看到,如今的珀金埃爾默公司在中國正在不斷推進本地化的進程,多方位地融入中國市場。而這種步伐,隨著金南勳(Nam-Hoon Kim)先生再次回到中國正在加快,無論是併購國內公司,還是在太倉建立新的製造生產線,抑或是不斷加大的投資和人員隊伍,珀金埃爾默正在踐行「In China For China」的戰略。
2011年3月,金南勳就任珀金埃爾默中國區總裁,第一次來到中國。此後,在中國的3年多時間中,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並帶領珀金埃爾默中國區的業績實現了大幅的增長。之後他出任珀金埃爾默環境健康事業部全球銷售與服務副總裁兼總經理。2年前,金南勳重返中國,並於去年7月開始擔任珀金埃爾默探索與分析解決方案事業部(DAS)亞太區總裁,今天的珀金埃爾默中國與7年前相比有何變化?而他又是如何看待中國市場的?儀器信息網編輯就此特別採訪了金南勳先生,請他來聊一聊珀金埃爾默中國的本地化之路。
珀金埃爾默DAS事業部亞太區總裁金南勳
談到中國市場,金南勳表示,對於珀金埃爾默來說,中國已經不僅僅是產品銷售的終端市場,在2011年之後,中國扮演了越來越多、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過去10年中,珀金埃爾默不斷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屢次收購本土企業,並將研發、製造等落戶中國。
併購本土企業
珀金埃爾默可以說是業內少有的頻頻併購國內企業的外企,2009年,珀金埃爾默以6370萬美元收購處於發展巔峰的上海新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將新波的產品、技術、研發、管理團隊、生產基地等一系列重要資源收入囊中;2012年,以3800萬美元收購上海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家業內知名公司為遍布中國的血庫和臨床試驗室提供傳染性疾病的分子診斷篩查技術,也將珀金埃爾默帶入了不斷增長的中國分子臨床診斷市場。這兩次收購,迅速提升了珀金埃爾默在中國醫學診斷領域的市場份額。2018年,珀金埃爾默又收購了以原子吸收(AAS)見長的國內儀器製造商——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該項收購進一步提高了珀金埃爾默在AAS的市場份額。而這次收購,就是由金南勳主導的。
「與優秀的本土企業合作,在研發、生產和銷售上強強聯合,將能夠幫助珀金埃爾默以更好的產品架構,更強的本土生產優勢和本土人才,服務於中國市場。」 金南勳也明確表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珀金埃爾默都將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公司將重點關注三個領域——人類健康(包括生命科學、診斷、藥物研發等)、環境安全、食品安全。他表示,一方面,隨著人口的增長,相關領域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另一方面,伴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以及環境和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金南勳強調,我們的很多戰略同中國的國家戰略是一致的,而在中國,上述重點關注領域對分析儀器的需求也非常巨大。公司希望能通過更多的投資和合適的併購,來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投資建設新工廠
同時,珀金埃爾默也不斷在中國興建工廠、客戶體驗中心、辦公室,將更多的生產和研發等工作放在中國。2012年,珀金埃爾默擴建了位於上海的中國區總部,總面積8250平方米的6層總部大樓坐落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在這裡有超過1000平方米的客戶體驗中心(CKC)以及一整層的研發區域。2014年,珀金埃爾默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開業,從事新生兒的篩查和基因的篩查;2017年,珀金埃爾默將其DAS部分生產製造線落戶蘇州太倉,生產ICP-OES、AAS、GC等產品。從這些舉措中可以看出,珀金埃爾默對中國市場愈加重視。
對於珀金埃爾默在中國這些年的變化,金南勳表現得非常自豪,他表示,過去7年中,珀金埃爾默在上海、北京、廣州、成都建立了4個客戶體驗中心,並在上海設立了全球應用開發中心以及全球軟體研發中心;位於各重要城市的分公司、辦事處由4家成長為15家,覆蓋全中國各個地區。同時,金南勳也表示,珀金埃爾默在中國除了建設公司內部的實驗室之外,也非常注重與外部專家的合作,共同解決面臨的難題。2014年,珀金埃爾默與復旦大學合作建立了小動物活體影像示範實驗室,從事生物影像技術在生命科學、轉化醫學、以及各類疾病模型方面的研究。2017年,又與中科院過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成立了轉化醫學工程共建實驗室,旨在打造全國最先進的轉化醫學領域的技術和服務平臺。
