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博物館展出的9隻閃蝶。
人民網哈爾濱5月25日電 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探索自然奧秘的熱情,5月26日,黑龍江省博物館將舉行「每月一星」系列展覽之八十一《絢蝶漸欲迷人眼 亦真亦幻之閃蝶》特展開幕式,共展出9隻閃蝶。
在自然界中,蝴蝶是美的代名詞。有一種生活在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蝴蝶,碩大的翅膀使它能夠迅速地在天空翱翔。它們的翅膀閃耀著藍色、綠色或紫色的金屬光澤,這就是著名的閃蝶,又稱「閃光蝶」、「摩爾浮蝶」等,屬於鱗翅目閃蝶科,其拉丁名源於希臘文「Morph」一詞,是美神維納斯的名字,意味著美麗。
閃蝶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少數分布於墨西哥及北美洲南部,雄閃蝶很活躍,憑藉碩大的翅在叢林中快速穿越,在明媚的陽光下互相追逐嬉戲,甚至尾隨空中飄動的藍色花朵。
閃蝶類屬於大型蝴蝶,約有80多種,最小的閃蝶翅展也有75mm,最大的則超過200mm。所有閃蝶,不論是閃光的、不閃光的,還是藍色的、綠白色的、褐色的,它們翅的反面或多或少都具有成列的眼狀斑紋。閃蝶和其他鱗翅目昆蟲一樣,也是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包括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期。雖然閃蝶的成蟲外形區別很大,但它們的卵、幼蟲和蛹具有很多相似之處。
最吸引人的是閃蝶翅上絢麗的金屬光澤。人們用手捉蝴蝶時,手上會粘一些「粉末」,這些「粉末」其實就是各種形狀的鱗片。閃蝶的鱗片在結構上則更為複雜,其細微結構是由多層立體的柵欄構成,類似於百葉窗。當光線照射到翅上時,會產生折射、反射和繞射等物理現象,於是閃蝶翅上的複雜結構在光學作用下產生了彩虹般的絢麗色彩。當一群閃蝶在雨林中飛舞時,便閃耀出藍色、綠色、紫色的金屬光澤,「藍色幻影」便產生了。(焦洋、宋天寧)