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說到最頑強的生物,你會想到什麼呢?
你可能會說蟑螂,畢竟蟑螂有著打不死的小強這個稱號,其實是另外一種生物:水熊蟲,這種生物有點特殊,我們需要借用顯微鏡才能發現它。
水熊蟲
水熊蟲是對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在全世界分布了900多種,每一種的體型都小的可憐,必須藉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大部分不超過1毫米,最小的Echiniscus parvulus剛剛出生時只有50微米,而最大的Macrobiotus bufelandi也才1.4毫米。值得一提的是,水熊蟲雖然名字裡面有個熊字,但它只是個多細胞生物,最大的特點是從卵出來就是成年,不需要發育,沒有童年,身體裡細胞的數量終生都不改變。
正如其名,水熊蟲從外形來看像一隻長了八條腳的熊,每一隻腳上面都帶有勾子,放大之後簡直就是一個恐怖怪獸。
水熊蟲
水熊蟲是一種廣泛分布的微生物,不論是喜馬拉雅的山巔還是幾千米深的海溝,甚至是熾熱的火山中,都可以找到它們的身影。它們喜歡生活在潮溼的土壤或者苔蘚這類環境中,或許我們平時喝的水裡面就有水熊蟲,只是它們在渺小了,我們看不見而已。
苔蘚
水熊蟲,因其頑強的生命力而出名,作為有著八隻腳的多細胞無脊椎生物,可以在-180℃的極低溫下可以生存15天;在151℃的烤箱中堅持30分鐘;5000 Gy的伽馬輻射下能夠倖存;在真空的太空中存活。
水熊蟲
難道水熊蟲有超能力不成,在這些極端條件下都可以完好無損,這就得從水熊蟲生存能力來說了。
水熊蟲四種隱生超能力:低溼隱生Anhydrobiosis、低溫隱生(Cryobiosis)、變滲隱生(Osmobiosis)及缺氧隱生(Anoxybiosis)。
當水熊蟲遭遇惡劣環境時,它們會將身體蜷縮起來,形成一個被稱為「小桶」的球狀結構。當處於小桶狀態的時候,水熊蟲的生命就像按了暫停鍵一樣停止,它們不會移動、生長或者繁殖,沒有任何活動,也不會擔心受到惡劣環境的影響,這被稱為隱生態。
小桶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水熊蟲進入隱生態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環境不能一下子驟變,不然水熊蟲都沒有反應過來,沒有時間去收縮進入小桶狀態。
在遭遇不同的惡劣環境時,水熊蟲會進入不同的隱生態。除了水熊蟲之外,還有一些生物也會通過類似的方法生存,它們可以在細胞脫水的狀態下生存。對於人類來說,細胞脫水會導致許多細胞器受到不可逆轉的損害,而這些生物的細胞中則充滿了一種叫做海藻糖的物質,海藻糖會在細胞內形成一種玻璃狀物體,來穩定蛋白等重要物質,等再次遇到水時就可以完全恢復活力。
水熊蟲覓食
雖然水熊蟲是堅不可摧的,可以承受從絕對零度到遠高於水沸點的溫度,也可以耐受高壓,高輻射,無食物生存約10年。但實際上水熊蟲也是相當脆弱的,物理防禦非常低,水熊蟲作為細胞無脊椎生物,身體不像烏龜一樣有著堅硬的外殼,可以很容易被針刺破而死亡,或者是被其他的一些微生物、真菌、原生生物吃掉。
水熊蟲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