得益於成功的戰略布局,珀金埃爾默中國區的業績增長有目共睹,中國已經成為其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珀金埃爾默中國區的員工已達到近2000人,這個數字是7年前的數倍。
24小時無縫對接 中國與全球研發同步
2017年,珀金埃爾默推出了15款新產品,這與出色、高效的研發團隊是分不開的。對此,金南勳表示,珀金埃爾默的研發有三個維度:第一個是短期方案,對現有產品進行改進。產品上市不是研發的終點,珀金埃爾默會不斷聽取市場的聲音,了解客戶的需求,不斷改進產品。第二是推陳出新,針對未來兩、三年的應用需求,推出新的產品、新的概念。第三則是開展面向更長遠未來的研發。對此,金南勳表示:研發不僅僅是看眼前或是兩、三年的時間,更要看到長期的技術發展。正是這樣的研發策略,使得珀金埃爾默作為一家擁有81年歷史的老牌儀器生產商,既是氣相色譜、ICP-MS、AAS等多款分析儀器的首推者,也能夠在今天仍不斷推陳出新,立於行業前沿。
金南勳介紹珀金埃爾默儀器發展史
在不斷推進中國本土化的現在,研發的本土化也是珀金埃爾默的策略之一。金南勳表示,在中國,珀金埃爾默不僅在軟體研發上投入了很多力量,同時也在做硬體研發以及應用解決方案的開發工作。位於上海的總部大樓2樓匯集著眾多的研發工程師和應用科學家。這些中國的研發人員與美國總部的研發人員一起合作,而中美之間12小時的時差使得珀金埃爾默的研發工作可以做到24小時無縫對接。
分析儀器市場的商業模式在改變
對於現在業內關於分析儀器整機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後市場將成為企業競爭的焦點這一說法,金南勳表示,這是由於中國整個分析儀器市場的商業模式在持續變化,但不會是由一種模式完全取代現有的模式,而是會呈現一個百花齊放的局面。他舉例說,未來儀器租賃業務的市場潛力將放大。在很多領域,一些儀器使用者可能只是在某一段時間內需要某些儀器,如果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和耗材打包解決方案,客戶就會傾向於接受租賃儀器這一模式。「未來,你可能不再需要去買儀器,只需要按月或者你需要的時間付費,我們會提供所有的打包服務。」
後市場服務也是重點之一,珀金埃爾默在10年前率先推出的One Sourse就將目光放在這一領域。無論是儀器使用、維護、耗材配件、實驗室搬遷還是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珀金埃爾默都將提供整體化的解決方案。舉個例子,當客戶有成百上千臺儀器的時候,如果每一臺儀器都去找原廠做維修維護,那樣會很耗時耗力,珀金埃爾默一站式服務可以幫助客戶解決儀器周邊相關聯的所有服務,為客戶簡化維護工作,從而讓科學家們有更多時間專注於他們的核心工作——科學研究。
而將目光從中國推向全球的分析儀器市場,金南勳表示,在黑科技不斷湧現的當下,其他領域的新技術正在不斷影響著分析儀器市場的未來。類似於AI、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可能會改變整個分析儀器市場的現有模式。例如未來維修人員只需佩戴AR眼鏡,便會得到提示哪裡出現問題,應當如何進行維修。新技術將能夠讓服務人員更少依賴自身經驗來工作,而是通過大數據提供解決方案。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珀金埃爾默公司來到中國的第40年。在過去的十年間,珀金埃爾默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與其 「In China For China」的戰略是分不開的。在分析儀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通過研發、製造、併購,珀金埃爾默在中國市場的「內涵」正在不斷延伸,來應對越來越多的挑戰。
合影
後記
找到你喜歡的並能比別人做得更好的工作,然後堅持下去。這是金南勳26年與珀金埃爾默不離不棄的原因。一次拜訪,讓金南勳被珀金埃爾默吸引,從一個客戶變成了公司的一份子,並最終成為了DAS事業部亞太區的總裁。在採訪中,無論是談到雲技術、人工智慧還是信息化系統,金南勳都表現出了他對技術的熱忱和敏銳的洞察力。而珀金埃爾默中國會在這位思維活躍、開放的亞太區掌門人手下如何進一步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撰稿編輯:趙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