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9-01-22 15:46:02
對於大多數微控制器的時鐘要求而言,矽振蕩器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解決方案。與晶體和陶瓷諧振器不同的是,矽定時器件對于振動、衝擊和電磁幹擾EMI不敏感。此外,矽振蕩器不需要精心匹配定時元件或嚴格的電路板布線。
在實際應用中,除了一些環境因素外,時鐘源的選擇標準通常依據四個基本條件:精度、供電電壓、尺寸和噪聲。精度需求通常取決於特定應用所採用的通信標準。例如,高速USB需要±0.25%的總體時鐘精度。相比之下,無需外部通信的系統可能只需5%、10%、甚至20%的時鐘源精度便能很好地工作。
矽振蕩器與晶體或陶瓷諧振器的比較
微控制器時鐘的供電電壓典型範圍是1V至5.5V,而矽振蕩器典型的供電電壓範圍為2.4V至5.5V。
時鐘噪聲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放大器的噪聲、電源噪聲、線路板布線、以及振蕩元件固有的噪聲抑制特性等(或品質因數「Q」)。晶體的Q值很高,一般而言產生的噪聲最小,特別適合用於要求低基帶噪聲的系統中,例如音頻CODEC。
然而,矽振蕩器佔據的空間最小,而且不需要附加的定時元件。對於大多數矽振蕩器來說,所需的外部元件通常只有一個電源旁路電容。
皮爾斯振蕩器
晶體和陶瓷諧振器大多被用在皮爾斯振蕩器中,其中晶體或諧振器作為調諧元件用在反相放大器的反饋中。為了使電路穩定,需要另加電容和電阻來進行相移補償和增益控制。此外,還須用電阻提供一定的阻尼,以防過驅動造成晶體或諧振器永久損壞。
圖1給出了兩個皮爾斯振蕩器的實例。圖1a是一個典型的晶體振蕩電路,使用外部電容和電阻。圖1b則是一個基於三端陶瓷諧振器的皮爾斯振蕩器,陶瓷諧振器中集成了補償電容。這些設計中的每一個元件的值與工作頻率、供電電壓、反相器的類型、元件類型(晶體或諧振器)以及製造商有關。
圖1.採用晶體和三端陶瓷諧振器的皮爾斯振蕩器
皮爾斯振蕩器最常見的實現方法是用一個CMOS非門做為放大器。雖然這種方案的穩定性和功耗性能通常比不上基於電晶體的振蕩器,但是,基於CMOS反相器的電路比較簡單,而且在許多情況下非常實用。帶緩衝和無緩衝反相器都能用於放大元件,其中首選無緩衝的反相器,因為它們工作得更穩定,雖然也伴隨著功耗的增加。無緩衝門沒有強大的輸出級,所以要驅動電路板上的長走線時必須使用標準反相器加以緩衝。
矽振蕩器,這種完全集成的振蕩元件是最簡單的時鐘源。這些器件可產生規定頻率的方波,可直接送入微控制器(µC)的時鐘輸入。矽振蕩器並不依賴於機械共振特性來獲得振蕩頻率,而是基於一個內部的RC時間常數。這樣的設計使矽器件對於外部機械作用不敏感。而且,與傳統振蕩器不同的是,沒有裸露在外的高阻抗節點,這樣使矽振蕩器可以承受更大的溼度和EMI影響。
矽振蕩器的應用
如果用矽振蕩器代替晶體或陶瓷諧振器,首先可以去掉和振蕩電路相關的所有元件。這通常包括一到兩個電阻和兩個電容(如果它們未被包含在諧振器封裝內)。振蕩器可以安裝在適當的位置,然後將其時鐘輸出引到微控制器(µC)時鐘輸入(OSC1)引腳。振蕩器的電源應該來自於驅動µC時鐘輸入電路的電源。
圖2和圖3給出了這種設計的一個實例,其中顯示的是用於MC68HC908µC的振蕩電路。圖2為推薦電路,三端陶瓷諧振器。
圖3為採用矽振蕩器的電路,本例採用MAX7375,SC70封裝,包括引腳在內的外形尺寸僅為2.0mmx2.1mm。
圖2.MC68HC908µC採用基於三端諧振器的振蕩器
圖3.MC68HC908µC採用MAX7375矽振蕩器
矽振蕩器在電路板上的布局通常沒有很高的要求,因為這種器件輸出的是低阻抗方波,它能夠在電路板上傳送足夠的距離,且無須顧慮其他信號對它的幹擾。矽振蕩器能夠驅動多個器件。和任何其他高速信號一樣,矽振蕩器的時鐘輸出在驅動長導線時會產生電磁輻射。靠近時鐘發生器的引腳,在每路時鐘信號上串連一個電阻可以降低這種輻射。如圖4所示,MAX7375驅動兩路時鐘電路時,每條時鐘線上都串入了一個電阻。
圖4.串聯電阻減小電磁輻射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